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绥化市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及答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信一口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睡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
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
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
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
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
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
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
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
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
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
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水板井。
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
”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
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
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
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
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
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
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
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
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
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
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
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
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
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
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
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
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信”。
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
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
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块假我以文章。
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
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
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
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
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
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
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
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
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
水中有“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
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
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
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
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
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
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
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
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
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
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
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
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
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
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于坚《建水记》,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描写了云南小城建水,以井为主体,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城的传统与淳朴。
B. 文章引用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了大板井的悠久历史以及对建水城的重要作用。
C. 作者强调人与井的关系是感激和敬畏,而人与自来水的关系是契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D. 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比较,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导游对苏轼老家井水的怀疑作比较,使主题更加明确,引人深思。
E. 作者用一部电影中的场景来写水井干涸带来的绝望,他认为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使人们丧失了对世界万物的信任。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你如何理解倒数第二段中“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
(5)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信”包含多重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案】(1)C,E
(2)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完好,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3)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建水人取水时的虔诚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紧
密关系;比喻,将井水比作精灵,写出井水的灵气。
长短句结合。
(4)人们违背传统的观念,不再信任井水,从而引发信任上的危机。
(5)对生活习惯的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大地的信任;对祖先的感激;对神灵的敬畏。
【解析】【分析】(1)C项,“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分析错误,本文并没有明确表达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E项,“他认为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分析错误,使井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并没有简单地说是“环境恶化”。
故选CE。
(2)本文首段,从明代大诗人杨慎来建水城拜访友人写起,由燃灯寺,写到寺院门口的那口井,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完好,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3)画线句子中,“舀”“捧”“跃”等动词的运用,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建水人取水时的虔诚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紧密关系;“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井水比作精灵,写出井水的灵气。
同时,画线句子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语言表达错落有致,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4)“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违背传统的观念,不再信任井水,不再信任传统,那还有什么可以信任的呢?从而引发信任上的危机。
(5)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这个“信”有着丰富的内涵:①对生活习惯的依赖,如过去人们依赖每天送水车的送水;②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对送水车送来的水,无需怀疑;③对大地的信任,如人们深信,饮用井水是绝对安全的;④对祖先的感激,如祖先定居这个地方,我们才有今天的子孙繁荣;⑤对神灵的敬畏,如祖先和神灵是信任水井的。
故答案为:⑴CE;
⑵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完好,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⑶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建水人取水时的虔诚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紧密关系;比喻,将井水比作精灵,写出井水的灵气。
长短句结合。
⑷人们违背传统的观念,不再信任井水,从而引发信任上的危机。
⑸对生活习惯的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大地的信任;对祖先的感激;对神灵的敬畏。
【点评】⑴该题考查散文文本的理解、概括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课下多阅读经典散文,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
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逐段理解,把握段意;关注关键词,理解表层义、比喻义、象征意等。
⑵该题考查重点语段的作用。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作用: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
⑶该题考查重要语句的鉴赏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多角度考虑: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回答时,先概括手法,再指出运用手法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主题有何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与题目、前文的关系。
⑷该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理解重点语句,需要考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⑸该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首先理解表层含义,然后联系文本主题或者段意,理解比喻意义、象征意义。
