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遗传信息的改变

合集下载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 2 变异3遗传学二、思考题1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名词解释:1 染色质 2染色体 3染色单体 4 同源染色体 5异源染色体 6常染色质 7异染色质 8妹妹染色单体 9染色体组型 10核型 11双价体 12着丝点与着丝粒 13 联会 14端粒 15等臂染色体 16有丝分裂 17减数分裂 18核小体 19 C值与C值矛盾 20 卫星DNA 21小卫星DNA 22 微卫星DNA 23基因簇 24 基因家族 25 开放阅读框 26 基因组 27 信号肽序列 28 Chargaff当量定律二、思考题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极其论点?2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3 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

4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5 DNA分子中A-T和C-G碱基对中,那一种碱基对较易打开?为什么?6 DNA的二级结构和特点。

7如何解释C值矛盾。

8 一个含有转录位点上游3.8kbDNA的基因,其mRNA的转录活性比仅含有3.1kb上游DNA的基因转录活性大50倍,这表明什么?9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点?10试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1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开,分别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12 家猪细胞染色体数2n=38,分别说明下列细胞分裂时期中有关数据:⑴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数。

⑵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期Ⅱ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数。

⑶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末期Ⅰ的染色体数。

13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中A、B、C、D来自父本,A′、B′、C′、D′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 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14 人们对基因的概念认识和发展过程。

15 mRNA, tRNA和rRNA各自的作用是什么?16 从4种不同物质分离出的核酸中各种碱基的比例(%)如下:物种 A T U G C 备注1 2 3 4 17302617183416332125333136(A+T)/(C+G)=2.1 (A+T)/(C+G)=1.0⑴每个物种的核酸是DNA还是RNA? 是单链还是双链?⑵填补物种4 中缺少的碱基百分比。

动物遗传学(2011级)第1章

动物遗传学(2011级)第1章

二、遗传学的应用
• • • • 1、遗传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2、遗传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3、遗传学在能源的开发和环保中的应用 4、遗传学在医疗卫生上的应用
微生物遗传学时期(1941-1960) (生化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时期 (1953-现在)
细胞遗传学时期(1910~1941)
• 这时期的主要成就:
1910年摩尔根通过对遗传学规律和染色体行为的研究确 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在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 1927年,Muller等人用X-ray诱发果蝇和玉米的突变, 获得了成功,为研究基因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1937年,Blakeslee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成功,为创造 可遗传的变异开辟了道路。 1941年,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等研究了红色面包霉的生 化突变型,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把基因 与蛋白质(protein)的功能结合起来,发展了微生物遗 传学和生化遗传学,从而大大地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

讲 蒋钦杨、郭亚芬
总学时:45学时 讲 课:45学时 测 验:5学时 教 材:动物遗传学(第三版)
参考书:动物遗传学(二)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2008) 吴常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李碧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经典遗传学
• 遗传学
三、遗传学的特点
♣ 是一门推理性的学科; ♣ 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 发展快; ♣ 应用性强,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短。
一、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
1、遗传学的产生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2015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2015

A暗修复:某些DNA的修复工作不需要光也能进行B编码序列:指编码RNA和蛋白质的DNA序列。

不良基因:指产生对动物生命活动不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总称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等位基因虽然同时发生效应,但所控制的性状都表现不完全。

(紫茉莉PP、粉红茉莉Pp、白茉莉pp)不完全连锁遗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原因:杂种形成配子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表观遗传学:探讨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由于某些因素的改变,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变异的遗传现象及其本质。

表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包括外形特征和生化特性,称之为表现型或表型。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表现度: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的基因表达和变化程度。

表现度和外显率区别:都是用来描述基因表达变异的,表现度适用于描述基因表达的程度。

外显率指一个基因效应的表达或不表达,不管程度如何表现型性别:发育到性成熟时表现出来的性别。

变异:生物个体间差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半合基因:X/Y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只存在各自染色体上,两者无配对关系,无功能上的联系。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正反交结果不同)C常染色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的大部分到间期时松开分散在核内,可以转录。

