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以《认识情绪 调节情绪》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交流
幸福生活指南
72
幸福生活指南
游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以《认识情绪 调节情绪》为例
李淑芬
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兼顾预防与发展性的教育。

要防止其出现学科化、片面化、形式化、医学化等倾向,心理游戏法的应用可以使我们的心育课更加的精彩,本文结合自身在职业学校开展教学与教研工作的实践,来具体谈一谈心理游戏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问题,希望能对行业同仁开展此项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情绪
心理游戏以其新颖的形式、广泛的参与、独特的操作、强大的震撼深受心理健康教育者的青睐。

游戏环节的设计不仅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着主体功能,还能激发学生参与心理活动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缓解自身紧张情绪、增进团体合作的意识、能有效地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治愈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我们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开展一些有意思又发人深省的心理游戏,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

但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好,是我们要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在此,我以我的一节课例《认识情绪 调节情绪》,谈谈心理健康课的几个关键点。

一、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是首要任务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他们对于情绪尚不善于自我控制,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容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

因而,一方面需要根据其情绪易变的特点加以教育,促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合理地表达情绪,有效地调节情绪,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课----《认识情绪 调节情绪》,目的在于了解常见的情绪困扰和解决办法,学会合理地管理情绪。

二、导入环节是学生产生兴趣的灵
魂所在
心理氛围对于一堂心理课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以组为单位,各组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的右手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放在他右边同学的左手食指上方,同时,他的左手食指朝上顶住他左边同学的右手手掌心。

老师讲四句话,这四句话出现“开心”一词时,请快速去抓右侧同学的食指,同时自己的食指要快速的逃脱。

学生专心参与游戏互动,有的学生反应迅速灵活,逃脱成功,有的去抓别人,却顾
不得自己安危。

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一下子进入情绪状态中。

教师进行针对性采访:当老师让大家做活动的时候,心情怎样?——欢快;当老师口令一出,你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紧张;当你被抓到的时候,心情怎样?(采访被抓的同学)——失落;当你抓到自己的组员时,是怎样的——高兴。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同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理解,快速进入本课主题。

三、活动环节的安排是教学成功的
关键
活动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紧扣主题,解决实际问题。

在《认识情绪 调节情绪》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第一个环节你演我猜,初识情绪 请几名同学按卡片上描述表演:(眉飞色舞、暴跳如雷、咬牙切齿、泪如雨下、坐立不安、胆战心惊)提示学生注意这些面部表情的差异。

其他同学观看并说出表现出来的是哪些情绪?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表演的刚好是情绪四种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屏幕展示)同时,这四种基本的情绪类型又可以衍生出多种复杂情绪:比如惊喜、悲愤、、啼笑皆非、悲喜交集等。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的即兴表演,既可以让学生对情绪的认识更加形象具体,同时也给善于表演的学生表现的机会,培养自信心。

第二个环节善用技巧,我来支招 ppt 展示情绪宣泄方式的图片,比如吃东西、大喊、运动、听音乐等。

学生分析哪些疏导情绪的方法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由此引出正面疏导的方法如找他人倾诉、向环境宣泄、使情绪升华。

教师展示小女孩与盲人的漫画,介绍讲解情绪ABC 理论。

通过故事情节了解到,当你精心挑选的玻璃杯子被路人踢碎时,你感到很生气,甚至愤怒,但当你看到对方是位盲人时,你的
情绪就会发生变化。

同时思考,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认识到有时候,一种情绪状态的产生,并不是由于事件本身,而是来源于你对事件的看法,你认为对方是有意的,你就会很生气,你认为对方是无意的,你的情绪就会平和很多。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 理论。

第三个环节健心活动,管理情绪 6~8人一组围坐成一圈。

教师发给每位成员一张纸条(或者让学生自己准备),让学生在上面写下自己目前的烦恼(起因,情绪感受),不用署名,放在本组中间的盒子里。

选一位成员作为组长收集纸条,选出成员共同的烦恼或者有代表性的烦恼,用头脑风暴法请本组成员共同找出解决烦恼的策略。

小组分享今天活动的收获,讨论今后应该如何面对烦恼。

注意在活动中不要猜测烦恼是谁的,而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意见。

四、善于反思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
本课成功之处是采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提升;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互帮互助;案例设置贴近实际生活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悟深刻,目标达成较好。

本课遗憾是课堂上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不强;个别学生在小组活动环节参与度不高。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课堂上主动思考的能力。

教师注重发挥组长功能,加强对课堂环节的监控,力争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活动讨论。

参考文献:
[1]鞠瑞利.浅谈心理游戏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合理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6,04. [2]陶利琴.《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游戏活动应用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6.
[3]姜志强,丁哲.心理健康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J].20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