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写作应注意五个问题通讯员写作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员写作应注意五个问题通讯员写作培训
通讯员写作应注意的五个问题通讯员写作培训
在企业生产一线的通讯员,直接从新闻类院校毕业的很少,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多数还是兼职从事新闻 __。

相当多的基层通讯员,采写经验不足,写稿能力不强,稿件质量不高,尤其是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新闻更是少见。

根据多年的通讯员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若想成为一名成熟的通讯员,在写稿过程中应注意“五要”和“五不要”。

一要做到持之以恒。

基层通讯员大多身兼数职,白天忙里忙外的,写稿常常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完成,内心一定要对这份工作抱有一种激情。

写稿子是件清苦的事情,基层通讯员一定要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发稿子不罢休”的信念,不能因为稿子屡投不中就心灰意冷,更不能怨天尤人,或者就此撂笔,要善于查找自身原因,做到静下心来多看报纸、多研究报纸,及时调整写作思路、调整写稿角度,持之以恒地热爱基层通讯报道工作。

要做到持之以恒就要克服三种心理:一是工作忙,没时间写稿;
二是担心水平低,怕写不好;
三是怕不好发稿,写作劲头低。

不少人写过新闻稿,然而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其重要原因就是吃不了苦,有时有耕耘未必会有收获,但是有毅力坚持下去,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

二要善于挖掘线索。

基层通讯员由于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少,常有不知从何写、写什么的困惑,其实只要留心一下自己身边的生活
和工作,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值得挖掘。

要“多学多问”,增长见识,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有意识地加以借鉴和模仿。

要“多思多看”,把握大局找准亮点,多找有价值的新闻,把企业开展的活动与当前宣传报道的重点结合起来,从“小事件”中来反映大主题,这样不仅容易写,还符合时代特点,上稿率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作为企业通讯员,还要多关注企业阶段性工作
开展情况的文件、简报、事件、报告、会议、通报等能够反映企业当前最新信息的所有资料,了解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工作方法,从中找到新闻线索。

三要学会找米下锅。

写稿需要深入细致的采访,很多基层通讯
员不善于深入基层采访,热衷于当总结材料、领导报告的“二传手”,写出来的稿件没有情节和细节,不鲜活,不能打动人。

这就要求基层通讯员多下基层,多了解基层动态,多和普通职工接触,多和职工交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身边发生的事,及时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身边每天不会发生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我们只有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才能在平凡中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脚板底下出新闻。

所以,基层通讯员一定要腿勤、手勤,多跑、多问,要用一颗敏感的“心”,把握新闻工作的重点;用一双锐利的“眼”,敏锐发现最具新闻含量的信息;用一双灵巧的“手”,把新闻报道做活做深做精。

四要做到常写常新。

吃菜喜欢吃新鲜蔬菜,吃鱼喜欢吃新鲜的活鱼,基层通讯员写稿一定要做到常写常新、标新立异、抓人眼球。

一是思想新,要多用新观念,抓住新问题,写出新主题。

__ 年,为
了充分展示单位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成果,我们抓住图书漂流活动、
班组管理、干部一线蹲点几个基点,创新思路,写出了《遍地飘书香》、《我们班里有三宝》等专题,相继在企业报的重要位置发表。

二是角
度新,写稿就像拍照片,同是一个人物或事物,由于拍摄角度不同,
拍摄效果也就大不相同。

去年 6 月,我们参加基层单位的党员民主生
活会,突然收到一名困难党员的感谢信,之后经过详细了解,从“意
见征求会上的表扬信” 这个角度,写了一篇新闻故事,很快就见了报。

三是标题新,标题好看了、抢眼了,才能吸引人。

通讯、言论标题要
俏皮、新颖、含蓄,消息、简讯标题要简洁、实在、精练。

如我们撰
写的《静水深流》、《爱在地下三千米》、《灶台人生》、《电机情
缘》、《粗人细思量》、《企业“埋单”员工“买账”》、《把“独
白”变成“对话”》等标题,设计新颖,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是写法新,写稿子要讲究艺术和技巧,只有在写法上有所突破,才能
抓住人们的眼球。

