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附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有关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其中a无MnO2, b有MnO2)D.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镁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但是反应后所有物质都在密闭容器内,根据镁元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镁元素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质量不变,选项A正确;B、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所含有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所以最终两者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接触更充分,所以反应速率快,当碳酸钙被全部消耗完毕前,相同时间内,粉末状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多,但是最终两者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选项B 错误;C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相同时间内,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多,但是过氧化氢总量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斜率大的为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即为b ,a 则为未加二氧化锰的,选项C 正确;D 、水电解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D 正确。

故选B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粉B .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 .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 .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 、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 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 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 、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强于铁,故锌的反应速率大于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442=F Fe+H SO SO +H e ↑2442=Z Zn+H SO SO +H n ↑,每生成2g 氢气,需要消耗的锌、铁的质量分布为65g 、56g ,所以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最终是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但是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是0,故选项错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会生成一定质量的铁,最终固体的质量不会为0,故选项错误。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

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故选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二者氧气的产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锌粒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图象错误;B、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刚开始溶液质量为0,故选项图象错误;C、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锌粒,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质量增加,当稀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D、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分数会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2MnO加热氧气+氯化钾,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氧气生成,固体质量减少,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反应前固体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是从零开始变化。

故选B。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二者氧气的产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B.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C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D .发生的反应为3222KNO 2KNO +O 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过程中有氧气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高锰酸钾反应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 正确;B 、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虽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仍在容器中,因此在密闭容器中碳元素质量不变,选项B 正确;C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中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4) ∶(16×2)=3∶2,故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应该是氧气有剩余,选项C 不正确;D 、根据化学方程式3222KNO 2KNO +O Δ↑,可以计算出反应中KNO 3、KNO 2、O 2的质量比为:(2×101) ∶(2×85) ∶(16×2)=202∶170∶32,图中数据正确,选项D 正确。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气。

下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A.B.C.D.【答案】B【解析】【分析】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得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二氧化锰只是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详解】A、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A错误;B、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但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来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气体,当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反应完毕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

2.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D.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后,溶液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A是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图B是将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C.图C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实验室电解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反应前固体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反应后固体只有Ca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可以得出所得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且不为零,与图象所示吻合,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少;由化学方程式2442 Mg+H SO=MgSO+H 242↑和2442=Zn+H SO ZnSO6+H52↑可知,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溶液pH应该从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为2:1,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及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

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盐酸中加水B.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盐酸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选项错误;B.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此时酸完全反应,所以酸决定氢气的质量,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同种酸,生成氢气质量相同,选项正确;C.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等于零,起点错误,选项错误;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反应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时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就增大,完全反应,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

故选B。

3.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铜粉和锌粉稀硫酸固体质量C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稀盐酸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D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中含有氢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仍在增加,故选项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不一致。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气。

下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A.B.C.D.【答案】B【解析】【分析】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得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二氧化锰只是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详解】A、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A错误;B、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但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来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气体,当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反应完毕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

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二者氧气的产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2.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铜粉和锌粉稀硫酸固体质量C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稀盐酸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D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中含有氢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仍在增加,故选项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不一致。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不一致。

C、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溶液的质量为0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故选项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不一致。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杂质的质量不变,杂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符合题意;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符合题意;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C.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有氯化钾,质量不能为零,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

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故选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粉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3.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为20℃时,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B.为在稀硫酸中不断加水,溶液pH的变化C.为密闭容器中等质量的硫和氧气完全燃烧D.为等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20℃时,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在未加入硝酸钾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故图中曲线起点不能从0起,A不正确;B、在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小,溶液的pH越来越大,但溶液还是呈酸性,pH还是小于7,不可能等于7,或大于7,图象不符合,B不正确;C、密闭容器中等质量的硫和氧气完全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氧气和硫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等于氧气的质量,图象不符合,C不正确;D、等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及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分别为:22 Mg+2HCl=MgCl+H 247395↑;22Zn+2HCl=ZnCl+H6573136↑根据它们的质量比可知,等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镁生成的盐质量要大,消耗的盐酸要多,与图象相符合,D正确。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选项与图像相符的是A.氯酸钾的质量B.氯化钾的质量C.二氧化锰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A、氯酸钾是反应物,质量应该逐渐减小到零,故A错误;B、氯酸钾开始分解,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D、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小,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但是不会从零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A是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图B是将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C.图C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实验室电解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反应前固体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反应后固体只有Ca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可以得出所得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且不为零,与图象所示吻合,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少;由化学方程式2442 Mg+H SO=MgSO+H 242↑和2442=Zn+H SO ZnSO6+H52↑可知,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溶液pH应该从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为2:1,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高锰酸钾C.向一定量的MnO2溶液中加入H2O2固体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最终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大于零,因此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产生氧气的质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质量,过氧化氢的质量没有限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会一直增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因此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生成铁的质量比为65:56,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故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含答案

