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声景:现代作家的都市听觉实践
上海摩登
上海摩登——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现象“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
软风一阵一阵的吹上人面,怪痒痒的。
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碧绿的火花。
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冥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
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的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 T,POWER!”这是1930年的上海,是“东方巴黎”,是世界第五大城市,是一个与传统中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充满现代魅力的世界,大部分中国文人都擅长将或浪漫的、或悲凉的、或激情的、或讽刺的想象建立在这个沉重喘息着的摩登世界之上。
例如《子夜》的一开头,茅盾就用华丽笔触传达了上海熙熙攘攘的摩登景象。
在小说中,矛盾大肆利用了上海摩登的物质景象:汽车、电灯、电扇、收音机、洋房、沙发、勃朗宁枪、雪茄、香水、高跟鞋、美容厅、回力球馆、日本和瑞士表、啤酒和苏打水、巴黎时尚夏装……除了物质景象,还有舞女、影星、狐步和探戈……这种摩登景象是近代上的现代化、都市化在文学中的反射。
作为“新感觉”派的领袖,刘呐鸥和穆时英都是根深蒂固的、“堕落”的都市客,城市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世界,是创作想象的关键资源。
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里面的八篇小说都聚集在都市风景系列上,每篇都有上海都市摩登的生活场所——“探戈馆”、高速行驶的火车、电影院、街道花店、跑马场、百货公司等等。
除了场景还有女性,刘呐鸥的女主人公总是摩登女郎,“那高耸起来的胸脯,那柔滑的鳗鱼是的喜爱而”“一位sportive 的近代型女性。
透亮的法国绸下,有弹力的肌肉好像跟着轻微运动一块儿颤动着”,“这个理智的前额,和在他上面随风飘动的短发,这个瘦小而隆直的希腊鼻”……所有的这些身体特征都是为了表示一种新的现代女性形象从天而降。
像刘呐鸥一样,穆时英征用了都会的灯红酒绿之处,尤其是舞厅,就连情节二者也都是同样的聚焦在于摩登女郎的邂逅。
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名人对上海的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大都市之一,吸引了无数名人的关注和赞誉。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著名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对上海的喜爱之情。
他说:“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透露着现代化的味道。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莫言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国际影坛巨星李安也曾对上海进行过评价。
他表示:“上海是中国影视产业的中心,这里的电影市场非常繁荣,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电影和影视作品在这里诞生。
上海的电影节更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电影人前来参与和交流,为影视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安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知名企业家、亿万富翁马云也曾对上海进行评价。
他说:“上海是一个充满商机和创新的城市,这里的商业环境非常优越,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和发展。
上海的科技园区更是孕育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动力。
”马云认为上海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城市,值得每个人去探索和发现。
第二篇示例:上海是一座充满磁性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名人的目光和赞美。
不同领域的名人们对上海留下了各种评价,有些是对其现代化的赞美,有些是对其历史文化的追忆,有些是对其独特风情的吹捧。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著名名人对上海的评价。
首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村上春树。
他曾在《挪威的森林》中写到:“每天站在阳台上望着上海的变化,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
”这句话展示了村上春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
他眼中的上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每天都充满了新奇和惊喜。
另一位国际知名作家保罗·柯埃略也对上海赞不绝口。
他曾说:“上海是一个古老而先进的城市,它蕴含着无限的魅力和活力。
写上海胡同的书
写上海胡同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海胡同的书籍:
1. 《来日可追》:这是一部关于上海和与上海有关的中国的长篇小说,由作家、戏剧家、音乐家张广天先生创作。
该书有旧上海和新上海的场景、人物,深入揭示了这个城市的骨血、脉络和灵魂的秘径。
2. 《书肆巡阅使》:这本书是谢其章编著,主要记录了作者从上海迁至北京的经历,描绘了当时的胡同生活和历史变迁。
3. 无名书籍:有些书籍虽然没有具体标题,但详细地介绍了上海的历史发展,从1843年开埠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完整呈现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
以上这些书籍都对上海的胡同文化有着深入的探讨和生动的描绘,通过阅读他们,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上海胡同的魅力。
介绍上海的书籍
介绍上海的书籍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
在上海的书籍中,不仅有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介绍,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小说、散文和诗歌。
下面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上海书籍。
