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城市规划编制中的两个应用——原

合集下载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一、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概述GIS是一种通过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工具,它将地理信息与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相结合,实现对地理空间的全面认知和分析。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师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城市的空间特征和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

1.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GIS可以整合各种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如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通过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帮助规划师评估城市现有基础设施的状况和需求,并优化设施布局和资源配置。

同时,GIS还可以监测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提高运维效率。

2. 空间分析和土地利用规划GIS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精确的空间分析,帮助规划师确定和优化不同区域的用地功能。

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可以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 环境评估和风险分析GIS可以对城市环境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风险。

通过分析环境因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规划师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策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市交通规划某市规划部门使用GIS技术对市内道路交通进行分析和规划。

他们收集了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状况、道路容量等各类交通数据,并通过GIS平台进行空间分析。

最终他们制定出了合理的道路优化与交通管理方案,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2. 案例二:某区土地利用规划某区规划部门利用GI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他们收集了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等相关数据,并通过GIS平台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以此带动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在城市规划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为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科技。

它可以方便地记录和分析不同地区的各种信息,帮助规划者制定更好的规划方案。

在城市规划中,GIS技术可以用来记录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道路交通情况等基础信息。

规划者可以在GIS系统中为不同地区分配合适的发展方向。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帮助规划者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二、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中的热点话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应用大量现代化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将城市和居民联系在一起,提升城市的运转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市政府管理城市设施、公共资源和改善交通流动。

例如,通过搭建无线通信网络,市民可以在线上进行查询信息、购物、交朋友等各种事情,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通过在城市公共资源上设置节点,例如公厕、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府可以更好的管理这些资源,保持城市的整洁度和公共环境的卫生情况。

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市政府可以更快速了解市民的需求和疑虑,作出合适的决策。

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城市规划需要科技的支持,但科技本身并不是可持续性的保障。

可持续性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

城市规划师需要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考虑到该城市的建设与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

例如,规划师可以考虑降低能源的使用,使用现代化的环保技术,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

同时,规划师也可以考虑可持续城市的交通问题,这会导致城市更具可达性,还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作者:张学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城市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笔者从城市规划的发展着手,分析了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且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字: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发展趋势Abstract: as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n urban planning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This paper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to analysis the GIS technology in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and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trend,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analysis; Devel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需要对城市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用,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进而对各个部门进行综合的部署和具体的安排。

对城市的规划包括对土地的利用、城市的保护以及景观的规划,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能够整合、分析、展示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技术。

在城市规划领域,GIS已经成为了规划决策的有力工具,为城市规划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指导城市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分析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土地利用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GIS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们创建数字地图,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中各区域之间的关系。

利用GIS技术,规划师们可以根据地形、土地利用和交通情况等因素,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和评估。

规划师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开发方向,确保城市的用地合理性,并提高城市规划的精度和可持续性。

二、基础设施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是连接城市各地的重要部分,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GIS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们分析城市中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未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利用GIS技术,规划师们可以预测城市的增长方向并设计相应的基础设施规划,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估价和市场分析城市土地估价对于城市规划非常重要。

利用GIS技术,规划师们可以对城市中的土地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其价值和适用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土地估价的精度,并且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土地信息,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和投资价值。

四、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GIS技术,规划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城市环境。

例如,规划师可以使用GIS技术评估污染源的分布,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应急响应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急响应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减少损失和救援时间。

利用GIS技术,规划师们可以制定更准确的应急预案,根据地理信息对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进行分析,并指定逃生路线和集结点等。

结论总之,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工作逐渐成为重中之重。

城市规划除了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还要考虑地形、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往往效率低下,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GIS技术也逐渐在城市规划中崭露头角。

GIS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学原理的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GIS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一、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获取城市规划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建筑分布、道路网、绿化覆盖率等,而这些信息的获取通常需要在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传统的实地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而GIS技术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摄影数据等,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城市的地理信息。

二、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处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本身是一张张纸质图、照片等多种形式存在的,要想将这些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

而在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GIS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数据分析在城市规划阶段,需要对城市各部分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例如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等。

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往往依靠人工和纸质文档,效率低下,并不够准确。

而GIS技术可以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可以基于地理位置等维度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评估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GIS技术,分析城市交通的瓶颈、优化道路结构、提高交通流量等。

