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本分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rshall Mcluhan:《机器新娘》 广告公司和好莱坞电影各自想要深入大众 心灵,将集体的梦想强加于大众的内心世 界。 恩岑斯贝格尔: 意识产业(the consciousness industry) 或心灵产业(the mind industry)
话语分析思考要点
什么是意识形态?媒介文本在意识形态传 播中起什么作用?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再现、腹语术、铭文、 文化中转站的概念是什么? 霸权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异化的概念是什足,让被 异化的个体逃避痛苦的境遇。媒介配合广 告机构刺激欲望,引导人们更努力地工作。 人们成为自身异化的产物,成为“自我意 识和自我行为的商品”
消费社会
Wolfgang Fritz Haug: 《商品美学》:商品美学的支配形式就是 垄断商品的美学,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商品 形式,直接干预了文化的集体想象。 《商品美学、意识形态与文化》:关注人 们对来自文化和经济领域的控制与操纵的 反抗能力的发展。
下周阅读书目
麦茨等编著:《凝视的快感》,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费斯克等编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 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阿芒 马特拉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 店2001年版; 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身份/认同的不同层面: 地方意识——归属于城市或乡村的某个社 群; 历史——具有某种共享的背景; 家庭和家族历史; 文化实践——宗教仪式等; 社会关系和角色——父母、职业。
身份/认同的流动性
神话 话语
所谓“神话”是指话语制造出来的有关社 会与文化的各种占主导地位的看法,“神 话”聚焦于其对象在意识形态上所占据的 主导地位,并且通过各种具体的人物和角 色体现出来。 神话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也是某种类型 的历史沿革的一部分。
单元六:接受 28)假英雄/坏人的身份败露 29)假英雄被变形 30)坏人遭惩罚 31)英雄迎娶公主或登上王位
普罗普的理论适用于大部分的叙事类型。 但非所有类型。 动作片的若干类型:西部片、警匪片或科 幻片;新武侠小说;武侠类型的电影、电 视剧。
动素模型
3、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动素模型 发出者 主体 接受者 敌手 客体 帮手
在童话中,人物功能是稳定的、常态的要 素。人物功能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 童话的已知功能有限。 功能的顺序不变。 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只有一种形态。
七种行动范畴: 坏人 施惠者 帮手 公主,或要找的人或物 派遣者或发出者 英雄或受害者 假英雄
3、六个叙事单元:31种叙事功能 单元一:准备 1)炉边缺少一位家庭成员 2)一个禁令或规定加诸于英雄身上 3)禁令遭违背 4)坏人试图刺探情报
电视文本分析2
四、叙事分析
叙事学脉络:叙事学的基本分析类型 1、列维 斯特劳斯 神话原型、内核 叙事行为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通过千差 万别的故事,共同呈现某种某种潜在于其 社会文化结构中的矛盾,并尝试予以平衡 或提供想象性解决。
2、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源头:普罗普 (Vladimir Propp),《民间故事形态学》 基本叙事单元称之为“功能”(function) 功能被理解为人物的行为,由对行为过程 意义的看法而定。
Ferguson: 意识形态分析——旨在识别出某种再现当 中所具有的符号上和话语上的矛盾和紧张 关系……这类矛盾和紧张关系的核心就是 对某种特定的权力关系和“身份/认同”概 念所构成的潜在的挑战能力。
三种社会类型
原型——在各种类型中的文本当中均可识 别出的人物,性格特征鲜明。他们是人们 对性别或其他因素的看法的集中体现。 刻板形象——容易识别,只出现在特定类 型的文本之中。集中体现了某种社会关系 或某些行业所具有的特征。他们产生的意 义侧重于意识形态中较为保守的,占主导 地位的那些方面。
5)坏人得到了一些情报 6)换人试图欺骗受害人以控制他或他的财 物 7)受害人上当违心助敌
单元二:纠纷 8)坏人伤害了家庭成员 8a)家庭成员需要或渴望某种东西 9)需要或不幸被申明:英雄被请求、命令 或自愿前往执行使命 10)英雄计划对付坏人
单元三:转移 11)英雄离家 12)英雄被试探、攻击、质询,并因而获 得了一个有法力的施惠者或帮手 13)英雄对这位未来的施惠者的行动作出 反应
文化中转站
费斯克 虚构和非虚构的角色,在充满媒体的世界 里有着体现和激励文化政治的作用,角色 经常在此时此地的文化斗争中充当“表述 的中继站”(Discursive Replay Station
刻板形象与意识形态
媒体如何再现社会本身?社会群体的身份/ 认同如何建构的? 再现通常反映的是媒体文本所产生的时代 的意识形态立场。
五、话语分析
Stuart Hall: 符号学途径关心表征(representations) 如何运作,语言如何产生意义。 话语途径更关心表征的后果和影响——即 它的“政治学”,它考察一种特有的话语 所产生的知识如何与权力联结,如何规范 行为,产生或构造各种认同和主体性,并 确定表征、思考、实践和研究各种特定事 物的方法。
任何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优势生产方式和意 识形态支配文化层面。这种支配通过两种 方式实现:一种以政治修辞、新闻报道、 广告与公共关系等进行公开的宣传,一种 是由创意工作者与消费者经常不自觉地在 日常文化活动中吸取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媒介与大众文化在传播虚假意识、误导人 们思考等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大众 媒介与大众文化构成了维系社会制度与个 人意识之间的重要纽带。 恩岑斯贝格尔(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所有的媒介都受到操纵,这正是媒介的本 质。不应该废除操纵,必须使每个人都成 为操纵者。