《上海堡垒》是韩寒创作的一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一群年轻人在这座城市中追求梦想、挑战困难的故事。
小说以幽默、犀利的文字风格描绘了上海的都市生活和年轻人的心态,深受年轻读者喜爱。
《霓虹灯下的哀思》是钱钟书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上海生活期间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钱钟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街巷、建筑和人情,展现了他对城市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上海文化志》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上海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上海的发展历程、名人故事、文化遗产等内容,是了解上海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
《上海的夏天》是陈彦的一本诗集,以上海夏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集中的诗歌以简洁、抒情的方式描绘了上海夏天的独特魅力,读来让人心生向往。
《上海老房子》是徐志摩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上海生活期间的点滴。
徐志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老房子、街巷和人物,通过对城市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海滩》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恨情仇的故事。
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上海滩的繁华与浮华,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
《上海岁月》是丁玲的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她在上海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丁玲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的街巷、人情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上海的书籍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介绍,还是对上海人文历史的探索,都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这些书籍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和角度,展现了上海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娱乐和知识,也为他们激发了对上海的兴趣和热爱。
上海著名文学作品
上海著名文学作品摘要:一、上海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1.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底蕴2.上海独特的社会风貌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3.上海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樣化二、上海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1.《子夜》:茅盾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上海30年代的都市风貌2.《夜幕下的哈尔滨》:师陀的历史小说,描述上海租界的抗日斗争3.《长恨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讲述上海女性的命运与城市变迁4.《繁花》:金宇澄的长篇小说,描绘上海民间生活的细腻与真实三、上海文学的价值与影响1.上海文学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2.上海文学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变迁3.上海文学对后世作家及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文:上海,这座独具魅力的国际大都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源地之一,上海为众多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首先,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民国时期的租界风云,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上海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无论是描绘上海滩帮派斗争的《子夜》,还是讲述租界抗日故事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都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其次,上海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文学创作的多樣化。
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体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上海女性为切入点,展示了上海城市变迁中的人性挣扎;金宇澄的《繁花》则通过描绘上海民间生活的细腻与真实,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综上所述,上海文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还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变迁。
同时,上海文学对后世作家及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新感觉派的欲望叙述——以穆时英﹑刘呐鸥的作品为例
上海 新感 觉派 的欲 望叙述
以穆 时英 、 呐鸥的作 品为例 刘
陈东 阳
( 郑州大学 文 学院 ,河南 郑州 400) 501
摘 要: 2 世纪 3 0 O年代 以穆 时英 、刘呐鸥等为代表的上海新感觉派作 家,受国外文艺的影响和对时代发展 的敏锐 直
觉, 为上海这座 不同寻常的大都 市赋予 了现代 的生活气息 , 将非理性主义的欲 望叙述推向 了高潮。新感觉派小说 以 自己独特
丽, 身体全部绿的……你说可爱不可爱 ?” 对汽 车这种 高档 消 费品的谈 论 ,游戏》 《 中的女 主人公 完全是个 “ 恋物 狂 ” 的
口气 。
欲望成为这个时代作家们最 为热 衷的表达 主题 ,正是
这个时代应有的文学产物 ,9 0年 的上海是一个 繁忙 的、 13 浑 身上下散发出现代魅力 的大都市 ,与世界上 最先进 的都市