重复(duplication):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区段。

分为顺接重复、反接重复、异臂重复、移位重复。

重复环:若重复的区段较长,重复杂合体的重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联会时,重复区段就会被排挤出来,称为二价体的一个环或瘤。

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的DNA片段的交换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DNA复制过程中,通过DNA的重组来修复DNA损伤的过程重复基因:在基因组内基因有多份拷贝,如rRNA 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基因,拷贝数一般在10以下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DNA序列重叠作用:两对基因的显性作用相同,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只有当两对基因都隐性纯合时,性状才不表现,而两对基因同时显性时与一个显性的性状表现一致。

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生物学原理

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生物学原理
其次是基因突变,它是指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变的频率很低,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DNA在复制时因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典型实例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
2.动物的变异生物原理
我们常常会想,所谓的变异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遗传和变异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首先,基因重组技术是指非等位基因间实现重新组合,在重组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是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就是性原细胞去减数分裂,就是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裂的时候,紧接着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去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去进行交叉互换。所以说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我们通常认为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是呢在遗传学上,指的是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基因的变异与遗传有着直接的关系,变异也是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出现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它可分为两类,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当前现代遗传学表明,不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是无关的,但是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有关。
最后是染色体变异,它是指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重点是数目的变化。如果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就没有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是一套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完整的遗传信息,即常说的一个基因组。对二倍体生物来说,配子中的所有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是偶数的个体一般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染色体组数是奇数的个体是高度不孕的,如一倍体和三倍体等。可遗传变异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生物突变与基因重组。变异这种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摘 要: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的一些物质,它们生活得自由自在,生机勃勃,可是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它们的起源是什么?是从地球存在的那一刻就存在吗?动物是怎么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的呢?各类植物又是如何生生不息的呢?这个神奇的现象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生物学家称它为“遗传”。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

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注着动物如何繁殖以及遗传因素在繁殖中的作用。

本文将就动物的繁殖和遗传学进行探讨。

一、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性交产生后代。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基因的重新组合和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大多数的动物都采用有性繁殖方式,例如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自身或其他方式产生后代,不需要性交。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繁殖大量后代,但由于没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后代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无性繁殖常见的方式有二分法、孢子繁殖和出芽等。

一些低等动物如水螅、水螺等采用无性繁殖方式。

二、动物繁殖的生殖系统动物繁殖的生殖系统分为两大类:内受精和外受精。

内受精是指生殖过程发生在体内,精子和卵子在生殖道内结合。

内受精的动物需要有特殊的器官来收集、贮存和输送精子和卵子。

例如,哺乳动物的雌性拥有输卵管和子宫,雄性拥有阴茎来输送精子。

内受精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后代的存活率。

外受精是指生殖过程发生在体外,卵子在体外受精。

外受精的动物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繁殖,以保证精子和卵子相遇。

例如,鱼类和两栖动物都进行外受精。

外受精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相遇率相对较低。

三、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是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遗传物质位于动物的染色体上,主要由DNA组成。

遗传物质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和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动物遗传学的目标之一是解析基因的功能和遗传规律。

科学家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和遗传交叉实验,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基因和遗传因子,比如控制颜色、大小和行为等特征的基因。

另外,遗传变异还可以是突变引起的。

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然和稳定的改变,可以是点突变、染色体畸变或基因重组等。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研究方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研究方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是农业、畜牧业和动物科学等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主要研究动物的遗传特性,采用科学的育种和繁殖方法提高家畜的经济价值,改善其品种和产生更好的牲畜,以满足社会对畜牧业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该专业的研究与应用,为动物的养殖与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 遗传学的作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物遗传学,它是研究动物基因、遗传信息以及遗传形态和功能的科学。

