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2016.6小学数学学科质量分析表
空间与图形
实
例
分
析
有创见的优秀例子
欠缺情况举例及原因分析
数与代数
实
例
分
析
有创见的优秀例子
欠缺情况举例及原因分析
一、个别学生对计算的题目存在粗心大意的现象。在除法的估算中个别对找被除数的近似数不够准确。119除以2约100。(把119看作200)
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
3、对试卷内容及形式的建议
本次考试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也是以考学生的综合知识为主。本人认为这样好,有利于增强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后教学工作的设想
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
学生对试卷的想法和意见
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学科期末水平测试情况分析
一、成绩统计
学校年级成绩统计
班别
参考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85~100分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班
36
95.25
3.57
36
100
2班
36
97.67
3.77
35
97.22
1
2.78
3班
4班
全级
72
96.46
3.85
71
三、个别学生审题不够细心,在最后一道用数学全级有3人漏算平均数。在计算时间经过时全级仍有几个学生用23:00-9:00的写法。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样表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一、数据统计二、教学质量分析(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各级部可根据本级部学生检测实际情况确定)(一)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口算速度基本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相对轻松,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但是存在个别学生由于年龄小或其他原因在计算,数学应用及理解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包括计算,填空,选一选,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检测的内容较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错题及分析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由于学生没怎么做过数轴上找规律的题,不明白一个小格子表示的是几,所以很多同学出错。
2.填空题5(1)(2)很多同学不理解大于39小于45,以及12到22之间不包括39,45,12,22这几个数,认知存在偏差。
3.5(3)此题是问1到100中个位上是5的数有几个,有的同学没仔细读题,还有的同学不知道5是不是表示个位是5。
4.认识图形数一数填一填因为试卷上的图形变形了,不够准确,所以有同学分不清长方形和正方形出错,或者出现漏数的现象。
5.解决问题第3.4题由于没有读懂,没理解题意做错。
(四)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对每天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加强巩固,争取第二天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一下前一天学习的内容。
2.加强基础练习,相同题型多加练习,争取保证遇到同类型的题不再出错。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4.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不能呆板的做题,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四年级数学 学科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1)两率一分分析①合格率分析(条形统计图+分析)分析如下:以上是各班级的合格率情况分布,一班有1名学生没合格其余班级合格率均为100%。
整体合格率高,基本达到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②优分率分析(条形统计图+分析)分析如下:从班级优分率情况分布看,2班优分率达到了100%,其它班级有一定差距,有待我们的老师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平均分分析(条形统计图+分析)分析如下:从平均分分布图看,有一定差距,但属于正常范围。
(2)板块分析(条形统计图+分析)分析如下:从答题板块来看,操作题学生完成较好,说明平常学生练得多,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
解答题错误率高,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计算题的准确度不高,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从培养计算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较大。
有些学生笔算和验算不会计算,也有乘法口诀背错导致计算错误的现象出现。
还有个别学生横式后面忘记写得数。
也有学生把估算看错了。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商的变化规律掌握不牢,学生学得不灵活。
空间感差,也不愿意动手画一画。
3、有个别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时,测量得不准误差太大,以及对多少度属于什么名称的角搞得不准确,名称写错。
没有认真审题,要求画等腰梯形,个别学生画成了梯形。
4、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
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
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
5、个别学生计算不仔细。
还有个别学生忘记写单位名称。
(4)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年级数学学科质量分析
盐津县滩头乡中心校2019-2020学年(期末)学业发展水平阶段性监(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2.分数段二、试题评价本次试题中等偏上的难度,在注重基础的同时也巧妙的设计了一些体现综合素质的题型,一些题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一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考查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
总的来说试题设计合理,难以结合,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三、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一)各小题答题情况1、填空题。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完成的还是很好,20分的题也能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试卷也比较注重基础知。
2、判断题。
这个部分第2小题比较有难度,大部分学生包括成绩很好的都在这道题上出错,学生对题意不够理解。
3、选择题。
这一大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完成的比较好。
4、计算题。
本大题估算还有简便计算的学生失分较大,对简便方法的理解以及数感要很好才能完全做对。