人 被物所牵 引并不仅仅止 于迷恋而 已 , 时英 《 穆 骆驼 , 尼采者与女人》以象征手法描写 了男人 与女人所 分别代 表 的两种不 同的人生观之间的抗衡 和征 服。作者改 变了人们 以往 的生活方式 , 使作品独具典型意义。 小说 中男 主人 公所 选 择的苦涩的骆驼牌香烟, 象征了尼采所说 的人的精神应 当 经历 3 种变迁中的灵魂 。他说 : “ 我们要做人, 我们就是 抽骆 牌。 因为沙色的骆驼的苦 汁能使灵魂强 健, 腑残 忍, 使脏 使器 官麻木 。” 而女人在尼采看来正是与这种 “ 负担 着太 多外 间
欲动 : 行路人在街上碰到对头 , 遭截杀 ; 惨 年轻 的姨 太太 向
、
追 求 生命 享 乐 的欲 望
富豪索开支票 , 然后与他的前妻 之子调情乱伦 ; 店里 聚集 饭 着娼妓掮客 、 绑票匪 、 白俄 浪人 , 空气中充满古 龙香 水 和淫 欲味 ; 作家在胡 同 里寻找可 以作为小说 的素材 , 碰到一 个老 妇人让儿媳出卖肉体 以求最基本 的生活之 资。上海 的众生 相融浮华与惨痛、 享乐与悲苦于一体 , 这也 正是小说 开篇 和 结语所强调的:上海, “ 造在地狱上的天堂 。” 在新感觉派的作品里 ,男女 主人公几乎都是 充满物 欲 的“ 恋物狂” 物欲睛结扭结在人与人之间 。“ 不要来看 看 , 要 我的 ‘ 飞扑 ’ 六缸的意国制的一九 -/ 式的野游 车。真 正美 'k
走访钱锺书在上海的足迹:他在复兴中路写下《围城》和《谈艺录》(上)
走访钱锺书在上海的足迹:他在复兴中路写下《围城》和《谈艺录》(上)1934年11月的《中国评论》杂志上,钱锺书在一篇叫做《关于上海人》的文章中写道:北京人属于过去,上海人属于现在,甚至属于未来。
这个观察,直到现在,依然不过时。
钱锺书精力最充沛的青壮年时期,大部分就是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度过的:从在1933-1935年在光华大学教书时客居的2年,到1941年-1949年间的寓居的9年,再加上他断断续续来上海探亲的时间,总共近12年。
所以,他对于上海,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他的好几本代表作,都在上海出版,为大众所熟知的小说《围城》和大家不那么熟悉的文学评论集《谈艺录》,都是在复兴中路上的家中写成的。
钱锺书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所以小名为阿先(宣),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
1946年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同年发表短篇小说《人·兽·鬼》。
抗战及解放以后,先后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谈艺录》、《七缀集》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光华大学:教英语,考“What is love”1933年,钱锺书在清华大学外文系本科毕业之后,没有进研究院继续深造。
这是因为他想投考中英庚款留英奖学金,而奖学金条款规定,申请人必须有服务社会2年的经历,所以,他就应了上海光华大学之聘,任英语讲师2年,月薪90元。
当时,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也在光华中文系做主任。
这是钱锺书和上海结缘的开始。
父子合影,右面白胡子爷爷是钱基博,左面就是年轻的钱锺书初到光华时,钱锺书与同事顾献梁住在同一教师宿舍。
据说有一次,顾献梁正在埋头读一本深奥难懂的文学批评史的书籍,钱钟书看到了,便说:“这本书以前我念过,不知道现在还记不记得了,你抽出一段考考我看。
都市魅影与摩登上海_以刘呐鸥都市小说为例_杨晓岚
一、独立的都市风貌进入20世纪以来,上海逐渐成为现代中国金融贸易中心和娱乐消费中心,它的繁荣和殖民地进程紧密相关。
上海社会更是成为混合着洋味和殖民地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中西文化的巧妙融合使它成为极有特色的现代城市。
在新感觉派出现之前,都市并没有进入到文学作品之中,都市文化特征也没有得以体现和彰显。
刘呐鸥作为将日本新感觉派主义引入中国的第一人,都市不再隐于人物情节之后,而是以一种独立的风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以刘呐鸥和穆时英为首的新感觉派“将西方植根于都会文化的现代派文学神形兼备地移入东方的大都会, 终于寻找到了现代的都市感觉。
”刘呐鸥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涉及到代表上海都市生活的典型场景, 其代表作《都市风景线》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都市特征,现代都市纵横交织的街道,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以及五彩斑相的霓虹划厂告,这一切交织成一幅让人目眩神迷的现代都市风景画。
城市的兴起也使得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疯狂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对峙;机器大生产的不断进步使得机器取代传统工业,城市的坚硬和冰冷使得都市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力。
上海脱去了旧装,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声色光影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体验,新兴的都市消费文化冲击着人们的世俗观念。
刘呐鸥以一种“都市漫游者”的身份为我们诠释了都市的流动性,从飞驰的车流到匆忙的人流,从简洁潇洒的建筑物到纵横交错的车行道。
不得不说,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高耸的城市建筑、快节奏的城市步伐和便捷的城市交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都市又常常以罪恶的面貌出现,冷酷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都会充满虚伪与尔虞我诈,处处存在着陷阱般的诱惑,到处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陌生化的城市视觉体验也产生了普遍存在的困惑和焦虑。
即使是徜徉在都市中的行人也会产生幻觉:“那街上的喧嚣的杂音, 都变做吹着绿林的微风的细语,轨道上的辘辘的车声,我以为是骆驼队的小铃响。
金光洲的上海地区体验及其文学作品
