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母体变化

合集下载

妊娠期母体变化实训报告

妊娠期母体变化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深入了解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掌握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适应性和功能性调整,为今后从事妇产科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妇产科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变化(1)子宫:妊娠期间,子宫体逐渐增大,肌纤维肥大、变长、增生,容量增加约500倍。

妊娠末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子宫峡部不断伸展,至妊娠末期可达7~10cm。

子宫颈血管增多,宫颈肥大变软,内膜增厚,腺体增生,粘液分泌量增多,形成粘液塞,防止细菌进入宫腔。

(2)卵巢:妊娠期卵巢略增大,停止排卵。

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3)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但肌层无明显增厚。

(4)阴道:妊娠时阴道黏膜着色、增厚、皱襞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伸展性增加。

阴道分泌物增多成糊状。

2. 妊娠期母体循环及血液系统变化(1)血容量: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40%~45%,平均约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2)血液成分: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血细胞比容降至0.31~0.34。

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轻度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血沉加快。

3. 妊娠期母体内分泌系统变化(1)胎盘:胎盘是妊娠期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大量激素,如孕酮、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以维持妊娠。

(2)甲状腺: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肾上腺:妊娠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妊娠。

4. 妊娠期母体其他系统变化(1)呼吸系统:妊娠期肺活量增加,以满足胎儿呼吸的需要。

(2)消化系统:妊娠期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胃内酸性内容物逆流至食管下部产生“烧心”感,容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

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1. 心脏 • 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 • 心尖搏动左移 1~2 cm; • 心浊音界稍扩大; • 心尖区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 心电图电轴左偏约 15°; • 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 10%; • 心率于妊娠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 10~15 次。
妊娠期心脏位置的改变
•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 6~8 周开始增加; • 妊娠 32~34 周达高峰,增加 40%~45%,平均增加 1450 ml; • 生理性血液稀释:血浆量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
(二)血液成分
1. 红细胞:骨髓造血增加,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血液稀释。 2. 白细胞:白细胞计数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 3. 血小板: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功能增强以维持止血。 4. 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为防止围产期出血做好准备。 5. 血浆蛋白: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达 60~65 g/L。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
• 妊娠期肾脏略增大; • 肾血浆流量约增加 35%; • 肾小球滤过率约增加 50%; • 血清肌酐、尿素水平降低; • 夜尿量多于日尿量; • 15% 孕妇饭后出现生理性糖尿; • 孕妇易患右侧肾盂积水、急性肾盂肾炎。
六、 呼吸系统的变化
• 肺活量无明显改变; • 肺通气量约增加 40%; • 动脉血 PO2 增高达 92mmHg,PCO2 降至 32mmHg,有利于供给孕妇及胎儿所需的 O2,
(一)子宫
一、生殖系统变化
子宫内膜 受精卵着床后,在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增大,腺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 结缔组织细胞肥大,血管充血,此时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decidua)。 • 底蜕膜:囊胚着床部位的蜕膜,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 包蜕膜: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 • 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其他部分的蜕膜。 子宫峡部 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 14 /20 15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第一节妊娠生理定义:胚胎及胎儿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

该过程从卵子受精开始,终止于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娩出。

三、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期,为适应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和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下,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了解母体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对于患有器质性疾病的孕妇,应及早发现并处理。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1.子宫(1)宫体妊娠期间逐渐增大变软。

子宫由未孕时(7~8)cm×(4~5)cm×(2~3)cm增大到妊娠足月时35cm×25cm×22cm。

宫腔容量未孕时约5ml,到妊娠足月约为5000ml,增加约1000倍。

妊娠早期子宫呈球形或椭圆形,但不对称。

妊娠12周后,增大的子宫逐渐对称并超出盆腔,可于耻骨联合上方触及。

因有乙状结肠在盆腔左侧占据,故妊娠晚期的子宫呈不同程度的右旋。

子宫重量未孕时约70g,因子宫肌细胞肥大,使妊娠足月时重约1100g,增加近20倍。

自妊娠12~14周开始,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称为Braxton Hicks收缩。

