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时代背景
(一)历史背景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也称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确 立。即:以马克思在发达国家基础上设想的社会主 义原则为理论根据,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巩固 为前提,追求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 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靠剥夺农民和 牺牲农业发展来实现工业化,并以排斥商品经济属 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保障。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迅速地帮助苏联实现 工业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到20世 纪50年代初,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苏联共产党 面对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2. (P541第2段到P542第1段)阐述了科学规律 的客观性和可知性,明确人们没有创造新的科 学规律,而是通过认识研究,使科学规律有利 于社会。 P541-2“马克思主义把科学规律——无论指自 然科学规律或政治经济学规律都是一样——了 解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 人们能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研究它们, 在自己的行动中考虑到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 社会,但是人们不能改变或废除这些规律,尤 其不能制定或创造新的科学规律 。”
批判了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种种错误观点阐述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批判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可以消灭现存经济规律和创造新的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有人援引苏维埃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方?p5433至p5442有人援引苏维埃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特殊作用仿佛这种作用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去消灭现存的经济发展规律并制定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5.阐述了年轻一代新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P545-4“······每年有成千的年轻的新干部靠近我们 领导核心,他们抱着热烈的愿望要帮助我 们,· · · · · · 但是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的教 育,不知道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真理,而不得不在黑 暗中摸索。· · · · ·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同志呢?应该 怎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去教育它们呢 ?我认 为,有系统地重复所谓‘众所周知’的真理,耐心 地解释这些真理,是对这些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 育的最好的办法之一。”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 问题
1.对恩格斯的公式进行了科学分析,阐述了经济相 对落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1)(P546-1至P547-5)对恩格斯的公式进行了科 学分析,认为恩格斯的公式是相对当时的英国而言 的,因而是正确的;在苏联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 对恩格斯的公式应该做辨证的分析:按照恩格斯的 公式,只有当全部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才能取消 商品经济,而苏联还存在两种公有制形式,一部分 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因此,有存在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一、时代背景
(二)写作概况
这是斯大林1952年2月写给1951年 11月参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 讨论会参加者的回信。虽然文章是对教科书 未定稿的改善意见,但涉及的问题既是当时 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国 家如何搞经济建设带有一般规律性的问题, 许多论述对如今都有非常现实的启迪作用。
2.阐述了列宁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的 理论
P548-6“(一)不要放过夺取政权的有利条件,无产阶级应该 夺权政权,不要等到资本主义使千百万中小个体生产者居民 破产的时候; (二)剥夺工业中的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归全民所有; (三)至于中小个体生产者,那就应该逐步地把他们联合到生 产合作社中,即联合到大规模的农业企业中,集体农庄中; (四)用一切办法发展工业,为集体农庄建立大规模生产的现 代技术基础,并且不要剥夺集体农庄,相反地,要加紧供给 它们头等的拖拉机和其他机器; (五)为了保证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 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 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全力发展苏 维埃商业,即国营商业和合作社—集体农庄商业,把所有一 切资本家从商品流转中排挤出去。”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3)论述了经济计划和经济规律的关系,说 明了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而经济计划是根据 经济规律来制定的,它本身具有主观性,不 能等同于经济规律 P544-2“有人说,我国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 例)发展的必然性,使苏维埃有可能来消灭 现存的经济规律和创造新的经济规律。这是 完全不对的。不能把我们的年度计划和五年 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 经济规律混为一谈。·······”
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解 读
斯大林其人
约瑟夫· 维萨里昂诺维奇· 斯大林 Иосиф.В.Сталин (1879─1953),原姓朱加什维利, 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主要领导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 吉亚的哥里城。11岁时父亲去世。 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 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 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 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党发生 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
二、主要内容
本书节选了前三部分,即: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问 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1. 首先批判某些同志否认政治经济学规律的 客观性,并指出科学规律和制定法律的区别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 问题