通过对动物基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家畜的遗传规律,为育种和繁殖提供科学的依据。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可以改变家畜的遗传特性,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育种和繁殖的方法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在育种和繁殖方面有很多方法,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搭配选择等。

科学的育种和繁殖方法可以改善家畜的品种,提高其生产效益、繁殖力和抵抗力等。

例如,通过选育出高产、高肉、高乳量的牲畜,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 利用多样性进行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也重视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多样性是指动物种群内的基因变异、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变化。

利用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家畜的遗传特性,推动育种和繁殖的发展。

例如,研究饲养环境、饲料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维护家畜的多样性,实现家畜品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育种和繁殖的质量管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也重视育种和繁殖的质量管理,这包括动物的健康状况、遗传特性、品种、繁殖速度和生产效益等。

通过质量管理,可以确保育种和繁殖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例如,加强育种和繁殖的监督和检测,可以确保家畜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其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是畜牧业和动物科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致力于提高家畜的经济价值,改善其品种和产生更好的牲畜。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科学的育种和繁殖方法、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育种和繁殖质量管理,可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畜牧业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遗传-简答题

遗传-简答题

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

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

答: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

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4.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答: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

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

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答:(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2)细胞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

(3)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

6、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包括哪些部分?答:(1)着丝点:在染色体上有一个缢缩而染色较浅的部分称为主缢痕,这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又称着丝点。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2015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2015

A暗修复:某些DNA的修复工作不需要光也能进行B编码序列:指编码RNA和蛋白质的DNA序列。

不良基因:指产生对动物生命活动不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总称不完全显性: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等位基因虽然同时发生效应,但所控制的性状都表现不完全。

(紫茉莉PP、粉红茉莉Pp、白茉莉pp)不完全连锁遗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原因:杂种形成配子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表观遗传学:探讨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由于某些因素的改变,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变异的遗传现象及其本质。

表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包括外形特征和生化特性,称之为表现型或表型。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表现度: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的基因表达和变化程度。

表现度和外显率区别:都是用来描述基因表达变异的,表现度适用于描述基因表达的程度。

外显率指一个基因效应的表达或不表达,不管程度如何表现型性别:发育到性成熟时表现出来的性别。

变异:生物个体间差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半合基因:X/Y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只存在各自染色体上,两者无配对关系,无功能上的联系。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正反交结果不同)C常染色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的大部分到间期时松开分散在核内,可以转录。

重复(duplication):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某区段。

分为顺接重复、反接重复、异臂重复、移位重复。

重复环:若重复的区段较长,重复杂合体的重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联会时,重复区段就会被排挤出来,称为二价体的一个环或瘤。

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的DNA片段的交换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DNA复制过程中,通过DNA的重组来修复DNA损伤的过程重复基因:在基因组内基因有多份拷贝,如rRNA 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基因,拷贝数一般在10以下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DNA序列重叠作用:两对基因的显性作用相同,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只有当两对基因都隐性纯合时,性状才不表现,而两对基因同时显性时与一个显性的性状表现一致。

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动物的遗传与变异
丰富知识 启发思考
认识与理解
动物世界的奥秘 引发思考
参考文献
文献1, 文献2, 文献3
致谢
感谢所有支持与协助 本次PPT制作的人员, 感谢您的聆听和关注, 谢谢!
感谢观看
THANKS
遗传多样性
个体基因的 差异性
遗传多样性
环境的抵抗 力
遗传多样性
适应性和进 化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01 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
02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03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 一个区域内包含的生 态系统类型和组成的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 样性越丰富,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就越高。
性染色体遗 传
基因决定
突变与变异
突变
突变是基因的突然而永久 的改变,可能导致个体性 状的变异。
变异
变异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个 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可能来源于不同的遗传基 础或环境因素。
● 02
第2章 动物的遗传变异与进 化
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 地方,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下来。进化是指物种在 漫长的时间里适应环境而发生的适应性变异和适 应性改变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促进能量流通
适应性
提高抗病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稳定性
维持生态平衡 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 04
第四章 动物的遗传疾病与检 测
遗传疾病概念
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 变或遗传因素导致的 疾病。它可能是单基 因遗传疾病,也可能 是多基因遗传疾病。 遗传疾病的研究至关 重要,可帮助我们更 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 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依据。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

