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2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小,由于生生对春节的习俗和其他节日的习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肤浅的,对于一些节日和习俗的由来他们并不清楚,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
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春节等节日的习俗和有关的传说有初步了解,激发他们对节日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3重点难点
了解春节的习俗、背景文化以及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和相关的知识。
4教学过程
1、民谣导入,说说过年趣事。
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歌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唱。
孩子们,这欢快的旋律又把我们带年味当中,今年的春节你们过得快乐吗?(快乐)老师和家人在一起也过得很幸福,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今天的学习---《快乐的节日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期待呢?(预设:1、中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这些节日的习俗有哪些?这些节日有哪些来历?板书:节日、习俗、来历)学贵有疑,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2、孩子们,请看课本70-71从中获取哪些图片和文字信息?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春节有哪些好玩的事?畅所欲言。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点评或补充。
(如:⑴贴春联最早以桃符驱鬼辟邪,挂于门侧,以求吉利,后替代为红纸书写;处处留心皆学问。
⑵放鞭炮,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古时还有驱赶“年”兽的传说,寓意“平安”。
⑶包饺子、吃饺子饺子,源为“交子”,即新旧年子时交替,也是为了吉利,后演化为“饺子”;(板书:交子—饺子)
⑷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⑸烟火璀璨美丽;
⑹看春节联欢晚会既是压轴大戏,更是文化大餐,视觉盛宴;
⑺走亲访友联络亲情;(亲情是最可贵的)
⑻压岁钱(关于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
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
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金光,吓得“祟”逃跑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神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平安的。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平安无事了。
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随着岁月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大家知道世上根本没有妖魔鬼怪,虽然如此,但在春节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依然盛行,饱含着祝福和鼓励的意思。
板书:祟----岁)
用法:把压岁钱拿一点出来资小伙伴。
购买学习用品,孩子捐出一点压岁钱,学会了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收获的将是更丰厚的精神财富。
⑼旅游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
二.了解家乡其它的节日及生活习俗、来历趣闻等。
1.除了春节,我们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是在哪一天?你能说说吗?(板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孩子们,作为新世纪、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课前,老师让大家分小组调查了各个节日的习俗和来历,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分小组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好吗?分小组由组长主持汇报交流获取的信息如节日的习俗、来历、诗词歌曲等内容以及渠道等(查阅书籍、网上查找、询问父母或者访问其他老人等)。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过节的图片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出示上海吃青团,端午划龙舟等图片)
3、说说节日开心事。
(1)既然是快乐的节日生活,那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过节的开心事呢?有照片的可带照片介绍。
(如:元宵节看灯,清明节踏青、中秋赏月……)
(2)全班交流。
四、编辑制作。
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一本“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呢?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1.引导学生确定手册的结构。
(如:封面、目录、内容〈文字、图片〉……)
2.小组合作制作。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3.展示评比。
4.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中多有意思啊,既有特色美食,也有许多不同的过法,更有许多有趣的来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