做答时,要分条陈述,要全面。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沙井半日
邱振刚
深圳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但是,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就在深圳市区内的沙井一带,竟然还有这样连绵成片,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般的古建筑群。
其中最醒目的,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道石桥,桥的四周,错落环绕着高高低低,样式不一的古代楼舍。
此桥名为永兴桥,始建于康煕年间,是目前深圳唯一一座古桥梁。
我走到桥边,只见桥的样式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条石铺成的三拱石桥,各种雕饰也零散稀少,比起各处更有名的桥,如赵州桥、卢沟桥,显得朴素得多。
但是,和很多已经仅供欣赏的名桥不同,永兴桥仍不停有行人步行或者骑车穿过。
当地文献上说,永兴桥建好后,周边的几个村落,村人要办理大小事项,如采买物品,探亲访友,无不要从这桥上经过,再加上茅洲河的水运功能,物资客商在此处往来穿梭,时间久了,旁边的村子都因桥而得名,如新桥村,桥东村等。
甚至,桥边在清中期就培育起一个颇有些名气的集市——清平古墟,也就是我们下车时看到的桥头古建筑群。
这些一户连一户的古建筑,构造互不相同,说明当年各有各的功用。
向导说,这个清平古墟,当年有杂货铺、粮仓、打铁铺子、糕饼店等各色店面,如今还因为保存得好,还时常有学美术的学生来写生。
谈及沙井,蚝不可不说,因此当地的蚝文化博物馆便成了必经之地。
沙井蚝早就名扬海外,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本地渔民利用瓦片、石头,摸索出最早的养蚝技艺,并逐步将之成熟完善,一直到了今天。
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生食曰蠔白,腌之曰蛎黄,味皆美。
”这寥寥短句,竟讲出了两种蚝的食用方法。
问及当地盛产此物的原因,向导说沙井地处珠江口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特殊的水质给了蚝特殊的生长环境,也造就了它们清甜肥美的口感。
向导想必也是嗜蚝之人,一番关于沙井蚝的演讲,越说越热闹,篇幅颇不短,最后以一句“沙井蚝要等到每年冬至才上市,可惜你们早来了一个月”宣告结束。
我和同行者瞠目叹气之余,只得转身进了蚝博物馆参观,聊以自慰。
只见里面关于蚝的雕塑、壁画和各类工具一应俱全,有的蚝壳,已经留存上百年了,竟然足足有脸盆大小。
尤其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林林总总各种养蚝、采蚝的工具,它们有的是木制,有的是藤编,其中几件,乍看起来像是农田里的犁铧,细细端详却发现并不一样。
走出博物馆,只见马路对面,夕阳慢慢地从一处小型祠堂的檐角上降下来,那照过古人的余晖,正淡然洒在街面上。
那檐角似乎牵拉着我的思绪,让我思忖些什么。
现代都市的气息早已在沙井渗透蔓延,和留存至今的历史风韵交织在一起,和谐得如同故友重逢,没有丝毫违和之感。
这家博物馆的一条马路之隔,就是成排成片的现代化高层公寓。
或许在摩天高楼上看来,这里只是一处黝黑的角落。
可无论城市如何变迁,崛起过多少座高楼,惊现过多少桩传奇,这里的人依旧葆有着自己的古朴,品咂着自己的人生。
此时,来自不远处大海的风轻轻掠过,凉意在襟间升起。
我知道,这道拂过了沙井街面的风,还会拂过曾氏祠堂前枝叶连片的老树,拂过永兴桥下的水波,也拂过离人的思绪。
远处,连绵不绝的璀璨灯光中,深圳的繁华夜景如大幕般拉开,这座年轻的城市进入了
她最美的时刻。
我想,自己需要修正一下最初的印象,沙井不是被时光遗忘,而是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然对先人,对传统保留着一份珍视。
在身后,博物馆的灯光已经熄灭,暮色更浓了。
我路上来时的中巴车,车辆只是一两个转弯,就彻底汇入城市中心地带的车流。
这半日的时光,这不长的旅程,只够略略走过沙井斑驳的历史,却已经仿佛一根接现代都市和昔日渔村的丝带,穿梭其中的滋味,让人沉醉,催人感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及赵州桥、卢沟桥,衬托出永兴桥更为朴素的特点,和很多只供欣赏的名桥不同,永兴桥依然肩负着承载行人行走的使命。
B. “生食曰蠔白,腌之曰蛎黄,味皆美”,寥寥三句,运用对比,色彩鲜明,朗朗上口,精炼形象地写出了沙井蚝的肥美,读之令人食欲大开。
C. 这篇散文语言朴实无华,从古建筑群、永兴桥、蚝博物馆等角度,描写了沙井的历史与现状,真切地呈现出沙井文化历史的厚重。
D.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如“竟然足足有脸盆大小”“乍看起来像是农田里的犁铧”“深圳的繁华夜景如大幕般拉开”等。
(2)文章第三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简要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答案】(1)D
(2)①补充交代了永兴桥的历史悠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强调培育清平古墟等实用功能,交代它的现实意义。
③为下文进一步介绍蚝文化博物馆作铺垫。
(3)①表达对古朴、厚重而又充满时代特色的沙井的珍爱与赞美。
②抒发作者的担忧、感怀:现代都市气息渗透蔓延可能会消弭历史风韵。
③蕴含对先人及传统珍视的希冀,渴望传统遗存不被时光遗忘。
【解析】【分析】(1)D项,“乍看起来像是农田里的犁铧”,是比较,不是比喻。
故选D。
(2)此题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写“当地文献上说,永兴桥建好后,周边的几个村落”补写永兴桥的历史,丰富文章的内容,由“村落”又写到“清平古墟”,“如今还因为保存得好,还时常有学美术的学生来写生”写出其现实意义,下文介绍“介绍蚝文化博物馆”,此段为其作铺垫。
(3)从文章的前半部分看写到永兴桥,清平古墟、蚝文化博物馆,表现其历史悠久,再结合后文结合句子“现代都市的气息早已在沙井渗透蔓延,和留存至今的历史风韵交织在一起,和谐得如同故友重逢,没有丝毫违和之感”“我想,自己需要修正一下最初的印象,沙井不是被时光遗忘,而是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然对先人,对传统保留着一份珍视”“已经仿佛一根接现代都市和昔日渔村的丝带,穿梭其中的滋味,让人沉醉,催人感怀”分析作者的赞美,担忧和良好的希望等复杂的情感。
故答案为:⑴D;
⑵①补充交代了永兴桥的历史悠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强调培育清平古墟等实用功能,交代它的现实意义。
③为下文进一步介绍蚝文化博物馆作铺垫。
⑶①表达对古朴、厚重而又充满时代特色的沙井的珍爱与赞美。
②抒发作者的担忧、感怀:现代都市气息渗透蔓延可能会消弭历史风韵。
③蕴含对先人及传统珍视的希冀,渴望
