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5 0・
2 0 1 4 年9 月
第3 3 卷 第3 期 S e p . 2 0 1 4 V o l 3 3 No . 3
巴赫六首 《 大提琴无伴奏缎 曲>解析
I 部 分充 当乐 曲的呈 示 与 再现 部 分 ; I I 部分 充 当乐 曲的展 响亮并结合大段的音阶式进行,两首舞 曲在织体、音量上 开 部 分 ,并 且 I 、 I I 部 分在 调 性上 形 成 了 同主 音 大 小调 有 着 明显 对 比。最 后 重复 演 奏 小步 舞 曲I 作 为 结尾 ,构 成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 1 4 9 9 - ( 2 0 1 4 ) 0 3 - 0 1 4 9 ・ 0 5
・冯 小 桐
巴赫六首 大提琴无伴奏组 曲 解析
( 西安 音乐 学 院 ,陕西 ・ 西安 ,7 1 0 0 6 1 )
摘
要 德 国音 乐 家约翰 ・ 塞 巴斯 蒂安 ・巴 赫 是 巴洛克 时期 最 伟 大的作 曲 家 ,他 的创 作 达到 了 巴洛 克 时期 的顶峰 ,对 欧洲 音 乐的 发展起 到 了重要 意 义和 深 远影 响 ,被 称 为 “ 近 代 音 乐之 父 ”。 六 首 《 大提 琴 无伴 奏 组 曲》是 大提 琴 创 作 中的 杰 出代 表 ,被 誉 为
窘
响 西 安 音 乐 学 院 学 报 (季 刊 交 J i a i a J o l o f Xi ' a n Co
—
oX
n g
-
u rna
nse
r v a t o 。 M
2 0 1 4 年9 月 第3 3 卷 第3 期 S e p . 2 0 1 4 V o 1 . 3 3 NO . 3 中图 分 类 号 : J 6 2 2 - 3 文献 识 别 码 : A
构 ,但又 独 具匠 心 、无可 挑剔 ,演奏 起来 自然 流 畅、 一气 继 承 了法 国人 浪漫 幽默 的秉性 ,库 朗特 舞 曲 以低 弦到 高弦 呵 成 ,颇 有 洒脱之 感 。 的跳 动音 型显 示 了它 的轻 快 与活跃 。舞 曲共 分两 部分 ,这 两 部分 在节 奏 型上相 近 ,但却 塑造 了不 同 的音乐 形象 ,犹
用 了小 步舞 曲;第 三 、 四组 曲采用 了布 列 舞 曲 ;第 五 、
部 进行 的音 响特 点 ,并将 乐 曲隐含 的复调 思维 倾尽 流露 ,
六 组 曲采用 了加 沃 特 舞 曲 ,给 人 一种 变 化 往 复 、灵 活 多 动 人 的音乐 往往 是 以最普 通 的素材来 展现 的,就 如同 呼吸
二、作品 的基本解析①
( 一)第一组曲,调性为G 大调,风格明亮。
1 、前 奏 曲
如相 互竟 比的两 个人 在玩 闹嬉 戏 。
4 、萨拉班德
萨 拉班 德 是 1 6 世 纪源 于 西班 牙 的舞 曲形 式 ,3 / 2 拍或
3 / 4 拍 ,速 度较 慢 ,粗 犷 奔 放 , 巴洛 克 时期 常 出现 在 德 国
“ 最伟大的无伴奏大提琴不朽之作” ,对该作品进行解析不仅有助于对作品本身的
清 晰诠释 与演绎 ,也 有益 于 日常 的大提 琴教 学 与演奏 。 关键 词 巴赫 ;六首 《 大提 琴 无伴 奏组 曲》
巴赫 , 德 国作 曲家 , 是 巴洛 克 时期 音 乐 艺 术 的集 大 成 者 ,他 的创 作 领 域 涉及 声 乐 、 器 乐 , 在器 乐创 作 中 , 乐 队组 曲、 管 风 琴 曲、 羽 管 键琴 曲、大 提 琴 曲 、小 提 琴
格组成套曲,并作为组曲的第一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前 奏 曲可 以看做 是一 首换 弦练 习 曲 ,它 重点 强调 分解 和弦 的连接 ,并且讲 究分 解和 弦上 的旋律 线条 清晰 简 明 。
5 、小步舞曲I和I I
