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事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是()
A.五四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A
2. 2011年7月,《新华字典》正式推出最新版本。

其中,新增了800多个正字头、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

“合作社”、“煤油”、“马达”等检索频率较低的词被删除。

以下对“合作社”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从新中国建立起,国家就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体现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特征。

C.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D.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参考答案:
A
3.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钱穆先生也曾指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

”材料最能够说明的是
A.巴黎公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B.巴黎公社代表了当时时代发展潮流
C.巴黎公社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D.巴黎公社只能通过暴力取得政权
参考答案:
C 4. 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A. 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B.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C. 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D.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这里评价的是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的独立性很强。

A、D两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C。

5.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
C
6. 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人会条件(部分)
4.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国家共处
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
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
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
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
参考答案:
B
【详解】根据材料“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结合60年代不结盟运动倡导的“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可知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B 选项符合题意。

第一次民族解放浪潮发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世界各国”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在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情况下,不结盟运动没有能力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D选项错误。

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B.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
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参考答案:
A
抓住题干中“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和“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的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出现了危机,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8. 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表》中可以得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
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③官僚资本挤压④外国的侵略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9.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
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C.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参考答案:
D
10.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汤姆逊的依据是
A.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B.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相对论继承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
D.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
参考答案:
D
材料对相对论作了评论,然后问题是其“依据”,即问的是对相对论作此评论的依据,那应从相对论本身上去寻找,而A项并不是相对论本身的内容,只是说到相对论被人们所接受并获奖,故A项错误;B项揭示了相对论的地位,不是本身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揭示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故C项错误;D项是相对论本身的特性,是本身内容,故D项正确。

11. 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他批评的是( ) A.社会矛盾
B.计划经济
C.过度的福利政策
D.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
C
据题干分析可知,“‘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说明作者不赞成福利政策,故C项正确。

“社会矛盾”是福利政策要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计划经济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错误;选举制度与材料没有任何关联,D项错误。

12.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结合所学判断是1931年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
13.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

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
D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邓小平理论
因为极“左”思潮不是从新中国成立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才有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预设蓝图”不符合题目中国的“试错反弹”,故B项错误;走出路
径障碍的标志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C项错误;“试错反弹”可以理解为允许犯错误,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南方谈话中谈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区别证明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

14. 刘师培对清代学术曾指出:“盖汉学之词举世视为无用,舍闭关却扫外,其学仅足以授徒。

若校勘金石,足以备公卿之役,而不足以备公卿之欢。

……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

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

”其意在强调
A.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
B.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
C.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主流
D.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
参考答案:
D
【详解】材料“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

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反映了宋明理学在清朝占主导地位,仍居主流,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的信息,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经世致用思想,而是说明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明理学的影响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5. 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

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

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

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B.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参考答案:
C
16. 下图为1938年9月英国首相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后在唐宁街首相官邸发表演说的情景。

时任英国首相的是()
A.艾德礼 B.丘吉尔 C.劳合·乔治 D.张伯伦参考答案:
D
17. 下列图示的排列说明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考古成果的发现
C.手工艺术品的发展
D.工艺材料的进步
参考答案:
A
18.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

”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
A
19.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

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参考答案:
D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故D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故A项错误;蔡伦改进造纸术非创造,排除C。

20.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
C
【详解】“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体现了急躁冒进的“左”倾思想,结果造成“左”倾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造成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正确;1953年我国已经开始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6年我国已经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66年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7年11月”“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联系所学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

21. 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
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参考答案:
D
22.
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英国政府随即
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参考答案:
B
23. 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G20峰会。

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一个城市——杭州对外开放始于
A.1978年左右
B.1980年左右
C.1985年左右
D.1990年左右
参考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由材料可知,杭州属于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在沿海城市开放的基础上,划定沿海经济开放区,C项正确。

24. 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学堂之事,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

”信中“瘦驽庸懦辈”是指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
参考答案:
C
25.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

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参考答案:
A 26. 《史记?晋世家》载:“(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

曲沃邑大朴翼。

翼,晋君都邑也。

”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络侯,“尽并晋地而有之”。

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
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
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
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
参考答案:
B
【详解】据材料“(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

曲沃邑大於翼。

翼,晋君都邑也。

”可知,晋昭侯分封成师于曲沃,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庞大。

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据材料“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缗侯,尽并晋地而有之”可知晋武公伐翼灭晋,列为诸侯,取代了原来晋国的君主,小宗驱赶大宗这也是春秋礼坏乐崩的标志,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转型,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的内乱,没有涉及兼并战争,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发生在晋国王室的内乱,没有涉及地方,D错误。

【点睛】“曲沃代翼”开始说起曲沃是当时晋国小宗的文侯的弟弟城市的封地,而翼城则是当时晋国的都城,可是曲沃却比翼城繁华庞大。

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

曲沃邑大於翼。

翼,晋君都邑也。

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

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

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27.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

“二月革命所开刨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A.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参考答案:
B
28. 据《三国志》,董昭上疏说:“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

国土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其言论揭示了( )
A.文化教育的严重危机
B.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
C.国家分裂产生的影响
D.儒家思想已趋于衰落
参考答案:
材料“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

