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猛将(1)李存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十大猛将(1)李存孝
李存孝
(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第一猛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李存孝天生神力,被晋王李克用看中,收为义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安敬思,后赐姓李,幼年时在兵乱之中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掳为俘囚,在帐中侍奉李克用,后被其收为养子,赐以姓名存孝。

他成年后善于骑射,骁勇绝伦,常率骑兵为先锋,后随李克用救援陈州、许州,征讨黄巢,每战必胜,未曾挫败。

转战泽潞
文德元年(888年),河南尹张全义袭占河阳(治今河南孟州)。

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投奔河东,被李克用安置在泽州(治今山西晋城)。

李克用又命李存孝统率七千骑兵,与薛阿檀、安休休协助李罕之复攻河阳。

张全义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援。

朱温遂命部将丁会、牛存节援助张全义,与河东军(晋军)在温县一带交战。

宣武军(汴军)抢先扼守太行险要,大败晋军。

李存孝遭遇惨败,只得退兵。

龙纪元年(889年),李克用出军攻打孟方立。

当时,晋军据有泽州、潞州(治今山西长治),以李克修为昭义节度使。

孟方立据有邢州(治今河北邢台)、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南)、磁州(治今河北磁县),亦称昭义节度使。

昭义镇被一分为二。

晋军此次出兵,便
是要夺取邢洺磁三州,吞并整个昭义镇。

李存孝连取洺州、磁州,并在琉璃陂大败邢州军,活捉主将马溉、袁奉韬,攻至邢州城下。

孟方立窘迫自杀。

其从弟孟迁被推为节度留后,并向朱温求援。

朱温当时正东征时溥,无暇援助昭义镇,只命王虔裕率数百精兵,协守邢州。

大顺元年(890年),李克用又命李存孝急攻邢州。

孟迁只得绑缚王虔裕,向晋军请降。

昭义镇全境都被晋军占据。

不久,潞州发生兵变,归附朝廷。

朝廷以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

朱温命葛从周、朱崇节入据潞州,又命李谠攻打泽州,同时派三千士卒护送孙揆赴任。

李存孝率三百骑兵,在长子一带的山路上伏击孙揆一行,生擒孙揆,随即又统领五千骑兵驰援泽州。

他在泽州城下生擒汴军骁将邓季筠,打得李谠大败溃走,一直追击到马牢关,而后回兵攻打潞州。

葛从周、朱崇节弃城而走,晋军得以复据潞州。

复夺潞州之战,李存孝功劳最大。

但李克用却任命康君立为昭义留后,仅以李存孝为汾州刺史。

李存孝愤恚不满,一连数日茶饭不思。

当时,朝廷以张浚为招讨使,征讨河东。

李克用命李存信、薛阿檀率军抵御张浚,又命李存孝屯兵赵城。

不久,张浚在阴地关被晋军击败,退保晋州。

李存孝率部攻晋州。

张浚遣军迎战,结果又被李存孝击败,从此紧守城池不敢再战。

李存孝因考虑到不宜俘虏朝廷宰相,遂解围退兵五十里,任由张浚逃走。

后来,李存孝又改任邠州刺史。

背叛晋王
大顺二年(891年)3月,邢州节度使安知建暗中与朱温交往,李克用进呈表章请以李存孝代之。

安知建知道后很是恐惧,逃奔青州,朝廷于是任命安知建为神武统军。

出任邢州留后。

安知建领属下3千人要到长安,过郓州,郓州的朱瑄与李克用正相和睦,便在黄河上设下埋伏,将安知建斩杀,并把安知建的头颅传送到晋阳李克用那里。

此时,晋军连年攻进“赵王”王镕控制的常山,李存孝常任先锋,攻下临城、元氏。

王镕求救于幽州的李匡威,李匡威兵到,晋军撤走。

景福元年(892年)正月,王镕、李匡威合兵10余万攻尧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观望而不前进;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勋,大败幽州、镇州的军队,斩杀擒获3万人。

