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2月阶段考试高三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a→


③ B: 19.(14 分)( 1)①
②阳极 阴极
( 2) ( 3) 20. (8 分 )( 1)
C


。 。
( 2)①

②关闭活塞 b,
→ E
→f 。 :
。 。
。 。
③ 21. ( l4 分)
( 1)
。 。
( 2)

( 3) ( 4)


_,
_, ( 5) _____________
_。
向酸性 FeCl2 溶液中先加入 KSCN ,再加入该溶液,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已知: O2(g) = O 2+(g)+e -


PtF6 (g) =PtF 6(g)+e
H1= 1175.7 kJ mo·l -1
-1
H2= +771.1 kJ mo·l
O 2+(g)+PtF

6 (g)
3 分,共 51 分)
1.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 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 2O2 在上述 3 个反应中均做氧化剂
B. H 2O2 氧化性强于 HIO,还原性弱于 I 2
C. 上述过程中每生成 1mol 氧气,消耗 1mol 双氧水
D.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呈现蓝色
15. 已知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mL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 0.01N A
D. 在酸性溶液中: Ba2+、 Na+、SO42- 、 Cl -
5.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雾
B.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 除去 NaHCO3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可采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D.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SO4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BaCl 2 溶液和稀盐酸
18. ( 13 分)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
X、Y、
Z 是化合物。 X 溶液呈淡绿色, Y、 Z 的溶液都能使 KSCN溶液变红。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转
化关系。
请回答: ( 1)将 Y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得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 插入电极通过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 2)①单质甲、 乙和 Y 溶液中的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②少量单质甲通入 X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B.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14. 在 H2O2 溶液中加入 KI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 示如下:① H2O2+2KI+H2SO4=I 2+K2SO4+2H2O;② H2O2+I 2=2HIO;③ H2O2+2HIO=I 2+O2↑ +2H2 O。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方程式表示) 。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 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_____。
a. NH3
b
. CO2 c
. NaOH d . 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铁为阴极,在 H2SO4 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铁表面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则阳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电极反应


(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作阳极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 3)利用右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 H 2( g ) Cl 2 ( g) 2HCl (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H 不同
3.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 K+、 Na+、 MnO4- 、SO42B. 含大量 Fe2+溶液中: K+、 Cl - 、NO3- 、 Na+ C. 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 Cl -、 HCO3- 、SO4+、 NH4+
2SO3 固体与浓硫酸
C. 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
铜与浓 H2SO4
②组装完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
b,
③指导老师指出应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并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
21. ( l4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答
0.2mol/L
B. 1L 该溶液中含有 Na2CO3 的质量为 10.6g
C. 从 1L 该溶液中取出 100mL,则取出溶液中 Na2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mol/L
D. 取该溶液 10mL,加水稀释至 100mL后, Na2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mol/L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a→



→f 。
③指出装置 B、C、 E 中的药品(从提供的药品中选择) :
B:
C

E

19.(14 分)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脱脂 铝材
碱洗 槽液
水洗
பைடு நூலகம்
除灰
电解 稀硫酸
耐蚀铝材 废电解液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 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 原因是 ______(用离子
济南市第一中学 2010 年 12 月阶段考试
高三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Cl — 35.5 O —16 S —32 Na — 23 Fe — 56 Cu — 64 Ca —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 51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7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座号
=O
2PtF6(S)
H3= -482.2 kJ mo·l -1
则反应 O2(g)+PtF 6(g) = O 2PtF6 (s)的 H=_____________ kJ m·ol -1。
MnO 2 催化分解, ,

高三化学试题答题纸
18. ( 13 分)( 1) ( 2)① ②
(用化学式表示)
( 3)①
下列问题:

IA
0
周期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两
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 1︰1 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
B.
胆矾中加入浓硫酸
C. CO 2 通入 CaCl2 溶液中 8.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SO
2 通入已酸化的 Ba(NO3) 2 溶液中
氯化铵
A. 用装置①稀释浓硫酸
B.
用装置②制备氨气
C. 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制备少量蒸馏水
D.
用装置④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9. 下列是某学生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B. 0.1mol 金属钠在过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中离子总数为 C. 在 0.2L 0.5mol/L AlCl 3 溶液中 Al 3+数目是 Cl -数目的 1/3
0.15N A
D. 5.6g 铁粉在 2.24L (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 A
16. X 、 Y、Z、 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 Y 可能是(

① C、 CO
② AlCl 3、 Al ( OH) 3
③ Fe、FeCl 3
④ Na2CO3、 NaHCO3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 16 O 和 18 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O2 与 18 O2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用氨水检验氯化镁溶液中混有氯化铝杂质:
Al 3++4NH3 ·H2O=AlO2- +4NH4++2H2O
-+
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 +H =CO2↑+H2O
11.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12. 关于 0.1mol/LNa 2CO3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0.5L 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16 O 与 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 O 与 18 O 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 1.12L 16 O2 和 1.12L 18 O2 均含有 0.1 N A 个氧原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9 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 上,否则无效。
..有.的性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 3)实验室制备、收集纯净干燥的甲单质,所需仪器如下,装置
A 为发生装置;除装置
A 中所需的药品外, 其他装置中供选择的药品有: 浓硫酸、 碱石灰、 五氧化二磷、 饱和食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①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按气流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B. NO 不溶于水,所以不会造成酸雨污染
C.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 采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 2)某兴趣小组采用右图装置制取并探究 SO2 气体的性质。
①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所需
SO2 的是
(填序号)。
A. Na 2SO3 溶液与 HNO3
B. N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粒子的直径很小可以透过滤纸,因此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 直径介于 l-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D. 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可电泳
7. 下列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 2 通入 FeSO4 溶液中
若 X 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 K 应置于 ______处。 若 X 为锌,开关 K 置于 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_______。
______。

20. (8 分 )SO2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引起酸雨污染的重要来源。
( 1)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SO 2、NO2 或 CO2 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A.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是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 酸根离子中不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D. 氧化物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
10.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 Na+2H2O= Na++ 2OH-+ H2↑
B. 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 O2:Na 2O2+H2 O=2Na++2OH-+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