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手段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手段及对策
一、背景
我国近几年的上市公司利润造假情况有所好转,不过曝光的造假事件大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因而影响比较大。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从最初的虚报成本,高估资产等基本手法外,现更是开始利用进出口退税以及关联方交易等更为复杂的手段,使得利润操纵手段变得更加多变而难以发现。
二、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一)虚构交易
伪造收入虚构交易主要表现为伪造收入,这是很伪造者经常用的把戏。
最坏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损失,几乎都是使用虚假会计信息操纵造成的。
虚假交易是一个明显的欺诈行为,投资者也常常面临这个问题。
专家表示,虚拟交易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虚假的收入,在此过程中伪造各种相关票据。
例如,原材料采购发票、合同、伪造材料、材料运输、文件材料仓库、生产队和记录、存储的文件、销售合同、销售发票、产品出库单据、产品运输单据、发票和外国当事人等手段营造出公司存在大量交易的现象。
通过这样的方式伪造交易,虚增利润。
(二)更改账目
虚计利润更改账目通常是增加资产或者降低负债,这样根据
会计少结转营业成本或者更改应收账款都是常见方法,通过调节坏账准备科目有时也会达到目的。
这些账目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组成,因此直接造假这些账目通常会获得巨大利润。
通过少结转营业成本能够直接增加利润,所以很多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除了一些基本的手段外,公司还常常通常通过挂账某些科目来达到目的。
而根据规定,公司的账户应收账款的资产,三年的预付费用,递延资产和加工性能均属于不良资产。
于是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加当期利润,并不想处理不良资产和长期信贷。
根据相应原则,资产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扣除负债而成为利润,所以增加其资产同样能增加利润。
反过来,超过三年的应付账款,企业一般都是非常积极的解决。
挂账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挂账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预计会出现损失时便必须计提坏账准备以减少应收账款,而坏账准备会导致利润的减少。
因此,公司便长期挂账应收账款,这样使得公司账面资产膨胀,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挂账待处理财产损溢。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当企业在清查后出现资产盘盈盘亏都必须及时处理。
而往往企业会任其挂
账这样就能增减或者减少公司当前利润了。
3)挂账在在建工程。
有些企业将不管在建工程是否
达到可使用状态均将费用继续挂账在“在建工程”账户上
这样企业利润会增加,而当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时,产的折
旧便会增加资,生产成本或费用增加,利润则降低的更多
(4)预提费用挂账。
企业应在贷款期扣缴所得的利息,但一些企业将在贷款到期利息(在某一会计期间或贷款的期限)一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做便不能反映实际利润。
(三)造假单据,骗取退税我国了减轻出口企业负担,鼓励我有企业对外贸易业务,制定了退税机制,以便使得出口产品在价格上不会处于劣势。
也正是这一机制的特殊性,让某些公司乘机钻了空子,故意违反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谎报出口,造假单据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四)利用关联方关系利润
(1)通过转让定价避税。
公司常常与其子公司经行交易,而这样的交易往往不按正常价格成交,而是人为的高估或者降低,以达到转移利润避免税收的目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税收相关企业有以下方法:1)购销业务中高入低出,企业利润的转移,以便逃税。
2)在投资或承接项目时,提高设备价格或降低建筑成本,赚取差价以牟利。
3)在贷款业务的转让定价,避税。
4)制定服务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规定,偷税漏税。
(2)通过资本弱化避税。
纳税人为了少缴税款而增加投资经营的贷款比例,贷款是会降低所有者权益,这样便会取代投资
或融资的所有者权益。
跨国公司往往以高债务和低投资增加的利息费用,根据支付利息的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应税收入转移。
关联企业便可将利润转变成关联方的利息,达到避税的目的。
(3)利用资金占用调整利润。
企业间相互拆借资金在我国是不允许,但事实上公司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流转现象屡见不鲜,二者差别不大因此很难明确区分。
由于收费数额和资金金额在上市公司和关联公司之间是混沌而没有数额标准的,上市公司能够很容易地使用这样特点随意调整资金占用数额,投资者便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三、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制体制
针对会计造假我国现行法律仍存在一些漏洞:一是对各相关责任负责人的承担部分划分不明确。
二是行政处罚为先,其次是赔偿,几乎没有刑事处罚。
三是无法合理准确确认利润操纵等虚假会计信息。
四是合理明确地对某些规定不明的地方做出可遵循的规章制度。
例如,确保会计方法的连续性,不能来回通过成本法和权益法会计应可自由兑换的转换的方法,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标准和界限;不得随意改变折旧方法,特别是较大的变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年度业绩,阻止利润调整。
因此,确保法律制度的完善,依法严惩管理层操纵利润行为,才能充分起到法律的威慑作用。
(二)强化社会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CPA 审计的灵魂。
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利润操纵事件,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无法保证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一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必须得到强化。
二是要改革现有的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合伙合作关系。
实行财产登记制度,保证全职职业保险。
(三)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随意操纵利润,就是其内部控制管理不强,让一些人钻了漏洞。
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内部控制根据控制对象不同其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针对财务控制目的在于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依照自身经营特点制定财务制度监管规则。
(四)加大惩罚力度
中国的《会计法》《刑法》虽然规定惩治会计舞弊行为,但存在的客观原因,使得执法一般没有严格的惩罚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纪律处分的现象,不产生多大的影响。
一是会计造假被曝光,司法介入的缺失,法律的惩罚违规松弛,肖U弱了法律的威慑力。
二是即使违规现象曝光,也多半是以行政处罚或者罚金罚款,很少有为此承担刑事责任的。
三是处罚以就单位或者企业为主,许多人即使有违法行为也会因为不是主要负责人而免除责罚。
几乎不会影响到造假者根本利益,从而造假者肆意妄为,完全不顾及后果。
四是犯罪低成本,低风险。
四、结论
如果说非主营业务利润构成利润中的绝大部分,那么该公司的经营风险较大,因为其持续盈利能力有限。
非主营业务利润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原因可能是公司为了实现权利或利益的可支配收入,通过一次收益获得利润。
贴于收入确认的十分复杂,这一点也成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切入点。
因此,投资者要尽可能地去了解被投资公司销售情况。
上市公司利用利润操纵欺骗大众不是一个新事物,如果稍加留心,注意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再加以一定的分析应该能了解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
有时候多加分析可能就会发现一些上市公司的问题。
(作者单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