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连贯题高考真题重组金题选 2014年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拆பைடு நூலகம்联: 就是如字谜一样,把一个汉字拆成几个部分,组成 对联 。
一个官家小姐立志嫁一个有才学的人。她出的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一 二句分别拆“寺”、“诗”,且末句古诗的最后一字与首句 末字同。几年之后,广东才子林大钦赴京赶考,读到《孟子》 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忽然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二 人终成连理。 再如下面的新婚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左,女居右, 人间配定好人。” 棗zǎo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shù 阊chāng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jiān
⑤ 缺字联: 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含其间。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 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贴了一幅对联:“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郑板桥眉头紧锁,赶紧买了衣服、肉、 粮食前去扣门,见这家一贫如洗。主人收了礼物后, 千恩万谢。在回来的途中,知府忙问他怎么知道这户 人家的根底。郑板桥笑道:“人家大门上不是明写着 吗?你看,十个数字,就是缺一(衣)少十(食) 嘛!” 同学们,你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 信礼义廉”这幅讽联的真正含义吗?
3、平仄相对
汉字读音有四声,古代叫“平、上、去、入”,现在 叫“阴、阳、上、去”。实际上现在已经把古代的“入” 声分到“阴、阳、上”三声中去了,又从“阴”中分出 “阴平、阳平”。古代“上、去、入”是仄声;现在“上、 去”是仄声,阴平、阳平是平声。 平仄交替使用,读起 来,铿锵有致。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月涌大江流。 (仄仄仄平平)这是标准的句式,也有放宽要求的,叫做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谓“不论”,就是可以 马虎一点,所谓“分明”,就是严格执行。而上联落脚仄 声,下联落脚平声,那是不能更改的。
正对要避免“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机械重复, 说的完全是一回事。这就既浪费笔墨,又索然无味了。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 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反对,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 甘为孺子牛。 流水对,是上下联意思连贯一气,像行云流水一样,自 然而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收二川:收荆益二川 ( 收汉蜀二川)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东和:东和孙吴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排设八阵(休、 生、伤、杜、景、死、惊、开)图
④ 回文联: 就是对联顺念和反念,读音都一样。
一日,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一古刹,长老和尚请他为自己师傅画 的“出水荷花”上唐伯虎题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补写下联。 李调元略一思索,挥毫在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字翰林书”。 再如:乾隆与纪晓岚回文对 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 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 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 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 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 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 群臣的称赞。 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4.类型
①双关联: 就是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对联的字面意思和实际 意思不同, 其真正的意思是隐含的。
才子徐文长年少时恃才放旷,经常出私塾先生的洋相。 一次,先生指着他的鼻子说:“眼珠子,鼻孔子,珠(诸) 子在前孔子在后”,他灵机一动,指着先生的胡子对出了 下联:“胡后生,眉先生,后生却长先生却短。”先生怒 不可遏,吼道:“二猿伐木楚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句)”,徐文长毫不示弱,随口吟道:“一马陷足污泥 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先生气得脸色发青, 只 好灰溜溜的走了。
③ 数字联: 就是将数词巧妙的嵌入其间,读来妙趣横生。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据诸葛亮生平史实和传说撰写的 对联,上联嵌入一至十十个数字,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 “收二川,排八卦,六击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类似的如:“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宝塔尖尖,七 层四面八方。”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⑥ 连字联: 就是利用多音字现象,用同一汉字的不同音义组成对联 。
宋代山海关附近的孟姜女庙的石碑上有一副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加点的字通“潮”;下联加点的字通“涨”。 再如:“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⑦ 叠字联: 就是单字的重叠,但这种对联不易把握。
如:“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 雨,时时好好奇奇。”
练习
1.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 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yùn 下联: 闻粽香常思屈子忠魂hún (2)中秋 上联: 清风一缕拂丹桂guì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sī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运用的能力。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 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包括句式(或结构)相同与词性相同两项,内 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两类。同时必须注意,对联的对句最后 一个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
2、词性、结构相同
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还有分得更细的,如 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颜色对颜色等。如:文章千 古事;风雨十年人。从词性看,“文章”、“风雨”都 是名词(这里“风雨”是一个词,指政治风雨)。 “千”、“十”都是数词,“古”、“年”都是名词, “事”、“人”都是名词。“千古”、“十年”都是偏 正,“千古事”、“十年人”都是偏正。而且,上下联 都是主谓句。
2014年高考语文连贯题
--对联 绝句 律诗
高考真题重组金题
安乡一中
龚德国
对联常识
1、内容、词义相对
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关,就是上下联在意义上要有一 定联系。无论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都要防止出 现“对开”的毛病。所谓“对开”,就是上下联脱节, 各唱各的调,彼此风马牛不相及。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 在意境上互相联系,分别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共同的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