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激发潜能应该()
A.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B.注重实践,从小事做起
C.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
D.对自己做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
2.下列属于通过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认识自我的是()
A.我是一个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特别爱好足球运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唐朝诗人孟郊“入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诗句的内涵是()
①从学习的作用上劝人勤学②只有刻苦学习,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③受教育具有强制性④刻苦学习是自觉接受教育的表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4.小林在小学学习时一直比较轻松。
进入中学后,由于学习任务增多,加上自己有时不认真听课,课后没有及时复习,作业写得很慢,考试成绩也慢慢下降。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到了中学要多做作业
B.到了中学一切都要听老师的
C.到了中学要和同学搞好关系
D.到了中学要适应中学的学习
5.小虎上小学时,大家都说他是差生,他自己无形中也接受了别人的看法,开始自暴自弃。
但是,他上初中后,老师经常表扬他聪明,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开始努力奋斗,最终考上了一所示范性高中。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②对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应冷静、客观地分析
③听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绝对错误的
④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完善自我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上初中后,张强的父母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帮他检查作业,也不再随时陪他复习功课了。
于是张强的作业总是出错,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张强的父母没有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B.张强应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C.张强应该继续依赖父母的监督和管理
D.上初中后成绩下滑是正常的是必然的
7.作为一名七年级的新生,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任务是()
A.抓紧学习新知识
B.看看哪个老师好欺负
C.看看学校哪个地方好玩
D.适应新的环境
8.在七年(1)班开展“梦想”的主题班会上,班长吴昕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
那么,你认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根本的是()
A.脚踏实地,付出努力
B.只要学习建筑专业知识就行
C.学会走捷径
D.学会织梦
9.2013年9月我们走进了中学,变成了一位中学生。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
我们中学阶段要顺利成长,就应该()
A.积极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B.谦虚谨慎,始终保持紧张情绪
C.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D.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环境,让环境适应自己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就要()
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③发挥学科特长,把自己喜欢的科目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可理可不理
④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面对全新的初中生活,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态度是()
①珍惜初中生活新起点
②先和老师搞好关系,当个班干部
③好好体验做一名初中生的快乐
④大胆的结识新朋友,并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方法有()
①在与他人的接触和比较中认识自己
②从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
③学会自我观察
④完全听取别人的意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初中生小丽很喜欢金鱼。
在生物课学习的基础上,她又阅读了有关饲养金鱼的课外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开始了饲养小金鱼的试验。
她饲养的小金鱼成活率高、品种多。
这说明()A.初中生的课堂知识已经没必要学了
B.多阅读科学书籍,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C.课外学习比课堂学习更重要
D.每一个初中生都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14.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8种智能,这些智能无所谓高低,区分的只是“智能类型是什么”,这表明()
A.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潜能
B.每个人的才能都是先天赋予的
C.个人的才能不可能在后天锻炼出来
D.只要知道自己的才能类型就能成为该方面的人才
15.下列关于潜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
B.只有在危急时刻被激发出来的能力才能称为潜能
C.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D.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
16.仝正国55岁上高中,60岁终圆大学梦。
2014年,65岁天津“奶奶大学生”仝正国第三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研究生梦。
他坦言:“我考研不是为了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仝正国的逐梦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2)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4)终生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观念和行为习惯
A.(1)(2)(3)(4)
B.(1)(2)(3)
C.(1)(3)(4)
D.(2)(3)(4)
17.以下关于理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就是敢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B.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
C.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他的理想追求
D.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同,个人理想追求也不相同
18.用海水种水稻被称为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海稻之父”陈日胜苦干了28年,终究成功。
这揭示了()
A.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B.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不懈奋斗
C.创新是战胜困难的必由之路
D.勇于创新可以造就有用之才
19.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笑脸。
这主要启示我们要()
A.关爱他人
B.挖掘潜能
C.欣赏自己
D.调控情绪
20.“那天,我婉转地给老师指出了课堂上的一个小错误,老师表扬了我,我觉得自己很细心,也挺勇敢”,这是通过___________认识和评价自己()
A.自我观察
B.自我反省
C.与人比较
D.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山西晚报社就“未来的理想职业”对30位小读者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占据小读者梦想职业前3位的分别是老师、警察和记者。
对于自己的理想职业,女孩们青睐“老师”。
9岁的王嘉告诉记者,她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画遍祖国的名山大川。
(1)小读者们有自己的梦想,对此你有何看法?
(2)小读者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2.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人啊!你真难做!上午第一节课英语老师在发试卷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连几个单词都记不住,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第二节课语文老师却对我进行大肆表扬,因为我的作文被校报录用,还说我有文学天赋。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我”想对自己有个了解,你能告诉“我”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吗?
