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
【摘要】:从古典走向浪漫教学实录: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刚刚播放的音乐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你们熟悉这首歌吗?生:抒情优美,富于诗意,充满想象,很浪漫的叫《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对,它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的代表作。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
教学实录: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刚刚播放的音乐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你们熟悉这首歌吗?
生:抒情优美,富于诗意,充满想象,很浪漫的叫《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对,它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的代表作。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浪漫主义音乐。

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39页第五课。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
二、新授
(一)知识导引
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及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将欣赏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音乐作品,聆听大师的心声,感受大师的情怀,并学习浪漫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

要理解浪漫主义音乐首先要理解西方音乐发展史,同学们知道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吗?
生:古希腊、古罗马。

师:对,同样西方的音乐也起源于古希腊。

随着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这么几个阶段。

1、西方音乐史简介:
展示课件并介绍各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并提问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又有什么样的风格特征?
2、课件展示浪漫主义音乐知识(师:请某某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排在第一位的是谁?
生:韦伯
师:在音乐史上韦伯是翻开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新篇章的人。

但是将古典走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人物并不是韦伯,而是被世人称为乐圣的?(贝多芬)
(二)欣赏体验
1、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师:同学对贝多芬和他的作品又理解多少呢?
(1)作曲家介绍:
生: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使古典音乐抵达颠峰之境,又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先河,是跨两个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作品有《悲怆》、《英雄》、《命运》等。

师:展示课件,总结作曲家简介,提问表达贝多芬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哪一部?生答《第九交响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对贝多芬这部伟大作品的介绍。

(2)作品介绍
展示课件
师:听完了《第九交响曲》作品介绍,请同学谈谈你有什么体会?
甲:我体会到一股英雄的豪气,仿佛听到他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理想,人类的力量。

乙:当我听到男声浑厚的歌唱时,我仿佛看到贝多芬伸出巨大的拳头,猛击在命运的锁链上,体会到他不畏强权的精神和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丙:庄严的合唱,我仿佛看到无数张热切渴望自由与欢乐的面孔,使人振奋,充满力量。

丁:体会到贝多芬伟大作品的宏大气魄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让人激动不已。

师总结:贝多芬曾讲过这样一句名言:音乐应使人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同学们能有如此体会,正是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思想精髓所在。

人们常说听贝多芬作品,一百次听赏,就有一百次感受。

完整听赏《第九交响曲》需要70多分钟,在此我只选用了第四乐章的合唱局部,请同学们再次听赏,仔细体会作品有什么风格特征,并能分析《欢乐颂》主题。

(3)欣赏《欢乐颂》。

播放课件
师:好,听完合唱,请同学们结合浪漫主义特征,谈谈你对这部作品有何新的理解?(请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
生:甲:这段音乐主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愿望。

即全世界人民团结友爱与欢乐女神共同欢唱。

强调主观意识的表现与刻画。

乙:这部合唱将庞大的人声与强劲的交响律动结合起来,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表达了创新性。

丙:合唱中使用了席勒的诗。

注重音乐与诗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

丁:这段乐章的标题叫《欢乐颂》。

充分表达了它的标题性
师评价肯定同学们的回答。

(4)分析主题《欢乐颂》展示课件
(师引导分析)
师:这部作品是4/4拍,我们来看看它的节奏,××××|××××|……?(很简单)再看看它的语言?(很朴素)那么它的旋律由几个音组成?(只有5个音),而且持续重复,重复的动机是什么?那个同学能告诉老师?生:这部作品的主题节奏简单,一字一音,表达他向世人的号召铿锵有力;重复的旋律,使人坚信人类的理想通过斗争一定能够实现。

师:噢!通过度析发现:贝多芬的这部主题是有如此简单的节奏,如此朴素的语言,却编织了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古典旋律。

它的经典之处不但仅给人以美,而更多的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越时光遂道,获得无以替代激情和力量。

接下来,请同学通过演唱,进一步休会贝多芬的博大思想和情怀。

注意演唱时情绪要饱满,声音要铿锵有力。

(老师钢琴伴奏)
(5)演唱《欢乐颂》主题旋律
师:听完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演唱,是我再一次想起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名真正的英雄。

他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不惜冒犯宙斯,偷取天火,这位英雄是谁?(普罗米修斯)那么贝多芬则是十九世纪的普罗米修斯,他忍辱偷生,为的是开创全新的音乐道路,借着《第九交响曲》这部伟大而经典的旋律,将浪漫主义思想撒遍全世界,他是真正称得上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的音乐家。

在浪漫主义后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很多音乐家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的元素,从而产生民族乐派。

它隶属于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个分支。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既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他的创作主要表达在钢琴领域,所以被人们誉称为“钢琴诗人”,他就是?(肖邦)
引导学生表演。

2、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
(1)作曲家介绍(展示课件)
师: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不到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不幸的是,他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因为他不愿为侵略者演奏,被迫离开祖国,逃亡到法国巴黎。

在逃亡的途中,他听到了波兰人民起义失败,悲愤难抑,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下面
我们就来听一听。

(2)作品欣赏(展示课件)
师:同学听完了这部作品有哪些情感共鸣?
生:愤怒忧伤震惊焦虑冲击力坚毅
师:很好,我们在分析这部作品前先理解一下什么是练习曲?展示课件。

那么肖邦的这部练习曲是属于那一种?(第二种)。

为什么属于第二种?
生:这部作品更多的是抒发了肖邦了的思想情感。

师:对,这也是浪漫主义特征的重要表达,那么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还表达在哪?生:创作了音乐会练习曲。

师评价:同学回答的很好,肖邦一生创作了很多练习曲,他的练习曲通常是作为音乐会演奏曲,这是他的一大创举,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作品:
(3)、作品分析(展示课件)右手:和弦反映了果敢、坚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愤怒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称为《C小调革命练习曲》,表达它的标题性。

左手:奔腾激荡的旋律和悲壮的情绪,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所以音乐史大都将肖邦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家,但他所创作的很多充满着波兰乡土气息的作品,又不得不使人承认,他是波兰民族音乐的创始者。

他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但是波兰人民的骄傲,也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下面我们通过短片来进一步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三)、相关链接:电影《一曲难忘》片断。

展示片断一:同学们看到肖邦离开祖国的时候带走了什么?(一把泥土)。

后来不管肖邦走到哪里,这把故土一直伴随着他,他临终时还不忘嘱咐他的亲人将这把泥土一同埋在他的坟墓里,并将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至今还保存有华沙教堂里。

他认为他这颗心永远属于波兰,它凝聚着肖邦对祖国深切的爱,这表达肖邦什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肖邦到了巴黎,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

当音乐会刚要开始时,他听到了一个噩耗;以前协助他逃离祖国的人们,都被敌人迫害而死,那这时的肖邦在音乐会上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注意演员的表演。

(展示片断二)(四)表演活动
展示课件上的题目,引导学生表演。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老师总结并展示课件----课后探究。

四、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表达了新课程理念。

较好地把握教材中心,重点突出,传授知识准确;课堂结构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有序;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积极。

特别是体验式、引导式方法的使用,加上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索愿望。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亲和力较好,语言设计表达很好。

缺乏的地方:板书潦草,不够工整;语速再慢一点就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