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写作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写作特色
篇一: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草原》: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白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冬阳.童年.骆驼》:倒叙的写作顺序,直接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打电话》: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再见了,亲人》:
1、前三个自认段的结构特点:开头都是用祈使句表达恳求的语气,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和情意。

中间都是回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情。

结尾都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中朝人民深厚的感情。

2、表达的特点: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直接抒情和叙事抒情相结合。

《桥》:
1、文章前面设置悬念,后面揭示答案,前后呼应,引起读者兴趣。

2、语言简洁精练,表现了情况的危急。

3、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通过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形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主要通过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表现人物。

《刷子李》: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金钱的魔力》:主要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

语言辛辣幽默,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威尼斯的小艇》:
1.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物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2.运用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展示了异国风情。

《与象共舞》:先概括再分述,总分结构。

《彩色的非洲》:
1. 结构:先概述再分述最后总结,总分总结构。

2. 使用过渡句,过渡自然。

3. 语言优美生动,想象丰富。

【知识点】
《草原》:作者老舍。

表达了汉族人蒙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

《白杨》:作者袁鹰。

采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帐篷》:作者是近代著名诗人艾青。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001年10月18日,青藏铁路开始修建,2002年10月19日,难度最大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

《冬阳.童年.骆驼》: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选自小说《呼兰河传》。

《童年的发现》: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

《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打电话》: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课文用人民志愿军的口吻写,亲人指的是朝鲜人民,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
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发生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改编。

《史记》是著名的古典历史书籍,用为人物写历史的形式来反映历史,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塑造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描写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故事。

《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起义的故事。

主要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勇、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课文讲的是行者武松的故事。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小说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神话人物形象。

《走进信息时代》:
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传递信息(古代,缺点是不够准确)——跑步传递信息(古希腊,马拉松比赛的发源,
缺点是累人)——漂流瓶传递信息(哥伦布,缺点是时间久)——驿差传递信息(古代)——交通工具传递信息——电报传递信息(莫尔斯发明)——电话传递信息(贝尔发明)——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传递信息——“信息高速公路”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获取信息的方法有:阅读书报、上浏览、调查访问、观察记录。

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个方面。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名著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

《刷子李》:选自《俗世奇才》,作者冯骥才。

《金钱的魔力》:选自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被誉为“语言大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作者季羡林,描写的是德国的街头美景,表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课文描写的是“万象之国”泰国。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程门立雪》:是关于杨时的故事,多用于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入木三分》:是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修辞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小草儿发芽了。

3、百灵鸟在树枝叫。

4、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二)、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四)、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
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2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21、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摹的无限乐趣。

()
2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
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
2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24.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
关联词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

常见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6、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7、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8、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一、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我不能骄傲。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

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

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

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⑴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⑵()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⑶小王的学习()有进步,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⑷妈妈()工作,()参加业务培训。

⑸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⑹()明天下雨,我们()要去探望李老师。

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⑻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连起来。

1、他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他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2、五壮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五壮士有计划地撤退。

3、敌人不在身后。

他们可以追上主力。

4、塘里结着薄冰。

我们站在水里,溅了满脸满身的泥,心里非常高兴。

5.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我不能骄傲。

6.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篇二:世说新语简介
一、刘义庆的生平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
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曾其谥号为康王。

二、《世说新语》写作背景
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

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

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长期争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到了公元二世纪左右时再度衰败,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同时尚有刘氏的蜀和孙氏的吴,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

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

晋朝的文化也有一定发展,当时由于战乱纷纷,很多学士选择归隐,不问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潜),当时的书法艺术也十分兴盛。

290年晋武帝死后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权利斗争开始,史称“八王之乱”。

与此同时,中原周边的五个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羌、氐、羯)与各地流民起来反晋,史称五胡乱华。

这些游牧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从304年到409年,北部陆陆续续有多个国家建立,包括了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北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和北燕, 史称十六国。

自东汉后期开始,为躲避战乱,北方的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南方,造成经济重心南移;晋朝南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称此前为西晋,南迁后为东晋。

最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

三、《世说新语》
曾经有人说,觉得郁闷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晋史》,偷懒的时候,不妨读一读《世说新语》。

那些名士风流,狂狷有之,潇洒有之,不羁有之,听得女人们直流口水,恨不得嫁个五六七八个才好,能拍拍拖也是好的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世说新语》。

1、简介:
①、《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体小说集。

(就篇幅之短小,章法之随意而言)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首次出现繁荣局面,不
仅数量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写作小说几乎成为了一种风气。