1.对恩格斯的公式进行了科学分析,阐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社 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2)(P547-6至P549-3)批判了对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两种 “可怜的马克思主义”(即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 在右倾机会主义看来,应当等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使广大中 小生产者完全破产,沦为无产者的时候,才能进行无产阶级 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商品经济。斯大林认为,这 种观点是幼稚的,只要革命条件成熟,无产阶级就应当夺权 政权。 在左倾机会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可以运用暴力来剥 夺农民,把农村的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全民所有,建立社会主 义全民所有制,从而消灭商品经济。斯大林认为,这种观点 也是错误的,而且违背了列宁的教导,无产阶级政权必须采 取合作社的方式把个体农业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农业。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4.批判了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种 种错误观点,阐述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 间的辩证关系 (2)批判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可以消灭现存经济规律和创造新 的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 P543-3至P544-2“有人援引苏维埃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 特殊作用,仿佛这种作用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去消灭现存的 经济发展规律,并‘制定’新的经济发展规律。这也是不对 的。· · · · · · 苏维埃政权必须在所谓的‘空地上’创造新的社会 主义的经济形式。· · · · · · 但是,它之所以完成了这个任务,并 不是因为它消灭了什么现存的经济规律,‘制定了’什么新 的经济规律,而仅仅是因为它依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论述了经济规律是不能被改造的,阐述了经济 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经济规律 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够 创造它,改造它,消灭它;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在 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来为人类造福。 P545-1至P545-2“有人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发生作用的若干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在内,是 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造过的’或者尤其是‘根 本改造过的’的规律。这也是不对的。规律不能 ‘改造’,尤其不能‘根本改造’。· · · · · · 恰恰相反, 他们只是想说,人们能够发现规律,认识它们,掌 握它们,学会熟练地运用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 会,从而征服它们,求得支配它们。······”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4.批判了关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种 种错误观点,阐述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 间的辩证关系 (1)正确分析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一个公式,说明了 经济规律是不能被创造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P542-3至P543-1“有人引证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引证他的 这样一个公式: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人们将获得支配自己生产资料的权力;· · · · · · · 可见,恩格斯的 这个公式,对那些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消灭现存经济 规律和创造新经济规律的人们,决不是有利的。恰恰相反, 这个公式所要求的不是消灭经济规律,而是认识它们和善于 运用它们。”
一、时代背景
(三)写作意义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对在他领导下 的苏联3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政治经济 学理论总结。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 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只能由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来发现和研究。《苏 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就是探讨和揭示社会主义社 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个伟大尝试。斯大林是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第一个较系统地、深刻地从理 论上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的人,对社 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许多根本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 看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创建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学打下了基础。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P540“某些同志否认科学规律的客观性质,特别是否认 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规律的客观性质。他们 否认政治经济学规律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过程的规律性。他们认为,由于历史赋予了苏维埃 国家以特殊作用,苏维埃国家、它的领导人能废除 现存的政治经济学规律,能‘制定’新的规律, ‘创造’新的规律。这些同志是大错特错了。显然, 他们把两种东西混为一谈了,一种是科学规律,它 反映自然界或社会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过程,另一种是政府颁布的法律,它是依据人们的 意志创造出来的,并且只有法律上的效力。但这两 种东西是决不能混为一谈的。”
“斯大林”这个词的原意是“钢铁般的人”, 是斯大林当双料特工时为自己取的名字。正 是这个名字,在日后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影 响了东欧和东北亚,更影响了全世界。 1922年至1952年10月,斯大林连续当选为苏 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二战”期间,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战胜德 国法西斯,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
全文共分十个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 济规律的性质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 品生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 律问题;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脑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对立的问题以及关于消灭 它们之间的差别问题;关于统一的世界市场 的瓦解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危机的加深问题;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战争不可避免的 问题;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 经济规律问题;其他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教科书的国际意义;改善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未定稿的办法。 我们今天只学习前面三个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 的性质问题
3.阐明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不以人们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并阐明了政治经 济学的特点
P542-3 “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规律与 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同,不是长久存在的;政治经济学 规律至少是其中的大多数。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 发生作用的,以后,它们就让位给新的规律。但是 原来的这些规律,并不是被消灭,而是由于出现了 新的经济条件而失去效力,退出舞台,让位给新的 规律,这些新的规律并不是由人们的意志创造出来, 而是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
评价斯大林
正确评价斯大林,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要 充分看到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苏联社 会主义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 由于他的错误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的 恶劣影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斯大林思想中 符合历史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那一部分, 结合中国当下实际国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 统筹全局,继续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