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现代种业发展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现代种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x市按照“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总要求和“一谷双核、多点支撑”的总布局,提出建设华中现代种业中心。
为全方位了解全市种业发展情况,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目前,x农业良种推广和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市水稻优质率达到95%,生猪优质率达98%,名特优水产品比重达到70%,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全市挂牌国家级种业基地6个,省级14个,建立现代种业科研基础平台、平台延伸和技术依托关系15个。
拥有农作物种业生产经营主体7家,种子生产面积合计18560亩,年产值2048万元;种畜禽场92家,其中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水产种苗生产经营主体34家,经营水面6196.16亩,亲本池面积1488亩,孵化设施面积46551.96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到51000万尾;花卉林木种苗种球生产经营主体266家,其中国家级3家,产经营面积102564.3亩,苗圃面积3990亩。
京山盛昌乌龟原种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乌龟原种场”和“全国渔业现代种业示范场”,京山湖北龙王畜牧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
创建了全国最大的地中海奶水牛繁育基
地、华中地区唯一的原种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原种黑安格斯牛繁育基地。
在“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规划建设现代种业科技园,重点发展马铃薯、甘薯、蔬菜、双低油菜等种业。
x黑羽绿壳蛋鸡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x有了首个“国宝级”畜禽品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业企业竞争力较弱。
x现有农作物、畜禽、水产和林业种业企业,普遍存在扩繁能力不强、产销规模不大、辐射区域不广、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
全市目前还没有产销规模达到亿元级别的企业,除盛昌龟业等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种业企业主要服务x本地市场,没有走出湖北和华中区域,缺乏大区域级别和国家级别的种业品牌。
二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种业创新团队缺乏,领军人才欠缺,专业技术人员少。
种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很少,设施装备落后,多数种业企业主要依靠科研院所的平台延伸和技术依托。
育种的少,扩繁的多,个别企业拥有少量专利和自有品种权,多数企业依靠扩繁他人品种。
种子种苗扩繁低代次的多,高代次的少。
三是特色种业产业链不长。
近几年,x市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种种业企业,但没有进一步将产业链加长加粗,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链。
如汉江牛业公司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华中农业公司黑安格斯牛繁育基地发展良好,但肉牛养殖、饲草种植、肉牛屠宰加工等产
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进展不快,制约了特色种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现代种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需要资金科技人才大量投入的领域。
目前x市现代种业仍然存在信贷投入不足、财政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
全市目前还没有出台一个系统全面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种业发展也不够有力,争取项目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力度不大。
三、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种业,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国农谷的需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x应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培育产销亿元以上种业集团2-3个,种业品牌3-5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万亩以上,自有知识产权3-5个,特色种业产业集群1-2个。
为此,建议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种业龙头壮大工程。
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用“培育”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发展具有“农谷”特色的粮油、畜禽、水产和林木花卉种子种苗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种能力比较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
重点扶持盛昌中华草龟、龙王种猪、汉江西门塔尔牛、百谷丰马铃薯、壹鸣蝴蝶兰、天菇杏鲍菇等种业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