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
2016年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
2016—2017秋季学期九年级语文统一测试(全卷四个大题,含26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悟(x ǐng ) 狭隘.(y ì) 丘壑.(h è) 殚.精竭虑(d ān ) B.孤僻.(p ì) 殉.职(x ùn ) 执拗.(ào ) 黯.然失色(àn ) C.斑斓.(l án ) 桑梓.(z ǐ) 阿谀.(y ú) 苦心孤诣.(y ì) D.伫.立(ch ù) 蓓.蕾(b èi ) 角.色(ju é) 重峦叠嶂.(zh 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憔悴 喧嚣 义不容辞 迫不急待 B.嘹亮 恻隐 九霄云外 孺子可教 C.宛转 涣散 一诺千斤 怨天尤人 D.犀利 荫霾 一蹴而就 入不敷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 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 ,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 且历久弥新。
A.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B.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C.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D.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平同学不仅学习好,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通过新交通法的颁布实施,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C.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D.党的好干部杨善洲是近年来我省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A.④②①⑤③B.③④①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塑造了闰土、孔乙己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2016年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1.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 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4分) 严冬不xiāo()索,何以见阳春。
冬天是冷俊中yùn()育希望的季节,冬天是冷静中充实知识的季节。
寒假里,我们何不找几个同学,在切磋学艺、陶yě()情操中,迎接充满希望的春天?⑴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⑵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 改为▲ 。
(1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季羡林先生的短文《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
B. 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测算,按照未来五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的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每年以新市民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可达4.6亿平方米。
C. 兴化四牌楼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D.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二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B.我们既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C.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4.请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 ①往者不可谏,▲ 。
② ▲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 ▲ ,西北望,射天狼。
④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初三语文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九年级语文试题2016.12温馨提示: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文字部分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6年,“工匠精神”成为舆论..热点,从形形色色的“德国制造”到日本的马桶盖,从传代收藏的瑞士表到荷兰的“王室供应商”,这些国外名品纷纷在“朋友圈”涮.屏.。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①(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精雕细琢....的精神。
做为..一名中国人,“与其②,不如③”,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④,让“工匠精神”成为理所当然..我们的血脉....,并溶入之中。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舆.论(yú)精雕细琢 B.执着.(zhuó)涮屏C.做为血脉.(mài) D.理所当然溶入2.依次填入①—③三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以求望洋兴叹起而追之B.登峰造极评头品足埋头苦干C.深钻细研坐而论道起而追之D.精益求精临渊羡鱼退而结网3.在横线④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向外国人学习B.做好本职工作C.从拧紧一颗螺丝钉做起D.扎扎实实做好一名工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为过于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B.本市实施“严打”以来,犯罪分子失去了往日气吞斗牛....的嚣张气焰,个个受到法律的制裁。
C.王老师经常用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安全案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D.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人教版2016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蒹葭》)(1分)(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在炎热天气下辛苦劳动画面的句子是,。
(2分)(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的意思一致。
(2分)(5)把苏轼《密州出猎》下阕补充完整。
(4分)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射天狼。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â jìn zhí shǒu。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两眼呆直。
(《我的叔叔于勒》)(3)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chōu yē了一下。
(《心声》)(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地汲取知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不言而喻....。
B.化为乌有....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C.把心放宽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也只有把心放宽才能做到廓然无累....啊。
D.愚昧的人不懂得改正错误,不断的重蹈覆辙....,不断的失败。
4.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然你跟老师交流过了,老师也该了解情况了。
(把“也”改成“就”)B.这次会议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提出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强的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敏锐性。
(在句尾加上“等要求”)C.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不”改成“不仅”,“而”改成“而且”)D.我国再也不是随意任人欺侮的国家了。
(“随意”移至“欺侮”之前)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
2016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但是擦着白粉,quán()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式。
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quán()骨薄()鄙yí()嗤()笑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格里。
