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龚大伟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06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项目式学习,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以项目式学习研究为契机,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初高中全学段全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作业、改革评价,不断提高学生整体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建设学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1.立足单元整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立足单元整合,基于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生物、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组积极开展研讨,选定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境,如快递包装空隙率、测量建筑物高度、河西社区未来创意展等作为单元话题,尝试以项目式的方式开展单元学习,指导学生围绕驱动性任务开展问题解决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打破学段壁垒,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学校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打破初高中学段壁垒,实现贯通育人。
例如,生物教研组统一规划设计主题为“蚕宝太空旅行记”的项目式学习,从初中的设计制作太空屋筛选优质蚕宝,到高一的多倍体桑树选育,转基因获取高质量蚕丝,再到高三的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菌蚕丝”。
通过尝试同一项目,初高中进阶培养,使学生深入研究生物技术培育优质蚕种和高产桑树的过程。
该项目式学习使初高中得以顺利衔接,概念原理既有共性又有进阶性,解决问题思路一致;能夠围绕课程标准进行项目设计,整体设计思路合理,能够通过真实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指向深度学习;与生物学概念原理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整合跨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促进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组织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学科中蕴含学校特色(军事、航天、科技)的元素,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以青年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发展为突破口,鼓励项目式学习种子教师组建跨学科研修团队,以学校特色与学科有机融合为内容,尝试开展“语文、音乐和美术学科”“语文、政治、通用技术和美术学科”“生物学和物理学科”的跨学科项目式研究。
研究案例样态丰富,教师在学习情境中灵活选择合适的项目类型,设计有意义的真实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过程,搭建学习支架,创设自主、合作的探究环境,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时实现了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学校作为丰台区项目式学习领航联盟实验校,鼓励教研组选择有意义、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项目做好研究,搭建多渠道的案例共享平台,扎实推进项目化学习落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了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