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

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故选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选项图像错误。

B、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二者氧气的产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3.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当温度达到红磷着火点时,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容器中总质量不变。

故选C。

4.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D.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后,溶液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Δ2KNO2+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有催化剂时反应加快,固体减少的更快,但剩余固体质量多,叙述错误;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最终量相同,颗粒越小与盐酸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叙述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温,叙述错误;D、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所以硝酸钾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

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Δ2KNO2+O2↑,每202份质量的硝酸钾反应生成170份质量的亚硝酸钾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叙述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盐酸中加水B.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盐酸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选项错误;B.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此时酸完全反应,所以酸决定氢气的质量,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同种酸,生成氢气质量相同,选项正确;C.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等于零,起点错误,选项错误;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反应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时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就增大,完全反应,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Δ2KNO2+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有催化剂时反应加快,固体减少的更快,但剩余固体质量多,叙述错误;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最终量相同,颗粒越小与盐酸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叙述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温,叙述错误;D、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所以硝酸钾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

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Δ2KNO2+O2↑,每202份质量的硝酸钾反应生成170份质量的亚硝酸钾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叙述正确。

故选D。

2.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用等质量氯酸钾固体在有无二氧化锰时制氧气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镁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每40份质量的氧化镁、84份质量的碳酸镁会生成120份质量的硫酸镁进行分析。

【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镁反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生成沉淀,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有催化剂的质量减少的快,没有催化剂的固体质量减少的慢,但催化剂二氧化锰也是固体,所以在起始时固体的总质量是不在同一点的,且结束后有催化剂的固体的质量也是要比没有的固体质量大,因为要加上我们催化剂的质量,图中所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A .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C . 向 HCl 和 Na 2SO 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D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2CuO +C 2160128806Cu +4CO 高温,故相符;B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则pH 会减小图象下降,但不会降到7以下,故相符;C、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不相符;D、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原温度,故相符。

故选C。

2.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B.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C.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等质量块状CaCO3和粉末状CaCO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即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混合放出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会不断生成氧气,氧气的质量会不断变大,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D、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接触充分,反应速率更快,但是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样多,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下列有关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后,过氧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水。

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氧气和水增多,等过氧化氢反应完全后质量就不会再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是以原本具有的水量为起始,随着反应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氧气则从0起始增加至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故选C。

2.下列有关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 2的情况下产生O 2 (其中a 无MnO 2, b 有MnO 2)D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镁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但是反应后所有物质都在密闭容器内,根据镁元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镁元素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质量不变,选项A 正确;B 、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所含有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所以最终两者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接触更充分,所以反应速率快,当碳酸钙被全部消耗完毕前,相同时间内,粉末状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多,但是最终两者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选项B 错误;C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相同时间内,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多,但是过氧化氢总量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斜率大的为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即为b ,a 则为未加二氧化锰的,选项C 正确;D 、水电解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D 正确。

故选B 。

3.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D.④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详解】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前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变,反应中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反应后不变,图像正确;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有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图像正确;C、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的pH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图像正确;D、④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稀盐酸、氯化钠和硝酸银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图像起点错误,不正确。

【化学】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有关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其中a无MnO2, b有MnO2)D.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镁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但是反应后所有物质都在密闭容器内,根据镁元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镁元素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质量不变,选项A正确;B、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所含有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所以最终两者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接触更充分,所以反应速率快,当碳酸钙被全部消耗完毕前,相同时间内,粉末状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多,但是最终两者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选项B 错误;C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相同时间内,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多,但是过氧化氢总量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斜率大的为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即为b ,a 则为未加二氧化锰的,选项C 正确;D 、水电解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通电,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D 正确。

故选B 。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盐酸中加水B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C .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B【解析】【分析】A. 盐酸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选项错误;B.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此时酸完全反应,所以酸决定氢气的质量,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同种酸,生成氢气质量相同,选项正确;C.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等于零,起点错误,选项错误;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反应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时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就增大,完全反应,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2MnO加热氧气+氯化钾,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氧气生成,固体质量减少,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待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反应前固体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是从零开始变化。

故选B。

2.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Δ2KNO2+O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有催化剂时反应加快,固体减少的更快,但剩余固体质量多,叙述错误;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最终量相同,颗粒越小与盐酸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叙述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温,叙述错误;D、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所以硝酸钾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

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Δ2KNO2+O2↑,每202份质量的硝酸钾反应生成170份质量的亚硝酸钾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叙述正确。