国土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体现了文化教育出现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青年的教育问题,没有说明国家分裂的影响,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只是受到冲击,没有衰落,故D项错误。

A
29. 有学者说:“降及战国,目寻干戈,诸侯皆唯才是务,弃亲用羁,无国不然。

”这说明当时
A.周王的天子地位丧失
B.宗法制走向了瓦解
C.郡县制开始得到推行
D.分封制走向了崩溃
参考答案:
B
【详解】“弃亲用羁”说明当时诸侯国在用人上不再重视血缘关系,而是重视才能,这是宗法制瓦解的体现,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丧失,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信息,排除CD。

30. 下面是近代部分年份中日两国生丝出口统计图(单位:公担)。

它反映了
A.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加强
B.中国生丝出口增幅高于日本
C.中日生丝竞争力的增强
D.中日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D
【详解】观察图表发现,中日两国从1870年到1895年的时段内生丝出口额都有所增长,联系两国的具体国情可知,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打击下逐渐解体,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日本则处于明治维新时期,生产力提高,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数据是中国、日本两国生丝出口额,不是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情况,排除;B项,从材料所给的图表中不能判断中国、日本的生丝出口额增幅哪个高,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中日生丝之间的竞争,排除。

【点睛】图、表型选择题解题应做到三个“字”:
a.“审”:审读题干及设问,明确考查意图:设问是试题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现,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因此,做题时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目的性和有效性。

b.“读”:全面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先读图表外部再读内部,表的外部一般指表头或表尾,即“xxx表”“xxxx示意图”等。

表的内容是指表格内的文字、数字等。

c.“联”:将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要多角度迁移,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紧密对接。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一和图二中上海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信息:上海由一个列强侵略中国的堡垒变成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

(3分)
说明: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被列强盘踞;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实现了繁荣昌盛。

(3分)
示例二:信息:由市区地铁规划可见上海城区面积大大增加。

(3分)
说明: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90年代之后浦东地区开发速度加快。

(3分) 示例三:信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3分)
说明: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

(3分)(任答两组示例或者其他言之有理均可)
【试题解析】从图一“法租界”和图二“20世纪初期的上海地铁规划图”,可知上海由一个列强侵略中国的堡垒变成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迁的原因即可。

从图一“上海县辖境”和图二上海市区地铁规划等信息,可知上海由半殖民地下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主动对外开放,开发浦东新区,上海城区面积大大增加。

从图二上海市区地铁规划等信息,还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民族斗争尖锐,由兵部掌管全国邮驿事务,具体过问邮驿的规约条令、人事调配、递马配备等;枢密院分管驿马的发放、颁布驿递的凭信符牌。

传递政府公文、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分“急脚递”“马递”和“步递”数种。

“步递”用于一般文书传递,为接力步行传递。

“马递”用于紧急文书传递,骑马传递。

“急脚递”用于紧急情况下军事文书的“特快传递”,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12道金牌,回京城临安后被秦桧陷害,就是由“急递铺”传送的朱漆金字牌招回的。

当时的《金玉新书》,内有邮驿刑律51条,邮驿递铺组织管理54条,有关赏格10条,共115条。

——摘编自晓宇《中国古代邮政(一)》
材料二抗战时期,日伪方面企图以邮政渠道传递宣传品,或进行间谍活动的情况难以弥举,如
“敌方勒令失陷各地住民以家属戚属邻居关系,通函逃难在国军所辖境内之民众,称道敌军并无虐待及维护情形,勒令回家,此项强迫及宣传之函件,影响我军民抗敌心绪”。

长沙邮件检查所致湖南邮政管理局函中称:“值此非常时期,邮政之业务固以传递迅速为要,而检查业务以普遍严密为急,果能双方并顾,不仅交通便捷,而敌探汉奸以及反对政府与反对主义之一切秘密可赖于发觉破获,而戢其阴谋以巩固抗战之信念与胜利,而达民族复兴之目的。


——廖发堂《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邮件检查制度述论——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宋代邮驿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个时期邮政(驿)制度的相同职能。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邮件检查制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军事化管理;传送方式多样化;采取特事特办原则;形成完整的通信法规。

(2)相同职能:传递国家政令;搭建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府权威;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

(3)影响:抗战时期的邮件检查制度为抗敌防谍及收集敌伪情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另
一目的是钳制舆论,镇压革命力量,加强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

【详解】(1)据材料“由兵部掌管全国邮驿事务,具体过问邮驿的规约条令、人事调配、递马配备等”等信息可知,政府高度重视;据材料“枢密院分管驿马的发放、颁布驿递的凭信符牌”等信息可知,进行军事化管理;据材料“传递政府公文、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分‘急脚递’‘马递’和
‘步递’数种。

”可知;传送方式多样化;据材料“马递”用于紧急文书传递,骑马传递。

“急脚递”用于紧急情况下军事文书的“特快传递”等信息可知,采取特事特办原则;据材料“当时的《金玉新书》,内有邮驿刑律51条,邮驿递铺组织管理54条,有关赏格10条,共115
条。

”可知,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