四、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可视化在城市规划阶段,需要将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全面地诊断城市的问题及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城市规划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与变革。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它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学模型、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空间分析方法,将各种地理要素以可视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城市规划者能够深入了解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环境以及各种地理现象的关联性。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 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无人机、遥感卫星和GPS等技术,实现对城市的地理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和管理。

通过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数据的有效整合,城市规划师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的空间特征与发展潜力,为合理规划城市提供数据支持。

2. 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能够模拟和预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空间分析,城市规划师可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成本效益、可行性和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可视化展示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复杂的地理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并通过互动式的界面进行数据查询和交互操作。

这使得城市规划师能够将规划方案的内容和意图更加生动地传达给公众,促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过程,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趋势1. 3D地理信息系统的兴起: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3D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新趋势。

3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城市规划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城市的三维结构和空间组织,从而更好地制定规划策略。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GIS技术,全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可用于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分析与可视化等多个应用领域。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首先,GIS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的数据获取。

城市规划需要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使用、道路、建筑、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使用GIS技术,可以高效地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使规划工作更加科学、精确和全面。

其次,GIS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的空间分析。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交通通行、环境等因素。

通过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模拟不同的规划方案,比较其优缺点,找出最优方案。

同时,GIS还可以绘制规划图,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的参考。

除此之外,GIS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的环境评价。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通过采用GIS技术,可以将大量的环境数据整合,并进行可视化分析,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

这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出环境友好型的规划方案。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的灾害预防。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不同自然灾害及人类因素对城市的影响,比如洪水、地震、病毒疫情等。

而GIS技术可以整合大量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输出各类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结果,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总的来说,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含盖了数据采集、空间分析、环境评价、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它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了可视化的参考,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让城市人口的结构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城市布局和空间分布更加精准。

GIS技术能够准确地进行大量数据整理分析,将整理后的数据提供给工作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城市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

基于此,文章从GIS技术的应用功能入手,分析了GIS技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和GIS技术在城市专项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为现代城市开展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让城市的规划管理变得更加科学,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GIS技术;城市规划;应用引言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学科的相关技术应用逐渐完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使城乡发展极度不均衡,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随着该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市民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相关工作人员也带来挑战。

GIS技术的使用,能够准确了解所规划地区的基本信息,同时该技术具备超强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改善传统方式数据处理慢、错误率高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 GIS技术的应用功能1.1数据收集与整理功能数据收集与整理功能是GIS技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更大的信息数据储存量。

GIS技术与计算机功能互补,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人工操作,提升了GIS技术的可操作性。

GIS技术还可以将数字和文件信息编辑至图片与公式中,建立更全面的信息数据网络,为城市规划提供便利。

1.2数据管理功能GIS技术是为城市规划管理服务的综合性系统,其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按数据类型的不同,将图片、数据与文本进行分类。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说,GIS技术的应用节约了人力,为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了便利,有效实现了地理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1.3绘图功能传统的绘图功能是由人工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测量绘制,此方法不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精确度上也稍显不足。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GIS即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又叫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以地图为基础,以空间和属性数据为核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集成、处理、分析、查询、显示真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

目前,GI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为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GIS技术可以将纸质地图数字化,并将空间和属性数据作为关联信息存储,利用图形界面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地图制图和信息交互,形成一个用于组织、管理、维护和使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在城市规划中,GIS系统不仅可以建立城市数字地图数据库,收集、存储、整理市区、行政区和交通网络等各类信息,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模拟和决策支持。

通过GIS技术可以建立城市规划的可视化模型和三维模型,帮助规划师更加直观地评估不同方案的影响和优劣。

二、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1.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通过GIS技术,可以进行模拟预测城市交通运输的状况和需求,进行交通网络构建与优化,建立交通场站和道路交通标识,制定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等。

2.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合理利用和规划城市的土地资源,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规范市区和周边的规划开发。

GIS技术可以对土地类型、土地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周边的环境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评估,并通过数据表和地图的格式进行展现,帮助规划师制定更加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3.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灾害防治规划城市灾害防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规范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方面,保障城市正常运转。