名 的 金 融 中 心 和商 贸 中 心 经 济 的发 展 必 定 带 动 人 们 四 、 金 光 洲 上 海 时期 的 文 学 体 验 作 品 这 一 时 期 金 光 洲发 表 的 九篇 随笔 中 . 比较 详 细地 思想的改变 . 对 外 开 放 的 结 果 使 得 这 里 的最 新 思 潮 十 这 一 时 节 上海 的春 》 和《 离 开 分活跃 . 很 多 海 外 文 人 志 士 被 这 里 的 自 由思 潮 和 活 跃 反 映 自身 上 海 体 验 的有 《 气氛所吸引 . 纷 纷 来 到 上 海 上海》 。在 哥 哥 断 掉 经 济 资 助 以后 , 自己被 逐 出 出 租 二、 移 民上 海 的金 光 洲 屋. 在 公 园 的长 凳 上 探 索 文 学 而 写 出 了《 这 一 时 节 上 ,这 一 作 品 是 展 现 他 自身 生 活 轨迹 的很 好 的 金光洲在《 上海 时节回想记 》 中详 细 介 绍 了 自己 海 的 春 》 在 上 海 时 期 的生 活 状 态 . 2 O世 纪 2 O年 代 末 于 当 时 朝 材 料 。 《 离开上海》 这 一作 品是 用 非 常 感 伤 的 文 字 描写 鲜 的 第 一 高 普 学 校 退学 . 来 到 了 在 吉林 市 经 营 医 院 的 了 在 日军 的 迫 害 下 . 为 了离 开 上 海 而乘 船 的形 形 色 色 哥 哥 金 东 洲 家 没想 到相 隔 十几 年 没 见 的哥 哥 竟 然 无 的 人 们 的 模 样 . 篇 中还 包 括 对 上 海 的 回 想 和 船 中 人们 这 一 随 笔 被 看 做 是 用非 常 生 动 的 视 想 学 习 英 文 的 金 光洲 的 意愿 .提 议 让 他 进 修 医学 . 的言行举止的描述 . 于 是 便 拜 托 在 上 海 的熟 人 给 他 安 排 到 上 海 同济 大 学 文 字 来 表 达 其 自身 的 生 存 体 验 的作 品 。 的 医学 部 . 金光洲便从大连经过北京来到了上海。 金 光 洲 在 上 海 停 留 的 这 一 时 期 总 共 留下 了 现 知 其 中上 海 体 验 小 说 有 《 铺道的忧郁》 、 《 南 来 到 上 海 以后 . 金 光洲无心学 习医学 , 一 心 想 学 的 八 篇 小 说 , 文 学 不 久 以 后 哥 哥 就 听说 了金 光 洲 的事 情 . 专 程 来 京 路 的 苍 空 》 、 《 北平来的老头》 、 《 野鸡》 等。 《 野鸡》 是 用 书 信 的 形式 描述 整 个 故 事 的 内 容 , 在 上 海 找 到 金 光 洲 在 打探 到 哥 哥不 让 自己学 习文 学 的
聆听都市的天籁
满 自然 野趣 的鸣虫 ,听到 这些 自得其乐 的浅吟低 唱吗? “ 这个 社会 流行 一种 观 念 ,即 自然 界里 最 耐人寻味 的东 西 只 能在 遥 远 的地 方 或 者特 定 的地 方才 能 找到 ,其 实 不然 。 ”只要 有
一
颗善 于发 现 的心,“ 即便是单 单透 过卧室 的那扇窗 ,你也能找 到
一
张收 录了各 类鸣虫优 美鸣声的光 盘 ,可供读者欣 赏。 现代 人 已认识 到 : 生活 质 量不仅 体现 在住 得 多高 多宽敞 ,也
和你 能 否 听得见 蛙 鸣虫 叫、与 自然 相亲 相 近直 接 相 关。一 个 “ 更 美好 的 城市 ” ,其 实 不只 是人 类 活动 的 家 园,更 是 一 个能 包容 各 种生命的 共同家园 。囝
你多半会 改变 这样 的看 法。原来 ,上海也是一 个野 趣弥漫 的都 市, 你可 以带上孩子,在公 园里 、小区中 、小河边 、小池 旁发 现各种 鸣 虫 ,聆 听 一曲都市 的天籁 ,回味自己J L H 1 , 的记忆 。 人 类 与大 自然 的关 系不 和 谐,很 多 是因 为我们 不 了解大 自然 而造 成 的 , 《 都市 的 夭 籁 》提 供了一条 人类 与大 自然 沟通 的途 径 , 为久处 繁华 都 市的人们 送来 了体验 身 边野 趣 的指 南。该书 图文 并
今 日科 苑 ・
聆 听都 市的天籁
独家特稿 殷 晓岚
, 是 周 围的 短 短 的 泥 墙根 一 带,就 有无 限 趣 味 ,油 蛉在 这里 低唱 ,蟋蟀 们 在这 里弹 琴。 ”大 多数 行走 在水 泥森 林 中的都 市人 ,似乎都对 鲁迅先 生 《 从百 草园到三味 书屋 》中所描 绘的 景象有恍 如 隔世 之感 。在 高楼 林立 的都 市,还能 找 到这 些充
王安忆《长恨歌》中上海生活的城市景象
王安忆《长恨歌》中上海生活的城市景象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以上海的城市景象为背景,描绘了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上海滩风云变幻和风貌。
小说以着名歌咏诗人杜甫的长恨歌为引子,通过主人公程老伯的回忆和叙述,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长恨歌》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近代历史激动人心的时期,它是文化、商业和政治中心。
在小说中,王安忆通过描绘上海的社会场景、街道景观、建筑风格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呈现这座城市。
首先,小说中描绘了上海的社会场景和人情世故。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商人、政治家、外侨和流亡者。
小说中的上海滩是一个各色人等混杂的聚集地,富有东方魅力的洋人与擅长算计的本地人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
这种互动反映出当时上海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复杂关系。
其次,小说中描绘了上海街道景观的变迁。
上海的城市发展非常迅猛,在近百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小说中所描述的上海滩是一个充斥着摩托车、汽车、人力车的纷乱街道。
这种街景反映了上海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变迁的现实。
此外,小说通过对上海建筑风格的描绘,展现出了上海城市景象的独特魅力。
上海在建筑风格上的多元性让人印象深刻。
小说中提到了许多典型的上海建筑,如石库门建筑、洋房和摩天大楼。
这些建筑代表了上海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展示了上海城市的多样性和演变。
最后,王安忆通过描绘上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呈现了上海作为一个都市的特色。
小说中的上海人生活节奏紧张,忙碌而有序。
他们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追求自由和享受。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在咖啡馆、夜总会、文娱场所聚会,展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王安忆的《长恨歌》通过对上海的城市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小说中对社会场景、街道景观、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的描述,构建了一个饱含魅力的上海滩。
这些描绘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特色和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性和变动性。
2020年上海最美散文
2020年上海最美散文2020年上海最美散文上海,一个充满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这个城市里,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散文,它们或许来自于一些作家的笔下,或者是普通市民的心声。
在这里,我们来欣赏一下2020年上海最美散文。
散文一:《深圳的夜》这篇散文来自于一位上海的小姑娘,她来到了深圳,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夜晚的魅力和神秘感。
在散文中,她描述了深圳的夜晚,那些闪烁的霓虹灯、灯红酒绿的酒吧、还有那些在街上游荡的人们。
她说,深圳的夜晚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自由和无拘无束。
