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农电工——姚多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为农电添光彩
——记全国优秀农电工、安徽省怀远供电公司姚多辉
自1993年投身农电事业的安徽怀远供电公司员工姚多辉,十八个春秋来,始终像开足马力的“铁牛”,辛勤地耕耘在农电广阔的沃野。
他虽没有科班出身的耀眼光环,但他对农电事业的忠诚和执着奉献,赢得了农电系统内一片喝彩。
201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农电工人才”,并作为安徽省农电工的唯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国网公司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
执爱农电是他的原动力
1974年,姚多辉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一普通农民的家庭。
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电工,幼小的姚多辉,看到父亲为一家家点亮电灯,送上了光明,受到了人们的感谢和尊敬,特别的佩服,心中也暗暗的种下立志当一名神奇的农电工的种子。
1993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9岁的姚多辉放弃了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机会,申请报考了马城镇电管站的农电工,从此与农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干好农电,不光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初干农电时,什么也不懂的姚多辉深知这一点。
从此就像一个饥饿的婴儿,猛烈地吮吸着农电知识。
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缺乏专业知识,姚多辉就跟在其他农电工后面,拜他们为师,一动一动地学,一字字的记。
他把头几个月的工资全部用来买各种农电知识的书籍。
白天工作忙,他就利用早早晚晚时间啃,见缝插针,刻苦自学,常常学到凌晨。
十八年来,他先后学习
了《电力学原理》、《农电工基础知识》、《电机学》、《电工学》、《电力法及其应用》、《供用电知识问答》等专业书籍,积极主动地参加县、市和省电力部门组织的供电业务技能培训。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十八个寒暑,他练爬杆,磨破了肚皮;练架线,在水泥杆上一干就是几小时;练线路设计,草图画了一本又一本。
什么物理学、电力学的公式、定义、定理,越是枯燥无味,他越是视为香饽饽。
他的知识日积月累,终于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农电武艺。
他管辖的张村供电台区,一次有的用户有电,有的无电。
高压侧不缺相,低压线路正常。
台区的电工认定是变压器烧毁了,要求更换新变压器。
姚多辉利用学到的知识,到了现场一测量,油枕没有喷油,绝缘电阻良好,判断是低压线圈断了路。
于是,现场吊出变压器芯,排除了变压器导线杆与线圈软铜带螺丝连接不紧问题。
不仅为公司节约购买新变压器资金2万余元,还大大缩短了更换变压器的时间。
奉献的果异常甘甜
多年的学习积累,多年的勤奋实践,姚多辉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农电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成了怀远农电工队伍中屈指可数的技术骨干。
为安徽电力公司,为市、县供电公司,也为农电工队伍赢得了众多的荣誉。
2006年,姚多辉作为全省首批农电教练员和培训师,负责对怀远供电公司500多名农电工的持证上岗进行业务培训。
为使这批农电都能以良好的成绩上岗,培训期间,姚多辉作为培训师,与参训学员
同吃同住,手把手传地授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培训时,一位农电工害怕登杆作业,为了让每一位参训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合格,姚多辉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又反复地给其示范登杆的技巧要领。
为了防止登杆出现危险,姚多辉找来一根粗绳,杆顶上拴一滑轮,把绳子挂在滑轮上,一头系在他腰上,另一头让几个学员控制着。
让这名农电工在杆子上向上爬一段,绳子就紧一段;向下挪一步,绳子就松一松。
就这样爬上爬下,不到两天工夫,这位学员就甩掉了保险绳,可以独立上下电线杆了,以良好的分数结业。
两年培训结束后,怀远供电公司500多名农电员工的理论和业务技能考核,合格率达100%,顺利通过了省电力公司和国网公司组织的调考。
2007年1月,姚多辉参加《供电所外勤人员技能操作培训专题片》的编审工作。
该专题片经反复审改后,被制作成CD片发到全省城乡供电所。
从此,基层供电所外勤技能操作有了标准化示范化模板,呆板的书本图文介绍,变成了真实的操作录像,供电所外勤人员在实际操作时,有了活灵活现的“好老师”。
以执着抒写精彩
姚多辉以勤奋而扎实地脚步,在农电之路走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2003年 10 月,他参加国网公司在郑州举行的“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摘取“全国优秀农村电工”桂冠。
2005年,参加国网公司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农村供电所长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被授予了“国网公司优秀农村供电所所长”殊荣。
姚多辉从不以所获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却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农电这片广袤的沃土中,不断地抒写着人生的精彩。
随着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加速推进,他被调到马城配电部,专门负责10kV关口表计的抄核收。
这个配电部有5条10kV线路,其中3条线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针对这一情况,他科学地完善了应对措施:一是亲自带领员工逐户抄表、核查表计;二是更换计量箱老旧门锁,并统一推广使用带编号的一次性铅封锁;三是根据10kV 线路功率因数偏低的问题,加装了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实现了无功就地平衡;四是加大抄表工作的频率,及时发现和排除表计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由于措施得力,管理科学,马城配电部线损过高得到有效遏制,从此低于公司规定的线损指标。
同时,电费回收月清月结,回收率达100%。
他还重视日常操作中的技术革新,针对10KV真空断路器在安装过程中,底座与构架有时不配套的问题,他改变安装模式,把避雷器安装在真空断路器与线路之间,使断路器与避雷器安装和操作不仅简单,大大方便了断路器和避雷器的更换与修理。
在制作拉线时,由于钢绞线教硬,绑扎尾线易偏向一边,造成钢绞线“打滚”。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经反复试验,利用废旧登杆脚扣,制作成金属卡具,卡住拉线,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研制的这一科技成果,不仅方便了操作,还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