GIS技术可以对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建立城市灾害应急机制和预警系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根 据 这 些 比较 我 们 可 以很 清 楚 、很 明 白 的 看 出 来 城 市 空 间 的
对 收 集 来 的 资 料 进 行 科 学 的 管 理 ,不 断 对 数 据 库 的 数 据 进 行 更 新 , 保 证 数 据 库 数 据 的 科 学 性 和 准 确 性 ,避 免 一 些 不 必 要 的 重 复 和 错 误 , 更 加 的 有 利 于 城 市 的 规 划 。地 理 信 息 系统 有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特 点 就 是 可 以 将 图 文 信 息 一 体 化 , 而 在 城 市 规 划 的 过 程 中一 直 有 一 个 难 题 就 是 很 难 将 数 据 文 档 与 图形 模 型 很 好 的 联 系 起 来 进 行 管 理 ,而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很 好 的 解 决 了 这 个 问题 ,利 用 数 据 库 与 先 进 的 计 算 机 技 术 对 文 档 与 图 形 进 行 一 体 化 的 管 理 ,将 空 间 数 据 与 属 性 数 据 很 好 的 联 系 起 来 , 提 高 城 市 规 划 的科 学 性 ,有 利 于 更 好 的 对 城 市 进 行 管 理 。 2 、提 高 城 市 规 划 管 理 的 水 平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G I s ) 引 入 到城 市规 划 中的另一 个有 利之处 就是 可 以更好 的提高 城市规 划 管理 的水平 。首先 在城 市规划 管理 的前 期数据 资料 的收集 阶段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对 资 料 的采 集 、整 理 、储 存 、分 析 都 是 十 分 科 学 的 ,它 可 以 及 时 的 对 数 据 进 行 更 新 ,保 证 数 据 的 准 确 性 与 实 效 性 ,这 样 才 能 为 以后 的决 策 提 供 很 好 的 保 证 。在
N 新 e w O b 观 s e r 察 v a t i O n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引言城市规划是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制定政策,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平衡,使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其精准度和分析能力非常适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使用。

本文将论述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二、城市规划过程城市规划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骤:规划前期、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

规划前期是指收集和分析与城市有关的数据,例如城市历史、人口、交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

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导入GIS系统中,从而通过GIS分析工具得出数据可视化效果和决策支持分析报告。

规划制定是基于前期分析,制定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

该过程中需要进行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城市设计和经济运营模拟等方面的分析。

这些分析与动态可视化效果,将协助规划师更加直观地洞察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与特性,并且使决策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可行性研究和预测结果。

规划实施是基于规划制定的结果,实施城市发展策略和政策,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过程需要有GIS进行基础数据管理和更新以便跟踪进展情况和做出分析结果。

三、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GIS能够将城市在空间上进行划分,且分析数据结果非常直观,如交通流量、物流网络和服务分布等。

这些结果是在城市规划常用的模拟结果之一,通过这些模拟结果,规划师可以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快速地评估,以得出解决方案。

同时,由于GIS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优秀性能,可以使规划师在解决问题和决策过程中项目更加清晰直观,达到优化规划页,提高决策的准确率。

2.场景重现这是GIS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强有力手段。

GIS系统能够模拟城市的不同尺度和层次,从而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城市空间特征,例如交通流量、地形、气候、建筑、路面、绿地和人流等。

此外,GIS还能让人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城市产业、就业机会、人口预测、交通流量预测和对环境的影响等,从而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前言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GIS作为一种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GIS的定义及基本原理GIS是为了解决由人们活动和组织管理引起的各种空间情况与生态系统问题而设计的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

GIS可以描绘、存储、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以及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GIS系统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应用系统。

GIS的数据来源往往包括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城市地形分析GIS在城市规划中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对城市地形进行分析。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市区发展建设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如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绿化、河流水系、环境治理等等。

通过GIS分析,可以获取更为详细的地形数据,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各种延伸分析,例如路段拥堵情况分析、居民迁移趋势分析、绿化空间评估等。

2.基础设施规划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往往需要对市区内各基础设施系统的质量、覆盖率以及间距等进行考核与规划。

通过GIS技术,能够更精确、更高效地获取各种基础设施的数据,例如道路交通、电力、自来水、旱厕等。

对于任意一座城市而言,基础设施的分析决策,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GIS技术,可以更加快捷和精准化地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

3.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GIS技术可以协助城市规划者们进行土地评估、建筑潜力评估、基础设施配套必要性评估等工作。

通过抽取大量土地空间数据,再基于蓝皮书、绿皮书等国家地方规划法规,制定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并借助GIS进行动态利用分析和评估。