五是语言新,语言新才能使人感到“味道美”,一
篇文章就是一桌丰盛的午餐,有没有味道,能不能吊起人们的胃口,
关键看语言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采写的一篇反映职工培训的稿件,

题叫《“知味厅”里“配好餐”》。

“知味厅”是一个饭店的名字,
内容分别是“自助餐——好味道自己‘调’出来”、“营养餐——好
技能职工‘吃’出来”、“基础餐——好队伍全靠‘调’出来”,全
文将培训工作比作吃饭、如何吃、怎么吃出营养,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要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是提高上稿率的关键。

基层通讯
员投稿往往缺乏针对性,只要写好稿子就天女散花一样四处乱投,不注意研究不同报纸对新闻稿件的不同要求。

新闻稿件由于注重时效性,“生命力”又极短,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再精华的稿子也只能进“垃圾箱”。

或许细心的基层通讯员有过这样的体会:有的稿子,虽然写
得并不怎么好,却被下很大工夫、花费很大精力给予修改并及时编进
报纸;有的稿子,自己认为很有把握,却石沉大海不能发表。

这是为
什么?不是我们写得不好,而是那家报纸不需要这样的稿子!其实,
每一张报纸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该报纸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尤其是每张报纸都有许多不同的栏目,
不同的栏目所反映的主题不同,
视角不同,张力不同;只要下工夫仔细研究,找到“芝麻开门”的钥
匙,提高上稿率也就不成问题了。

同时,基层通讯员写稿还要注意做到“五不要”:
一是不要“追风”。

一张报纸,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宣传重点,不可能总是连篇累牍、没完没了地宣传某一件事情。

“追风”虽然最省事,可一旦“风”过,实际上就是适得其反的做法。

去年,我“追”写了一篇《科技新,力油气上》的稿子,就是因用“ 力”一而石沉大海。

二是不要“炒剩”。

“新”的定是“新近生的有价的事的道”,离开了“新”就不叫“新”了,离开了“价”也就没有新意了。

有的通不
子,文章构思、篇布局、思想和的提出,是走老路、炒剩,自己重复自己,自己蹈人。

看到人写某方面的稿件刊登了,自己也“依画葫芦”,往往是成功率很低。

所以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在造性的中形成自己的格,要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意和勇气,今天不能与昨天一个,明天要比今天有步。

三是不要“作告”。

新与材料、告的最大不同是新活,有性、有生命力。

新靠事,不宜多的与。

有的稿子有多重主、有多个例子,人看了不知道究竟要告者什么。

有的言不,套用材料,如“一是、二是、三是”,“ 一个×字,突出一个×字”,上,是不受迎的“八股”文章。

基通写稿,切忌全篇
大道理、作告,毫没有可性。

四是不要做“二手” 。

有一些通省事,在了解情况,走花地情况,甚至是拿着人的材料修改新,稍微改
换面就变为己有,应付了事,这是最懒的做法,这种一问情况,二拿材料,三回家写稿的“二传手”式工作方法,是最不应提倡的。

五是不要无的放矢。

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要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者是心灵的波动。

因此,在构思的时候还要考虑目标读者的定位:我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看这篇文章的读者特点和需求是什么?
如果没有真正地把握好读者对象而写稿,没有把握读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无的放矢”,就不可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在写稿前,不妨想想,
这篇稿子要寄到什么地方,想发表在什么栏目中,然后再根据报刊及栏目要求选择成文方式,这样才会有的放矢,用稿率才会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想要投稿的报刊的类别、性质、特点、重要栏目等,有个大致的了解。

基层通讯员写稿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个充满乐趣、提升自己的事业。

一个人能够在物欲中突围、坚守自己的写作阵地,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但愿基层通讯员从“野鹤无粮天地远,家鸡有食刀汤近”这副对联中悟出道理。

(:中原油田井下特种作业处)
编校:赵
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