小步 舞 曲最早 也 是源 于 西欧 民间的三 拍子舞 曲,因其
观 念 , 才 能够 深 入理 解 作 品和 恰 当 的演 绎 作 品 ,进 而 促 进我 们 的大 提琴 教 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式 ( 见表格)。
。
在六首 《 大提琴无伴奏 组 曲》中,第一 、二组 曲采
作者简介:冯小桐 ( 1 9 8 4  ̄ ),女,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 。
收稽 日期:2 0 1 2 — 1 0 — 2 3
第一 组 曲中 的前奏 曲采 用 1 6 分音 符 的节 奏型 ,在 音型 舞蹈 步伐 小巧 而得 名 ,中速 ,体现 形态 礼 仪上 的动态 ,庄
上利用固定主、属音 的持续,音阶化的隐伏旋律线,以及 重典雅,巴洛克时期主要流行于法 国宫廷。第一组曲中的 长短音的交替使得整首乐曲在旋律进行中营造出一种双声 两 部 分 小 步舞 曲综 合 来 看 像 是 一个 单 三 部 结 构 的 乐 曲,
调 、D 大调 ,每一首组 曲由六段舞 曲组成 ,除了依照:阿 种 舞 曲段落 组成 。在 作 曲家 的统一 艺术 构 思下 ,排 列 、组 勒曼 德 舞 曲一 库 朗特 舞 曲一 萨 拉 班 德 舞 曲一 小 步 舞 曲一 吉 格 合 而 形 成 器 乐 套 曲 。 每 个 组 曲 的 排 列 都 以 前 奏 曲
但 内容上 统 一连 贯的 “ 快一 慢一 快 ” 的曲式 结构 ;慢速 的 上 形成 了音 阶化 的隐伏 特 征 。
萨拉 班德 ,具 有 明显 的不 同于其 他组 曲作 品 的音乐 性格 ;
3 、 库朗特
典雅庄重的小步舞 曲在曲式和音乐情感的发展上,连接 了
库朗特 是较 为快速 的三拍子舞 曲之一,最早源于法
作起 到 极大 的推 动 作 用 ,而 且 对 我 们 的 大 提 琴 教 学 与 演 吉格 中 间的 小步舞 曲 ( Me n u e t )、加沃 特舞 曲 ( G a v o t t e ) 奏更 具针对 性 。因此 ,对 巴赫六首 《 大 提 琴 无 伴 奏 组 以及 布 列舞 曲 ( B o u r r e )等 ,形 成 了当 时较 为新 颖 的组 曲 曲》 进 行 解 析 ,较 为准 确 地 认 知 巴赫 当时 的创 作 意 图与
/ 2 拍 ,但 比正 规 的4 / 4 拍 ’ 从曲 曲中 的阿勒 曼德 舞 曲虽然 也标 为2
式安排上看。巴赫在整套组 曲中构建 了一种循序渐进和连 子 少 。阿勒 曼德 最突 出的特 点就是在 较 为快速 的节 拍 中保
贯统 一 的音 乐风格 ,每 首 组 曲在 结构 上都 按照 严格 的 曲式 持 乐 曲的欢 快流 畅 、从容 不迫 之感 ,第 一组 曲中有三 首阿 谱 成 。前 奏 曲、 阿勒 曼德和 库 朗特构 成一 个 形式 上不规 则 勒 曼德 ,且 都做 到 了这一 点 。舞 曲中 的旋 律进 行 ,在 高点
前面 的萨 拉班 德 与终 曲快速 的吉格 ,表现 出承 上启 下 的特 国, 到 巴洛 克 时期最 为盛 行 ,并列 分为 意大 利和 法 国两种 点 。可 以说 整 首组 曲的创 作 与 设 计遵 循 了传 统 的组 曲结 风 格 形式 。第 一组 曲 中的库 朗特主 要来 源 于法 国 ,可 能是
的调性 对 比 。 了完 美 的单三 段 曲式 。
6 、吉格
吉格起 源于 1 6 世 纪 的 英 国 , 以2 / 4 拍 居 多 , 常 常 伴
舞 曲的标 准 组合 模 式外 ,最前 面都 加 上 了前 奏 曲 。“ 整 套 ( P r l u d e )作 为 开 头 ,并 以此 引领 尔 后 开展 的 不 同舞 曲形
组 曲结 构严 谨 ,极 具 逻 辑 性 ,看 似 简 单 的 谱 面 却 极 具 哲 式。每一首舞 曲都有独特 的节奏与规律 ,整体写作手法采 学与理性的创 作理念 ,这部作 品不仅对大提琴的作品创 用古组 曲典型 的古 二部 曲式 ;通 过补 充 穿插在 萨拉 班德 和