(2)子宫峡部为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部位。

未孕时长约1cm,妊娠10周明显变软。

妊娠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

临产后可拉长至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3)宫颈妊娠后宫颈肥大、变软,呈紫蓝色。

宫颈管内腺体肥大,宫颈粘液分泌增多,形成粘液栓,防止细菌侵入宫腔。

近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轻度扩张。

2.卵巢妊娠期卵巢略增大,排卵停止。

妊娠6~7周前,妊娠黄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

妊娠10周后,黄体开始萎缩,其功能被胎盘取代。

3.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但肌层不增厚。

黏膜层上皮细胞变扁平,或呈蜕膜样改变。

4.阴道妊娠期黏膜充血水肿,变软呈紫蓝色。

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糊状。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女性怀孕以后,随着胎儿在身体内逐渐长大,孕妈妈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胎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发育,同时为分娩做好准备。

其中以生殖系统的变化最为明显。

今天梳理关于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的变化,内容如下:一、子宫的变化。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的重要场所,在分娩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妊娠期变化最大的器官。

1.子宫增大:随着妊娠的进展,胎儿、胎盘及羊水的形成与发育,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

妊娠早期子宫略呈球形且不对称,受精卵着床部位的子宫壁明显突出,妊娠早期子宫的增大主要受内分泌激素(主要为雌激素)的影响;妊娠12周后,增大的子宫逐渐超出盆腔,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妊娠晚期的子宫轻度右旋,妊娠中晚期的子宫增大因宫腔内的压力增加所致。

2.子宫的血管扩张、增粗,子宫血流量增加,以适应胎儿-胎盘循环的需要。

3.受精卵着床后,在孕激素、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增大,腺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结缔组织细胞肥大,血管充血,此时子宫内膜称为蜕膜。

4.妊娠后宫体和宫颈间狭窄的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的一部分,临产后称为产道的一部分,称为子宫下段。

5.宫颈在激素作用下,充血、水肿,宫颈管内腺体增生、肥大,使宫颈逐渐变软,呈紫蓝色。

二、卵巢的变化。

妊娠期卵巢停止排卵,并在妊娠6-7周前产生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妊娠的继续。

妊娠10周后黄体开始萎缩。

三、输卵管的变化。

妊娠期时输卵管会伸长,黏膜层上皮细胞稍扁平,基质中可以见到蜕膜细胞。

四、阴道的变化。

妊娠期阴道的黏膜变软,水肿呈紫蓝色,又称为Chadwick征。

同时为了方便分娩时胎儿的通过,阴道壁的皱襞增多,肌肉细胞肥大,伸展性增加。

为了防止阴道内致病菌的生长,阴道上皮细胞的糖原含量增加,乳酸增多,使阴道的pH 降低。

五、外阴的变化。

为了方便分娩时胎儿通过,外阴在妊娠期会出现充血、皮肤增厚,大阴唇内血管增多,结缔组织松软,从而增加外阴的伸展性。

妇产科护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妇产科护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二)孕妇的心理调试
(1)确保安全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期 (2)促使家庭重要成员接受新生儿 (3)学习对孩子贡献自己 (4)情绪上与胎儿连成一体
习题:
1.妊娠后子宫峡部变化哪项不对:( )
A、非孕期峡部仅长1cm B、妊娠12周后逐渐伸长变宽 C、妊娠后期形成子宫下段 D、临产时可达15-20cm E、分娩时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2.妊娠期生殖系统的变化哪项不对:( )
A、输卵管明显充血 B、输卵管系膜血管增多 C、卵巢略增大 D、外阴色素沉着,组织变松软 E、妊娠后卵巢仍有排卵
3.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错误的是:( )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娠32-34周血容量增加达高峰 B、妊娠晚期易发生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 C、子宫峡部在妊娠后期形成子宫下段 D、妊娠期孕妇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E、妊娠期卵巢停止排卵
2.卵巢生理变化
卵巢略增大,妊娠期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3.输卵管
输软管伸长,管壁充血 。
4.外阴、阴道
外阴:色素沉着,伸展性增加 阴道:皱襞增多,糖原含量增多,使阴道酸
性增加,利于防止感染。
乳房
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乳晕周围大汗腺 增生出现蒙氏结节,孕后期可挤出少量初乳。
乳房色素沉着
血液循环系统
其他
1.体重
①13周前无明显变化,以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 ②每周体重增加不应超过500g,体重增加过多提示
可能有隐形水肿。 ③至妊足月时体重平均增加12.5Kg
皮肤
①色素沉着: 妊娠期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导致孕妇面颊、 乳头、乳晕、腹白线、外阴等处出现
②妊娠斑: 部分孕妇面颊部出现蝴蝶状褐色斑,产后逐渐消退。
1.心脏: ①负担加重。心率增快10-15次/分; ②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收缩期杂音)等。

