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公交_BRT_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BRT Service Level
LI Yinghong, SUN Huijuan
( College of Traffic & Transportation,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 ,Sichuan,China) Abstract:Bus Rapid Transit,as a new type of bus transit mode,has been adopted as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city traffic problems because of its lower investment,shorter construction period,and easier to take effect. The test report of bus rapid transit service does help to find the weak condition in the run of bus rapid transit,also is good for adjusting the overall design of bus rapid transit lines,the comprehensive balance of service ability and volume,the market development,and attracting passengers,to keep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us rapid transit. The estimate of bus transit service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city bus transit industry, also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make bus transit more perfect. Based on the realize,construct, common bus traffic evaluation system,the author sets up the service index system of BRT. The thesis attempts to use Gray Clustering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service level of BRT roundly and objectively,reflects service quality of BRT. The thesis has made more statement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bus transit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running conditions and the deficiency of bus rapid transit,the author makes more valuabl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whole service level of the BRT. Key words:BRT;service level;evaluating indicator.
共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基本分析技术 , 是进一步提高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 。 正确、 合理、 可靠的进行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分析和 评价, 可为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 实施、 评 [ 1] 价、 改进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 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评价主要目的是通 过建立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的 分析, 发现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内在的规律 , 找出现行 公交运输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 为城市快速公交系 统规划与管理决策服务。
李映红, 孙慧娟
(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 摘要:在普通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系统、 科学、 客观、 实用的城市快速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快速公交服务水平进行全面 、 客观的综合评价, 反映快速公交 体系。基于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服务质量。结合实际, 进行了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评价, 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关 键 词:快速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0696 ( 2010 ) 02 - 285 - 06 中图分类号:U49
第2 期
李映红, 等:快速公交( BRT) 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287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途中的疲劳。 主要评价指 标:高峰小时满载率和平峰小时满载率 。 6 ) 优先性反应了该城市 BRT 车辆享有优先路权 主要评价指标为 BRT 车辆专用道所占比率。 的程度,
2
BRT 服务水平的灰色聚类评价
图2 Fig. 2 第 1 类白化函数 The first category of whitening function
目前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主 要有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专家调查法等。 各评价方法的关键是对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标定 , 这些方法在确定权重时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 大大 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为了有效地避免主观因 素的影响, 获得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 采用灰 有效的综 色聚类分析法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精确、 合评价。 按照聚类对象划分, 灰色聚类可分为灰色关联 聚类和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灰色关联聚类主要用 于同类因素的归并, 以使复杂系统简化。 灰色白化 权函数聚类主要用于检查观测对象是否属于事先设 [ 3] 以便区别对待 。 这里的灰色聚类 定的不同类别, 特指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 将 BRT 服务水平评价指 B、 C、 D 4 类。 标分为 A、 2 . 1 灰色聚类的概念 m 个聚类指标, s 个不同灰 设有 n 个聚类对象, , i ( i = 1 , 2 , … , n ) 个对象关于指标的样本 类 根据第 2, …, s} ) 个灰 值 d ij 将第 i 个对象归入第 k( k ∈ { 1 , 称为灰色聚类。 类之中, 2 . 2 灰色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 . 2 . 1 白化数矩阵 d ij 的建立 根据各指标的样本值 d ij 建立白化数矩阵 d11 d12 … d1j d d22 … d2j d ij = 21 ( 10 ) d i1 d i2 … d ij 2. 2. 2 数据量纲 1 化处理 上述指标的量纲各不相同, 根据指标的属性, 对 将各分析 参与分析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0, 1] d jk } 除相 数据压缩在 [ 之间, 即用 max max{ d ij ,