5、操作题。
本题相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了概念,都能得到高分。
6、解决问题。
本题得分率就相对其他题来说得分率较低,特别是第6小题,全乡所有学生做对的学生都很少,有个别学校甚至没有一个人做对。
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
(二)错误原因分析1、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该带上的单位没有带。
2、对概念不清楚,概念理解模糊。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计算不认真。
4、缺乏空间观念。
5、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6、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
四、教学建议(一)教学建议(需详细一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在讲解的时候要把概念讲解清楚。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以便在简便计算时能快速的找到方法。
4、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5注意培优辅差工作,减少两极分化。
(二)考试中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建议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与时俱进的数学问题,避免出现一些怪题和离实际生活比较远的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科段考质量分析表
四年级数学科质量分析表
班别:科任教师:
期
初
人
数
参
考
人
数
参
考
率
%
总分
得
分
率
%
最
低
分
数
40
分以下
人
数
低分率
%
40
至
49
分
人
数
50
至
59
分
人
数
及
格
人
数
及
格
率
%
良
好
人
数
良
好
率
%
优
秀
人
数
优
秀
率
%
满
分
人
数
满
分
率
%
单科
积分
语
数
双
及
人
数
语
数
双
及
率
%
语
数
总
积分
试
题
简
析
本份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重点突出。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题型的设计合理。
四、计算题。这是本班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学生计算能力差,失分很严重,全班仅2人满分,平均得分率58.2%,这是导致全班及格率低,低分率高的直接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是数学课时少,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的时间少,加上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失,课余学生基本不复习,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基本也就是百分之五六十,仅仅靠每周几节的数学课时间,很难训练得学生计算达到熟练的程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质量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学科教育质量,扎实研究“三性”课堂教学下学科教学方式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学科监测数据结果的分析中,明确学科教学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教学过程的重心和难点。
现将上期我校四年级数学学科监测基本数据及情况分析如下:一、学科监测整体数据呈现:从整体监测数据的纵向和横向对比中,四年级数学学科学业质量监测效果处于高位均衡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养成、学科基本素养的习得均有较大的潜能和发展基础。
在全区的学科监测整体排名考前,领先区三类学校监测标准和指标。
二、监测工具中具体数据呈现与分析: 1.监测题一:口算10分①监测知识点:一位数、两位数的小数加减法、以及整数乘除法的口算 ②学生基本解答情况:学生基本得分率为96.1%。
学生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全班22人,有18人满分10分,有4人未得到满分,最低得分7分。
③针对性分析:从次题中,我们应该看到数学学习的基础是计算,学生的口算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和花大力气重点培养的能力。
缺少口算的练习,学生的计算将会出现严重基础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做好基本计算的练习和训练指导。
2.监测题二:讲述5分①知识点:该题监测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推导和理解。
②学生基本解答情况:全班22学生有12人全对,得分率73.6%,有2人0分(优生为0)。
③针对性分析: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的表达和陈述。
注意期末双向细目表的分析与掌握,运用双向细目表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
3.检测题三:填空10分①知识点:监测了本学期关于小数的意义、等量关系、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平均数的求解、统计知识等。
②学生基本解答情况:3——9题学生基本解答情况都在80%——90%之间。
唯有填空题5题,班级学生的得分率为20.5%,0分的学生高达16人。
③针对性分析:这说明了学生在理解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存在严重问题,也说明平时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刻画数量关系的时候代替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建构的过程,导致学生表面上掌握和理解,但实际并未达到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全级正确率85%以下需填写)
实例分析
欠缺情况举例及原因分析:
情况一:不会算出小明的阅读速度,而胡乱列式,甚至很多都是直接相减的。
错因在于没能把握住“4天读了72页”这个关键点,不知道怎么处理,没能想到去求一天所能阅读的页数,从而没能正确解决问题。
情况二:计算出错。
第(7)题,正确人数占全级人数的(58 %)
(全级正确率85%以下需填写)
实例分析
欠缺情况举例及原因分析:
情况一:很多同学在计算完操场的面积后,就直接去除以2来计算草坪的数量,殊不知2只是草坪的边长,从而造成错误,细心度不够,忽略了要算草坪的面积;
情况二: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第二问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例如:列出120-30➕90这样的式子。
情况一:10个杯子叠在一起,除去底部的那一个,上面应该是放了9个,而很多同学是没有减一,从而算错。
情况二:算叠加一个杯子所增加的高度时,同学们算了20-14后就直接÷4,而没有细心去观察图,从而算多了一个,造成了数据偏小。
另外就是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或是计算错误。
建议(下阶段教学设想):
这种图形的练习,平时做得比较少,而且这种图形问题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需要学生多去留意生活,多去实践,把我实际。以后可以给学生多去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建议各校在4月30日前开展四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专项测试,填写质量分析表,以备专项视导检查,谢谢!