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蛋白质需求
孕妇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建议孕妇每天摄入90-100克 蛋白质,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应占一半。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
孕妇需要更多的铁、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叶酸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叶酸对于预 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尤为重要,建议孕妇在孕早期每天补充0.4毫克的叶酸。
孕期健康生活
02
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孕早期生理变化
01
02
03
04
消化系统变化
孕早期,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 增大压迫,孕妇可能会出现恶 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循环系统变化
孕妇的心率、血压等会有所上 升,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和代谢
需求。
乳房变化
乳房开始增大,乳晕颜色加深 ,为哺乳做准备。
子宫变化
子宫逐渐增大,从骨盆腔到腹 腔,为胎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
定期产检
心理调适
孕妇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胎儿和自身状况,发现问题 及早处理。
孕期由于荷尔蒙和情绪的变化,孕妇容易 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况,应注 意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
05
孕期营养与健康生活
孕期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随着妊娠期的进展,孕妇的能量需求逐渐增加。孕早期(1-3个月)增加约500千卡/天, 孕中期(4-6个月)增加约800千卡/天,孕晚期(7-9个月)增加约900千卡/天。
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包括胚胎期、胎儿期和新生儿期 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育特 点和注意事项。
目的和意义
了解孕期母体生理变化及胎儿生长发 育过程对于保障母婴健康、预防孕期 并发症和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具有重要 意义。

妊娠期--孕妇身心变化

妊娠期--孕妇身心变化
FISH
妊娠纹
FISH
心理社会变化
• 惊讶和震惊 • 矛盾 • 接受 • 情绪波动 • 内省
FISH
SH
三胞胎妈妈肚子的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变化最大】 子宫体:增大,变软,右旋
1、子宫 子宫颈:柔软、肥大、着色、白带↑ 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
容非量孕:5时-10:ml1→c5m0,00足ml 月可重7量~:105c0mg→→1子10宫0g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
大小:7cm×5cm×3cm→ 35cm×22cm×25cm
FISH
2、卵巢:略增大 妊娠黄体→(10周)黄体功能被胎盘取代
3、输卵管:伸长 4、阴道:着色、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分泌物增多呈糊状
FISH
二、乳房
• 增大、发胀、着色,乳晕着色,蒙氏结节
• 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 在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FISH
三、循环及血液系统
六、消化系统
• 早孕反应 • 饮食习惯改变 • 牙龈出血 • 饱胀感
FIS重
• 13周后每周增加350g,不超过500g, 足月体重约增加12.5kg
• 脂肪代谢:吸收能力↑→脂肪积存↑ • 皮肤:妊娠斑、妊娠纹 • 补钙、补铁剂
FISH
妊娠斑
• 2.皮肤: • 孕妇面颊、乳头、乳晕、腹白线、外阴易色素沉着 • 妊娠斑:面颊呈蝶形分布的褐色斑 • 妊娠纹:腹壁皮肤出现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则平行的裂纹
1、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有杂音 2、心搏、血容量:增加,32-34周、第二产程、产后最初三日容易心衰 3、静脉压:痔、下肢静脉曲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4、血液系统:高凝状态