遗传学总结(完整版)动物遗传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遗传(heredity):后代和前代的相似性。

2、变异(variation):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的不相似性。

3、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1、线粒体:由双层膜围成的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2、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参与脂类合成。

3、核糖体:为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RNA(60%)构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中心体:中心粒加中心粒周边物质称为中心体。

或指动物真核细胞质中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物质。

5、核仁:核仁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生产核糖体的机器。

二、染色质与染色体1、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

3、染色质的类型P23: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染色质。

其中异染色质又分为结构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4、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分类P25:(1)形态结构:通常由长臂、短臂、着丝点、次缢痕、随体及端粒几部分组成。

(2)分类:A、B染色质、巨大染色体。

其中巨大染色体又分为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5、染色体的超微结构P26: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双链。

:6、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X)。

7、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2n)8、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

(N/2)9、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2n-1)10、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2n-2)11、三体:指比正常二倍体多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遗传生物学

遗传生物学
动物遗传学河北工程大学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标题时数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第四章遗传学信息的改变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第八章免疫遗传学基础自学第九章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第十章非孟德尔遗传第十一章动物基因工程总和49实验
动物遗传学
Animal Genetics
主讲 张伟峰
E-mail: peak_zhang@
河北工程大学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
教 材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ÒÅ ´« Óý Ö
ªÑ Ó øË ÇÁ Ï ¼ ²² ¡· ÀÖ Î Ë ÇÑ ø¹ ÜÀ í
äË Æ ü
章次 第一章 绪论
标题
时数 1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谢谢大家!
细胞遗传学:
主要是孟德尔定律和连 锁定律,
以及染色体研究的综合 产物。
群体遗传学:
讨论基因在整个群体中的频率分 布和变化速度。 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主要有两种 情况起作用:1、长期的自然选择 (进化遗传学);2、短期的人工选 择,特别是数量性状的短期改进(数 量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遗传学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创始人:Gregor J. Mendel(孟德尔, 1822~1884), 一位奥地利修道士。 1865年Mendel首次发表历经8年的豌豆杂 交试验结果:”植物杂交试验“,以及由此 得出的基因分离和重组基本定律。(当时没 有引起注意)
35年后(1900年)三位不同国家的生物学 家独立研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分离和重组 定律及其著作。
主要研究三种大分子(多糖、多肽、 多核苷酸,主要是DNA,某基因的DNA 序列和功能)的化学结构、生物功能、 活动和变化的科学。遗传工程(也叫基 因工程、DNA重组技术)是当代的一门 崭新生物技术,人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知 识所设计的巧妙方法,定向改造生物遗 传性。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动物遗传学复习一、发展史1856~1865年间,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条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

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3位弟子发现经典遗传学中的第三个基本规律——遗传连锁规律。

并且在1926年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首次阐明了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1953年沃深和克里克准确地阐明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

1944年由Oswald Theodore A very 等人完成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1952年Alfred Day Hershey和Martha Chase 通过噬菌体的感染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957年Heinaz Fraenki-Conrat 和B. Singre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实RNA也是遗传物质。

1985年Karry Mullis 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旁证:1、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和质量的恒定性。

2、紫外线诱变作用于DNA的关系。

DNA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4钟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1943年英国Chargaff 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的摩尔含量总是相等的这一定律被称为Chargaff当量定律。

DNA二级结构:指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爽螺旋结构。

跳跃基因: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发现基因组中的某些成分位置的不固定性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些转移的成分叫跳跃基因。

断裂基因:绝大部分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它们往往被一些非编码的DNA序列间隔开,形成一种断裂结构,这些非编码的DNA在转录后的RNA加工过程中被剪切掉。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