(2)了解自我,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优点、不足,你从材料中发现“我”的优点和不足各是什么?23.“铿锵玫瑰”琼中女足,一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
她们来自琼中的穷乡僻壤,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
她们从不敢去想自己的未来,只是在一步一步实现梦想。
多年来,伴随着汗水和泪水,她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迷惘。
足球梦里能蕴含多少能量,她们足下就有多少力量。
终于,琼中女足不负众望一举夺魁,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自己的足球梦,将“琼中女足精神”传遍全世界。
(1)你认为琼中女足实现梦想主要靠的是什么?
(2)琼中女足的追梦过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4.同学们,学完这一单元你一定积累了许多经验。
请你为明年新生能够顺利地渡过七年级的学习生活提一些建议:
(1)进入初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2)对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建议:
(3)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议:
25.开学快一个月了,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里有些同学出现了“初中学习生活太苦了”的心理,导致在学习上不努力,得过且过。
张老师打算开一次以“学会享受学习”为主题的班会。
假如你是班里的一员,请参与进来,共同体验这次“享受学习”之旅。
(1)我来设计: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我来体验:学习苦吗?乐吗?请写出你对学习的不同体验。
(要结合自己的经历,至少两条)(3)我来建议:班会中,围绕如何学会学习,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说说你的建议。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诗句说明激发潜能应注重实践,从小事做起。
故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认识自我的是A。
故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与理解。
题干诗人孟郊的话说明要努力学习,并没有体现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征,③排除。
故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应对中学生活,题干中小林的做法告诉我们进入中学要适应中学学习。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题干考查认识自我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③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6.【答案】B
【解析】题干中张强在学习上具有依赖性,不能做到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因此,应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故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进入新的学校环境,进入新环境,摆在面前的第一任务是适应新环境,故选D。
8.【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内容,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脚踏实地,付出努力;A符合题意;B说法片面;CD描述的都不符合实现理想的途径;故选A。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初中生活会把我们带入新的天地,发生的新的变化,面对新变化,我们应积极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的认识。
由题干描述得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代指的是方法。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等都是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①②④正确;而发挥学科特长,把自己喜欢的科目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可理可不理,是错误的观点,可以发挥学科特长,但是其他学科也要均衡发展,所以排除③。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面面对新体验,新环境,应该如何适应的问题,①③④都是正确的做法,②选项做法是不可取的,故选A。
12.【答案】A
【解析】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依据教材知识,④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故选A。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好处,小丽通过多阅读科学书籍,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进入新的天地。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著名心理学家的话表明人的潜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故选A。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潜能的说法,B选项认为只有在危急时刻被激发出来的能力才能称为潜能是错误的。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及终身学习的知识点。
题干仝正国的追梦经历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刻苦努力,(2)说法是错误的。
学习需要刻苦努力,排除。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梦想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出彩。
A选项显然是错误的。
故选A。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梦想的途径,题干中“海稻之父”陈日胜的苦干表明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故选B。
19.【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俗语说明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就要学会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还要懂得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
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本题考查的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的,故选D。
21.【答案】(1)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与勇气,梦想与人生的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实现理想的途径是艰苦奋斗,要坚持,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解析】(1)依据课本内容结合题干材料可从梦想的意义的角度分析作答;如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与勇气,梦想与人生的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等等。
(2)依据实现理想的途径作答。
22.【答案】(1)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略,合理即可。
【解析】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其方法和途径有:通过自我观察、反省;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身优点和不足;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23.【答案】(1)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等。
(2)①少年需要梦想,梦想带给我们动力,而努力才会带来改变。
②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
努力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③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④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
我们要把梦想转化为具体的目标,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上。
【解析】此题属于材料分析题,(1)较为简单,材料中琼中女足实现梦想主要靠努力与坚持。
(2)属于启示性题目,琼中女足的追梦过程启示我们少年需要梦想,并为之努力,即对努力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点作答。
24.【答案】(1)对学校环境不熟悉;没有朋友,很孤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初中的学习特点没有了解。
(2)了解新环境;建立新友谊;尽快认识新老师;了解学习新特点。
(3)大胆交往,乐于助人,谦虚诚实,珍惜友谊,主动热情。
【解析】本题为拓展题,开放性较强,考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起点与变化,应如何去做的问题,并学会建立新的友谊,积极主动交往。
25.【答案】(1)例如:体验学习甘苦,享受学习快乐;书山有路苦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等。
(2)例如:当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习成绩提高时,我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当面对难题苦苦思索而毫无头绪时,我感觉学习是痛苦的等。
(3)例如:体验学习中的快乐,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制订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达成目标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习中的苦与乐。
第(1)问,设计标语要围绕班会的主题来进行,且观点要正确。
第(2)问,可以结合自身体会.最好从“苦”与“乐”两方面来叙述。
第(3)问,围绕享受学习组织答案即可,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