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与不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与不确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课件的观赏和对试验的具体操作,让学生们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具体描述,增加孩子们的理论水平. 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2. 能力目标:采取老师点拨孩子们自己发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的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渗透辨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从对概率的感受拓展到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加孩子们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并增加孩子们的实践知识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加强与他人交流和协作,发展思维能力,增强人文意识.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四、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
五、教具准备:PowerPoint Flash 计算机投影仪乒乓球若干塑料袋一副扑克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
境
创
设
前
言
部
分 1、教师用投影仪给出课件,通过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师出示教材第195页的三副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产生兴趣.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1、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让孩子们感觉到本章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新知.
2、通过课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预测,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思考,就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探
究
活
动
发
现
探
究 1、在课件中打出标题,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
2、教师出示教材第196页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从生活现象到数学问题,自然过渡,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想象的能力。
利用课件中的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积极的展开思维,加深印象,使学生掌握"三个事件"的概念,并能初步的和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现象结合. 形成自己独有的对概念的理解,学会判别"三
个事件"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推理,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方法。
并在研讨的过程中总结概念,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总结.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是他们最高兴做的事情,提高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做到人文教学.
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而许多人的力量是大的,让所有人都动起来,举出的例子肯定要比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许多,寻求规律与更多的答案,让整个课堂进入高潮.
研
讨
探
究 1、教师介绍"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介绍概念的过程中穿插着实例,便于让孩子们理解.
2、用课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属于哪些事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根据本节的引入部分,将问题变通,提出2个新问题,用课件给出,让学生回答问题.
4、让学生们玩抽扑克牌的游戏,用课件打出背景问题,让学生们一边"玩",一边学习.
掌握概念,能灵活的运用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
观察思考,猜想推理,小组回答问题.
参与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发
散
探
究 1、以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分别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三个事件",派代表发言,
交流讨论成果,感受"三个事件".
2、让学生玩摸彩球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三个事件"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3、给出一些练习,让孩子们回答,老师点拨、纠正和表扬赞赏. 孩子们分组交流、合作探索,教师予以点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小结请大家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1、学会了怎样判断"三个事件".
2、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了,我们要保护环境. 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小结,达到师生胡动,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再度达到高潮.
作业书本P198 习题13.1中的三个题目完成作业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定能摸到黄球吗?
一定能摸到黄球吗?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更新:2008-12-25 阅读:栏目:七年级数
学教案
一定能摸到黄球吗?
课题:7.1你一定能摸到黄球吗?(1)
课型:新授
2004年9月14日
通过实验,经历猜测、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检验等过程,初步体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
重点:经历猜测、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检验等过程,初步体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
难点:体验确定事件及不确定事件的区别。
学前准备:
1. 每一讨论小组准备5个黄乒乓球,5个白乒乓球;
2. 每一讨论小组准备一个骰子。
3. 每一讨论小组准备一只黑方便袋。
预习疑难:通过对书本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请记录下来。
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看图回答问题:
2.感受下列事件,谈谈会出现什么现象:
事件
结果的可能性
1.
①玻璃杯从教学楼楼顶落到坚实的水泥地面会碎
②苹果被风吹离枝头后,会向下落
2.
①太阳每天从西边升起
②篮球从高处落到坚实的水泥地面会碎
①你能总结出上表中类似1的事件的特点吗?
结论:
运用已有经验事先就能确定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我们称其为
②请总结出上表中类似2的事件特点。
③你能发现上表中1、2俩类事件有什么共性吗?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做一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⑴将黄乒乓球放入黑袋中,白乒乓球放入白袋中,回答问题:
①在黑袋中会摸到白球吗?会摸到黄球吗?
②在白袋中会摸到白球吗?会摸到黄球吗?
③请举一些生活中的确定事件。
(最好是讲学稿上没有的)
说明:此处由老师掷骰子决定哪一学习小组发言。
结论:有许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件称为。
⑵将白袋中的白乒乓球倒入黑袋中(黑袋中黄球不动,注意观察老师是如何做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摸到的球是什么颜色的?
2.思考:足球比赛前,裁判员掷一枚硬币的方法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裁判员掷硬币时要注意什么?
①记录员先记录成员可能摸到球的颜色,再记录成员实际摸到球的颜色.
组员
猜一猜
结果
黄( ) 白( )
黄( ) 白( )
记录员(组长同桌)
黄( ) 白( )
黄( ) 白( )
监督员(组长对面)
黄( ) 白( )
黄( ) 白( )
记录员对面成员
黄( ) 白( )
黄( ) 白( )
成员
黄( ) 白( )
黄( ) 白( )
(在上表括号中打“√”即可)由组长负责交流汇报。
②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
说明:此处由老师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抽出一张决定哪一学习小组发言。
3.随堂练习:
⑴下列事件中那些是确定的?那些是不确定的?说明理由。
①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
②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它正在播动画片;
③南京市每年都会下雨。
⑵一个盒子里装有数量相同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每个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
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
为了使游戏对甲乙公平,摸球以前是否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
随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中是必然发生的; 是不可能发生的; 是不确定的.(填序号)
⑴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
⑵农历十五的月亮就象一个弯弯的细钩;
⑶黑暗中我从我的一大串钥匙中随便挑选一把,用它打开了大门;
⑷气温低于-10℃,水会结冰;
⑸明天有人走路;
⑹随意问一个人,他的血型是A型;
⑺小明去溧水摸奖,会中一辆汽车;
⑻袋中有10个黄球,能摸到红球;
⑼明天是晴天;
⑽小明的弟弟比他小;
⑾抛出的球会下落;
⑿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偶数点朝上;
⒀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2.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
(A)农历十五的月亮像圆盘(B)掷一枚骰子朝上的点数是8
(C)向上抛掷一枚图钉,尖端朝上(D)从一副扑克牌中任选一张是黑桃
3.下列事件:
①农民伯伯如果买到伪劣粮种,他家粮食将会减产
②班上某次数学考试中肯定有班级第一名
③任意踢出的足球一定射入球门
④随意翻日历,翻到的号数是奇数
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①②(B)①③(C) ②③(D) ①④
学习小结:
1、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课堂上你解决了哪些预习时没弄懂的问题?
2、本节课你是否从你的同学身上学到了一些知识?同学应该如何学习?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思维拓展:
1. 用一个骰子与同伴做下面的画小虫游戏.
(注意:组长掷骰子,记录员记录共掷了次骰子才画成了小虫,其他组员都按要求画小虫,比比谁画的漂亮).
要求:必须先掷出6点,才可以画出身体(画出身体后,才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接着画以下部位):
掷出5点画头;
掷出5点以后,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画眼睛和触须,(千万注意:如果头没有画好是不可以先画眼睛和触须的)
掷出2点画眼睛;
掷出1点画触须;(一次画一根,共两根)
掷出7点画嘴;
掷出4点画尾巴;
掷出3点画脚(一次画一只,共4 只);
先画成整只小虫的获胜举手.
回答问题:你先画出的是什么?最后画出的是什么?毛毛虫的哪个部位不能画出来?它们分别列属于哪个事件?
2.课外活动:
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科学家成功发明创造与实验次数多少”一类书籍,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