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常见的实验室药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uO
B.Na2CO3
C.NaCl
D.H2SO4
2.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加块状固体B.读液体体积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西平城出主的人面鱼纹彩陶盆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钛
合金
C制造某赛车车身大部分结
构的碳纤维
D衣用机车轮胎的合成橡胶
A.A B .B C.C D.D
5.某品牌化肥标签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易溶于水
B.该化肥是由N、H、C、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NH4HCO3能与碱性物质反应
D.NH4HCO3受热可能会产生含氮元素的气体
6.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
A HCl气体(H2O)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后收集气体
B KCl(MnO2)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Na2CO3)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
8.生活中金属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熔点高B.良好的导电性
C.硬度大D.银白色的光泽
9.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C.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盐、镁盐
B.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进行消毒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净化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净化环境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
C.煤气泄漏,开灯检査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12.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有机化合物B.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D.C2H5OH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6:1
13.以下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 H2
B.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Fe2+
C.3个氧分子: 3O2
D.钙元素的化合价为十2价: 2+Ca
14.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水与能源”。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与利用中正确的认识是()
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化学变化
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用途性质
A 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一氧化碳作燃料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C 生铁作铁锅铁具有导热性
D 盐酸除锈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

这里的“钙”是指_(填“原子”或“元素”)。

下列食品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作用。

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在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常用的防滑剂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它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5(OH)2(CO3)4△5MgO
+ X + 4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用下列字母
..填空:
a.氢气b.小苏打c.无水氯化钙d.硝酸钾
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
18.(8分)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让世人再次见证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大桥建设过程使用了大量的石灰石资源。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CaO,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可知:CaO与H2O反应会热量_____(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_____℃烧所得CaO活性最高。

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流程如图2:
图3为NH4Cl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影响
(浸出率=进入溶液的某元素的质量
原固体中该元素的总质量
×100%)
可知:①较适宜的NH4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②流程中线框内部分若改用_____溶液(填化学式),也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相同的生成物。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
探究.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______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
(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A
【解析】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
A、CuO是由氧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Na2CO3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B不正确;
C、NaCl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C不正确;
D、H2S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B
【解析】
试题分析:块状药品取用的方法是“一平二放三慢滑”,A错误;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正确;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C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D错误。

故选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3、A
【解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故说法不正确.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故选A.
4、C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材料叫复合材料。

【详解】
A、鱼纹彩陶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D、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故选C。

5、B
【解析】
A、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易溶于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
14
100%17.7
14+15+12+163
⨯≈
⨯⨯
,而标签上的含氮量为16%,所以该化肥为混
合物,但符合题意;
C、NH4HCO3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NH4HCO3受热可能会产生含氮元素的气体氨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之间会相互反应,但不能相互转化,选项A正确;
B、实现③转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可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而非氯化钠,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需要通入二氧化碳或者某些可溶性碳酸盐,但不能是难溶性的碳酸钙粉末,选项C错误;
D、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等,但是不能加入氢氧化钾,因为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混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反应不能发生,选项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解:A、氢氧化钠固体检验吸水性,但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除杂时,不能生成新杂质,不能引入新杂质。

8、B
【解析】
A.不是所有的金属熔点都很髙,有一些金属熔点较低,例如:汞,故A错误;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B正确;
C.不是所有的金属硬度都很大,有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例如:铅硬度很小,故C错误;
D.金属不同,金属的颜色可能不同,如铁是银白色,但铜是紫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
B、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37
137
×100%=27%,错误;C、NaN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接近饱
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KNO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析出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可溶性钙盐、镁盐溶于水,电离出钙镁离子,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不是用于消毒,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净水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A
【解析】
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详解】
A、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故A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B不正确;
C、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露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开灯,以防发生爆炸,故C正确;
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D不正确;故选A。

12、A
【解析】
A.酒精(C2H5OH)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故错误;
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错误。

故选:A。

13、C
【解析】
A、两个氢原子应表示为2H,选项A错误;
B、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应表示为Fe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是亚铁离子Fe2+,选项B描述错误;
C、三个氧气分子,表示个数的数字在氧气分子正前方,选项C正确;
D、元素化合价标注时,正负号在数字前方,所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不能写成2+,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
表示分子或者原子个数的数字应在分子或者原子的正前方;化合价标注元素正上方,正负号在数字前方;离子所带电荷数标注在符号右上方,正负号在数字之后。

14、C
【解析】
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不正确;
B、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若不慎将酸溶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正确;
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不正确。

故选C。

15、A
【解析】
A 、洗涤剂能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流走,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做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C 、生铁做铁锅,是因为生铁具有导热性,不符合题意;
D 、盐酸除锈,是因为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1) 元素 B
(2)乳化
(3)石油 CH 4+ 2O 2
CO 2+ 2H 2O
(4)H 2O
【解析】
试题分析:(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

这里的“钙”是指元素,鸡蛋能提供丰富蛋白质。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 2O 2
CO 2+ 2H 2O 。

(4)根据化学方程式Mg 5(OH)2(CO 3)4△5MgO + X + 4CO 2↑,推得X 的化学式为H 2O 。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乳化作用;化石燃料;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2Ne NH 4+ N 2O 5 Mg 2+ d c b a 2343Fe+2O Fe O 点燃 43322NH HCO ΔNH +H O+CO ↑↑ 22Fe +2HCl= FeCl +H ↑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
【解析】
(1)①2个氖原子就是在氖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e ;
②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4+,故填:NH 4+;
③五氧化二氮分子就是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故填:N 2O 5;
④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Mg 2+。

(2)①硝酸钾中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用于做复合肥,故填d ;
②无水氯化钙可用做干燥剂,故填c ;
③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和受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粉,故选b ;
④氢气可以燃烧生成水,可用于做燃料,故填a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 ; ②碳铵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43322NH HCO ΔNH +H O+CO ↑↑ ;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2Fe +2HCl= FeCl +H ↑;
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
18、放出 900 煅烧时间相同 10% 422322NH Cl+Ca(OH =CaCl +2NH +2H O ↑) 复分解反应 NH 4HCO 3或Na 2CO 3(合理即可)
【解析】
(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900℃时所得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的时间;
(2)①通过分析图象中氯化铵浸出钙离子的质量分数可知,较适宜的NH 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所以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Ca (OH )2=CaCl 2+2NH 3↑+2H 2O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图中的流程分析可知,碳酸氢铵和氨水、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所以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NH 4HCO 3溶液。

故答案为:(1)放出;900;煅烧时的时间;
(2)①10%;2NH 4Cl+Ca (OH )2=CaCl 2+2NH 3↑+2H 2O ;复分解反应;②NH 4HCO 3。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2232CO +2NaOH=Na CO +H O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碳酸钠 硝酸银 氯化钠 不正确
【解析】
烧碱是氢氧化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

【详解】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Na 2CO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2232CO +2NaOH=Na CO +H O 。

[设计实验]
[交流与讨论]
稀硝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故他的观点不正确。

【点睛】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是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