这篇散文充满了青春和梦想,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和魅力。
散文二:《上海的雨季》上海是一个多雨的城市,每年的雨季总是让人感到烦躁和无助。
但是,有一个年轻人却从雨季中找到了一种美丽和宁静。
他在散文中描述了雨季中的上海,那些滴滴答答的雨声、那些滴滴嗒嗒的水滴、还有那些在雨中行走的人们。
他说,上海的雨季是一种让人感到平静和舒适的季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强。
这篇散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上海的雨季,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价值。
散文三:《上海的路灯》路灯是城市中最平凡而又最温暖的存在,它们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光明和希望。
在这篇散文中,一位年轻的上海女孩描述了上海的路灯,那些在夜晚中闪耀的光芒、那些照亮着人们行走的路线、还有那些在冬天中带来温暖的光芒。
她说,上海的路灯是一种让人感到安心和舒适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和人情味。
这篇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上海路灯的温暖和亲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的美好和价值。
散文四:《上海的夜景》上海的夜景是举世闻名的,它们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这篇散文中,一位来自外地的年轻人描述了自己第一次来到上海时的夜景,那些在黄浦江畔闪耀的灯光、那些在高楼大厦中闪烁的灯光、还有那些在城市中游荡的人们。
他说,上海的夜景是一种让人感到震撼和震撼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子墨文学写上海的散文作品
子墨文学写上海的散文作品摘要:1.子墨文学与上海散文2.上海:一座富有文学气息的城市3.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特点4.子墨文学上海散文的价值与影响正文:子墨文学与上海散文子墨文学,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字,它是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家专业的文学创作团队,子墨文学始终关注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着世间百态。
在诸多题材中,子墨文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散文创作尤为引人注目。
上海,一座富有文学气息的城市上海,一个充满魅力、繁华与韵味的城市。
自近代以来,它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文学作品。
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觅创作灵感。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散文佳作,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特点子墨文学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立体、真实的上海故事。
在他们的笔下,上海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情感的个体。
它有辉煌的过去,有蓬勃的现在,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展现上海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2.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上海市井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3.关注城市发展,展现上海城市精神的同时,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
子墨文学上海散文的价值与影响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更让我们思考城市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同时,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对于推动我国散文创作的发展,丰富文学创作的题材和手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子墨文学的上海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充满韵味的上海。
繁花语言风格
繁花语言风格
《繁花》的魅力,首先来自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金宇澄先生巧妙地运用沪语,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沧桑、现代与传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沪语中,每一个音节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故事,每一个词汇都仿佛描绘着一幅画面。
这种语言的细腻与精准,使得《繁花》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在小说中,沪语的韵味和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语调,都被精心地打磨和演绎,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上海的繁华与喧嚣之中。
与此同时,小说还通过语言的层次和变化,将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读者在感受沪语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总的来说,《繁花》无论是作为一部小说还是沪语广播剧,都是对沪语和都市文化的一次深刻挖掘和展现。
它不仅仅是一次文学的创新和突破,更是一次对上海这座城市的重新解读和呈现。
对于那些热爱文学、热爱上海的人来说,《繁花》无疑是一次锦上添花的享受。
上海小说中的城市居民声景
[ 摘 要 ] 声音是城 市的听觉生命 , 上海的城 市听觉生命在空 间特性 中鲜活 生动 ; 作 家是城 市的见证者 , 消逝 的声 音在其笔 墨中焕发 新生。 从 作 家的文 字进入城 市的时空隧道 , 上海城市的居民声景生龙活虎、 光怪陆 离,
通 过 上 海 小说 研 究上 海城 市 的居 民 生 活 的 声 态。
② 上海 小说是 指长期居住 于上海 的作 家以上 海为蓝本进 行创作 的小说 。
③ 出自 对现 实主义 小说 的首要 选择 , 笔者 未将 一批 青春 文学作 家列入 书单 ; 另一 些上 海知名作 家 , 如程 乃珊对 于上海 的
记述 多为散 文和 随笔 , 因此笔者 将这些作 品作为上 海城 市背景的参照 来对 比阅读 。
在 通 过 小 说 研 究 上 海 城 市 的 居 民生 活 的 声 态 。