4.社区规划评估城市规划常涉及社区建设和社区规划的安排工作。

社区规划安排中,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考量因素,并且需要思考到未来的社区持续发展。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简析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一、城市空间分析GIS技术可以建立城市的空间数据库,将城市发展历程进行追踪并将城市的各类数据一一标注于地图上,应用空间分析技术,比如热力图、线性回归等,可以评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以及空间分布情况。

在城市道路规划、土地分配等方面,GIS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人流、车流、商业等数据,实现城市空间的最优化规划。

二、城市规划设计GIS技术可以通过基础图层数据、遥感图像数据等来构建规划设计模型,实现城市规划过程中公共空间合理划分、城市设计的后效性分析和大数据管理及可视化,以及不断更新、调整规划设计方案等功能。

例如,基于GIS技术建立的“绿地系统”可以分析最适宜的绿地规划和绿化方案、避免重复规划和建设等,是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三、城市环境管理GIS技术可以准确地记录城市环境信息,并进行研究、分析和管理,用于监测城市的环境变化、环境评估以及环境保护。

通过GIS技术,城市环境污染源的区域分布、污染物质队列的体量分析等信息可以快速掌握和有效处理,使城市环境管理更加高效。

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保障城市的通信管线、街道照明、排水系统、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的科学分布、维护和管理需要GIS技术的支持和应用。

使用GIS技术提高城市基础服务的质量,做到科学规划、精简布局、解决问题。

GIS技术可以通过内容关联和时空分析,实现城市安全资源的实时监控、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应急响应。

GIS技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可以及时判断和定位交通拥堵、疏散路径、应急措施等,有效的指导应急处置的决策,提高城市安全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总之,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字应用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精确、科学的数据支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一、GIS技术简介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特征以地图等形式描绘、记录和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它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集成、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广泛应用于地理资源管理、农业、水利、环境监测、地质勘察、城市规划等领域。

二、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人口分布、交通路线、设施布局、民生福利、环境保护等。

GIS技术的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规划GIS技术可以将城市土地资源的不同类别、用途和所有权等信息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

通过运用时空数据模型,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和分析,规划师可以在GIS平台上方便地制作土地利用规划图,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道路网络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GIS技术可以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不同的交通规划策略。

例如,规划师可以通过GIS平台来计算不同街区到市中心的交通时间、路径、拥堵情况等,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道路建设方案。

3.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的布局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GIS技术可以建立公共设施数据库,包括各类公共设施的类型、区域、分布情况和需求量等。

规划师可以通过GIS平台来分析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年龄结构、职业分布等,从而对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布局提供科学建议。

4.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问题。

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物种群分布等多个指标。

规划师可以通过GIS平台绘制不同生态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态绿化规划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标。

三、应用案例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南山区GEO项目通过引入GIS技术和3S技术,对区域资源和环境进行综合和分析。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GIS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分析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IS空间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城市扩张的需求、人口、环境、交通等多个维度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也可以推断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流动性和灵活性等。

本文将介绍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布局GIS空间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城市人口、交通状况等数据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例如,将道路、铁路、地铁、公交线路等基础设施图层输入GIS系统中,再输入人口密度等数据,就能得到一张覆盖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人口密度热力图。

这样的热力图可以揭示出城市中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区域的位置,并有助于城市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交通瓶颈和人口分布状况。

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城市规划者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来规划和布局适当的基础设施。

二、绿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占地面积较小通常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理解城市中的绿地分布情况,以帮助绿地规划和管理。

例如,在输入城市中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绿化率、地形等数据后,GIS系统可以生成一张描绘出城市绿地分布情况的热力图。

通过这些热力图,城市规划者可以识别出城市中缺乏绿化的区域,并提供改进方案,从而使城市绿地更为均匀地分布,符合人们的日常需求。

三、应急管理系统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用于监控城市中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海啸等。

例如,在城市中监测早期地质灾害风险时,在输入城市地质构造、Landsat卫星图像等信息后,伽马束特征分析可以有效地鉴别处地质隐患点。

随着地质灾害点位被识别出来,应急管理系统也需要对这些灾害点位进行跟踪和管理。

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识别出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等重要的设施,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口疏散措施。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GIS空间分析功能不仅能够生成详细的地图和平面图,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空间分析功能,支持城市规划者进行城市扩张、交通规划和灾害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空间分析方法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空间分析方法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空间分析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变得日益重要,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GIS技术结合空间数据分析和地图可视化,为城市规划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城市发展。

