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 赵明
课标要求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视频等,学生能说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的议程及西藏的和平解放。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史料实证理解《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人民日报》(中国)
料: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人民论坛报》(波兰)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阅读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教材回答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史料实证
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什么时期
为了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
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
培养学生多思多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讲述法。
5.讲解法。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课件及学历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完成学历案相关知识填充
展示 知识填充
自主学习:
填空
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本节课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国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英雄国家是如何诞生的
做是“进京赶考”,是说明进京对共产党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一个人来说,进京
赶考是人生大事,10年寒窗苦读,只在于一朝赶考,赶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命
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自1921年成立近28年来,经历了千难万险,经历了
血雨腥风有无数的党的优秀儿女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胜利来之不易,需要
倍加珍惜。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课后小结
第一届政协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开国大典: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 祖国大陆统一
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使用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材料比较广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对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分析总结,符合新课标要求。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不够流畅。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图解历史
出示西藏相关图片
说出西藏自古以来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及和平解放的史实和意义
识图,学生讲述
让学生回顾史实。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3.通过文字史料的实证,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材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开国大典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课时
1
学习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开国大典比较熟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略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互动探究
阅读学历案中四个探究题
并两两一组互相讨论解决
各小组展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在探究中巩固知识,背记知识
史料实证
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材料: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
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一-
分享我和国旗的故事,我眼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使学生深刻感受感受国家强大的力量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小组互动完成学历案填空内容。
学生主动学习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部分
组内纠错,完善知识填充。
学生间组内合作,试着补充知识内容。
自主回答,并展示交流
解放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பைடு நூலகம்
鸦片战争(近代史)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图解历史
(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盛况的录像)
观看录像
体会当时的心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史料实证
材料: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西柏坡,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
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
呀!”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凝视车
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
提问: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充分估计到,在这
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所面临的挑战是
十分严峻的。所以他把进入北平城称作“进京赶考”。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当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第四十三中学 赵明
课标要求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视频等,学生能说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的议程及西藏的和平解放。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史料实证理解《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人民日报》(中国)
料: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人民论坛报》(波兰)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阅读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教材回答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史料实证
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材料: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提问: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什么时期
为了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
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
培养学生多思多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讲述法。
5.讲解法。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课件及学历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完成学历案相关知识填充
展示 知识填充
自主学习:
填空
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本节课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国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英雄国家是如何诞生的
做是“进京赶考”,是说明进京对共产党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一个人来说,进京
赶考是人生大事,10年寒窗苦读,只在于一朝赶考,赶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命
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自1921年成立近28年来,经历了千难万险,经历了
血雨腥风有无数的党的优秀儿女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胜利来之不易,需要
倍加珍惜。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课后小结
第一届政协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开国大典: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 祖国大陆统一
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使用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材料比较广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对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分析总结,符合新课标要求。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导致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不够流畅。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图解历史
出示西藏相关图片
说出西藏自古以来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及和平解放的史实和意义
识图,学生讲述
让学生回顾史实。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3.通过文字史料的实证,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材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开国大典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课时
1
学习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开国大典比较熟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略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互动探究
阅读学历案中四个探究题
并两两一组互相讨论解决
各小组展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在探究中巩固知识,背记知识
史料实证
教师在幻灯片中展示材料: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
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一-
分享我和国旗的故事,我眼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使学生深刻感受感受国家强大的力量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小组互动完成学历案填空内容。
学生主动学习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部分
组内纠错,完善知识填充。
学生间组内合作,试着补充知识内容。
自主回答,并展示交流
解放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பைடு நூலகம்
鸦片战争(近代史)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图解历史
(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盛况的录像)
观看录像
体会当时的心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史料实证
材料: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西柏坡,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
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
呀!”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凝视车
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
提问: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作为革命领袖,毛泽东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战略远见充分估计到,在这
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所面临的挑战是
十分严峻的。所以他把进入北平城称作“进京赶考”。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