错因在于同学们对平面几何的面积求法掌握得不好,割补法等一些常见的求面积方法已经遗忘。另外就是计算能力还需提高。
建议(下阶段教学设想):
小学数学四年级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质量分析胡宗涛一、试题分析四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具有如下特点: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
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85%,稍难题占15%。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
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如:让学生动手画垂线和平行线。
这样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空间思维。
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
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
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小学2015年秋四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表
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1.要注意避免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提高学生对于概念的正确认识,减少学生因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3.要做好潜能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心理障碍,加强方法指导,从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估算能力有待加强。
如填空题第8题,估算当商是两位数时,方框里最小填几;当商是一位数时方框里最大填几。估算是计算教学的重点,估算意识与估算能力的培养应该常抓不懈。
3.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解决情境问题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
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方能有效解决问题。这些题目失分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从情境中捕捉、筛选、组合有用信息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薄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如第五大题第3题“一本童话故事书320页,妙想已经读了56页,剩下的12天读完,每天需要读几页才能完成?”没有理解题意。二是审题习惯不良所导致,面对众多信息时不能耐心读题,理不清头绪时就匆忙下笔,导致解题失误。如第五大题的第5题。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部分学生可能看成“清屏键”而直接选择“ON”。第2小题“在右图中,如果∠1=40°,那么∠2是()”,一半以上的学生直接选择“140°”,实际上图中的∠2与∠1是对顶角。再如第四大题作图题的第1小题要求画垂线和平行线,个别学生只画了垂线。第3小题的(2)“书店北面30米的地方有一个健身广场,请你用‘★’标出它的位置”,很多学生直接理解为以商场为观察点导致错误。
4.7下数学学期质量分析表
2018—2019(下)期末调研测试各题得分率统计及分析表虹一4.7学校四年级数学学科填表人:吴宝全数据统计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率94.68% 78.88% 93.06% 85.2% 88.44% 86.67%题目数据分布成绩分析(用案例说明取得成绩的原因并列举每一板块中正确率最高的题目的相应数据)问题剖析(用案例说明现象、原因及改进意见并列举每一板块中错误率最高的题目的相应数据)一正确率高的题3.简便计算学生对运算定律掌握的很好,学生很少出错,得分率高达98%,简便计算作为本学期的教学重点问题,在平时教学与练习中重视简便计算,学生不仅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部分题型还能一题多解。
本学期简便计算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练习中重视了简算,却忽略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次测试脱式计算虽然只有3道题,但是计算难度大,学生错误率高25.51%。
错误率高的题4.脱式计算二正确率高的题3第3小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的小数的读写内容,学生正确率很高,6.7千米合()米这一单位换算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掌握很好,全班同学得分率98.98%。
第4小题单位换算学生掌握不好,尤其是单位换算的知识与小数点移动的知识相结合,平时练习中也经常巩固这样题的解题方法,本次试卷单位换算出现相隔单位的换算,如:609mm=()m,0.84㎡=()平方厘米,这样的题,进率大,学生出错多,错误率30.61%。
错误率高的题4三正确率高的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课堂中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推算,也证明过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与大小无关,学生掌握牢固,正确率100%第五题属于鸡兔同笼中的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难点,盈亏问题又增加了难度,学生掌握不好,错误率达到24.49%错误率高的题5四正确率高的题1 “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一判断在复习中已经复习多次,学生能认真审题找到“0不能做除数”的关键点,正确率达到98%。
“缩小到原来的10倍”与“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学生在平时就区分不好,经常弄混,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纠正。
四年级数学教师质量分析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区马泉营教师马艳飞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10099—9089—8079—7069—6059以下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四年级34 34 0 10 12 5 5 2 41% 94% 80.9主要成绩一、试题分析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基本上覆盖了本学段所教授的课程,主要测试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测试了学生在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掌握程度。
数学试卷分为填空,选择,计算、操作和解决问题,共五道大题。
概括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强化概念。
本次试题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
符合学生心理,其中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如一、填空(2)把700707,77070,700077,777000,707070这五个数要求排列是(70077)<(700707)<(707070)<(770700)<(777000),其中最大的是一个四舍五入到万位是(78)万。
这个题90%的学生都做对了,这可能和学生平时训练有关系,这一块的基础掌握的还不错。
(3)两个数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则积是(3600)。
这个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88%学生做的比较好,这和学生理解、记忆、练习积的变化规律有关系,可见概念题经常练还是有成效的。
(4)要使5口8÷57的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小可填(7),要使商是一位数,口最大可填(6)。
这个题有81%的学生做的比较好。
