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言路篇——柏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言道篇1
柏⾈
《诗经·邶风》
泛彼柏⾈,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酒,以敖以游。
我⼼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往愬,逢彼之怒。
我⼼匪⽯,不可转也。
我⼼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微?⼼之忧矣,如匪澣衣。
静⾔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①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
隐:痛。
微:非,不是。
②鉴:铜镜。
茹(rú):猜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
愬(sù):同“诉”,告诉。
③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
选:假借为“柬”。
挑选,选择。
悄悄:忧貌。
愠(yùn):恼怒,怨恨。
觏(gòu):同“遘”,遭逢。
闵(mǐn):痛,指患难。
寤:交互。
辟(pì):通“擗”,捶胸。
摽(biào):捶,打。
④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
微:指隐微无光。
澣(huàn):洗涤。
【拓展阅读】
渔夫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
渔⽗见⽽问之曰:“⼦非三闾⼤夫与?何故⾄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渔⽗曰:“圣⼈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世⼈皆浊,何不淈其泥⽽扬其波?众⼈皆醉,何不哺其糟⽽歠chuò其醨l í
?何故深思⾼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莞尔⽽笑,鼓枻y ì⽽去。
乃歌曰:“沧浪之⽔清兮,可以濯zhuó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
”遂去,不复与⾔。
——《楚辞·渔夫》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
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思考】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微子篇》),而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说说你对屈原投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