计划生育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划生育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划生育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1.关于妊娠期母体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容量从妊娠6周开始增加,至妊娠40周达高峰B.心脏排出量在分娩期达到高峰C.受激素水平影响孕期易出现牙龈出血或者牙齿松动D.若无高血压病史孕期血压无变化E.若妊娠期间出现尿糖考虑妊娠期糖尿病正确答案:C解析: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妊娠期,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

心脏排出量对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极其重要,心脏排出量自妊娠8~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

受大量雌激素影响,齿龈肥厚,易患齿龈炎至齿龈出血,牙齿易出现松动。

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多无变化,舒张压因外周血管扩张,轻度降低使脉压稍增大。

知识模块:相关专业知识2.关于胎儿附属物说法错误的是A.胎盘B.胎脂C.胎膜D.脐带E.羊水正确答案:B解析: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它们对维持胎儿宫内的生命及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知识模块:相关专业知识3.不符合前置胎盘临床表现的为A.阴道流血B.持续性下腹痛C.子宫无压痛D.胎头高浮E.胎心正常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4.下列不符合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是A.休克症状B.分娩过程中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C.短时间内即发生呼吸、循环功能衰竭D.休克的出现与失血量成正比E.晚期常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5.与子宫肌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的是A.痛经B.反复早期流产C.贫血D.尿频E.排便困难正确答案:A解析:子宫肌瘤可引起尿频、排便困难,贫血和反复早期流产,痛经一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知识模块:相关专业知识6.对症状严重的45岁子宫腺肌病患者,首选治疗措施是A.药物对症治疗B.假孕疗法C.高效孕激素治疗D.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E.子宫切除术,保留双附件正确答案:E解析:子宫腺肌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妇产科护理学-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妇产科护理学-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母体变化一、生理变化(一)生殖系统子宫变化最大子宫体:随孕月逐渐增大变软,孕晚期呈右旋。

自妊娠14周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称Braxton Hicks收缩。

子宫变化宫体非孕时妊娠足月时容量5ml 5000ml(1000倍)大小7×5×3cm 35×22×25cm子宫峡部1cm 7~10cm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1cm,孕12周起逐步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宫颈、阴道、会阴:组织变软,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

>>卵巢: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输卵管:妊娠期输卵管伸长。

(二)乳房乳房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出现蒙氏结节。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1.心脏:心脏容量增加10%,负担加重。

膈肌抬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快10~15次/分。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心排出量: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到高峰,临产后在第二产程显著增加。

>>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增加30~45%,平均增加1500ml。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后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3.静脉压: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和痔,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红细胞:妊娠生理性贫血。

>>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

>>凝血因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四)泌尿系统>>肾血浆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于妊娠早期均增加,孕妇仰卧位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ppt课件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ppt课件
九、皮肤及其他变化
1、色素沉着 2、妊娠纹 3、毛发改变 4、骨骼、关节及 韧带的变化
.1 3
•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 增大,乳晕变黑。妊 娠晚期轻轻挤压乳头 时,可有少许淡黄色 稀薄液体流出,称为 初乳。
.5
.6
1、心脏:妊娠后期由于子宫体积增大,使心尖 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约 1.0㎝。
2、心排出量:心排出量大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 加,至妊娠32周时达高峰。
3、血压: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晚期轻度 升高。
.1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2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一)子宫 1、宫体:妊娠期间子宫逐
渐变大变软。重量增至 1000ɡ,宫腔容量增至 5000ml。妊娠12周以后, 增大的子宫逐渐呈均匀的 长椭圆形,并超出盆腔进 入腹腔。 2、峡部:是位于宫体与宫 颈间最狭窄部位。临产时 可伸展到7~10㎝长,成 为产道的一部分。
.3
3、宫颈:妊娠早期宫颈组织水肿,黏膜充血, 致使宫颈肥大、变软,外观呈紫蓝色。
(二)卵巢 妊娠期略增大,妊娠6~7周前分泌雌、孕
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十周后该功能被胎盘取代。 (三)输卵管 (四)阴道:妊娠期黏膜变软呈紫蓝色,皱襞增
多。 (五)外阴:妊娠期外阴部充血,伸展性增加。Leabharlann .4二、乳房的变化
4、静脉压:妊娠期间上肢静脉压无改变,下肢 静脉压于孕晚期升高。
.7
.8
.9
.1 0
.1 1
(三)甲状腺 (四)甲状旁腺
八、新陈代谢的变化 1、体重:妊娠13周前无明显变化,自13周
起平均每周增加350ɡ。 2、碳水化合物代谢 3、脂肪代谢 4、蛋白质代谢 5、水代谢 6、矿物质代谢
.1 2