一
的小说《 繁花 》 而获得首 届鲁迅文 化奖 2 0 1 3年度文
学奖 的金宇 澄先 生 , 通 过 邮件 、 短信 及 电话就 小说 书 目的选择 问题征询 了意见 , 最终 确定 了近 十位上 海 作家 , 包括刘 呐鸥 、 张爱玲 、 王安忆 、 陈丹 燕 、 周嘉 宁、 小 白等 。最后 锁定 了二 十四部小说③ 。 这些小说 的发表年 代从 2 0世 纪 3 0年 代至今 。 其中, 除张爱玲 的行 文 中穿 插一些基 于香港城 市背
声景。
村相对应 的 , 以界定 非农业产 业和非 农业 人 口集 聚 形成的较大居 民点 。因而 论及 当今 意义 的“ 上海城 市” , 需追溯 至开埠之后 。 在此之前 , 上海 地 区( 归松 江府管 辖 )的富 庶一方 完全 依靠 于农 业 经济 的发 展。1 8 4 3年 , 英 国首 任驻 沪领事抵 达上 海 , 标 志着
上海的早晨
1952年夏,“五反”运动已接近尾声。周而复动笔开始写作,他每天清晨写作两三个小时,加上节假日的时 间,直至1954年3月13日终于写出了《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初稿。他将初稿放入抽屉,准备一、两年后修改、完 善。之后,他开始写第二部提纲和每一章的提纲。
1952年金秋时节,周而复利用休假,前往黄山,住进散花精合,开始创作第二部。但假期没有结束,第二部 也只写了一部分时,他接到了出访印度等国的通知。访问结束后,他来到武康县境内的莫干山,按照原先的写作 提纲,继续写作。1956年9月3日,第二部在上海完稿后,他将第二稿放进抽屉。
上海发生的巨变,使周而复在1952年春,开始构思小说《上海的早晨》。他原打算写一部反映上海工人阶级 成长及其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长篇小说,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写起,止于1952年,以“五反”运动作为高潮 结束,计划篇幅10万字,以一部或者分上、下两部来写。但后来他发现“五反”运动以后,民主改革、总路线和 公私合营等接踵而至,到1956年1月20日,对全上海私营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才初步胜利完成。在此期间, 上海和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将资产阶级私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也即公有制。“五反”运动只是变化的过 程,而不是高潮,更不是最终目的,为此他决定改变原构想,以再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空前变化——阶级私有制 转变为公有制。
近代文学在上海涌现的代表作
近代文学在上海涌现的代表作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1935年的“新感觉派”,是产生于上海的,具有大都市文化色彩的“海派”小说中重要的一支。
成员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受到法国现代主义和日本“新感觉派”(一个持续时间很短的,描写现代世界物质文明的文学流派,参与者有我们很熟悉的川端康成)的影响。
这个流派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把“大都市”介绍进入中国文坛,他们认真地描写“上海”这个物质和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繁华而奇特的环境,以及都市人独特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危机。
虽然文字间带着对灯红酒绿的倾慕,内里却常有哀伤。
刘呐鸥,作品只有一个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他喜欢描写现代都市文明,使用“意识流”的技巧,算是“海派”的开先河者。
穆时英,我不太喜欢他,因为我觉得他是个臭流氓……但是他的小说名气很大,号称“圣手”。
作品有《上海的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他的小说时空跳跃多,语言新颖,喜欢描写灯红酒绿的肉欲感受,对性和物质生活的描写也不少,可以说是奢靡妖娆。
但他对城市文化的一些弊端,如过度的物欲和拜金主义,持厌恶和批判的态度。
上瘾和批评都有。
施蛰存。
他自称不是个“新感觉派”,但是后人多半认定他是……他的特色是把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加入小说,考察人性,琢磨人的潜意识,有时候带点疯狂。
他有一些历史小说,比如《石秀》,也有写现代上海的小说,比如《春阳》。
“新感觉派”之前的海派,有个张资平,是个破烂黄色小说作家,我们甭理他,还有叶灵凤,风格和“新感觉派”很像,现在我们认识的叶先生,是那个闲谈的文雅学人,其实这家伙写过不少都市男欢女爱的大众小说。
那我们就来说说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的作家吧。
当然代表人物是张奶奶(爱玲)。
她接受过现代教育,又钟情传统文艺,母亲是新女性,父亲是旧式纨绔,所以她的人和作品都有一种半古半今的味道。
她有一个散文《私语》,说在民初的洋房里,房子里青黑阴翳如同古墓,她的后妈抽鸦片,在屋子明暗交际的地方,听得见外面的电车铃声,这样一个混杂的环境是很能表现她的气质的。
描写上海的书 剧
描写上海的书剧【引言】上海,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文化交流中心。
从近代鸦片战争后的租界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上海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众多文学作品和戏剧的灵感源泉。
本文将为您推荐一些描绘上海的书籍和戏剧,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书籍推荐】1.《上海滩》:作者范用,通过讲述一群普通上海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繁华和沧桑。
2.《繁花》:作者金宇澄,以沪语书写,描绘了上海市民生活的变迁,以及城市背后的悲欢离合。
3.《长恨歌》:作者王安忆,讲述了一位上海女子的一生,以及她在动荡岁月中坚守信仰的故事。
【戏剧推荐】1.《上海滩》: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场关于爱情、权力、金钱的争斗。
2.《霓虹灯下的哨兵》:反映了解放初期上海的社会变革,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在上海的战斗生活。
3.《上海一家人》:以一个上海家庭为切入点,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民生活的巨大变迁。
【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形象丰富多彩,既有纸醉金迷的繁华都市,也有饱含沧桑的历史沉淀。
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气息,使得许多作家将之作为创作背景,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现实中的上海】如今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一座国际一流现代化城市。
