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 01(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须知:2019 年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题01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
分为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
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中涉及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 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9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功B.电势C.磁通量D.平均速度
1.D【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功、电势、磁通量都是
标量;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故ABC 错误,D 正确。

2.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B.伽利略用了理想实验法证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电场强度E =F
、电容C =
Q
、电流I =
U
均采用了比值定义法q U R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3.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
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9 m/s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4.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正在沿一直线匀速爬升,飞机除了受到重力以外还受到来自喷射气体的推力、空气
阻力、升力等力的作用,请分析除去重力以外的其他外力的合力的方向
A.沿飞机的速度方向B.垂直机身方向向上
C.沿飞机速度的反方向D.竖直向上
4.D【解析】由题可知飞机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则根据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除去重力以外
的其他外力的合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故选项D 正确,ABC 错误。

5.超重与失重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中的两大难题。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超重和失重。

假如
某同学家住10 楼,那么,他从一楼开始坐电梯回家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将是
A.先超重,后等重,再失重
B.先失重,后等重,再超重
C .一直超重
D .一直失重
5. A 【解析】上楼时,先向上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

后匀速,处于等重状态。

最后向上 减速,
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

6.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 1 和 k 2,木块 m 1 压在弹簧k 1
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木块 m 1,直到它刚离开弹簧 k 1。

在这个过程中,木块 m 2 移动的距离为
A .
m 1 g k 1 C .
m 1 g k 2 B .
m 2 g k 2 D .
m 2 g k 1
7. 一矩形线圈 abcd 放在水平面上,线圈中通有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

在 ab 边的右侧距 ab 边的距离与 bc
边的长度相等处,放置水平长直导线 MN ,MN 通有由 M 到 N 的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已知载流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kI /r ,式中常量 k >0,I 为电流强度,r 为距导线的距离。


A. ad 边不受安培力作用
B.ab 边、cd 边受到的安培力之比为2:1
C.若水平面光滑,线圈将向右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D.若水平面粗糙,线圈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7.B【解析】根据右手定则,通电导线MN 在左侧的磁场方向向里,由左手定则可知,ad 边受向下的安培
力作用,选项A 错误;根据B=kI/r 可知,ab 边、cd 边处的磁感应强度之比为2:1,根据F=BIL 可知ab 边、cd 边受到的安培力之比为2:1,选项B 正确;因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向左,则若水平面光滑,线圈将向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若水平面粗糙,线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D 错误。

8.如图所示,探测器首先被送到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近月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在轨道上的A
点实施变轨,使探测器绕月球做椭圆运动,当运动到B 点时继续变轨,使探测器靠近月球表面,当其距离月球表面附近高度为h(h<5 m)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探测器携带的传感器测得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探测器在近月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的周期相等
C.探测器在A 点变轨时,需减速才能从近月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h 2πGRt 2
9.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

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 点飞
向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B 点加速度小
C.粒子在A 点动能大
D.A、B 两点相比,A 点电势较低
9.C【解析】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可得粒子所受合力应该指向曲线内侧,所以电场力逆着电场线方向,即粒子
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 错误;由于B 点的电场线密,所以在B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则A 点的加速度较小,故B 错误;粒子从A 到B,电场力对粒子运动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即粒子在A 点动能大,故C 正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A、B 两点相比,B 点电势较低,故
D 错误。

10.电阻R 和电动机一起串联的电路中,如图所示。

已知电阻R 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开关接通后,
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 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 做功为W1,产生的电热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的电热为Q2,则有
A.U1=U2,Q1=Q2 B.W1=W2,Q1=Q2
C.W1<W2,Q1<Q2 D.W1<W2,Q1=Q2
11.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一个滑块A,与滑块A 连接的细线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连接滑块B,
细线不可伸长,滑块B 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连接滑块B 的细线和斜面平行,滑块A 从细线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轮轴处的摩擦),到滑块A 下降到速度最大(A 未落地,B 未上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
A.滑块A 和滑块B 的加速度大小一直相等
B.滑块A 减小的机械能等于滑块B 增加的机械能
C.滑块A 的速度最大时,滑块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
D.细线上张力对滑块A 做的功大于滑块A 机械能的变化量
12.如图1 所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速率v1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