一、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 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GIS技术利用卫星影像、地理数据库和现场采集的数据,获取城市地理信息,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了解城市的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地理可视化:GIS技术能够将复杂的地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地图,以帮助规划师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城市形态、土地利用和交通网络等。

通过地图的形式展示数据,城市规划师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城市的特点,从而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规划方案。

3. 空间分析和模拟: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和路径分析等,以帮助规划师预测城市规划方案的影响和效果。

例如,规划师可以使用GIS技术来评估道路交通拥堵的情况,分析交通流量,并提出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

4. 三维城市建模: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还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将规划方案以三维的方式呈现,使规划师和决策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的未来发展。

通过三维建模,规划师可以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并进行可视化比较,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规划方案。

二、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分析方法1.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一种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广泛。

它通过给定一个点、线或面的半径,生成以这些要素为中心的缓冲区,用于分析影响范围。

例如,规划师可以通过缓冲区分析来评估建筑物的覆盖范围,以确定合适的建筑密度。

2. 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一种基于路径和距离计算的GIS空间分析方法。

它可以用于分析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达性,如评估公共交通站点的服务范围、分析道路交通流量等。

网络分析能够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规划交通系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绿化规划
GIS可以辅助进行城市绿 化规划,优化绿地分布和 景观设计。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和修复
GIS可以辅助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等 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和管理。
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
GIS可以监测和评估城市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数据支 持。
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
GIS可以辅助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方面的规划和管理。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 GIS在城市规划的具体应用 • GIS在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 GIS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规划的效率和科学 性。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技术融合与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将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推 动城市规划的创新和发展。
数据共享与开放
未来城市规划数据将更加共享和开放,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应用。
智能化和精细化
未来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精细化,利用GIS技术实现更加 精准的城市规划和决策。
05 结论
交通规划
交通流量分析
01
GIS可以分析城市交通流量和流向,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
数据支持。
交通设施布局
02
GIS可以辅助进行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如公交车站、地铁站等,
优化交通网络。
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03
GIS可以评估交通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需求预测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工具、新思维和新方法。

GIS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引领和先导的作用。

关键词:GIS技术;城市规划引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工作原理是以测量测绘为依据,利用相应的软件(例如,ArcGIS软件、TransCAD软件、EsriCityEngine软件等)和硬件(计算机硬件即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构建全新的新型数据库,从而获取精确的数据。

在土地测绘中应用测绘地理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空间要素的类型,并描绘出完整而准确的地图,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GIS技术GIS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由地理空间数据、用户、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对项目区域内的地理信息、用户和管线系统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动态管理的技术GIS系统在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用户需要的信息构建在一个数字集成的平台上,实现信息内容的综合和可视化管理。

本项目运用ArcGIS系统,利用RTK/GPS测量仪,手持GPS采集器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将构建GIS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数据收集、更新到数据库中,为科伦坡供水管网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利用GIS系统,在项目实施阶段,利用测量仪和手持GPS采集器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准确定位供水管道的铺设位置、埋设深度、入户连接位置、管道附属设施的位置信息,同时在系统中输入管径、管道属性等附属信息,将相关数据上传到GIS数据库中,为科伦坡供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本管网资料。

利用GIS系统实现项目区域内的地图查询功能,数据录入与统计功能,管线设计功能、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图纸输出功能等。

二、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2.1三维模拟预测技术应用在与GIS的相关功能进行有机连接的过程中,系统内容的功能大部分是由数据基础功能进行支撑的。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个能够收集、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的工具,对于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深化应用。

首先,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等方面。

利用GIS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细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GIS技术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优化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包括道路网络、公交线路以及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等方面。

通过GIS技术可以模拟和评估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制定出最优的交通规划策略,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效率。

再次,GI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环境规划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情况以及噪音水平等方面。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对城市绿地分布、生态敏感区域等进行空间分析和评估。

基于GIS技术,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

最后,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因素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GIS技术提供了一个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将不同空间数据集成起来,辅助规划决策。

