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基础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将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和正邪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确定的应用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变化。

相生: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相克: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相乘: 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相侮: 五行反克为害。

五行制化: 五行之间及相互制约(相克)又相互资生(相生),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

气: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或是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血: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 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气机失调: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平衡失调。

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出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

痰饮: 水液停聚,不能正常布散、流通和排泄而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的是饮。

瘀血: 体内血液停止,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正气: 泛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和。

邪气: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虚证: 是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邪不亢盛的一种病理
变化。

实证: 是指以邪气抗盛为矛盾主要方面,正气未衰的一种病理变化。

中药: 是指在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用物质和其制剂。

方剂: 针对具体病症,按照组成原则选择药物,酌定用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的重要组合,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具体表现,也是临床治病的重要手段,
道地药材: 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区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四气: 是指寒热湿凉4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性质,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归经:药物对集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选择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和一种性能,有定位特点。

毒性: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升降浮沉: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君臣佐使:是组方原则,反映药物在方中的不同地位或者作
用,与药物发挥作用的主次、药效的大小,药量的轻重有关。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特点的出汗异常。

自汗:日间汗出、活动尤甚为特点的汗出异常。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因寒湿困阻所致。

阳黄:一身面目俱黄,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

膀胱湿热证:患者小便频数,并见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未病先防:太简单了
既病防变:so easy
三因制宜:因时因人因地。

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论述题,简答题
1.阴阳的属性
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其一,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换;其二,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即所谓阴阳之中又有阴阳,”阴阳互藏“。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3.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樯,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特性,五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
5.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气:推动作用、防御作用、温煦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运载作用
津液: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营养和化生血液、运载作用
6.五脏的生理功能
心:
肺:
脾:
肝:
肾:纳气藏精主水
7.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疏即疏通,泄即升发,开泄。

调畅气机、调节情节、促进消化、疏通水道、调理冲任
8.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
宣发功能:一是通过肺排除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传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不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

肃降:一是通过肺气的下降作用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
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由脾传输至肺的精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清洁。

9.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10.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1.邪盛正衰、阴阳失调病机的基本内容
12.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辩证的鉴别
13.扶正祛邪的应用原则
14.治标治本的应用原则
15.气血同病的证候及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