故选D。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A是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图B是将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C.图C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实验室电解水【答案】D【解析】【分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反应前固体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反应后固体只有Ca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可以得出所得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且不为零,与图象所示吻合,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少;由化学方程式2442 Mg+H SO=MgSO+H 242↑和2442=Zn+H SO ZnSO6+H52↑可知,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溶液pH应该从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为2:1,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

中考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C、向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盐酸反应完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是气体,固体质量减少,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C、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有氯化钾,质量不能为零,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点睛】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B、②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因此沉淀曲线不能从0点出发,与图中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C、③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在反应之前溶液质量不能为0,因此曲线不能从0点画起,图中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氧气,氧气的质量由0开始逐渐增多,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多,此选项错误;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反应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直至不变,所以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多至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B、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2℃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选项错误;

【化学】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化学】化学 气体和固体分离和提纯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气。

下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A.B.C.D.【答案】B【解析】【分析】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得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二氧化锰只是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

【详解】A、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A错误;B、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而且氧气产生一定量后,不再发生变化,为一定值,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图像符合氧气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但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D、一开始没有生成氧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来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气体,当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反应完毕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选项与图像相符的是A.氯酸钾的质量B.氯化钾的质量C.二氧化锰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A、氯酸钾是反应物,质量应该逐渐减小到零,故A错误;B、氯酸钾开始分解,氯化钾的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D、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小,钾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但是不会从零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3.图像中的化学,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表示将锌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C.表示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D .表示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足量碳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由于碳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22C+O CO 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故最后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压强又恢复至原压强,不符合题意;B 、将锌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44=Zn+CuSO ZnSO +Cu ,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待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由于盐酸完全相同,金属过量,则酸全部参与反应,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锌,故镁反应的速度快,对应的曲线陡,反应时间短,符合题意;D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甲、乙两份固体制取氧气,甲为氯酸钾,乙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乙反应速度快,先开始反应,乙中氯酸钾的质量小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小,故最后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大于乙,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气体和固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用等质量氯酸钾固体在有无二氧化锰时制氧气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镁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每40份质量的氧化镁、84份质量的碳酸镁会生成120份质量的硫酸镁进行分析。

【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镁反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生成沉淀,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有催化剂的质量减少的快,没有催化剂的固体质量减少的慢,但催化剂二氧化锰也是固体,所以在起始时固体的总质量是不在同一点的,且结束后有催化剂的固体的质量也是要比没有的固体质量大,因为要加上我们催化剂的质量,图中所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反应开始溶液的质量增加,与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D、每40份质量的氧化镁、84份质量的碳酸镁会生成120份质量的硫酸镁,所以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氧化镁生成硫酸镁质量多,符合题意。

故选:D。

2.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D.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对氧气的量没有影响,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后,溶液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A是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图B是将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C.图C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实验室电解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反应前固体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反应后固体只有Ca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可以得出所得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且不为零,与图象所示吻合,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少;由化学方程式2442 Mg+H SO=MgSO+H 242↑和2442=Zn+H SO ZnSO6+H52↑可知,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溶液pH应该从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体积比为2:1,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D。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粉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随二氧化碳的通入产生沉淀从无到有,而没有通入二氧化碳之前没有沉淀产生,即沉淀的起点应该为零点,所以图中表示沉淀质量的起点存在错误,故A不正确;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分析题中的曲线可以知道与我们的分析一致,故B正确;C、高锰酸钾分解要产生二氧化锰,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但是随着高锰酸钾的不断分解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不是不变,故C不正确;D、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质量会随盐酸的不断加入而逐渐增加,直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被完全反应,此时继续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并不是随着稀盐酸的质量一直增加的,故D不正确。

故选B。

6.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①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②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③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D.④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①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最后溶液中的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与图像不符合,不符合题意;B、②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因此沉淀曲线不能从0点出发,与图中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C、③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在反应之前溶液质量不能为0,因此曲线不能从0点画起,图中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D、④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C.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逐渐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0,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

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

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会减少,在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一条水平直线,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酸反应过程中的曲线在同一线上,且当金属反应完后,铝产生氢气要比镁产生的氢气要多,曲线要高,符合题意;C、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能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由图可知,Mg与O2的起始量是相等的,必然是氧气有剩余,应该是镁变为0,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开始前,已有铁粉和铜粉固体质量,曲线不能从零点出发,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判断化学反应与曲线的关系,要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在曲线中找出起点、折点和终点。

10.已知:2KMnO4ΔK2MnO4+MnO2+O2↑.用图所示的图象来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没反应时没有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因此图象不正确,A错误;B、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不断减少,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应该保持不变,C错误;D、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因此质量分数也为0,加热开始分解后,二氧化锰慢慢增加,而固体质量在减少,因此质量分数增加,但到高锰酸钾分解完不再增加,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