一物块以初速
度v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 所示,物块到传送带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sin37︒= 0.6 ,cos37︒= 0.8 ,g 取10 m/s2,则
图1 图2
A.由图2 可知,0 ~ 1 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1 ~ 2 s 内的摩擦力
B.摩擦力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C.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4
D.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11 m
12.C【解析】由图2 可知在0~1 s 内物块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1~2 s 内,物块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同,由于物块对传送带的压力相等,根据摩擦力公式f=μF N 可知两段时间
内摩擦力大小相等,故选项AB 错误;在0~1 s 内物块的加大小为a =∆v
=
4 - 12
m/s2 = - 8 m/s2 ,根∆t 1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37︒+μmg cos37︒)=ma,解得μ=1
,故C正确;物块上升的位移大小等4
于v -t 图象所包围的面积大小,为:x =4 + 12
⨯ 1 m+
4 ⨯1
m=10 m ,所以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2 2
10 m,故D 错误。

13.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弧轨道 ABC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 AC 水平,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从圆
弧轨道 A 端正上方 P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刚好从 A 点无碰撞地进入圆弧轨道并做匀速圆周运动,到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物块重力的 2 倍,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空气阻力,不计物块的大小,则
A .物块到达 A
B .
P 、A 间的高度差为 r
2
C. 物块从 A 运动到 B 所用时间为 1
2
D. 物块从 A 运动到 B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1 mgr
2
二、选择题 II (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加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
C. 核泄漏污染物
137
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核反应方程式为137 Cs →137 Ba + X ,X 为电子
55
55
56
D. 若氢原子从 n =6 能级向 n =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 n =6
能级向 n =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4. AC 【解析】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 正确;某些原子核能够放射出β粒子,这
是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不能说明原子核内有β粒子,选项B 错误;核泄漏污染物137 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核反应方程式为137 Cs →137 Ba + X ,X 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零,
55 55 56
所以为电子,选项C 正确;若氢原子从n=6 能级向n=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氢原子从n=6 能级向n=2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n=6 能级向n=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则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 错误。

15.【加试题】如图所示,A、B、C、D、E 五个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m A=m E<m B=m C=m D,现在让
小球A 以初速度v0 向右运动,当所有的弹性碰撞结束之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C、D 三个球静止,A、E 两个球运动
B.B、C 两个球静止,A、E、D 三个球运动
C.A、B、C、D 四个球静止,E 一个球运动
D.所有的小球都运动
16.【加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换频道的
D.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16.BC【解析】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选项A 错误;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选项B 正确;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换频道的,选项C 正确;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衍射条纹,故
D 错误。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共 55 分)
17.(5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B .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 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
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
于”)
(3)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
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

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 M 甲、M 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 甲
m 乙,μ甲 μ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5 分)(1)C (2 分) (2)远小于(1 分) (3)小于(1 分) 大于(1 分)
【解析】(1)应该用木块自身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去平衡摩擦力,故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该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A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木块,B 错误;平衡摩擦力后, Mg sin θ= μMg cos θ ,即μ= tan θ,与质量无关,故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C 正确。

18.(5 分)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一种特殊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 约为9 V,内阻r 约为40 Ω)。

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00 mA。

该同学利用如图1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约为3 kΩ,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 999 Ω,R0 是定值电阻,阻值为100 Ω。

(1)根据图1,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图 1
(2)该同学完成电路的连接后,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某一次偏转情况如图2 所示,其示数为V。

图2 图3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取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3 所示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 _V,内阻r=_ _Ω。

(结果均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用该电路测电动势,真实值和测量值的关系E 真 E 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5 分)(1)(1 分)(2)7.0(1 分)(3)8(1 分)30(1 分)
(4)大于(1 分)
【解析】(1)按实物图,R0 与电阻箱R 是串联关系,电压表测量两个电阻的总电压,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电压表所接量程及所指的位置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7.0 V。

19.(9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 = 2 kg 的物块,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下的推力 F =10 N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sin37︒= 0.6 ,cos37︒= 0.8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1)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物块运动10 s 后撤去力F,物体还能向前运动多远?
19.(9 分)(1)5.2 N (2)49 m
【解析】(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 分)
在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 F N = mg + F sin37︒ (1 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为 F N ' = F N 根据摩擦力公式可以得到: f = μF N ' (1 分)则代入数据可以得到: f = 5.2 N (1 分)
20.(12 分)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 BC 与水平地面相切于 C 点,半径 OB 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θ= 37︒ 。

一质量 m = 0.2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 O 点正上方的 A 点以大小 v 0 = 3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沿 B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并沿圆弧轨道运动,最终停在 D 点。

已知物块从 C 点运动到 D 点历时 t =1.2 s ,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 ,取 g = 10 m/s 2 , sin37︒ = 0.6 , cos37︒ = 0.8 。

求:
(1) 圆弧轨道的半径 R ;
(2) 物块到达 C 点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v C 以及此时圆弧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 N ; (3) 物块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

