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2019、 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1至4页,第Ⅱ 5至 8页,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
A 或
B )涂写在答题
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而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曰: “同姓不婚, 惧不殖
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

以下 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 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 ③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
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
A. 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
B. 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
C.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 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
3. 《世载堂杂忆》载: “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

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 国故事,立定
根基,再行北伐。

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

”这说明太平天 国
A .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 .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C .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 .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
4. 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

这种用法 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变法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文化运动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5. 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主要表现为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充分,奠定 了物质基础②在
阶级社会无产阶级的斗争推动历史发展③先进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革命 成功的关键④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6.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 特别注意保卫 山西之天然堡
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 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B .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 .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 .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②具有明血缘的作用 ④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
7.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 ,简称为“和平鸽” 战略。

“和 平鸽”战略的
基本结构是: “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 ,东翼是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 ,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 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

“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

以上 材料能说明( )
①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8.《清嘉录》记载: “(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

这反映出清
代的苏州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9.“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 成为可能。

”“这一发现”是指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电的发明
C .蒸汽轮船的发明 10.从 1895 年开始,在短短的 l O 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 20
多个,形成 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A .洋务企业的诱导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11. 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 集体
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

A .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 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 的监督 ④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1961 年 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
2000万城镇人
口。

其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提高农业地位
C .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
.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14. 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

中国近代,煤油、火柴、自行车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③ 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② 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④ “击牺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D .①②③
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
D .内燃机的发明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使苏联进入核时代, 并实现了工业化, 但他的农业 “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的根源在于 B .苏联农业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 D .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②限制资本主义剥削 ③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
来自西方,所以人们叫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自行车为洋车。

改革开放以来,洋油、 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这说明
w.w.w..
A .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B .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C .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B .美苏两极对峙,损害西欧利益
C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 .美国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强大的后盾
16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 “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 台北、香港,
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
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据此,我们可以
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

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蜕变为一个近代中 国。

”他认为的“近代中国”开端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
B .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庄子
19.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 难!做女人难
⋯⋯”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 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 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20. 柏拉图曾说: “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器重 ②对亚里士多德应该进行正确引导 ③ 柏拉图充分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
④ 伯拉图认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上述言论表明卢梭: B .主
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D .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22. 新航路的开辟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内容中的
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 .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C .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
17. 当代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写道: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21..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C .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A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B.要求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C.人文主义、面向世界和注重实践D.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23.2019 年是农历牛年。

右图是以牛为主题的如意造型,类似于
A. 战国帛画风格
B. 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C. 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 北宋追求写意的风格
24.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 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 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 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25.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 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 题15 分,共50 分
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材料二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著名学者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 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 2019 年5 月11 日《大洋网·广州日报》材料三
二战后的科技洪流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美国倾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

几十年后,随着大国力量的消长,诸多的事实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新浪网博客论坛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中国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主要原因?( 2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 15 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 的主要原因?指出“后美国时代” 世界格局的发展特点。

并分析决定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6 分)
3)材料二、三对最近二十年美国世界地位的表述截然相反。

你认为哪种观点符合事实?
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4 分)
27.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一资料皆来源于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注:①表中文明结婚为按南京国民政府民法规定的基本程式而实行的婚礼。

②其他形式中包括茶话会、集体结婚、旅行结婚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婚姻习俗变化的主要表现。

(5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婚姻习俗变化的历史因素。

(3 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社会风俗改革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4 分)
28. (14 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
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 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19 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 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2008 名乐手击缶而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
材料三早在公元前5 世纪,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著名的命题。

此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继续这一命题的研究,他们的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 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

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4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强调“和谐社会” ,对展示中国形象有何重大意义?
(4 分)
3)据材料三,联系希腊先哲的贡献,说明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端。

(4 分)
4)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2 分)
29. (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间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的共同结晶。

【材料一】 18 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读图
图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图二工业革命成果及其扩展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并指出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材料二所反映的科技及传播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 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转移说明
了什么?( 4 分)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2009、 1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
29 题12 分,共50 分。


26.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 分)(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多极化趋势。

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

(6 分)
(3)材料二的观点较符合史实。

(1 分)理由:美国以外的多种力量的崛起: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仍在挑战着美国的支配地位;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3分)(回答任
意三点可得满分)
27. (1)父母包办婚姻逐渐减少,(1 分)婚姻自主性逐渐增强;(1 分)封建习俗如拜天地形式
逐渐减少乃至消失(1 分)习俗逐渐现代、文明(1 分);1977 年后,婚宴成为婚礼习俗的重要
形式(1 分)。

(此题如学生答其他具体的变化表现,如“拜天地形式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等之类,
没有概括归纳,则每点只赋1 分,本题卷得分最多赋5 分)
2)政治制度的变迁;近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等(任答3点即可得3 分)(3)改革社会风俗有利于革除陋习,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配合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改革的深入发展。

(4 分)
28. (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4分)
(2)意义:向世界表明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展示改革开放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形象。

(4 分)
(3)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
神的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的思想成为了西方的法治理论的精神渊源。

(4 分)
(4)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2 分)(其它言之成理
也可得分,但不能脱离材料任意作答)
29. (1)背景: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美建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

③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

④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四方面回答,答对其中3 点,即可得3 分)关系:因果关系(1 分)(2)影响:造纸术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2
分)。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为密切。

(2分)
(3)转移:以中国为中心的科技中心( 1 分)转到以英国(欧洲)为中心的科技中心(1
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水平是政治经济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

(2 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