话语是我们用来联系有关对象的符码。在 某个特定文本中,往往包含了不同的话语。 话语分析旨在通过对语言和符码的识别来 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所包含的话 语及其意义。其另一目标是揭示文本背后 蕴藏的意识形态,旨在对某个话语对象进 行某中特定的读解。
虚假意识与意识形态
统治阶级重视以某种观念影响人们的意识。 “发展并完善阶级本身的幻象”。 意识形态是指逻辑体系完整,在社会上广 为适用的社会政治信念。 意识形态分析解释物质生产方式、意识形 态价值观、阶级关系与社会权力结构等公 开的或隐含的或者是符码的反映(种族的 或性别的、政治经济的)或某种特定历史 的社会经济状态下人们的意识形态。
腹语术
让-路易·鲍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 态效果》 电影具有“意识形态腹语术”的特征,即 意识形态并不直接言说或强制,但它事实 上是在不断地讲述和言说,只不过成功地 藏起了言说的机制和行为
铭文
《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 铭文/书写(inscription)的概念,指出社 会意识形态通常将自己篆刻在每部具体的 文化文本之中。影片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 状况间存在动态联系;影片所讲述的故事 与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与某些具体的历史 事件和社会情境之间也存在着动态关联。
四个叙事/意义单元 契约、考验、移置、交流 动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出文本的表层 与深层结构。
4、托罗多夫 平衡/满足 破坏
整合,平衡的力量/努力与追求
对抗的力量
不平衡,破坏的力量
新的平衡、满足
叙事学,只是一种社会的表意实践
叙事分析思考要点
普罗普的哪些功能可以应用在文本中? 各元素的排列次序如何影响意义? 文本构成中有哪些叙事成规? 用叙事理论分析一个电视剧文本。
这里“神话”与罗兰 巴特符号学的“神话” 的概念有关,也与更广义上的“神话建构” 的界定有关。“文化神话”构成了文本的 基本结构,被话语隐藏在文本内部。
霸权理论
葛兰西的霸权(hegemony)理论 Raymond Williams认为其是“马克思主义 文化理论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霸权的概念超出了(但同时也包含)文化 和意识形态的范畴。
霸权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具体表述,而 且其控制形态不仅是通常所谓的“操纵” 或“教化”。 文化霸权是通过非暴力的形式确立的,但 文化霸权的确立是一个绵绵不绝的动态争 夺过程,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 文化和利益始终处于一种谈判、协商 (negotiation)之中
霸权是意义与价值观的鲜活整体——制度 的与本质的(constitutive and constituting) ——人们经验与实际体验的相互印证。对 大多数人而言,霸权构成了一种社会感和 确定感,大多数人难以超越。
Howarch: 话语分析的任务是考察话语与社会体系之 间的辨证关系,并且还要揭示权力阶层是 如何利用语言和意义来欺骗和压制被宰制 的阶层的; 话语构成了符号体系和社会秩序,因此, 话语分析的任务是考察其历史的和政治的 建构和运作过程。
“话语”与“意识形态”、“表征”/“再现” 等概念紧密相关。 话语的意义是关于占主导地位的信念和价 值观,话语原本是传播行为当中包含的意 识形态,或是媒体的再现所宣扬的意识形 态。
14)英雄借重这位有法力的人 15)英雄到达他的任务所在地点
单元四:对抗 16)英雄与坏人面对面作战 17)英雄被侮辱 18)坏人被击败 19)此前的不幸或需要得到解决
单元五:归来 20)英雄归来 21)英雄被追捕 22)英雄脱险 23)英雄回到故乡或某处却不被承认
24)假英雄作出假声明 25)英雄面临艰巨挑战 26)英雄战胜挑战 27)英雄获得命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 通过电影文本去发现所谓“讲述神话的年 代”的政治文化变迁,将某些特定的文本 看作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运作的政治神 话
再现
“再现”(representation) 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表象系统,个人与其生 存状况之间是一种想象性关系,是一次再 现。意识形态提供整体的想象性图景,使 得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并接受关于自己 现处位置的合法性叙述。
类型——媒体文本中刻画较为粗略、再现 最少,最没有得到强化的一类人物 媒体文本中的“缺席”
身份/认同
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再现帮助其对象形成了 一种身份/认同。 媒体再现不仅为作为“旁观者”的受众构 建出一些意义,同时也要为作为“个体” 和“再现对象”的受众构建了一些意义。 再现既为作为个体的我们,也为别人构建 出一种认同感。 身份/认同超越了外表,具有许多不同的层 面。
媒介文本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即用 某种观念来操纵和教化民众的工具。媒介 也是霸权统治的工具,产生了更为深远的 影响——它们塑造了人们对于宇宙与世界 的观念,塑造了人们的世界观。
霸权与范式(paradigm) 法律 大众艺术 理论 意识形态 范式 霸权 科学 媒介分析
异化
异化(alienation)一词表示隔阂与距离。 异化的概念是马克思理论的核心。资本主 义体系产生了异化。处于异化中的人受 “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的 折磨——也就是用意识形态的形式支配其 思想的意识。 异化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