5妊娠期母体变化

5妊娠期母体变化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 血液成分:高凝 白细胞增加
四、泌尿系统 • 肾脏负担加重:妊娠生理性糖尿 • 尿频 • 右侧输尿管受压:易患右侧输尿管炎
五、呼吸系统
• 呼吸较深: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六、消化系统: • 早孕反应 • 胃肠胀气与便秘
七、内分泌系统 • 体积增大 • 功能增强
八、其他 • 体重: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不应超过 350g,至妊足月时体重共约增加12.5Kg • 矿物质:钙、磷、铁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及心理变化
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子宫变化最大 子宫体:增大 变软
12周后超出盆腔 孕晚期呈右旋
子宫峡部:伸展拉长成子宫下段
形成软产道的一部分
宫颈:肥大、着色,分泌物增多
卵巢:略增大 不排卵 阴道:着色、增厚、松软,伸展性增加
分泌物增多 酸度增高
外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
• 营养
• 皮肤:色素沉着
妊娠纹(初产妇紫红色,经产妇银白色)
心理变化
• • • • •
惊讶 震惊 矛盾心理 接受 情绪不稳定 内省着色,出现蒙氏结节 孕后期可挤出少量初乳
三、血液及循环系统: 心脏:移位、负担加重
• 心搏量增加、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 高峰(生理性贫血)
• 心脏位置改变:左上、前方移位大血管扭 曲(心尖可闻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 静脉压: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或痔

妊娠期母体变化PPT课件

妊娠期母体变化PPT课件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生殖系统及乳房
1.子宫:
– 子宫体 – 子宫血液 – 子宫颈 – 子宫峡部
小到大
12周
增加 血管变直
粘液栓,紫蓝色,变软
从1cm到7-10cm
妇产母体的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及乳房
2.卵巢:不排卵
– 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3.输卵管:无明显肥大,上皮变平 4.阴道:着色 增厚 皱襞增多 5.外阴:局部充血 增厚 色素沉着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及乳房
6.乳房:增大,充血,胀痛或刺痛
乳晕扩大,蒙氏结节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血液循环系统
1.心脏:
2.心搏出量和血容量
3.血流动力学
–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
体重、皮肤、矿物质等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期母体的心理社会调适】
惊讶震惊 矛盾 接受 情绪波动 内省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全过程分为:
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以前
中期妊娠:妊娠13周~27周末
晚期妊娠:妊娠第28周以后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How many changes

(整理)妇产科高频考点:妊娠期母体的各种变化

(整理)妇产科高频考点:妊娠期母体的各种变化

妇产科高频考点:妊娠期母体的各种变化妊娠期母体的各种变化是妇产科主治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妊娠期母体子宫的变化1.子宫体:妊娠早期子宫呈球形或椭圆形且不对称,受精卵着床部位的子宫壁明显突出。

妊娠12周以后,增大的子宫渐呈均匀对称并超出盆腔,妊娠晚期的子宫呈不同程度右旋。

子宫腔容量增加1000倍,足月时约5000ml.子宫重量增加20倍,足月时约1000g,主泌子宫各部的增长速度不一。

子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最快,子宫体部含肌纤维最多,子宫下段次之,子宫颈最少,以适应临产后子宫阵缩由子宫底部向下递减,促使胎儿娩出医学教|2.子宫峡部:位于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部位。

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妊娠10周时子宫峡部明显变软。

妊娠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至7~10cm.3.宫颈:于妊娠早期,宫颈充血及组织水肿,致使外观肥大、着色及变软。