(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1)签署(2)纹丝不动(3)千头万序(4)谈笑风生(5)决择(6)走投无路(7)一筹莫展(8)蜂蛹而上(9)冷峻(10)百年沧桑(11)鞭辟入里(12)世外桃园改正:3.按要求填空。
(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一致。
(2)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中表明全词感情上大转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陵春》一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表达人生感慨的古诗词名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考参考答案1206
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参考答案:A. (3分)(A .jí, nàn B.xùn, qì/qù C.chàn/qiàn, guǎng/ kuàng D.tái/ chī ,qì/qiè)2. 参考答案:C. (3分)( A .恪尽职守 B.不可名状销声匿迹 D.迫不及待眼花缭乱)3. 参考答案:D. (3分)(A . 短小精悍,悍,勇敢。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B.味同嚼蜡: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
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C.一筹莫展:“筹”,古代用于计数的算筹,也可说为计策。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D.唯唯连声:“唯唯”,谦卑的应答。
连连答应,以示顺从。
教材P155)4. 参考答案:C. (3分)(A、主谓不搭配,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B.“旨在”的意思就是“目的在于”与“达到……的目的”句式杂糅,应删去“达到”“的目的”;D.主语残缺,去掉“通过”。
)5. 参考答案:D. (3分)(这段话先介绍微信的新功能,接着举例说明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然后人们畅想微信的未来,最后说我们的期待和微信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6.(5分)参考答案:打开本书,您将为武松的勇武感慨,为鲁达的豁达赞许,为李逵的嗜杀哀叹。
我相信,送给您的这本书将为您开启一段快乐的阅读旅程。
分三个采分点,一是正确使用修辞2分。
二是内容与《水浒》中的人物、情节、作者等信息相关得2分;与《水浒》无关,仅泛泛而谈读书推广的,此项不得分。
三是正确表达“丢书”意图(即鼓励拾书者阅读)1分。
7.(4分)(1)A、C(4分)(B.吏禄三百石;D.日高人渴漫思茶;E.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F.过尽千帆皆不是。
)(2)【答案】(2)(4分)①虫声新透绿窗纱;②零落成泥碾作尘;③坐断东南战未休;④鸡声茅店月;⑤燕然未勒归无计;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8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6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1)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扶掖(yè) 谮害(jiàn) 恁地(nèn)强聒不舍(guō)B.拮据(jū) 诘难(jié) 朴刀(pō)味同嚼蜡(jiáo)C.腼腆(tiǎn) 诓骗(kuāng) 恣睢(zī)吹毛求疵(cī)D.怄气(òu) 抽噎(yē) 枘凿(ruì)恪尽职守(gè)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来源:Z §xx§k.]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改正: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2分)…………………………()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
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
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
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
16年秋季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语文九年级
2016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12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题号得分一二三四总分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得分评卷人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拮据··(jiē)(jū)不言而渝精血成聚B.谮·害(zèn )佝·偻(jǔ)格尽职守不求甚解C.汲·取(xí)绰·刀(chāo )生机篷勃润如油膏D.枘·凿(ruì)嗤·笑(chī)廓然无累强聒不舍2.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平昌有巴人文化、米仓古道文化、水乡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厚重的文化底蕴,有乡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成功打造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宾朋前来赏玩。
A.既又因此B.因为由于所以C.虽然但是所以D.不但更而且3.下面空白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然而这群平时很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3)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A.神秘温柔迟缓B.神异温顺迟疑C.神异温柔迟缓D.神秘温顺迟疑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从县城出发,开车不过半小时,就能享受与县城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态和乡村生活。
B.记者来到刚刚修建好的平昌县南天门景区,只见前来旅游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C.反腐警示片《落马的“县官”》中,曾经风光无限的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一步步滑入社会深渊,如今沦为阶下囚,让人叹为观止····。
语文2016期末试题九
九年级期末考试 2016.1语文试题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仅交回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 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芳馨.(xīn)怡.悦(yí)默契.(qiè)不言而喻.(yǜ)B.踝.骨(huái)钦.佩(qīn)汲.取(jí)果实累.累(léi)C.睿.智(ruì)萦.绕(yínɡ)阴霾.(mán)孜.孜不倦(zī)D.箴.言(zhēn)隐讳.(wěi)吝啬.(sè)战战兢.兢(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修身电话簿通宵达旦一泻千里B.伦理拖后腿沉默寡颜心平气合C.图像众目癸癸万簌俱寂叶落归根D.狂妄责无旁代轻而易举不求甚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元旦联欢会上,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气氛达到了高潮。
B.他进步很快,与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C.小伙子们受名校氛围的熏陶,埋头苦读,一曝十寒....,先后有300多人圆了成才梦。
D.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当代青少年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
B.张骞出使西域,对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C.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整理、提炼、记录、加工、创造的过程。
初三秋季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2016学年
初三秋季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2016学年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初三秋季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肇庆(zhào)拮据(jū)涸辙(hé) 探骊得珠(lí)
B.绮丽(qǐ)阴晦(huì)栈桥(zhàn) 言简意赅(hài)
C.跌宕(dàng)精髓(suǐ)褴褛(lǔ)玲珑剔透(tī)
D.皱缬(xié) 涟漪(yī)惘然(wǎng)万壑藏云(h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这位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D.日本鬼子丧心病狂,血腥屠杀中国百姓,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3.下列句子括号中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江苏省邳州市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1.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 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4分)严冬不xiāo()索,何以见阳春。
