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嫔.(pín)妃桎梏.(kù)缫.(sāo)丝毁家纾.(shū)难
B.讣.(fù)告麻痹.(bì)喟.(kuì)叹钟灵毓.(yù)秀
C.鞭笞.(chī)掮.(qián)客龋.(yǔ)齿病入膏肓.(huānɡ)
D.嗔.(chēn)怪倥偬.(zǒnɡ)骠.(piào)勇椎.(zhuī)心泣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藉水蒸气一筹莫展集腋成裘
B.痉挛破天荒坐无虚席剑拔弩张
C.般配度假村至死不渝以德抱怨
D.松弛白内瘴斐然成章察言观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三天下半旗,停止公
共娱乐活动,圣火传递暂停。
②2009年4月23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
大规模的海上阅兵,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同时接受检阅的消息。
③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着大陆对台政策的
第三次战略性调整。
A.致哀显耀昭示 B.致哀显要揭示
C.志哀显耀揭示 D.志哀显要昭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记者的采访,来自汶川县映秀镇的李云梅娓娓而谈
....,讲述了她看到的一幕幕人间惨剧,有时哽咽不成声。
B.“爱心照亮回家路”募捐活动一开始就募集到爱心人士的捐款近3万元,与过去的细.
大不捐
...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C.有人认为圆明园兽首“拍而不买”的行为是非理性爱国行为,会授人以柄
....,会在目前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给自己制造麻烦。
D.位于东莞市可园南路的金源中心堪称东莞市的标志性建筑,35层的大楼器宇轩昂
....,被当地人称为金融中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从广州起飞的包机航班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后,台湾方面对飞机用消防车在停机坪进行“喷水欢迎”,为大陆观光首发团“洗尘”。
B.将顾客名牌鞋上的两个金属商标弄丢了,鞋匠拿出600元补偿,市民议论纷纷,但我觉得不能一味地批评修鞋的。
C.2009年中组部、国资委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6名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日前已正式启动,招聘公告已向海内外广泛发布。
D.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歌舞晚会艺术地再现了人民海军的奋进历程,展现了海军官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军发展的崭新风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医药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饮誉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中医药学。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中医药的认同是民族文化共识的表现,这一民族文化共识促使炎黄子孙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中医药学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如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等,不仅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即朴素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而且直接构成中医的理论和概念。
中医学还受到儒、道、佛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礼”观念,在医学家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内化为“发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千金方》)的从医动因,外化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的大医风范,铸造了高尚圣洁的医学伦理观,孕育出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数的光辉典范。
道家始祖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创立辩证法体系早在《内经》中就已被接受,道家恬淡自然的养生观及炼丹术对中医药的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精神标记。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用“大医精诚”
四个字来高度概括。
如学医先学德之风,就是中华民族崇德尚义的反映。
不问贫富,不问长幼,不问美丑,不问亲疏,一视同仁一心赴救的学医宗旨,实质上和儒家传统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文道德观密切相关。
医术上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中华民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统认识模式基本吻合;寒热调配、补泻兼施的配方原则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处世态度一脉相通;循序渐进、务除首恶的治病程序与中华民族临变不惊、标本兼顾的务实精神彼此呼应;统观全局、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与中华民族整体至上、因人制宜的哲学思想互为协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就是中医药文化具有凝聚中华民族功能的原因,并多形式多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医药学术在全世界华人中享有崇高声誉,这就是文化共识的表现。
文化共识在文化心理上造成民族成员一致的看法和共同的行为,从而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其形成和稳定促使其载体(民族成员)在思想上、行为上更加紧密和相似,以至民族成员之间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华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其政治、经济环境都不同,但他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都以民族文化作为归根。
因此可以理解,民族凝聚力是以民族文化共识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目前正以蓬勃发展之势得到更广泛的认同,预示着中医药学新的发展高潮的到来。
6.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享誉世界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B.中医药文化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与儒、道、佛等学派的哲学思想融入在中医药文化当中。
C.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精神标记,“寒热调配”就与中华民族“临变不惊、标本兼顾”的务实精神相呼应。
D.中医药文化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功能,多形式多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7.下列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文化共识”的一项是
A.“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不问贫富,不问亲疏,一视同仁一心赴救的学医宗旨。
B.中医理论由朴素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构成,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认识模式基本吻合。
C.海内外炎黄子孙对中医药的普通认同,中医药学术在全世界华人中享有崇高声誉。
D.中医药学使民族成员在思想上、行为上更加紧密,民族成员之间团结、内聚,形成民族凝聚力。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的“仁”、“礼”等哲学思想,内化或外化在各中医名家身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观和医学伦理观。
B.道家的“恬淡自然”的养生观及其不论贫富,一视同仁的从医道德观,让中医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精神标记。
C.中国古代哲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整体至上、因人制宜的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中的统观全局、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互为协调。
D.中医药学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与深厚的哲学内涵,令全球华人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
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
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
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
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
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
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
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
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
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
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
钦凑至,舍.之于传舍。
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
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是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
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杀之。
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
”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
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
即日缚二贼将还郡。
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
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
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
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
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
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
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
”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阴:暗地里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舍:安排住宿
C.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济:成功
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枭:勇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常山在其.部内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①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①太守备酒乐于.传舍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负汝何事而.背我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
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
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
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感发忠诚报国之心,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策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率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
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创建功勋,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
(3分)
(2)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3分)
(3)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
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
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
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4分)
(2)有人评说“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
(2)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3),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4)古代诗人有许多抒发个人感慨的名句,如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五、(12分)
16.把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3分)
①不然,即使去审视了,其结果也只会是一种打击,一种伤害。
②但这种挑剔不应是严酷,更不应是残忍。
③审视,合理的眼光应该是挑剔的,甚至是怀疑的。
④这样做,无疑是对审视的初衷的严重背离。
⑤因为只有在这种接近否定的氛围里,事物才会是发展的前进的。
17.下面是《张火丁为失声而道歉》的新闻,阅读后请写几句点评。
要求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语言简洁。
(4分)
7月1日晚,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唱《江姐》最后一幕中的“红梅赞”时,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
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
当张火丁“补唱”完这段长达8分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
18.请从“竹”、“旦”、“月”三字中任选两个,参照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形式进行仿写。
(5分)
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
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一个“马”字,让你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寂寞的沙场。
一个“雨”字,让你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
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
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
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
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
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
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
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
“不辛苦,天天歇着。
”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
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
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
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
——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
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
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
“不买。
”他说,“那是玩具。
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
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
秋夜天凉,
我让他去披件衣服。
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
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
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
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
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
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
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
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
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
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
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选自《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有删改)19.从全文看,莲池老人的“功夫”应怎样理解?(4分)
20.小说中“堆坟头”又“平坟头”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21.小说中莲池老人具有怎样的性格?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22.有人说:“生活中多一些‘莲池老人’,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文坛上多一些贾大山,小说就会多一些纯净。
”联系现实,依据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绿色的追逐
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
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
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
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
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
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
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
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
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
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填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
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
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
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
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
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
混乱,一片混乱。
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
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
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
现在是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
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
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
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
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
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
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
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
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
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
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
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
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
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
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
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
它们将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
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
(节选自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19.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哪些凶险威胁?请简要概括。
(4分)
20.文中说:“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作者认为追逐的意义是什么?(4分)
21.文中多次叙写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2.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探究作者为什么以“绿色的追逐”为标题。
(6分)七、(60分)
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
(1)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
古往今来,诸如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
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
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已经并必将面对许许多多事情。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