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
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B. 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
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 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
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D. 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
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
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B. 这两天,一条名为《我是谁》的1分30秒视频被广泛转载,中国共产党破天荒
第一次打广告,网友纷纷点赞:“暖心接地气!”“没想到有一天被我党广告圈粉!”
C. 《科技日报》记者说,通过展览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
长向质的增长加速转变,从以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三者共存的新阶段发展
D.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高发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特别是近期发生的
多起大学生被诈骗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此类犯罪活动深恶痛绝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①离不开酒。
②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唐代文人之醉酒,④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⑤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①②③④⑤⑥
A总是既然而/但是从而
B都如果/固然而且因此
C可是倘若那么既/所以
D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
A. A
B. B
C. C
D. D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古诗文默写
(1)《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借助日光显示了守军的威武雄壮。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两句含蓄地表达了苏轼渴望被重新任用的心情。
(3)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诗歌开头两句是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画面清新绮丽,气势恢宏。
C.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后人常用此代指边塞地区。
D.七八两句以深刻的议论收笔,在生动的场景中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E.此诗构思上用侧面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2)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朱永新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成就他自己。
但在现实中,中国不少的父母却是扬起手、错伸手、不放手,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人性
的残缺。
莫扬手,①______,让孩子远离各种暴力。
莫伸手,不要试图控制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要松手,父母抓得越紧,②______。
父母只有让家庭教育沐浴在人性的阳光下,孩子才不会在风雨中毁灭,才会在蓝天上翱翔;③______,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7.“梦想”在困难时分更加可贵;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请在下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①里约奥运率女排夺冠的郎平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③勇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 ④成功研发青蒿素的屠呦呦
亲历种族歧视的痛苦,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让黑人拥有自由,渴盼不同的种族能平等相处;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8.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
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
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
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
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
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
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
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
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
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
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
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
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
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
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
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
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
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
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
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______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D.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B.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C.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D.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年3月,德国“莱比锡读书节”和丹麦“霍森斯作家节”都向中国作家麦家发出了邀请,麦家携《解密》与欧洲读者见面,此行载誉而归。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麦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
他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中国文学在国外仍属小众好在我们已出发
麦家被丹麦文化部长接见并举办了高规格的讲座。
《丹麦日报》用两个整版解密麦家的同时,也解密中国文学--对于西方而言,他们阅读中国文学,同样需要一个解码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同样是一种“密码”,需要去破译。
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
她的生意一直波澜不惊:在欧洲,读文学的群体也在量减,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可是,这次在汉堡豫园的活动结束后,书居然卖断了。
读者很失望:“书以后还可以买到,但是得不到麦家的签名了。
”安娜特也很意外。
为什么麦家《解密》能走红国际市场?
麦家说,《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国际知名大出版社,他们在推广《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是其迅速被翻译成33种文字的一个重要
原因。
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有点倒逼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加上斯诺登事件的爆发,《解密》生逢其时。
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麦家东西写得好,也不说明中国文学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么转机。
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小说的“走红”,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偶然到必然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作家写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
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
我们不必为此改变什么,迎合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出路。
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来。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
中国传统不是好莱坞,可以通行世界。
但我们和世界有个共同的传统,那就是:人性是一致的。
有西方评论家说我是西方的丹•布朗。
但我认为丹•布朗的小说我不会写,也不想写。
中国文学十年前几乎是没有类型的,现在正在被类型化,这对传统的纯文学是个挑战,但对读者是个机遇。
文学不是数学,没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样可以写得别出心裁。
把《解密》和《暗算》说成谍战故事,是小看我了。
我不要别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
我确实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故事,好高骛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智。
我每天都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
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
(摘编自《杭州日报》和中国作家网记者孙磊、王杨)
材料二世界读书日: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
阅读也是一种“天泽”
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
资中筠、叶嘉莹、张鸣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
“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
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
”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
对信仰的“守望”“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不畅销!
不实用!”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标语‛一直在。
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
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
随时
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
彤每在守望者书店淘到好书就会想:“老板怎么淘到它的?作者又怎么想到要写这些的?”
