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S基准点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PS基准点系统
一、RPS基准点的设置步骤
1、判定零件特性,了解零件的各方面功能的要求;
2、选取零件主要特性需求,并结合功能尺寸要求,设定关键控制要素;
3、按照N-2-1原则确定零件的基准孔、基准面
4、从组装角度判定基准孔、基准面的可实现性
5、从加工角度判定基准孔、基准面可否满足功能尺寸的精度要求
6、基准的继承性考虑,包括基准面的位置一致
二、RPS基准点的设置顺序
1、根据车身总成的功能尺寸需要(DTS)确定车身各装配件的装配流程
2、制定出车身骨架及各装配总成的RPS
3、将车身骨架按照焊接装配关系(工序流程图)逐层进行分解
4、根据加工特性(点焊、熔焊、包边、粘结、装配等)逐级制定RPS
5、当下级总成RPS点无法继承及实现时,返回上一级乃至更高级总成修订RPS,直
至所有单件的RPS的实现
6、根据加工特性(冲裁、辊压、注塑等)判断所有单件RPS基准点的精度能否实现
1.对于单个零件,主副RPS点选择两个圆孔或一个圆孔(RPS1)和一个腰形孔(RPS2)。
距离占总长的2/3左右,孔所在的面最好与坐标平行,如不平行,角度也要尽可能的小。
同时要考虑零件与零件焊好,总成的定位,即总成的定位孔所在的面也要平行。
如零件上只有螺母孔,应该见议设计人员加上定位孔,定位孔所用销比定位孔径小0.2,螺母孔所用的销比螺母孔小0.3,误差大0.1,并且螺母牙易磨损,会影响后序的装配。
原则是再小的零件,也要尽可能的加上定位孔。
因为钣金件易变形,选完夹持点后,要选择防止变形的夹持点与支撑点,原则是300mm距离左右一个点。
单个零件能用定位孔定位尽量不用随形定位。
2.对于总成,主副定位孔尽量在总成的两个件上选,尽量分布在总成的对角线上,占总
长的2/3左右,尽量不要选用过孔(过孔精度要求不高),尽量选择承受力的部件上的关键孔,比如地板上的副车架的安装孔与车架安装的悬置孔等。
夹持点与支承点尽量与零件上的统一(相同或在面的法线上相同)。
定位误差尽量小。
3.在选择零件与总成的RPS点时,要充分考虑焊点的布置空间,与焊点要交错开,不
要干涉;同时要考虑夹具机构的布置空间,以便设计夹具。
2.零件设计RPS 应该遵循零件装车RPS系统;
零件制造是RPS定位应该遵循零件装车RPS系统;
零件检具制造时候应该遵循零件装车RPS系统;
零件的设计制造(生产工艺,工序) 定位检测都应该遵循零件装车RPS系统,三个RPS系统应该一致
3. 1. 车身RPS(焊接工装)遵循装车RPS(内外饰件和外挂件)
2. 零件RPS(设计)遵循车身RPS(焊接工装)
3. 检具的RPS遵循零件RPS
RPS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