通过GIS技术,可以进行多种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包括可视化模型、多属性决策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规划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潜力和限制,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在城市规划编制中的两个应用——原理、方法和实例侯全,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Phone:(852)34117886,E-mail: quanhou@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和深入。

本文讨论了GIS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两个应用,即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和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分析两个方面。

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能够为确定街区改造方式、改造次序等提供可靠的、数量化的依据,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则可以为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规模和城市空间布局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GIS 城市规划 应用1. 研究背景城市规划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城市设施和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作为存储、分析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技术,为日益复杂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可以协助城市规划工作者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朱阿兴、Carl G. Amrhein、Anthony C. Lea,1996)。

相应的,GIS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中应用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的角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按照研究涵盖的地域空间范围来看,其中就包括了城市空间扩展与建设用地格局分析研究(Anthony Gar-On Yeh and Xia Li,1997;陈晓军、张洪业、刘庆生,2004;李江、段杰2004)、土地评价研究(黄瑞红,1997;梁留科,1998;马安青、王建华、陈东景、巴雅尔、周月敏,2002;朱子豪,1996)、公共设施的选址应用研究(Mark W. Horner and Tony H. Grubesic,2001;周启鸣、K. Charnpratheep,1996)、GIS在小尺度的社区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Kheir Al-Kodmany,2000)等方面。

另外,有研究者对于GIS作为增加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程度和提高规划公平水平的工具(Emily Talen ,1998;Emily Talen,2000)、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用GIS 的非技术性问题(Hiroyuki Kohsaka,2000;宋小冬,1996)以及利用GIS实施在线规划(Online Planning)的实践(Lee Lik Meng and Tan TS,2002)等方面也作了探讨。

GIS在不同专业中的应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GIS应用的局限性,而不要忽略专业知识对GIS在本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具体到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例子,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只有将GIS与城市规划专家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充分发掘出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潜力(朱阿兴、Carl G. Amrhein、Anthony C. Lea,1996)。

城市规划既有一些世界性的普遍原则,也有很强的地方性。

不同的国家实行着不同的规划制度和体系,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城市之间在城市规划体系方面,也存在着细微的的差别。

就每个特定城市而言,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国内的情况一般包括四个层次,即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应用GIS的可能性和问题也是不同的。

本文探讨在深圳市宝安区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应用GIS的两个实例,即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分析和城市土地适宜建设性评价两个方面。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体系除了受全国性的规划法律制约外,多年来深圳一直在借鉴香港城市规划的经验和做法,因此深圳市城市规划体系还深受香港城市规划制度和体系的影响(深圳、香港及国内其他地区城市规划体系的大致对应关系见表1.1)。

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适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层次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土地适宜建设性评价则适用于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层次。

表1.1 深圳、香港和国内其他地区城市规划层次体系的大致对应关系城市/地区 深圳 香港 国内其他地区全市总体规划 全港发展策略 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次区域性图则 分区规划法定图则 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发展大纲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体系详细蓝图 详细蓝图 修建性详细规划资料来源: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香港城市规划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卢惠明、陈立天(1998)。

2. GIS在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合理确定每个规划地块的开发建设强度是其中一个核心环节。

如果规划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那么每个街区的现状开发强度是确定每个规划地块开发建设强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另外,在规划范围涉及到旧城区的改造(redevelopment)的情况下,统计每个街区的现状建设强度可以为合理确定旧城改造的范围、时间安排以及改造强度等决策提供数量化的依据。

因此,进行街区建设强度统计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尤其是涉及旧城改造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辅助决策手段。

街区建设强度可以通过两个重要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反映出来,即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是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将这两个指标扩展到城市街区层次的空间范围,即街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统计,可以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尤其是涉及到旧城改造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传统的做法是通过规划设计人员的经验估计,或者在场地面积不大的情况下,手工计算街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在有合适的电子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高效、准确地统计出较大空间范围内的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从而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尤其是涉及到旧城改造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数量化的依据。

进行城市街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统计,涉及GIS的空间查询和量算功能,主要包括图形与属性互查以及几何量算(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韦中亚、田厚,2001)。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 利用GIS进行城市街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统计操作流程图2.2 应用GIS进行城市街区建筑技术经济指标统计的实例(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分析结果可以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表现出来。