“荒岛”里的热闹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
书店里有乖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
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
”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
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
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
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
(摘编自天津北方网记者吴宏)材料三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
2016年4月23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
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
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
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000册。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
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摘编自四川文艺网记者鲁丹丹)材料四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4月22日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25岁的刘说:“纸质书太笨重,用手机看更方便。
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
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
27岁的吴说,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是头等大事,闲暇时就上网、玩游戏,
当看到“也许高考的时候真是我知识储备的巅峰了”才恍然发现阅读已离我远去。
28岁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电视,有了孩子后,她觉得为了培养好下一代,
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买了许多绘本,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
”
53岁的赵女士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但现在老喽,看不上两页,就犯困。
与
手机阅读相比,她觉得纸质书更有味儿: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摘编自东方圣城网讯记者李胜男以上四则材料均有删节)(1)下列对材料的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二十一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
B.材料三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
C.从销售者角度看这四则材料,应该以材料一为主,材料二、材料三次之。
D.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别从国内外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作家创作和纸质书籍销售前景较为乐观。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世界读书日”是读者爱上读书的N种理由之一;打造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成功的经验。
B.麦家认为,作家写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用“心”创作,才能别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
C.在欧洲,读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少;而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能在欧洲市场走红,的确是一种偶然,媒体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D.在电子阅读的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就市场调查看,年轻人普遍喜欢便捷、多方位的手机阅读;而中老年人则喜欢有质感、有分量、有温度的纸介图书阅读。
E.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既增进交流,盘活图书市场,又坚定了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
(3)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
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医生的职责
【澳大利亚】斯蒂芬•凯伦 张维(编译)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
他是保加利亚人,英语说得不好。
因为你也是保加利亚人,院长让我把他带到你这儿。
”
“交给我吧。
”索勒大夫点点头,诺顿便离开了诊室。
新来的病人白发苍苍,他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全身就哆嗦起来,然后他颤巍巍地举起左臂遮住了自己的脸。
索勒医生操着保加利亚语对他说:“请坐,你不用害怕。
我叫索勒•格鲍尔,你的主治医生。
”
熟悉的乡音使病人感到宽慰,他坐下来,探过身子低声地问道:“真高兴听到我们自己的语言,大夫,你是我们的同胞吗?”
“我也是保加利亚人。
”索勒医生点点头。
“谢天谢地!”病人舒了口气。
紧接着他又变得惊慌起来:“索勒大夫,他们穷追不舍,想杀死我。
我吃不下、睡不着。
昨天有人跟踪了我一整天,他们也许会对我下毒。
索勒大夫,救救我,我不想死……”
“你在这里很安全,没人想杀死你!”索勒大夫平静地告诉他。
“他们会的,他们一定会杀死我!”病人坚持说道。
索勒知道要想解开病人的心结,就应该了解问题的实质:“他们是谁?”
“是那些犹太人!我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当年曾是索菲亚一个集中营的司令官,这些犹太人一直追踪我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要杀死我……”
索勒大夫默默地坐在那里倾听着病人近似呻吟的诉说,过了一会儿,他大声地对病人说道:“好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你可以走了!”
“谢谢,谢谢!”扎卡洛夫很感激。
索勒大夫起身按铃,诺顿进来领走病人。
病人刚一离开,索勒大夫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全身上下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
当年他和家人在集中营里惨遭迫害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就像当年在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集中营里目睹亲人惨死时那样无声地抽泣着。
那个
时候他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亲眼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被处死的情景。
也不知哭了多久,索勒慢慢地抬起头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苍天有眼,这个该死的恶魔终于落到我的手上,我要亲手杀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说着,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药瓶,把它和一管注射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
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幅《希波克拉底誓言》,不禁愣住了,脑中又闪出了在医科大学宣誓的那个场景,他想:“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
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害死我的病人呢?”索勒医生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
整个下午,索勒大夫一直坐在那里没动,内心深处,医生的职责和复仇的欲望交织在一起,让他不能自拔。
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这天晚上索勒大夫彻夜未眠,少年时代在集中营里遭受的苦难像演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
天快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
忽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把他惊醒。
索勒大夫打开门,看到诺顿站在那里。
“不好了,新来的病人出事了!”诺顿惊慌失措地说道。
“他怎么啦?”“我想可能是我的话刺激了他!”诺顿说。
“到底怎么回事?”索勒大夫很着急。
“昨天下午我送他回病房,曾经比划着告诉他,你当年曾在索菲亚的集中营里呆过。
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问我你为什么被关进集中营。
我告诉他是保加利亚的纳粹分子把你一家投入了集中营,因为你是犹太人。
”
“他听后什么反应?”索勒大夫问。
“他一声不吭,不过脸色非常难看,当时我也没在意。
今天早上我去他病房,发现他倒在血泊中。
他割断了自己的静脉,身边还留着一张纸条。
”
索勒大夫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保加利亚文写着:“假如有来生,我再也不会做过去的那些事情了,医生,对不起,请饶恕我们这些罪人吧!”尽管索勒大夫有一种解脱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深处多少也感到了一些内疚,他赶紧对诺顿说:“快带我去他那儿,我们要救活他,绝不能让他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小说通过言行、外貌、心理描写,刻画了索勒医生这一典型的战争受害者的形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的心理创伤。
B.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并把它们放回原处,这一细节表明他已经彻底地原谅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
C.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用“近似呻吟”的语气诉说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表明他年老体衰、惊恐万分并对自己曾经的罪行感到羞愧。
D.诺顿告诉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索勒医生是犹太人而且是集中营幸存者,是为
了让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感到内疚,并作出反省。
(2)小说主人公索勒医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