・1 4 9・
交 响 西 安 音 乐 学 院 学报 ( 季刊 )
—
J i a oX i a o u rn al o f Xi ' a nCo n n gJ
-
ser vat
o 。 M 。
2 0 1 4 年9 月
第3 3 卷 第3 期 S e p 2 0 1 4 Vo 1 . 3 3 No 3
巧之 感 。
般 自然 ,这 正如前 奏 曲的特 性 。
在 调性 的选 择上 ,巴赫采用 了巴洛克 时期 较 为流行 的 创作 形式 ,即 以开头 的乐章 的调 性作 为最 主要 的依据 ,组
2 、阿勒曼德
阿勒 曼德 是德 国 民间 的舞 曲形 式之 一 ,其原 为2 / 2 节
合成 一 整首组 曲,彼 此之 间的形 式 与调性 相 同 ,且 在 非和 拍 ,音 乐平 和缓 慢 、端庄 流畅 ,各 声部 自由对 位 。第 一组 声化 乐 器 上采用 独 特 的稳伏 性 的 复调技 巧 。
前奏 曲是最 早 的一种 器 乐体裁 ,在 文艺 复兴 时期 就 已 古组 曲中,为 四首 固定舞 曲的第三 首 , 巴赫 和亨 德尔 常 常
诞 生 ,当 时的演 奏家 将规 模较 小 的一段器 乐 曲置 于其 他 同 强调 其第 二拍 。第 一组 曲的萨 拉班 德在 乐 曲旋律 中出现 了 调式或调性的器乐或声乐作品之前进行演奏 ,起到活跃手 和弦 ,但 和弦 的 出现 并 不足够 充 当主要 地位 ,而 且音 乐 的 指 、 安定气 氛 的引子 作用 。在 巴洛 克 时期 ,前奏 曲常 与赋 基本线条仍然是在一个声部里 ,但是在听觉上却营造 了复 调音 乐的 感觉 。
序号 舞 曲名称 起 源时间 国 别
1 2 阿 勒 曼德 库 朗 特 l 6 世 纪 德 国
速
度
节 拍
4 / 4
特 点
l 6 分 音 符 进 行 ,以 短 音 符起 于 第 四拍 。
中速 庄 严
1 6 世 纪 意 大利 快 速 流 畅
法国
中速
3 1 z 6 / 4
第二拍为强拍
节奏 从 容 起 始 于 后 半 小 节
6
7
布
吉
列
格
1 7 世纪
l 6 世 纪
法国
英 国
快速
快 速 活 泼
2 / 2 z / 4 4 / 4
起始于最后一个 四分音符 ,其余似 加沃特
3 / 4 6 / 4 1 2 / 8 长音符后跟短膏符 ,或短音符的连续进行,常用赋格 9 1 8 a / 8 6 1 8 式的模仿 复调手法 ,第二段的主题 是 第一段 的倒影
一
、
作品的创作特点
古组 曲是 巴洛 克时 期特 有的器 乐 体裁形 式 ,通 常 由一
曲等都有大量经典的代表作 ,可以说为后人 留下了宝 贵
的 、无 与 伦 比 的音 乐 财 富 。 其 中 六 首 《 大提 琴 无 伴 奏 组
曲》 ( B W V . 1 0 0 7 — 1 0 1 2 )是 最 具代 表 性 的作 品之 一 。 “ 大 系 列不 同 的欧洲 民间舞 曲组成 。每 一组 曲都 包含 有相 对独 提 琴 无 伴奏 组 曲 ”顾 名 思 义是 由许 多 小 曲组 合起 来 , 六 首 立 的 乐 章 。 一 般 由 阿 勒 曼 德 ( A l l e m a n d e ) 、 库 朗 特 组 曲的 调 性 分 别 是G 大 调、d 小调、c 大调、 E 大调 、c 小 ( C o u r a n t e )、萨 拉 班德 ( S a r a b a n d e )和 吉格 ( G i g u e )四
3 / 4
3 / 2 与6 / 4 相 交替
短 音 符 的 快 速进 行
3
4 5
萨拉班德 1 7 一 l 8 世 纪 西班 牙 慢速庄严
小 步舞 曲 加 沃 特 I 7 世 纪 l 7 世 纪 法 国 法 国 中速 稍 快
3 1 z f 4
3 / 4 } 4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