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钝化工艺守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洗钝化工艺守则
1 目的
不锈钢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经热加工、焊接、热吃力等工艺过程,零件表面常附有油污、氧化皮、铁或其他金属微粒等物及制造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二破坏了表面钝化膜的完整性,只有势必降低不锈钢零件的耐腐性能,因此必须采用除垢清理和酸洗钝化的工艺方法,达到零部件耐腐目的。
2 范围
本守则包括超低碳铬、镍、钼改良型不锈钢的除垢清理和酸洗钝化。
3 除垢清理工艺
3.1用清水冲刷不锈钢零部件表面,冲洗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3.2用棉纱头或尼龙刷子蘸上工业清洗剂,擦拭零部件表面,除去表面污物,不允许用含有氯离子的工业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事先应检查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在清洗过程中不可用硬金属接触部件表面,以防碰上零部件表面,同时不锈钢焊接时产生的氧化膜,除特殊要求外,不可去除。
3.3用清水冲洗待处理件表面至净。
4 酸洗钝化工艺
4.1酸洗钝化膏法:
1.采用不锈钢“二合一”膏剂涂于零部件表面或焊缝接头处,氧化皮较厚时膏层可涂得略厚些(膏剂中氯离子含量约为25mg/L);
2.保持20-40分钟后,用回丝或棉纱擦去锈蚀及氧化物(必要时用尼龙刷刷洗),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即可,如钝化性能要求较高时,可将酸洗钝化时间适当延长;
3.用清水洗干净至表面呈中性,然后用干布擦干或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潮湿的表面。
4.2酸洗液法
1.将经过清洁处理的设备浸入酸槽中,根据环境温度的情况调节酸洗时间(1-2小时)。
换热器的管内酸洗可采用设备内盛装酸洗钝化液,然后用耐酸泵打循环使得酸液在换热管内流动;
2.用清水冲洗零部件表面至表面呈中性。
然后用干布擦干或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潮湿的表面。
5 检查
对整个酸洗钝化过程和酸洗钝化后零件的质量有关人员续作全面细致的检查
5.1检查处理过程是否按工艺进行;
5.2工件经酸洗钝化后表面应呈银白色,并且必须保证表面无残缺、欠酸及过酸洗现象存在,有关人员应进行严格检查。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表面处理后,必须进行钝化膜检查。
按设计图样规定进行钝化膜的检查,设计图样无规定时用蓝点法进行检查。
钝化膜检查应避免在接触介质面进行。
1.残酸现象:
酸洗钝化后必须用流动水冲洗工件表面,并用5%酚酞石蕊纸检查
油污残酸现象存在。
2.欠酸现象:
欠酸现象即在钢材表面有残留未酸洗掉的污物,为防止欠酸存在,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足够酸洗时间,酸洗钝化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其他原因造成的酸膏浓度过低。
3.过酸洗现象:
过酸洗表面呈点状的,验证的凹坑导致工件变成废品,因此,操作人员应防止酸洗时间过长及酸液温度过高。
4.蓝点法检测:
采用1克赤血盐+3毫升65%~85%HNO3+100毫升水配置溶液,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刷于待测表面,如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即呈蓝色。
6 注意事项
6.1因膏剂(或酸洗液)对人体有害,操作时应注意劳动保护,要严格按有关安全说明进行;
6.2残液或残膏不得直接排放,应当用碱中和后排放到规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