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讲学稿
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型:新授执笔:梁祥会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2010-12-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论证的观点。

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从而理清写作思路;其次找出文中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最后尝试用创新的思维多角度看问题,并积累关于创新的写作素材。

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文体知识考察
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 、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常见的论据有两种类型:_______ 、_________。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认识作者罗迦·费·因格(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下来)
3、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 ) 孜孜
..不倦( ) 汲.取( )
学识yuān bó ( )( ) 不言而yù( ) 锲.而不舍 ( )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不言而喻: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
4、请你搜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1)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典型事例两个,道理论据两个。

2)哪些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有创造性的发明?请举例。

3)积累关于创新的名言。

4)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预习交流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文,是议论_______问题的?
2、检查预习3
(三)明观点,理结构。

朗读课文,讨论话题一:
1、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或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

试列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课件显示资料(一)
从下列图形中,找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A B C
(四)析论证,补论据
速读课文,讨论话题二:
1、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他的观点的?你能再举出发生在
我们国家的这样的事例吗?你能再补充两个道理论据证明此观点吗?
2、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
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为什么这样说?你能举例论证吗?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谈论这一问题的时候,作者用
了什么论证方法?
课件显示资料(二)
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
一闪念的想法,进行自我压制
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

对比论证
(五)品语言,谈特点
品读课文,讨论话题三: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本文的语言特点()
A、使用修辞,生动形象。

B、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六)试创新,拓思维
1、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费·因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请你以不同角度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提炼观点。

(至少两个)
2、积累关于创新的名言
三、总结。

知识是基础,
活用最关键;
毅力来攻关,
成功在眼前。

——教师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