冬天是冷俊中yùn()育希望的季节,冬天是冷静中充实知识的季节。
寒假里,我们何不找几个同学,在切磋学艺、陶yě()情操中,迎接充满希望的春天?⑴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⑵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改为▲。
(1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季羡林先生的短文《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
B. 据《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5-2016》测算,按照未来五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的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每年以新市民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可达4.6亿平方米。
C.兴化四牌楼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D.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二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B.我们既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C.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4.请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往者不可谏,▲。
②▲,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西北望,射天狼。
④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⑤古人常常因人因事而“夜不成寐”。
《关雎》一诗中描写男子因追求不到心中爱慕的姑娘而难以成眠这一细节的诗句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句表达杜甫因忧国忧民而难以(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善行的神行太保戴宗,善盗的鼓上蚤时迁和善射的小李广花荣,是《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
B.《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C.《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写的是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写的是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写的的是孙悟空请来天神,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写得真是曲折精彩。
D.《汤姆·索亚历险记》“当‘海盗’去”片段中,汤姆先想当大酋长,然后想当兵士,最后为了更“花哨”些,觉得还是当海盗好。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
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
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
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他们都把这些丝线缠两道围在腰间。
你可以看到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没有人不用这种腰带作装饰的。
请问:以上片段是格列佛游历到哪个国家看到的游戏?叙写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分)▲在九年级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和“广告”专题,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诗歌中的物候】理解古代诗歌的意象,有时用到气象物候知识,下面两句诗中都有白雪的意象,但季节和地点都不同,请根据气象物候的有关知识,指出“五月天山雪”和“胡天八月即飞雪”的主要原因(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原因:▲(2分)(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①八月即飞雪。
原因:▲(2分)注:①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族的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我国西北的新疆。
【关注旅游中的物候】青岛的夏季正是避暑的好地方。
2016年的暑假,家住兴化的你邀请新疆的朋友小张前往青岛海边避暑,你与他结伴而行。
两天后的傍晚,你们下榻海边旅店,漫步海滩,海滩上却随处可见游客随手扔下的生活垃圾。
(1)找出上段中有语病的一句,并修改。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2)请你拟写一句保护蓝天碧海的公益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1分)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新疆夏季气温特别高,小张不明白夏季的青岛为什么非常凉爽。
请你用所学的物候知识向他解释其中的主要原因。
(2分)(一)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第7题。
(6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7.⑴阅读《蜀相》,联系已学课文《茅屋为秋风所歌》,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前者是一首七言律诗,后者是一首歌行体诗;前者咏史怀古,后者叙写现实生活,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B.前者的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后者的开篇两句,起势迅猛。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犹如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
C.前者的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济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的忠诚;其尾联中的“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D.两首诗表达方式多样,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⑵请精选合适角度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分)▲▲⑶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2分)▲▲(二)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②。
司马③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④,不禽二毛⑤。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⑥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⑧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⑨可也。
”(《子鱼论战》) 注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
②济:渡河③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④重伤:再次杀伤⑤二毛:头发斑白的敌人,指老人。
⑥勍(qíng)敌:强敌。
勍:强而有力。
⑦胡耈(gǒu):很老的人。
⑧服:屈服⑨儳(chá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 ▲ )③公伤股.,门官歼焉。
( ▲ ) ④虽.及胡耆,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例句: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B.舍鱼而取熊掌(《鱼我所欲也》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9.请用“/ ”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只划一处)(2分)(1)登轼而望之。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译文:▲(2)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译文:▲11.战争的胜负与国君往往有着直接关系,请比较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在临阵表现上的不同。
(2分)鲁庄公:▲宋襄公:▲(三)阅读《时间去哪儿了》,完成12—14题。
(10分)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
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
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