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7课《祝福》教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2、了解故事情节。
【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
《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
《彷徨》收入鲁迅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文中“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学习过程:
一、导入: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1、字音积累
钝( dùn )响寒暄( xuān )朱拓( tà)间( jiàn )或悚( sǒng )然
踌蹰( chóu )( chú)不更( gēng )事谬( miù)种淡( dàn )然
俨( yǎn )然雪褥( rù)瑟( sè)瑟有声尘芥( jiè)堆形骸( hái )
脸颊( jiá)沸反盈( yíng )天贺家墺(ào )荸荠( bí)( qí)絮絮( xù)呜咽( yè)驯( xún )熟桌帏( wéi )讪讪( shàn )咀嚼( jǔ)( júe )赏鉴渣滓( zhā)( zǐ)瞥( piē)拗( niù)不过蹙( cù)缩
门槛( kǎn )窈( yǎo )陷惴惴( zhuì)歆享( xīn )( xiǎng )
牲醴( shēng )( lǐ)蹒跚( pán )( shān )
2、字形积累
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劾)
惴惴(揣摩湍急)
3、字义识记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呆愣的样子。
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三、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
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
顺序情节内容时间
倒叙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三个半月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两年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约两年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五年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四、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
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
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
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且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
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五、作业: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祥林嫂的故事》,准备下节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