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就内部而言,历来被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

《搜神记》为前者代表,后者这以《世说新语》为代表)。

②、《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
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何为清谈,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造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等名士都被曹操设法害死。

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治,而变为专谈名理。

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

③《世说新语》在写法上的特点: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采。

其笔法简约,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德行》篇写管宁
和华歆原来是同窗共读的好友。

有一天在锄地时,管宁看到一锭金子,他就象没有看见一样继续做事,而华歆则将金子拾起来扔掉。

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两人思想境界有高下之分。

后来又有一天两人在一起读书,窗外传来达官贵人出行的声音,管宁毫不受影响,华歆却奔出门去张望。

最后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这就是著名的“割席断友”的故事。

B、《世说新语》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言语行动,在对比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

如《雅量》写魏明帝砍掉老虎爪牙,放在宣武场上,让百姓去参观。

此时王戎才七岁,也去观看,忽然老虎攀着栏杆大吼,声音惊天动地,观看的人群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王戎毫无惧色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古代小说跟西方不一样。

西方注重心理描写,浓彩重墨地写心理活动,而
我国小说如《红楼梦》很少直接的心理描写,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暗示心理。

比如说贾宝玉挨打了,薜宝钗去看他的时候就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出来当处长多拿工资。

”林黛玉从后门进去眼睛肿得像核桃,说明她哭了。

当贾宝玉屁股挨打时,她是很心痛的,最后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

”很复杂的心理就通过这一句话表现出来了。

《世说新语》是影响了后面的《红楼
梦》作品风格。

因此我们这篇课文也有这特点
C、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世说新语》的又一特点。

如《忿狷》篇讲王蓝田吃鸡蛋,先用牙签去刺,鸡蛋滑溜溜的,刺不进去。

王蓝田大怒,拿起鸡蛋往地上摔去,没想到鸡蛋在地上转了几圈,仍然不碎。

王蓝田又用脚去踩它,又没踩着;王蓝田气得要命,一手就把它从地上抓起来,放进嘴里,咬了个稀巴烂。

这则小故事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王蓝田个性急躁的特点,可以当作笑话来读。

D、《世说新语》还讲了不少关于少年儿童的故事。

有关孔融被杀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北海郡时,看到天下大乱,召集队伍,想夺刘家天下,自己做皇帝。

(这完全是莫须有的)。

二、对孙权的使者毁谤“朝廷”。

三、在朝里,不守礼节,常常不戴帽子走进宫廷。

四、和祢衡互相标榜。

五、不孝。

说起来,这些理由都很牵强,他真正的死因是由于自恃聪明、恃才傲物、口无遮拦,说话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曹操早就看他不顺眼!认真评论起来,孔融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

手下又都是轻浮人士,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

三国时,因为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地大都荒芜,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曹操为节约粮食,曾颁布一
道禁酒令,因为酒是由粮食做的。

孔融却置若罔闻,天天聚众饮酒,终于使曹操下决心把他杀了!对于自己被杀的事,孔融很不服气,
临前写下了《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窒。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花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被抓起来了,引起朝廷内外一片惶恐。

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抓时两人还在玩琢钉的游戏,毫无惊恐之色。

孔融对警察说:“希望只抓我自己,两个孩子就放过了吧!”两个儿子却慢慢地说:“老爸你太天真了,鸟窝被戳翻了,鸟蛋还能不摔碎吗?”不久以后,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④、《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

他的许多故事为后来小说、戏曲提供许多素材。

⑤、《世说新语》的思想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奢侈腐化,称颂聪明才智和广阔胸怀,追求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操。

⑥、《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一直到现在,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世说新语》里面描绘的生活——精神境界是非常羡慕的。

有很多知识分子至今还在追求那种生活方式,有些行为方式在当今的知识分子中还存在。

比如说,有一次,在国外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持人介绍北京大学的某一个校长和原来的华中师范大学也就是我的母校的一个校长叫章开源,章是文章的章,开源节流的开源。

章开源是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研究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史最著名的专家之一。

介绍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这样介绍的:“这位是著名大学的校长。

”介绍章开源先生的时候说:“章开源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校长。

”同学们学语文,体会一下这两个介绍有什么区别:著名大学的校长,这个校长是不是很有名?那不见得。

著名的大学校长,那就是说这个校长很有名。

篇三:《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
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

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岁)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

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1岁)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于41岁病逝于京师。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

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