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花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瑰、玫瑰、紫玫瑰。
〔来源〕为玫瑰科玫瑰属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初放的花。
〔成分〕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主要成分为香芽醇、牻牛几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
此外,尚含槲皮甙、苦味质,脂肪油、有机酸、红色素、黄色素、蜡质、β-胡萝卜素。
〔作用〕
一、历代经验
1.理气解郁:玫瑰花有理气疏肝解郁止痛作用。
《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
《山东中草药》:“治肝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烂,吐血,噤口痢”。
2.活血止血:玫瑰花有活血散瘀及止血作用。
《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本草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
治风痹”。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下痢等”。
《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二、近代研究
1.利胆作用:用大白鼠胆总管造漏试验证明玫瑰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1〕。
2.解毒作用:玫瑰花煎剂能解除口服锑剂的毒性(小鼠)。
但仅以吐酒石口服法为限,且吐酒石的抗血吸虫作用也随毒性解除而消失,据推测,可能是玫瑰花改变了吐酒石的结构所致〔2〕。
〔性味〕甘、微苦、温。
归肝、胃、心经。
〔功效〕理气止痛,活血止血。
〔主治〕肝胃气痛,上腹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吐血咯血,痢疾,乳痈,肿毒。
〔临床应用〕
1.月经不调:玫瑰花常用于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腹痛,乳胀等。
单用有效,常配伍月季花、益母草、当归、芍药等活血调经药,方例《玫瑰膏》、《二花饮》;气血虚弱之闭经可配伍黄芪、白术、当归、补骨脂等补气血、养肝肾药用,方例《加味保贞汤》。
2.肝胃气痛:玫瑰花常用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胀痛,咽部有异物感,类似于胃肠神经官能症,常配伍香附子、枳壳、、川楝子等理气舒肝药,方例《玫瑰解郁汤》;咽部异物感用《玫瑰半夏汤》。
3.痈肿疮毒:玫瑰也常用治乳痈及肿毒初起,单用煎服有效。
也用治吐血、咯血。
此外,尚可用治头痛、风湿痹痛,下痢脓血等。
〔用量〕 3~10克,丸散酌减。
〔用法〕生用,或晒干研细末服。
〔禁忌〕无郁滞者不宜用。
〔附方〕
1.玫瑰膏(《饲鹤亭集方》):玫瑰花熬后去渣,加白糖收膏。
2.二花饮(验方):玫瑰花、月季花、当归、丹参、益母草、芍药、香附子。
3.加味保贞汤(经验方):玫瑰花、补骨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菟丝子、韮菜子、胡桃肉、甘草。
4.玫瑰解郁汤(验方):玫瑰花、川楝子、芍药、香附子、柴胡、枳壳、甘草、厚朴。
5.玫瑰半夏汤(验方):玫瑰花、半夏、苏叶、厚朴、郁金、枳壳、瓜蒌、绿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