内含子:非编码的间隔序列。

GT-AG法则:在没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是RNA剪接的信号,这种接头形式叫GT-AG法则。

遗传学问答题(1)精选全文

遗传学问答题(1)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遗传学问答题(1)问答题(绪论)1.动物遗传学的意义是什么?动物遗传学是动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是研究能够自我繁殖的核酸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机理的科学。

动物遗传学是动物育种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2.动物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动物遗传学研究内容包括动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及在动物中的应用等。

3、动物遗传学与畜禽育种的关系。

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

通过育种工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达到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简答题(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

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

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猪的正常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请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1)体细胞(2n,19对)(2)受精卵(2n,19对)(3)精子和卵子(n,19条)(4)极体(n,19条)(5)初级精母细胞(2n,19对)(6)次级精母细胞(n,19条)3、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在机能方面(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动物遗传学试题(B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B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B 答案名词解释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4.DNA 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 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5.GT-AG 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 ,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 ,这种RNA 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 法则。

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 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 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二、选择题1.在DNA 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A.引发酶B.DNA 连接酶C.DNA 聚合酶D.单链结合蛋白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 A.XY B.XX C.ZZ D.ZW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A.50AA,2Aa,48aaB.49AA,42Aa,9aaC.100AA,10aD.50AA,50aa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6.在原核生物DNA 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A ) A.引发酶 B.SSB C.螺旋酶 D.旋转酶7.DNA 复制中RNA 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C.为DNA 合成原料dNTP 提供附着点D.激活DNA 聚合酶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 )A.与单链DNA 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 不被核酸酶降解C.与单链DNA 结合,降低双链DNA Tm 值 D.以上都不对9.紫外线对DNA 的损伤主要是(B )A.引起碱基置换B.形成嘧啶二聚体C.导致碱基缺失D.发生碱基插入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A )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 聚合酶方可催化RNAB.需要NTP 作原料C.RNA 链的延伸方向是3’→5’ D.RNA 的碱基需要与DNA 互补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 ) A.XY B.ZW C.XO D.ZO13.RNA 与DNA 生物合成相同的是(BDE )A.需RNA 引物B.以3'→5’方向DNA 为模板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D.新链生成的方向5’→3’E.形成3’,5’-磷酸二酯键三、填空题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2.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组成。

动物遗传学试题(B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B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B 答案名词解释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4.DNA 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 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5.GT-AG 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 ,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 ,这种RNA 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 法则。

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 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 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二、选择题1.在DNA 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A.引发酶B.DNA 连接酶C.DNA 聚合酶D.单链结合蛋白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 A.XY B.XX C.ZZ D.ZW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A.50AA,2Aa,48aaB.49AA,42Aa,9aaC.100AA,10aD.50AA,50aa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6.在原核生物DNA 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A ) A.引发酶 B.SSB C.螺旋酶 D.旋转酶7.DNA 复制中RNA 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C.为DNA 合成原料dNTP 提供附着点D.激活DNA 聚合酶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 )A.与单链DNA 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 不被核酸酶降解C.与单链DNA 结合,降低双链DNA Tm 值 D.以上都不对9.紫外线对DNA 的损伤主要是(B )A.引起碱基置换B.形成嘧啶二聚体C.导致碱基缺失D.发生碱基插入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A )A.只有在DNA 存在时,RNA 聚合酶方可催化RNAB.需要NTP 作原料C.RNA 链的延伸方向是3’→5’ D.RNA 的碱基需要与DNA 互补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 ) A.XY B.ZW C.XO D.ZO13.RNA 与DNA 生物合成相同的是(BDE )A.需RNA 引物B.以3'→5’方向DNA 为模板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D.新链生成的方向5’ →3’E.形成3’,5’-磷酸二酯键三、填空题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2.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组成。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基因和繁殖状况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基因和繁殖状况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基因和繁殖状况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基因遗传规律和物种遗传变异的科学,其对于动物繁殖状况的影响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动物遗传基因与繁殖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学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一、基因遗传与繁殖状况动物的繁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由其遗传基因决定。