李存信回李克用那里,谗言道:“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


李存孝心里不安,暗中联结梁(朱温)和赵,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3州归顺朝廷,并请赏给他节度使的旌旗与节钺,及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

昭宗颁发诏令,任命李存孝为邢州、洺州、磁州节度使,但不同意会合军队的举动,只命王镕前往救援。

3月,李克用又与任义武节度使的王处存合军攻打王熔,3月初九,攻克滹沱河东北的天长镇。

三月十四日,王镕在镇州九门县的新市与李克用、王处存展开激战,结果这次李克用、王处存大败,反被斩杀擒获三万余人;3月17日,李克用率众退到栾城驻扎。

唐昭宗颁发诏令劝河东及镇州、定州、幽州四镇和解。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亲率大军出井陉,逼迫真定,而这时李存孝却去见王镕
商讨军机。

李克用知道后大怒,7月出兵讨伐李存孝,王镕先是派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败。

7月初六,李克用进击镇州,王镕十分惧怕,临阵易帜,“乞盟,进币50万,归粮20万,请出兵助讨存孝”。

李克用许可王镕的请求。

李克用在栾城整训军队,会合王镕军队总共3万人在邢州东南的任县驻扎,李存信则在邢州龙冈县的琉璃陂驻扎。

9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营,虏奉诚军使孙考老,李存信军大乱。

李克用亲率兵前往,掘沟堑以围城。

李存孝出兵冲击,晋军无法筑成沟堑。

河东牙将袁奉韬派人对李存孝道:“您所畏惧的只是晋王。

晋王待沟堑筑成,定会留兵围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诸将都不是您的对手,筑好沟堑又有什么用?”李存孝同意,于是任由晋军筑沟堑。

沟堑筑成后,深沟高垒,无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动。

城中粮尽。

车裂而死
乾宁元年(894年)3月,李存孝登上城楼,哭着对城下的李克用道:“儿蒙王的大恩,位至将相,难道愿弃父子关系而投仇敌?这是由于存信诬陷的缘故。

希望能活着见王,说句话就死。

”李克用很感伤,派刘氏入城慰谕。

刘氏带李存孝回来,他磕头请罪道:“儿于晋有功而无过,之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缘故!”李克用呵道:“你写给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毁谤我,这也是李存信逼你干的吗?”于是将他押回太原,以车裂处死。

其实李克用本不想杀他,希望诸将为他求情,就此顺势免了他的罪,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

李克用为此深恨诸将,但却没有谴责过李存信。

李克用惋惜存孝,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势也逐渐转弱,而朱温的势力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葬身之处
据《太原县志》载“李存孝墓在县七里风峪口…”,也就是现在的在太原
市晋源区风峪沟的太山,因为山形像汉字“太”而得名。

相传李存孝被葬在这里,盗墓贼都不敢动他的坟墓,因为他是“叛将”,故此棺材中不会有多少值钱的财宝。

随后不久,太山周围的老百姓都为李存孝之死而鸣不平,同时也希望得到猛将李存孝的保护,一来二去经过众推,就成了太山的山神
轶事典故
勇擒敌将
泽州城下,梁军对李罕之喊话道:“您常依仗太原的势力(即李克用军),如今潞州已归唐(此时的唐朝实际上在朱温控制下),唐军已包围太原,沙陀族(指李克用)将找不到巢穴躲藏,您还有谁可以依靠而不降?”李存孝听后不以为然,率精骑5百围绕梁军营寨大呼道:“我们沙陀族之所以找巢穴,是为了用你们的肉来给将士们吃,快找个胖的来和我一战!”梁骁将邓季筠率军出战,李存孝舞槊迎战,
将他生擒。

打死恶虎
根据传于陕西省宝鸡地区秦岭山下的民间故事,五代时期少年勇士李存孝,在十几岁时为救父亲,把恶虎打死,他的英勇行为传颂至今。

人们将其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以崇尚勇敢,战胜凶恶,镇宅祛邪,鼓励青少年英勇果敢,有胆有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