宫颈管内腺体肥大,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多,形成粘稠的黏液栓,有保护子宫腔免受外来感染侵袭的作用。

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出现轻度扩张。

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为假性糜烂。

妊娠期母体卵巢的变化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

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的继续,在妊娠3~4个月时开始萎缩。

妊娠期母体阴道的变化黏膜变软,充血水肿呈紫蓝色。

皱襞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伸展性增加。

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使阴道分泌物pH值降低,不利于一般致病菌生长,有利于防止感染。

妊娠期母体心脏的变化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

心尖搏动左移1~2cm,心浊音界稍扩大。

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加之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在多数孕妇的心尖可听及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杂音,产后逐渐消失。

心脏容量从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每min增加10~15次,以适应妊娠的需要。

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及护理

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及护理

促进产后恢复
良好的妊娠期护理有助于 母体产后恢复,缩短恢复期。
对家庭的影响
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妊娠期护理,可以加强孕妇与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进亲子 关系。
减轻家庭负担
提高家庭幸福感
良好的妊娠期护理有助于增强家庭凝 聚力和幸福感。
适当的妊娠期护理可以帮助家庭成员 更好地支持孕妇,减轻家庭负担。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孕妇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等分泌增加。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易发生妊娠期糖 尿病。
骨骼和皮肤的变化
骨盆韧带松弛,为分娩做准备。 皮肤色素沉着、妊娠纹等。
2023
PART 02
妊娠期母体的心理变化
REPORTING
情绪的变化
易怒
孕妇在孕期可能会变得 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或烦躁。
部分孕妇的性欲可能会增强,对性行为的兴趣增加。
03
性行为的安全性
由于孕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和胎儿的健康问题,性行为的安全性变得尤为
重要。夫妻双方需要了解孕期性行为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母
婴健康。
2023
PART 03
妊娠期护理的重要性
REPORTING
对胎儿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良好的妊娠期护理能够提 供胎儿所需的营养和环境, 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护理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孕妇控制体重、增强体质和缓解焦虑。
详细描述
孕妇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 至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对母婴造成伤害。运动时 应穿着舒适、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并确保场地的安全。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生殖系统子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到足月时,容量增加约100O倍,重量增加约20倍。

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子宫增大,子宫的形状和位置也发生改变。

妊娠期,子宫的血液供应增加。

子宫峡部变软,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

宫颈血管增多,组织水肿、着色和变软。

卵巢和输卵管位置有所改变,血管增加。

卵巢增大,输卵管变长、充血。

阴道变软,急剧扩张,血管增加,使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呈紫蓝色。

阴道PH值降低,不利于致病菌生长,有助于防止感染。

2 .乳房乳房增大、充血,乳头增大变黑,自觉发胀或刺痛,蒙氏结节形成。

3 .血液及循环系统血容量自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32〜34周达高峰,平均约增加1500mL 血浆增加大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Hb<100g∕L时,应考虑为贫血;若Hb<110g∕L,可诊断为生理性贫血。

妊娠期骨髓不断产生红细胞,为适应红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容易缺铁,应在妊娠中、晚期开始补铁剂,以防血红蛋白值过分降低。

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凝血因子增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由于血液稀释,血浆蛋白从妊娠早期开始下降,主要是白蛋白减少。

妊娠早期,周围血管阻力开始下降,约在妊娠30周时降至最低水平,故妊娠期动脉压有改变,一般收缩压维持稳定,而舒张压略有下降。

妊娠早期,心率有增加的现象。

从妊娠24周至足月时,每分钟增加10-12次。

上述变化,尤其是外周阻力的降低可使孕妇对血流的急剧改变的适应能力降低,因而使有心脏病的孕妇、产妇常由于不能胜任负担而发生心力衰竭。

另外,心脏随着子宫的增大被推向上方,以及心率加速和心搏量加大,使心脏的工作量加大,以致心肌有轻度肥大。

4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在妊娠早期即有改变。

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横膈被向上推,横膈的活动受到限制。

但因胸廓增大,肺活量并不减少。

妊娠期间气体交换需要量增加,呼吸频率稍增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