高楼大厦、繁华商圈、科技创新,无不展示着上海的繁荣发展。
同时,上海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诸如石库门、城隍庙等地,都成为了游客品味上海风情的必游之地。
【总结】上海,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通过阅读描绘上海的书籍和欣赏以上海为背景的戏剧,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色添彩,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伟大的城市与作曲家观后感
伟大的城市与作曲家观后感《伟大的城市与作曲家》是一部关于音乐和城市的纪录片,影片通过介绍厦门、上海、德国等城市的音乐文化和作曲家们的故事,展现了音乐与城市相互关联的独特魅力。
这部影片不仅很有趣,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影片中的厦门,是以潮州音乐闻名的城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地的独特音乐文化,包括潮剧、客家山歌等。
影片中介绍了潮剧演员黄凌云,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能够演唱潮州音乐中的各种曲调。
从黄凌云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音乐文化对艺术家们的影响,也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影片中的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城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包括黄沾、叶振棠等。
这些作曲家的音乐在当时的上海掀起了一股浪潮,成为当代的流行音乐。
通过这些作曲家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在城市中的重要性,以及作曲家在推动当时的音乐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德国是影片中的另一个城市,也是音乐之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等。
这些作曲家为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在德国被广泛流传,成为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德国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在城市中的发展对全世界的影响和影响力,也让我们了解到了音乐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既有情感也有教育性。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城市的音乐文化,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作曲家的生活和作品。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即在城市中,音乐文化不仅是城市的传承和弘扬,而且还是全球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的声景:现代作家的都市听觉实践路杨摘要相对于视觉而言,听觉为居住空间之内的感官主体提供了 某种另类的都市体验。
当视觉中心主义的宰制被打破,现代作家笔下 关于“市声”的记述得以成为一份特殊的城市史料,将一个多元声景 之中的上海保存下来。
在视景之外,声景中的上海暴露出其都市现代 性的不均衡与不稳定,并在不同作家那里显影出社会区隔、空间政治 以及战时日常生活的心理地貌。
鲁迅、张爱玲等作家对都市声音有意 识的聆听与书写,构成了一种具有能动性和批判性的听觉实践。
关键词上海声景听觉体验都市现代性批判性聆听Abstract Compared with vision, auditory offers more direct and real urban experience to the people in residential space. The modem writers5writing on the u sound of Shanghai city" in their city expressions offers a social historical-material, breaking the domination of vision, and keeping a multifold soundscape of Shanghai, which presents the imbalance and instability of urban modernity, spatial politics and the mentality of daily lif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listening and writing of some writers such as Lu xun and Eileen Chang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active and critical auditory practice.Key W ords Shanghai Soundscape Auditory Experience Urban Modernity Critical Listening路杨,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三2_文化研究(第32辑)(2018年•春)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很多文学创作者都有过寓居上海的经历。
在上海的亭子间、弄堂房子、石库门房子或公寓房间里,上海的都市声音曾以种种不同的形式在这些作家的都市想象和文学表达中留有痕迹,并在不同作家的聆听与捕捉之中构建出独特的声音景观。
那些众声喧哗的弄堂,叫卖声声的大街,跳舞厅和无线电里的音乐,在作家的听觉体验中呈现出一个更加鲜活生动也更为含混驳杂的上海。
与此同时,城市空间与城市声音的聆听者之间也生成了一种相互形塑、相互建构的关系。
从“听见什么”到“听出什么”再到“如何听”,既构成了作家聆听、理解与想象现代都市的不同层次,也蕴含了某种具有批判性的听觉实践的可能。
一 “市声”:听觉体验与城市声景无论是如波德莱尔的游荡者一般在拱廊街上闲逛,还是像霍夫曼的表弟一样在街角窗户后面审视人群,视觉似乎都是作家把握都市时头等重要的感官方式。
林荫大道、拱廊街、人群、擦肩而过的妇女 那些只能发生在城市里的邂逅与瞬间似乎一旦被人们的视觉感官所捕捉,便无一例外地泄露着都市的秘密。
在都市体验的感官等级系统之中,视觉仿佛一直占据着首要的位置。
张爱玲就曾颇有兴致地提起一位朋友的母亲:“闲下来的时候常常戴上了眼镜,立在窗前看街。
英文《大美晚报》从前有一栏叫做‘生命的橱窗’,零零碎碎的见闻,很有趣,很能代表都市的空气的,像这位老太太就可以每天写上一段。
”®就连张爱玲自己也喜欢在高楼上据守着一方于这城市可进可退,可介入而又可疏离的阳台,眺望着下面敝旧而惨淡的上海。
正如齐美尔所言,相对于其他感官,只有视觉具有占据和拥有的绝对权力。
®“视觉使人们不仅拥有他人,还拥有不同环境。
它使我们可以远距离地控制世界,将分离与掌握结合起来。
通过寻求距离得到从熙熙攘攘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合适的视野。