遗传基因具有传代性,因此个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对于后代的繁殖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会导致生殖细胞的损伤,使得动物不孕或产下畸形后代。

另外,某些基因会影响动物的生殖器官发育,进而影响其生殖能力。

此外,基因对于动物的生殖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某些基因控制着动物的性欲和性行为,从而影响了动物的交配频率和繁殖成功率。

此外,某些基因还可能影响动物配偶选择的行为,从而影响了个体的交配搭配方式和繁殖后代的基因质量。

二、动物遗传学在繁殖中的应用1. 优良遗传基因的筛选动物基因池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其中一部分是对于繁殖状况具有积极影响的优良遗传基因。

通过对动物个体进行遗传基因的筛选,可以选择出具有良好生殖能力和优秀繁殖特征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进而提高整个种群的繁殖状况。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遗传学研究中。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精确修改,删除或插入特定基因,从而达到改良动物繁殖特征的目的。

例如,在畜牧业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对肉质、大小、毛色等重要繁殖特征进行优化。

3. 基因检测及诊断基因检测和诊断是动物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动物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携带有不利繁殖基因的个体,从而避免其参与繁殖,减少不良基因在种群中的传播。

同时,基因检测还可以用于诊断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动物,保障种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三、结语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繁殖状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因遗传决定了动物的繁殖能力和生殖特征,而动物遗传学的研究和应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遗传规律,从而优化繁殖策略,改良养殖动物品种,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

成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

成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

成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作为食物之外,动物也被广泛地作为宠物和研究对象。

其中,火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家禽类动物,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火鸡这一物种内部也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

本文将介绍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

首先,成火鸡的个体差异来源于其遗传背景以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火鸡的遗传背景主要通过基因来决定,它们的个体差异既包括明显的外部特征,如羽毛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也包括内部特征,如身体结构、器官功能等。

而环境因素则包括饲养条件、喂养方式、气候环境等。

这些外部因素会对火鸡的生长发育、行为特点和运动能力等产生影响,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其次,火鸡的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层面上的差异。

基因是决定个体发育和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遗传变异的基础。

火鸡的遗传变异主要表现在基因型和表型上。

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方式,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而表型是指基因表达在个体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体现。

火鸡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式发生。

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不仅体现在外部特征上,也反映在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上。

在外部特征方面,火鸡常见的个体差异包括颜色、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一些火鸡的羽毛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火鸡体型较大而有的较小,羽翼的形状、长度也有所不同。

在生理方面,火鸡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上。

比如,一些火鸡可能拥有更强壮的肌肉和更高的耐力,而其他一些则具备较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在行为特点方面,火鸡的个体差异表现为攻击性、社交行为和繁殖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一些火鸡可能更加好斗且具有更强的领地意识,而另一些则更喜欢与同伴一起活动。

火鸡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对于其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差异和遗传变异使火鸡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后代。

动物的繁殖与遗传

动物的繁殖与遗传

动物的繁殖与遗传动物的繁殖与遗传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了解和探索动物的繁殖机制和遗传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为保护物种、改良品种以及解决其他生物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动物的繁殖机制和遗传规律两个方面着重进行探讨。

一、动物的繁殖机制1. 性别的确定动物的性别分为雄性和雌性。

在大部分动物中,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例如,人类的性别由X和Y染色体的组合决定,女性为XX,男性为XY。

在其他动物中也有类似的性别决定机制,例如鸟类、爬行动物和部分昆虫的性别决定也与染色体有关。

2. 生殖细胞的形成动物的生殖细胞通常称为卵子和精子。

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核分裂经历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卵子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融合,形成受精卵,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3. 受精和胚胎发育动物的受精过程可以外受精或内受精。