学生对于商的位数,是由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决定的,学生理解比较透彻2.题型设计新颖,试题结构均衡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3米,她以这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764米的大桥,小华9:10上桥,那么9:36时她(还在)大桥上。
(填:“还在”或“已不在”)。
有70%学生做对了。
此题把时间与路程问题巧妙联系,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师质量分析表
存在 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 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 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 生高分高能。
例: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经过 3 小时在距离中点 15 米处相遇,小轿车每小时行驶 73 千 米,比中型客车速度快一些,中型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尝试画图解决)
例:10 - 3.27 + 2.1 = 10 - (3.27 + 2.1) = 10 - 5.37 = 4.63
1.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的书写习惯。不仅课堂作业要书写工整,就是草稿上练习也要书写工整,不 能潦草,更不能乱写乱花。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部分学生在计算中往往会出现抄错数据,抄错符号,看错数据,运算 顺序错误,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题看准确再计算。
7.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自己能读懂题意,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 中要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意,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过失失分。
备注:一二年级优秀率为 90 分以上,三至六年级为 85 分以上。
2019 年 7 月 9 日
第 5 题动手操作:(1)在点子图中画一个钝角三角形(2)在点子图中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在这 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画高。89.7%的同学操作正确,获得满分。
第 6 题解决问题:(5)动物园推出“一日游”的活动,有两种方案:(略)班级里有 24 名学生能 正确分析题意,能准确解决问题,思路清晰且多种多方向。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教师个人质量分析表
四年级数学组控试卷质量分析表
已知A X B =380 ,如果A扩大3倍,则积变成(108300);如果B缩小5倍,则积变成(5780)
李红同学和父母一起坐车去南京游玩,去的时候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行了3小时,回来的时候行了4小时。
(1)李红同学家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80 ÷ 3 = 240 (千米)
答:大约是240
学校组控考试数学试卷质量分析表
(第一学期)
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sudong
应考人数
实考
人数
100
99
—
90
89
—
85
84
—
80
79
—
75
74
—
70
69
—
60
59
以
下
优
秀
率
合
格
率
平
均
分
34
34
1
15
5
1
2
2
0
62%
100%
87.8
大
题号
小
题号
错题举例
原因分析
一、
二、
三、
1.
5.
3.
计算
309 X 20 =13980
3.题暴露了部分学生对题意给予的信息理解不透。对题目的特征观察不到位,没能正确运用“路程÷时间=速度”和“时间X速度=路程”相关数量关系的运用能力低下。学生对具体生活情境理解不到位,学生不能抽象出数学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从南京回来的时候,汽车的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80 X 4 = 320
答:大约是320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新区回小五年级数学质量剖析一、试卷剖析1、试卷重视了基础知识和技术的观察,知识的覆盖面广,表现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促使新课程的实行,改革教课方式方法起到了踊跃的导游作用。
2、试卷重视观察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着重观察学生的实践着手能力和创新思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 2)题和( 7)题就是观察学生思想的广阔性和灵巧性,观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要讨教师在教课的平常,不可以限制与教材例题,要会进行拓展。
3、试卷的内容增强和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用运于生活,是新课程倡议的新理念,本张试卷 40% 左右的试题都于生活实践有着亲密的联系,比如第二部分的题,都是着重观察了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
4、试卷重视观察过程于方法,浸透数学思想,比如第二部分的画一画、填一填、统计、就要讨教师在平常的教课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答卷状况剖析本校五年级共有230人,本次期末测试应试230 人、实考230 人,及格人数214人,及格率93.4% ,优异人数107 人,优异率46.5%1、计算题、从答题状况来看,大多半学生口算正确率很高,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有必定的计算技术。
部分学生属于马虎不可以正确解答。
特别是笔算除法出现的错误比许多,还有简易计算出现的错题许多。
说明平常训练正确率提升的不够,有待于此后落实到人。
2、填空题、判断、选择主要测查数的观点、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
从卷面答题状况看,大多半学生已经掌握,并且有必定的剖析、判断、选择能力。
一部分学生失分的原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没有掌握,单位的换算不正确。
此中判断题的第二题是观点性的,学生混杂不清,多半学生都判断错了,说明平常只主重知识的训练,忽视了观点性的叙述和知识的拓展。
3、应用知识。
学生错的比许多,平常再讲堂上只着重讲解知识,缺少对照性知识的形成,造成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巧运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质量分析201607
永春县小学期终学科教学质量测查分析表2016年春季_石鼓_中心小学_四年级数学科二、答题情况:(一)掌握较好的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
大部分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如口算题、用竖式计算、用递等式计算等这些题目的正确率比较高。
如填空题的第1题,计算的第1题和第2题。
掌握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计算的第3题,解决问题的第1题和第4题。
2、空间与图形。
具备多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懂得辨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如:动手操作的第2、3题;会根据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另一个内角是多少。
3统计部分:进一步认识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填空的第8题和动手动脑中的第1题。
4、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前四题得分率较高。
(二)、掌握较差的知识与技能:1、计算方面:(1)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计算时比较粗心,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错位置。
