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练习题(精选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练习题〔精选4
篇〕
篇1: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练习题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练习题
一、填空。

1、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厘米。

二、解决问题。

1、给一块长28米,宽22米的菜地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妈妈要给一块边长是20分米的白布绣一圈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合多少米?
3、一块长方形的草坪长16米,宽14米,在草坪四周修一条水泥路,水泥路至少长多少米?
4、小明围着边长为20米的菜地跑了5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5、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假如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6、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篇2: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教案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比拟、归纳,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学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历。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我们他是谁
2、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揭题: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
1、初步感知,提出疑问
〔1〕你以前见过他们吗?那你能找到藏在我们教室里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假如你认为他找对了,就鼓掌表示同意〕
〔3〕刚刚同学们找到了藏在我们教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你怎么就能一眼认出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可提示:他们分别有几条边和几个角呢?那么是不是所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的图形都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呢?〕〔3〕我们班的同学真会观察,那么你们观察到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2、验证,探究
〔1〕如今我们每个人手上就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同桌合作想方法来验证刚刚你的发现?比一比哪些同学验证的方法多,而且有方便
〔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发现,老师作一定的指导
〔4〕汇报: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
〔老师整理板书〕
A、边的特征,你的方法
量一量: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对边”相等。

认识“长”,“宽”,“边”的`概念
折一折:是怎么折的
〔不作重点要求,老师做适当的提示〕?
B、角的特征,你的方法〔你是怎么用三角板摆的?〕
C、刚刚大家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的特征,大家的表现都不错,那谁的表现最好呢?〔送出第一分“礼物”〕
3、画一画
我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独立画一画
〔2〕汇报交流
三、观察、体验
通过刚刚的验证和画长方形与正方形,发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是有区别的,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不光有区别,他们还有联络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看看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1、请你猜一猜〔推一推、拉一拉〕
老师演示
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数一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的个数
〔1〕你是怎样数的
〔2〕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你觉得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篇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练习题
一.填空题。

(35%)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 )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 ),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外表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外表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9立方分米=升 8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9.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5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26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外表积是,体积是
7.至少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假如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外表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8.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外表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外表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 )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外表积都不变。

……( )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 )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外表积比体积大。

………………………… ( )
5.一瓶白酒有500升。

…………………………………………………… (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9%)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拟( )。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D.无法比拟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外表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外表积是( )。

A.108平方厘米
B.54平方厘米
C.90平方厘米
D.99平方厘米
4.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5.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外表积是( )。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外表积扩大( )。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8.用一根长( )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9.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外表积与体积比拟( )
A.一样大
B.外表积大
C.不好比拟大小
D.体积大
四.考虑与设计(6%)
(1)右边是一个长16厘米,宽是8厘米
的长方形铁皮,你能把它剪成五块焊成一个
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容器吗(不许浪费
材料)?试一试(画出剪的图)。

(2)算一算:这个容器是容积是多少?
五.理论与应用(45%)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5厘米,高是24厘米,求它的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2.在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做12节这样的通风管呢?
3. 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如今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学校要砌一道长20米,宽0.24米、高2米的墙,每立方米需要砖525块,学校需要买多少块砖?
5.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8.5米,宽4米,深2米,假如每小时可以放进8立方米,要放满这一池水需要多少小时?
6.在一个长10米、宽3.5米的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铺设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铺好要在地板上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是多少?
7.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是多少分米?
8.有一块棱长是8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如今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9.把10个棱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外表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几个不同的答案?
篇4: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反思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

教学中我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历,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时机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理论,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展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才能。

教学中,老师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精心组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兴奋愉悦的气氛中动起来,进步学习效率。

3、缺乏与困惑。

(1)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够标准,老师未能及时纠正与说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老师需不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呢?比方:本节课中,学生把对角线说成中间斜着的线。

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对于学生精彩的表现,老师未能及时给予充满鼓励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

(3)这样的课,合适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但操作起来比拟耽误时间,还要到达教学目的,处理不好会适得其反,该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