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
1.选择题
第1题.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
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就是中国。
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如图所示精美的彩陶。
它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C
【解答】题干给出的图片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制作的。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第2题.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答案】C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置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所以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第3题.
唐朝的筒车如图,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个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说明筒车是()
A: 农业耕种工具
B: 小型交通工具
C: 日常生活器具
D: 水利灌溉工具
【答案】D
【解答】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唐代出现了筒车。
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
这说明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
第4题.
明朝时期官员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设置了()
A: 三司
B: 御史
C: 厂卫特务机构
D: 丞相
【答案】C
【解答】明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明成祖在位时,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东厂特务机构,后来又设特务机构西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厂卫直接对皇帝负责,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朝时期官员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
故选C。
第5题.
《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内地设厂开矿,这引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的忧虑,他们呼吁发展民族工商业,以抵制洋货的倾销。
这是近代前期某一救亡方案兴起的背景。
方案应是()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实业救国
D: 教育救国
【答案】C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华设厂,西方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面对于此国人掀起实业救国思潮,故C正确;
自强、求富口号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故A不正确;
维新变法主张通过变革政治制度救国,教育救国主张通过教育救国,故B、D不正确。
故选C。
第6题.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
下列报纸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是
()
A: 《申报》
B: 《民报》
C: 《南风报》
D: 《时务报》
【答案】D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创办的以宣传变法图强为主旨的报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7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答】①②说法正确,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③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说法错误,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故选A。
第8题.
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
其中根本政治追求集中体现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故选B。
第9题.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指
()
A: 拜占庭帝国
B: 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A
【解答】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指拜占庭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
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
它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曾经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因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于13世纪上半期被西方军队征服,后虽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屑于创新,封闭保守。
故选A。
2.材料分析题
第1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书法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
这里的书圣指的是谁?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西汉时是怎样发展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
【解答】
第1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
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你能说说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吗?
【答案】
(1)说明: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地区:四川。
(2)现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
(3)机构:市舶司。
原因: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政府专门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等。
【解答】
(1)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宋代针铺商标交子南宋海船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内容说明了商业的繁荣;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四川地区。
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由材料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时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造船业发达等。
3.论述题
第12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全球重组
1977~2000年1900~1925年1926~1945年1946~1976
年
一战,1914~1918;俄国革命,1917;
大萧条,
1929~1939;
,二战,
1939~1945;西班牙
内战,1936~1939;
日军侵华,南京大屠
杀,1937;
希特勒与大屠杀,
1933~1945;
冷战,1946~1991;
印度,不合作运动,
1920~1922;文明不服从运动,
1930;印巴分治,1947;亚洲去殖民化和独立,约1947~1984;
拉丁美洲;美帝国主
义兴起,1895~1941;
朝鲜战争,
1950~1953;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美军参与越南战争,
1965~1973;
后殖民冲突;
苏联一阿富汗战争,
1979~1988;
两伊战争,1980~1988;
海湾战争,1990~1991;
中东,约1947年至今,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6年;邓小平改革,1980
年代。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著《简明新全球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全球重组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大国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
阐述:20世纪初,英法等国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征服了亚非拉地区。
一战后,建立起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法等国,美国和苏联凭借强大的工业和军事能力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联合一体化进程加快及日本的崛起等因素,冲击了两极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世界格局随之变动。
示例二
论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阐述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一战及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冲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原有的政治格局不断受到冲击,成为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示例三
论题。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对现代全球重组起了重要的影响,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根据材料中不同时间的事件分开进行提炼阐述,也可以汇总进行总结概述。
论点示例如下:大国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影响了现代全球重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影响现代全球重组的重要因素等。
阐述时要结合实际历史事实,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