传统遗存不被时光遗忘。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注意研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阅读文本,分析其主要内容,抓住关键句段概括中心主旨,然后把选项放到文本中进行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分析能力,注意文段在文本的位置。
在文本中找出文段的位置,阅读文段,分析其主要内容,结合中心主旨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探究能力,注意结合文本的中心主旨。
根据题干阅读文本,要围绕文本的中心主旨组织观看答案。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到平江路去
①在一个阴天,将雨未雨的时候,带上雨伞,就出门去了。
②小区门前的马路上,是有出租车来来去去的,但是不要打车,要走一走,觉得太远的话,就坐几站公交车,然后下去,再走。
③走到哪里去呢?是走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平江路,就是我经常会一个人去走一走的古老的街区。
④其实在从前的很漫长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是生在其中的,那些古旧却依然滋润的街区,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我们的窗景,是我们挂在墙上的画,我们伸手可触摸到的,跨出脚步就踩着它了,我们能听到它的呼吸,我们能呼吸到它散发出来的气息,我们用不着去平江路,在这个城里到处都是平江路。
⑤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糊里糊涂,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似乎有点清醒了,才发现,我们失去了财富,却又不知将它们丢失在哪里了,甚至不知是从哪一天起,不知是在哪一个夜晚醒来时发生的事情。
⑥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这些新闻告诉我们,古老的苏州正变成现代的苏州,这是令人振奋的,没有人会不为之欢欣鼓舞,只是当我们偶尔地生出了一些情绪,偶尔地想再踩一踩石子或青砖砌成的街,我们就得寻找起来了,寻找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时每刻都踏着的、但是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老街。
⑦这就是平江路了。
平江路已经是古城中最后的保存着原样的街区,也已经是最后的仅存的能够印证我们关于古城记忆的街区了。
⑧在喧闹的干将路东头的北侧,就是平江路了,它和平江河一起,绵延数里,在这个街区里,还有和它平行的仓街,横穿着的,是钮家巷、萧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悬桥巷、葭巷,胡厢使巷、丁香巷,还有许多,念叨这一个一个的巷名,都让人心底泛起涟漪,在沉睡了的历史的碑刻上,飘散出了人物和故事的清香。
⑨在这座古城最早的格局里,平江街区就已经是最典型的古街坊了,河街并行、水陆相邻,使得这个街区永远是静的,又永远是生动活泼的。
早年顾颉刚先生就住在这里,他从平江路着眼,写了苏州旧日的情调:一条条铺着碎石子或者压有凹沟的石板的端直的街道,夹在潺湲的小河流中间,很舒适地躺着,显得非常从容和安静。
但小河则不停地哼出清新快活的调子,叫苏州城浮动起来。
因此苏州是调和于动静的气氛中间,她永远不会陷入死寂或喧嚣的情调。
以前来苏州游玩的郁达夫也议论过这一种情况,他说这街上的石
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
⑩这是从前的平江路。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走在今天的平江路上,仍然能够感受到昨天的平江路的脉搏是怎样的跳动着。
我们一边觉得难以置信,一边就怦然心动起来了。
⑪现在,我是踏踏实实地走在平江路上了。
⑫世俗的生活在这里弥漫着,走着的时候,很有心情一家一家地朝他们的家里看一看,这是老房子,所以一无遮掩的,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沿着巷面开展着,你只要侧过脸转过头,就能够看得很清楚,我不要窥探他们的生活,只是随意的,任着自己的心情去看一看。
他们是在过着平淡的日子,在旧的房子里,他们在烧晚饭,在看报纸,也有老人在下棋,小孩子在做作业,也有房子是比较进深的,就只能看见头一进的人家,里边的人家,就要走进长长的黑黑的备弄,在一侧有一丝光亮的地方,摸索着推开那扇木门来,就在里边,是又一处杂乱却不失精致的小天地,再从备弄里回出来,仍然回到街上,再往前走,就渐渐地到了下班的时间了,人多了起来。
一个妇女提着菜篮子,另一个妇女拖着小孩,你考试考得怎么样?她问道。
不知道,小孩答。
妇女就生气了,你只知道吃,她说,小孩正在吃烤得糊糊的肉串,是在小学门口的摊点上买的,他的嘴唇油光闪亮的。
沿街的店面生意也忙起来,河面上还是有一两只小船经过的,这只船是在管理城市的卫生,打捞河面上的垃圾,有一个人站在河边刚想把手里的东西扔下去,但是看到了这只船,他的手缩了回去。
生活的琐碎就这样坦白地一览无余地沿街展开,长长的平江路,此时便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生动长卷了。
⑬就这样走走,看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头。
但到平江路随便地这么走一走,心情就会起一点变化的,好像原本心里空空的,但是这么一走,心里就踏实了,老是弥漫在心头的空空荡荡、无着边际的感觉就消失了。
我不是在平江路出生和长大,但是走一走平江路,就好像走进了自己的童年,亲切的温馨的感觉就生了出来,好像世世代代就是在这里生活的。
⑭平江路上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不止一两次地去过耦园。
但是我到耦园,却不是去赞叹它精湛的园艺,而是因为它是一处惬意的喝茶聊天的地方,或者是一个温婉的情绪着落点,也因去耦园的路,不要途经一些旅游品商店,也不要有乌糟糟吵吵闹闹的停车场,沿着河,踩着老街的石块,慢慢地走,走到该拐弯的地方,拐弯,仍然有河,再沿着河,慢慢地走,就走到了耦园,其实就这样的走,好像到不到耦园都是不重要的了。
⑮在宋朝的时候,有了碑刻的平江图,那是整个的苏州城。
现在在我的心里,也有了一张平江图,这是苏州城的缩影。
这张平江图是直白和坦率的,一目了然,两道竖线,数道横线。
这些横线竖线,已经从地平面上、从地图纸上,印到了我心里去,以后我便有更多的时间,有更任意的心情,沿着这些线,走,到平江路去。
(取材于范小青同名散文,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写了作者一次在平江路散步的经历,其间穿插对苏州旧貌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苏州悠久历史和古典文化的眷恋和怀念。
B. 作者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闻接一个新闻的时代”,意在感慨时代变化之快,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