20.(12 分)(1)1.5 m (2)6 m/s 6.8 N (3)3.7 J
【解析】(1)设物块抛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 0,作出此时的速度分析图如图所示:(1 分)
则物块到达 B 点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v y = gt 0 (1 分) 由几何关系有: v 0 = v y tan θ(1 分) 又水平方向有: R cos θ= v 0t 0 (1 分) 解得:R =1.5 m (1 分)
(3)物块通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B
v 0
sin θ
(1 分) 物块从 B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Q = mg (R + R sin θ) + 1 mv 2 - 1 mv 2
(1 分)
解得:Q =3.7 J (1 分)
2 B 2 C
21.(4 分)【加试题】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实验时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 1 所示,该摆球的直径
d = mm 。

=
0 0 ⎝
⎭ (2) 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 l 0,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 2
所示,写出重力加速度 g 与 l 0、 d 、t 0 的关系式:
g = 。

图 1 图 2
(3) 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 l 0,测量了多组数据。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 0 作为摆长,直
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T 2 - l 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

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
,乙 。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π2 ⎛ d ⎫
21.(4 分)【加试题】(1)14.15(1 分) (2) 4t 2 l 0 + 2 ⎪ (1 分) (3)偏小(1 分) 无影响(1
分)
(3)由单摆周期公式
T =
g =
4π2l
T
2 ,摆长l 应该是摆线长度l 与摆球半径 d 之
2
4π2l 和,甲同学把摆线长l 0 作为摆长,摆长小于实际摆长,由 g =
T 2
可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小于真
实值;对于乙同学,若摆长为摆线长l 0 ,则由T = 2π
4π2l 可知, T 2
= 0
= kl g 0
4π2 ,其中 k = ,由此 g
可见, T 2 与 l 0 成正比,k 是比例常数,在T 2 - l 0 图象取两组坐标( x 1,y 1 ) 和( x 2,y 2 ) ,可以得到斜率
y - y 4π2
y - y k = 2 1 =
x 2 - x 1 ,可知由于单摆摆长偏大还是偏小不影响图象的斜率k = 2
1 ,因此摆长偏小不影响 g x
2 - x 1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

22.(10 分)【加试题】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两板间存在场
强为 E 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 B 匀强磁场。

现有大量带电粒子沿中线 OO ′射入, 所有粒子都恰好沿 OO ′做直线运动。

若仅将与极板垂直的虚线 MN 右侧的磁场去掉,则其中比荷为 q
m
3mE
的粒子恰好自下极板的右边缘 P 点离开电容器。

已知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为 qB 2 不计。

(1) 求下极板上 N 、P 两点间的距离;
,带电粒子的重力
(2) 若仅将虚线 MN 右侧的电场去掉,保留磁场,另一种比荷的粒子也恰好自 P 点离开,求这种粒
子的比荷。

22.(10 分)【加试题】(1)
x =
3mE q ' 4q (2) =
qB m ' 7m
(2)仅将虚线 MN 右侧的电场去掉,粒子在 MN 右侧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经过 P 点的 q '
粒子的比荷为 m '
,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
⎭ 由几何关系得: R 2
= x 2
+ ⎛ R - ⎝
3mE ⎫2
2qB 2 ⎪ (1 分) 解得 R = 7mE
(1 分)
4qB 2 ' m 'v 2
又 q vB = (1 分)
R 得比荷 q ' = 4q
(2 分)
m ' 7m
23.(10 分)【加试题】如图,MN 、PQ 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轨距为 d 。

空间
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 B 。

P 、M 间接阻值为 R 的电阻。

质量为 m 的金属杆 ab 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有效电阻为 r 。

现从静止释放 ab ,当它沿轨道下滑距离 s 时, 达到最大速度。

若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

求:
(1) 金属杆 ab 运动的最大速度 v ;
(2) 金属杆 ab 从开始下滑 s 距离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3) 当金属杆 ab 运动的加速度为 a = 1
g sin θ时,回路的电功率。

3
mg (R + r )sin θ
m 3 g 2 (R + r )2
sin 2θ
23.(10 分)【加试题】(1) v m =
4m 2 g 2sin 2θ(R + r )
B 2 d 2
(2) Q = mgs sin θ-
2B 2 d 2
(3)
P =
9B 2 d 2
(2)由动能定理 mgs sin θ+ W = 1 mv 2
(1 分)
Q = -W A (1 分)
A
2 m
( )
m 3 g 2 R + r 2
sin 2θ 解得: Q = mgs sin θ-
(1 分)
2B 2
d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