如+0..12×10+简便方法计算不熟练,有的还不能运用,如×、×(4+)就出现错误。
(2)在第六大题的“解决问题”中很多学生列式正确却计算错误。
(3)另外,纵观整张试卷,计算题得分率偏低。
2、选择题:第3题的答案很少选择5,错误率高,第5题,有不少同学选择30°,本题的失分率也是相当高的。
这两题的失分率相当高,说明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较差。
3填空题:填空题的第6题,不清楚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第7题的合理安排时间,相当多的同学只考虑同时做,没有考虑到当中的顺序;第9题,大部分同学填写等式的性质没有填写完整;第10题,有一部分同学,填写8厘米,说明对三角形边的关系还不能灵活运用。
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
4、学生不理解数量关系。
对试题的评价意见
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按7:2:1的难易比例出题,知识面都覆盖了前半个学期所学的知识。
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好习惯。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能力。
宾阳县2014年春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
学校:宾阳县黎塘实验小学年级:四学科:语文填报日期:2014-4-30
学生人数
287
考试
人数
287
平均分
77.22
及格率
83.97
优秀率
57.84
分数段
(100分制)
30分以下
30~59分
60~69分
70~79分
80~89分
90~99分
100分
人数
7
39
37
38
79
87
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
1、简单的计算。
2、有关小数的读法。
3、简便计算题中的连减题和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考得较差的题目
一2、3、4、6
二
2、5、6
三
1、3
四
2、4
五
六
4、6
学生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点及原因分析
1、不认真审题,表述不完整。
2、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学得不透彻,混淆。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1)各小学以学校为单位,每年级、每学科填一份表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doc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____小学四()班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2014年1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100%
题型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合计
(30分)
____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2014年1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100%
题型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合计
(30分)
得分率
题序
试卷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学改进措施
计算
(3分)
得分率
题序
试卷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学改进措施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____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年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
题型
计算
(分)填空(分)源自选择(分)操作题
(分)
解决问题
(分)
合计
(分)
得分率
题序
试卷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案改进措施
计算
(分)
填空
(分)
选择
(分)
操作题
(分)
解决问题
(分)
____小学四()班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年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
题型
计算
(分)
填空
(分)
选择
(分)
操作题
(分)
解决问题
(分)
合计
(分)
得分率
题序
试卷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案改进措施
计算
(分)
填空
(分)
选择
(分)
操作题
(分)
解决问题
(分)
数学 四年级下期中 质量分析表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学校:马铺小学班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科任老师:内容四年级下数学第一至第四单元考试时间20130503到考数总分平均分及格80分以上最高分最低分30分以下人数人数%人数%58 4102 70.7244 75.86 44.83 44.83 100 6 6试卷分析这张试卷考察的范围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至第四单元所学的内容。
试卷内容紧扣新课程理念,贴近生活实际,出题原则能够突出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性与代表性强,体现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
试卷共有46个小题,六个大题: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计算题;五、操作题;六、解决问题,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究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试卷难易比例:基础题占80%,拔高题20%,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26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从考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比较强,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2、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计算时,不检验,丢分严重。
3、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不足。
4、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卷面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
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第5题,,丢分严重。
今后努力方向1.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
课前认真领会课标精神,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 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100%
题型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合计
(30分)
得施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____小学四()班数学学科专项内容质量分析表
2014年1月
应考人数
缺考学生人数
随班就读人数
实考人数
得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分值×人数]()×100%
题型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
合计
(30分)
得分率
题序
试卷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学改进措施
计算
(3分)
填空
(8分)
选择
(8分)
操作题
(3分)
解决问题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