”®看什么、如何看、在哪里看,使视觉具备了某种选择性和控制感,“看”对于城市景观拥有一种选①《张爱玲集•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第222页。
②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 329 页。
③约翰•厄里:《城市生活与感官》,载汪民安等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 157 页。
上海的声景:现代作家的都市听觉实践31择性接受的特权甚至“所有权”。
然而听觉则不同。
依齐美尔所言,“耳朵是个非常利己主义的器官,它 只索取,但不给予”,同时“它为这种利己主义付出代价:它不能像眼睛那 样避开或者合眼,而是因为它只索取,所以凡是来到它附近的东西,它注 定要统统都得接受”®。
与嗅觉一样,听觉不能被打开或关闭,因而声音也 便和气味一样因其无形的存在和四处弥漫的状态而难以被自由地选择或绝 对地管制。
与具有选择与控制特权的视觉相比,听觉与都市环境之间的关 系变得更为直接和具体,都市的声音作为一种破碎的、易于捕获但又因其 转瞬即逝而无法被长久占有的体验形式,则为感官主体与都市之间提供了 一种缺乏规划与预谋的相遇。
听觉感官的直接性与具体性取消了“凝视”在采集城市景观的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感官对于刺激的宰制关系:一方面,“听是超个体主义的”®,声音弥散式的传播打通了不同空间之间的区隔,在 某种程度上取消了感官主体进行主观选择的可能,同时也为感官环境内种 种隐秘的信息提供了流通的媒质;另一方面,听觉又“传授着单一个人的 丰富多彩的种种不同的情绪,传授着思想和冲动的长河和瞬间的极度高涨, 传授着主观生活和客观生活的整个对立性”®,“包含着难以计数的听众身体 做出有形反应的可能性”®。
也正是由此,听觉得以将内含着观测距离的景 观社会还原为一个亲近的可触性城市,因而与视觉体验相比,都市的声音 也许更能激发感官主体对城市的直接感觉和真实体验。
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那个热衷于阳台俯瞰的张爱玲同样喜欢守在 房间里听“市声”,她在《公寓生活记趣》那个著名的段落中说:“我喜欢 听‘市声’。
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 响才睡得着觉的。
在香港山上,只有在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 有一点电车的韵味。
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 不了一些什么。
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 行驶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人下意识里去一单把这样单调安稳的声响从一个鼎沸的上海里拣选出来放在枕①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第328 ~329页。
②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第329页。
③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第331页。
④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第330页。
⑤《张爱玲集•流言》,第21页。
文化研究(第32辑)(2018年•春)边当眠歌,连思想的背景也呈现为电车声的轨迹,可见现代都市人的心理 形式甚至也是由现代都市的声音参与形塑的。
更饶有意味的是,相比于松 涛、海啸这种书写“幽人应未眠”时的传统意象,张爱玲则在电车声中开 掘出一种属于现代都市的诗意形式。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王娇蕊在 公寓里等佟振保回来,听着电梯的声响:每天我坐在这里等你回来,听着电梯工东工东慢慢开上来,开过我们这层楼,一直开上去了,我就像把一颗心提了上去,放不下来。
有时候,还没开到这层楼就停住了,我又像是半中间断了气。
在这里,电梯的声音几乎是对其引发的心理体验直接予以赋形,声音 成了判断自我与他人、与外部空间的关联并结成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
这 与古代思妇听着嗒嗒的马蹄错把过客当作归人的心理体验之间虽存在着某 种同构,但在电梯声取代马蹄声的同时,人的情感形式也被赋予了机械的 形式与节奏。
正是电梯上上下下机械运动的声响为这一古老的情境增添了 更为细腻复杂的现代诗意体验。
在这些时刻,声音为感官主体接触现代都市提供了更为亲近的契机。
而比之于街道或广场,居住空间相对更为固定和封闭,因而与大街上的漫 游者相比,处于居住空间之内的感官主体则更少受到视觉优越性与支配性 的制约,声音反而成了诱发视觉感官的先在体验。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 的场景:深夜写作的鲁迅“忽然听得路上有人低声的在叫谁”,不由地起身 “推开楼窗去看”®,不料却撞见女仆与姘头的幽会;张爱玲听见“外面有人 响亮地吹起口哨”,也“突然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
居住 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将视觉放在头等位置上的感官等级关系,使听觉 和嗅觉更为自觉和自治,成为一种更加鲜明、直接的感官形式。
因而对于 居室之内的都市人而言,声音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其把握都市体验的直观媒 介。
而另一方面,现代都市也改变了人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内容,甚至是人 们聆听的方式。
电车声、电梯声、电话声、留声机、无线电……现代技术 不仅生产出新的声音,也为声音的传播与感知提供了新的形式与空间。
正①《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〇6页。
②《张爱玲集•流言》,第27页。
是在这个意义上,艾米丽•汤普森在其听觉文化研究中提出了“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
她将“声景”定义为一种听觉的景观(acoustical orautal landscape),它既是物质环境又是感知这一环境的方式,不仅包括声音 本身,同时还包括在听者感知声音的环境中由声音所创造或毁灭的物质对 象。
因而声景既包含了有关聆听的科学与美学方式,也包含了聆听者与环 境的关系及其社会境遇。
在一个更广义的范畴内,所谓“现代性的声景”,正是在声音与都市空间的相互生产之中产生的。
®在现代作家的都市书写中,城市声景的构建既是物质性的,也是想象 性的。
相比于直接的声音对象或声音技术,文学文本提供的是现代作家关 于都市声音的体验、感受、想象或记忆。
因此,文学想象中的“声音景观”—其实是对作为建筑学或生态学范畴的“声景”概念的某种借用和引申—它既在不同的聆听者和记录者那里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又是一个总体性 的概念;它既是城市声音与空间对于聆听者的自我意识的形塑,又是聆听 者对于生产声音的城市空间的阐释性重构;它既是私人的,也是公共的,既带有情感性与想象性,又可能触发理性的思辨或批判性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