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7T16:36:47.6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作者:张建俊陈秀花陈嫦珍王海燕李鹏肖俊卿[导读] 酒泉市中医院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切。
酒泉市中医院 735099
【摘要】目的:观察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治疗后尿失禁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切。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隔姜灸加温针灸;疗效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而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年老体弱、生育过多、有难产史的女性,严重时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采用隔姜灸和温针灸治疗SUI,临床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针灸科及计生站中医科门诊确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在45-78岁,病程2月一6年,绝经后患者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44-7岁5,病程6个月-5年,绝经后患者1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且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心理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尿道括约肌闭锁不全、异位输尿管、尿路感染未控制等导致的尿失禁及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肺、血液系统等疾病者。
1.2方法:取穴:⑴百会、肾俞、太溪、涌泉、脾俞、命门、膀胱俞;⑵气海、关元、神阙、太溪、涌泉、足三里、中极。
治疗组: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百会使用隔姜温针灸,神厥使用隔姜隔盐灸,脾俞、肾俞、命门使用温针灸与隔姜灸,温针与隔姜合并一起操作,针刺得气之后将直径约4cm,厚0.3cm-0.6cm的姜片中央钻一小孔,将有孔姜片穿过针柄,紧挨皮肤,然后将2cm长的艾柱穿过针柄,紧挨姜片,点燃艾柱每次每穴2壮,施灸时患者下腹部及腰部出现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宜,针灸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一个疗程间隔两天,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期间嘱患者多休息、保暖、避风禁食生冷寒凉食物,禁洗浴,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由于姜片紧挨皮肤,长时间灸治时,容易烫伤皮肤,可用2张长约4cm,宽约2cm硬纸片,一折为二作为支撑,分别从姜两侧垫起来。
对照组: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艾灸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艾条对准上述穴位交替行温和灸20-30分钟,致局部皮肤发热、潮红。
每日治疗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治疗期间停服任何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尿失禁症状消失,日常活动及增加腹压情况下无漏尿;有效:日常活动及增加腹压后漏尿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漏尿次数无变化,尿垫试验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资料按照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SUI指患者平时无尿失禁状态下当腹压骤增时(例如咳嗽、大笑、打喷嚏、提举重物等)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是成年女性常见疾病,该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难以启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医学特色的针灸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特色,疗效明确[2]。
在国内临床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
SUI在传统医学中属“小便失禁”范畴,《诸病源侯论,小便不禁》云:“小便不禁,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而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
《金匮》所谓“上虚不能治下者也”,由此可见该疾病多肾气亏虚,下焦受冷,开合失职,固摄无权,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采用温补方法辅艾灸[3],治则当以补肾益气,升举固脱,百会为督脉经穴,定位巅顶然督脉起于胞中。
下与会阴联络膀胱,且督脉为阳脉之海,故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气海可补肾元气。
关元、中极为足太阳膀胱经募穴。
足三阴任脉之会,针之可温补下焦调摄膀胱气机。
关元乃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可升阳固脱,涌泉为肾经井穴,水之源泉,内经云“并在脏着取之井”,太溪为肾经原穴,原穴可通达元气,维护正气,调整脏腑。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可取十二原”。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决之阳。
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能透诸经而除百病”,隔姜灸能祛虚寒,隔盐灸能回阳救逆,神阙穴为母体于胎儿营养通道。
柏智云曾创立脐—经络理论体系。
通过上述治疗,温肾壮阳,调理膀胱之功,使下焦固摄有权,开合适宜,尿液得以控制,同时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补脾益肾,扶正固本,有益气固脱之功,与现在中医大家李可的“土伏火”理论相对应。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以轻中度居多,文献报道压力性尿失禁就诊率只有25%,故应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患者疑虑,消除患者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引导患者尽早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4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隔物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切,可缩短病程,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3-645。
[2]梁远兰,杨秀琼,梁健桃.温针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l,25(11):2884-2885.
[3]萨仁.温灸气海穴治疗中老年女性应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