下图是这一分析方法应用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例子(见图2.2)。

为篇幅计,只选择了现状街区建筑容积率图,现状街区建筑密度图与此类似。

分析结果在规划最终确定改造范围、改造循序和改造强度的决策中提供了重要依据。

3. GIS用于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中,进行城市土地评价是十分基础的一项工作。

城市的土地规划要考虑到地质地形、水文、现状土地利用情况、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多因素的空间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以空间分析功能为特点的GIS天生是进行土地评价多因素建模和分析的合适工具(尹章仕、李薇莲,1996)。

不同地区、不同目的的土地评价模型,侧重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张明、John Landis,1996)。

沿海土地利用评估中强调地质、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较多(朱子豪,1996),城市用地适宜建设程度的评价则侧重于地形、区位、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黄瑞红,1997)。

不同因素构建的模型也是不同的。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以及稍微复杂的渐变尺度的空间结构度量方法(VCM,Variable Clumping Method),即等步长变距离缓冲区分析方法(Hall C A S and Tian H., 1995;刘湘南、许红梅,2002)。

等步长变距离缓冲区分析方法是GIS 空间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基本的缓冲区分析为基础,通过按一定的距离对指定的目标建立一系列而不是一个缓冲区,并进行相应的叠加分析和查询统计来实现(陈晓军、张洪业、刘庆生,2004)。

图3.1 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分布分析流程图在深圳市宝安区公明新城规划中,为了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利用GIS 对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分析的过程如下:a. 利用数字地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据,计算出规划范围内的坡度在30%以下的地区作为可能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b. 再利用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将生态保护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域及周边缓冲范围从规划范围内剔出,不作为可能的建设用地考虑;c. 建立现状及规划道路、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不同距离的缓冲区;d.将b、c得到的图层作叠加分析,距离现状和规划道路以及现状城市建设范围较近的可能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近期建设用地,距离较远的则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用地(见图 3.1)。

分析的结果为规划确定城市合理的规模和空间布局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 结语与讨论实践证明,街区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中应用GIS方法,较传统方法不仅在效率上有极大的提高,而且在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方法可以在控制性规划、尤其是涉及旧城改造的控制性规划是十分有益的一种辅助手段。

城市适宜建设用地数量和分布的分析,为规划师确定城市发展的上限规模提供了数量化的参考,也为确定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和空间范围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虽然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上表现了巨大的潜力,但是国内的规划师对于GIS的应用潜力、GIS技术以及数据资源的情况,了解的还不是十分充分。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在城市规划专业的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加GIS知识模块是十分必要的(宋小冬,1996))。

不仅如此,对于目前正在执业的规划师,在其继续教育中增加GIS知识的培训应该是改善这种状况的更加有、更为迅速的措施,因为正在执业的规划师对于行业的发展影响相对要大一些。

主要参考文献:Anthony Gar-On Yeh and Xia Li (1997), An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roach i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rapid urban grow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2(2), pg.193-210.Emily Talen (1998), Visualizing fairness: Equity maps for plann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4(1), pg. 22-38.Emily Talen (2000), Bottom-up GIS: A new tool for individual and group expression in participatory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6(3), pg. 279-294.Hall C A S and Tian H. (1995), Model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ropical land use change,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2, pg. 753-757.Hiroyuki Kohsaka (2000), Applications of GIS to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facing Japanese local governments, GeoJournal, 52(3), pg. 271-280.Kheir Al-Kodmany (2000), GIS in the urban landscape: Reconfiguring neighbourhood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Landscape Research, 25(1), pg. 5-28.Lee Lik Meng and Tan TS (2002), GIS For Plan-Making in Penang Island: The Road toOnline Planning, Online Planning Journal.Mark W. Horner and Tony H. Grubesic (2001), A GIS-based planning approach to locating urban rail terminals, Transportation; 28(1), pg.55-77.陈晓军、张洪业、刘庆生(2004),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分析,资源科学,26(2),pg. 129-137.黄瑞红(1997),GIS在城镇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广东五华县华城镇为例,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pg. 108-113.梁留科(1998),城区土地定级实践研究——以唐河县为例,地理研究,17(1),pg. 90-97.李江、段杰(2004),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4(1),pg. 62-66.黎夏(2004),珠江三角洲发展走廊1988~199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空间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3),pg. 307-315.刘湘南、许红梅、黄方(2002),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图形信息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2 (1),pg. 79-84.卢惠明、陈立天(1998),香港城市规划导论,香港:三联书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