外受精多见于水生动物,受精卵在水中进行受精。

而内受精则多见于陆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内受精。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发展成为胚胎,并最终产生新的个体。

二、动物的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型等概念。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遗传的变异与突变遗传变异常常通过基因突变来实现。

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中性的或者有利的。

有利的突变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演化的推动力。

3. 遗传的连锁与重组连锁是指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的连续分布。

连锁的存在使得某些基因很难在遗传过程中发生重新组合。

然而,重组的发生使得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这对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4. 遗传的显性与隐性动物的遗传性状可以显性表现或隐性隐藏。

一个基因可以有多个等位基因,其中一个显性的等位基因可以通过掩盖隐性基因的表达。

动物遗传现象

动物遗传现象

动物遗传现象
在动物世界中,遗传现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话题。

动物的形态、性状、行为都
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遗传因素会在后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在生物学中,遗传现象主要包括基因的传递、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杂合和纯合等内容。

基因的传递
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分子,它位于染色体上。

动物的每一对染色体,都
携带着父母亲的遗传信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后代。

通过基因的传递,后代将获得来自父母亲的遗传因子,并呈现出各种性状。

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
在动物遗传中,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指的是在杂合状态下
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需要两个隐性基因的纯合状态才能表现。

这导致了在后代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基因型和表型的组合。

杂合和纯合
杂合是指一个个体拥有两种不同的基因型,而纯合则是指一个个体拥有两种相
同的基因型。

在动物遗传现象中,杂合个体通常体现出比纯合个体更多样化的性状,同时也会在后代中出现不同的遗传组合。

总的来说,动物遗传现象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彩的领域,通过研究动物的遗传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深入探讨动物的遗传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i du chat syndrome
(duplication)
1
12
3456
12
3434 56
12
34 4356
1 34 2
3456
12
34 ab
56
22-
2
3 -
4
inversion 180
1
A pericentric inversion B
2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3
4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This person has 46 chromosomes with a translocation of material between chromosome 9 and chromosome 22 (commonly known as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show that most of chromosome 22 has been translocated onto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9. In addition, the small distal portion of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9 is translocated to chromosome 22. This translocation, which is found only in tumor cells, indicates that a patient ha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In CML, the cells that produce blood cells for the body (the hematopoietic cells) grow uncontrollably, leading to cancer.
(paracentric inversion)Βιβλιοθήκη 2 3 3
translocation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simple translocation)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1
simple translocation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1
2
-- breakage-fusion-
bridge,BFBa
3
3
psedo dominant
Williams Syndrome is caused by a very small chromosomal deletion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7. The deleted region includes the elastin gene, which encodes a protein that gives blood vessels the stretchiness and strength required to withstand a lifetime of use. The elastin protein is made only during embryo development and childhood, when blood vessels are formed. Because they lack the elastin protein, people with Williams Syndrome have disorder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lso known as vascular disorder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and CML was clarified by studying the genes located on the chromosomes at the sites of the translocation breakpoints. In one of the translocated chromosomes, part of a gene called abl is moved from its normal location on chromosome 9 to a new location on chromosome 22. This breakage and reattachment leads to an altered abl gene. The protein produced from the mutant abl gene functions improperly, leading to CML.
DNA (chromosomal aberration)DNA gene mutation
DNA
(chromosomal aberration): deletion(duplication)(inversion) (translocation) 4
deletion
Cri du chat is a rare syndrome (1 in 50,000 live births) caused by a deletion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5. The name of this syndrome is French for "cry of the cat," referring to the distinctive cry of children with this disorder. The cry is caused by abnormal larynx development, which becomes normal within a few weeks of birth. Infants with cri du chat have low birth weight and may have respiratory problems. Some people with this disorder have a shortened lifespan, but most have a normal life expectancy.Where does the abnormal chromosome 5 come from? In 80 percent of the cases, the chromosome carrying the deletion comes from the father's spe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