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 . 用刻度尺认真的测量硬币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
C .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 .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2. (2分)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 ℃,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A . 36.6 ℃
B . 39.6 ℃
C . 3 ℃
D . 76.2 ℃
3. (2分) (2018八上·博白月考)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 1.2 m/s
B . 12 m/s
C . 1.2 cm/s
D . 1.2 km/s
4. (2分)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 . 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D . 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5. (2分)(2016·孝感)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340m/s
C .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 . 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6. (2分)(2011·朝阳) 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
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7. (2分) (2016八上·濮阳期中)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 .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
B . 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
C .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D .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8. (2分) (2017九下·无锡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的形成
C . 霜的形成
D . 冰的形成
9. (2分)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 . 蒸发
B . 径流
C . 水汽输送
D . 太阳辐射
10. (2分)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 .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 . 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 . 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 . 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43分)
11. (2分)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来说是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鞋底有条纹,是为了________ 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
12. (1分)(2019·宣州模拟) 在嘈杂的环境中用耳机听音乐时,因为背景噪音太大,为了听得清楚,就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这会对耳朵听力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注意合理使用耳机。

其中“调高音量”指的是调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 (3分)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波叫超声波,地震时产生的强度大的________声波对人体十分有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海面上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8 s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________m.
14. (6分) (2016八上·源汇期中)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20 1.52131
230 2.01284
350 2.5656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_______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
(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 cm的金属管.
15. (3分)(2017·抚顺模拟) 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________;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游戏的人耳中.
16. (2分) (2019八上·澧县期中) 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

(2)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

17. (2分)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____
18. (4分) (2016八·吴忠月考)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1)用超声波碎石(2)用声纳探海深(3)利用B超做体检(4)用超声波除尘.
其中利用声波传递的“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各空都选填序号)
19. (2分) (2015八上·陕西期中)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
20. (2分) (2017八上·市南区期末) ①小雨看到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②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
③在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避开地上发亮的水坑.
请你选出其中一个物理现象,并运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解释现象________:________.
21. (3分)为缓解旱情,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中的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便___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22. (10分) (2016八上·东莞期中) 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23. (3分) (2016八下·桑植期中) 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________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北方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有冰花,是由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冰花凝结在窗户的________(内/外)表面.(前两空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三、实验题与综合 (共3题;共13分)
24. (7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1)图中硬纸板上小孔的作用是使烧杯内外的________
(2)实验中除了图中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
水银﹣39357
酒精﹣11778
(4) a、b是两个实验小组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_______ 不同.
从图中实验现象和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水的沸腾条件是________
(5)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纸板内侧有大量水珠,其中“水珠”是由水蒸气________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6)实验中为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5. (4分)(2013·南通)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________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________;
如何判断:________.
26. (2分) (2018八上·潮安月考) 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为1.85________;
(2)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2题;共9分)
27. (4分)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 m/s.
28. (5分)在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________不同.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中考当天气温为15摄氏度,则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43分)
11-1、
12-1、
13-1、
14-1、
14-2、
14-3、
14-4、
15-1、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2-2、
23-1、
三、实验题与综合 (共3题;共13分)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5-1、
25-2、
25-3、
26-1、
26-2、
四、计算题 (共2题;共9分)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