第 29 卷第 2 期 2010 年 4 月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 29 No. 2 Apr. 2010
快速公交 ( BRT) 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1
BRT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 1 BRT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其计量方法 1. 1. 1 安全 安全行驶间隔里程 B1 , 是指统计期内车辆总行 程( L ) 与发生的乘车责任事故次数( Z ) 之比, 即: B1 = L / Z ( 1 × 10 5 km / 次) (1)
收稿日期:2009 - 10 - 15 ;修订日期:2009 - 12 - 04 作者简介:李映红( 1963 - ) , 男, 湖北武汉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E - mailyhli@ nec. swjtu. edu. cn。
图1 Fig. 1
BRT 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结构图
Level of BRT service evaluation system chat
1 ) 安全性主要是指快速公交在运营过程中, 行驶 、 、 的安全程度 安全行车的指标 安全行驶间隔里程等。 2 ) 快速性即运送迅速, 是指快速公交在运送乘 客时, 使乘客出行所费时间 ( 包括步行、 侯乘、 乘行 及换乘时间) 最少, 主要评价指标有平均出行时间、 。 平均运送速度等 3 ) 准时性是指运营车辆要在规定的时刻到达 站台, 尽量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其评价指标有平均 行车准点率。 4 ) 方便性是指乘客乘坐快速公交的方便程度。 影响乘客方便性的基本内容包括: 线路网布设的合 理性、 线网密度的高低、 换乘系数的大小、 发车频率 站点布置的合理性、 大的工业区和住宅区是 的高低、 否有多个方向和不同功能的快速公交线路 、 不同容 量的出行需求等。快速公交对乘客方便性的评价可 以通过换乘系数、 平均换乘时间、 平均到站时间和平 均候车时间 4 个评价指标来实现。 5 ) 舒适性是指为使乘客乘车舒适, 公交企业应
28 (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9 卷
快速 平均出行时间 B2 , 指乘客自出发地步行出发, 经步行、 候车、 乘车等直至到达目的地的一次乘行所 花费的时间, 即: B2 = 2 × T b + T d + T c + T h (2) 式中: T b ( 步行时间) 为乘客由出发点或目的地到公 交站点的平均步行时间; T d ( 等车时间) 为乘客到站 至乘上车之间的时间; T c ( 乘行时间) 为乘客的乘车 时间; T h ( 换乘时间 ) 为乘客在换乘车辆时, 在两个 公交站点之间的步行时间。 平均运送速度 B3 ( km / h ) , 是指车辆在运营线 用 路起终点站之间运送时间内的平均每小时行程 , 以表示乘客运送的快慢, 即: B3 = L / T (3) km; T 为运营线路 式中: L 为起终点站之间的距离, , h 。 起点至终点的乘客运送时间 1. 1. 3 准时 平均行车准点率 B4 , 是指运营车辆正点运行次 数 ( Z0 ) 与全部行车次数 ( Z ) 之比, 即: B4 = Z0 / Z × 100 % (4) 通常平均正点率不应低于 80% ~ 90% 。 行车 准点率与企业调度管理、 运营组织、 道路条件等因素 BRT 系统的发展水平越高。 相关。准点率越高, 1 . 1 . 4 方便 换乘系数 B5 , 指换乘人数 W 与乘行总人数 Q 之比, 用以表示公交乘客总量中有多少乘客不能直 达目的地, 即: B5 = W / Q × 100 % (5) 式中: W 为需要一次或一次以上换乘的乘客人数 。 换乘系数是反映 BRT 线路及走向是否合理的 重要指标, 在布设线网时应根据调查交通量的大小 , 进行合理布设力求达到换乘系数最小 。 平均换乘时间 B6 , 指换乘总时间与换乘总人数 之比, 反映换乘设施的方便性: B6 = 换乘总时间 / 换乘总人数 (6) 平均到站时间 B7 , 反映了乘客到达站点的方便 性。 平均候车时间 B8 , 反映了乘客候车时间的长短。 1 . 1 . 5 舒适 高峰小时车辆满载率 B9 , 指主要运营线路高峰 小时内、 单向高峰路段车辆实际载客量 Q 与额定载 客量 Q0 之比, 即: B9 = Q / Q0 × 100 % (7) 它是用以表示主要运营线路车辆载客能力最大 一般不应超过 95 % ~ 利用程度和车内的拥挤程度, 100 % 。
快速公交 BRT ( Bus Rapid Transit ) 是利用改良 营运在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空间上 , 保持 的公交车辆, 轨道交通的特性且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的一种便 利、 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一般包括:高容量和高品 质公交系统、 捷运公车、 公交专用道路系统等, 其发 展多以一般公交系统为基础, 在软硬件设备上逐步 提升, 具备类似轨道运输的特性。 BRT 也是一个整 合了设施、 服务、 便利以及改善速度、 可靠度与外观 意向等更具亲和力的整合系统。 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是城市政治、 经 济、 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 BRT 作为公 共交通的一种方式, 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需要, 联结 常规交通和轨道交通的桥梁和纽带, 它可以缓解目 前城市交通问题, 改善公交服务水平, 提高城市经济 效率、 保护城市环境、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BRT 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是与城市快速公
平峰小时车辆满载率 B10 , 是指主要运营线路 平峰小时内、 单向平峰路段车辆实际载客量 Q′ 与额 定载客量 Q0 ′ 之比, 即: B10 = Q′ / Q0 ′ × 100 % (8) 用以表示主要运营线路平峰小时 BRT 车辆运 行时车内的拥挤情况和客位利用率 。 1 . 1 . 6 优先 BRT 车辆专用道所占比率 B11 , 指有 BRT 专用 道路 总 长 度 ( L0 ) 与 有 BRT 通 行 的 道 路 总 长 度 ( L′ ) 之比, 用以表示城市公交政策优先性, 即: B11 = L0 / L′ × 100 % (9) 1. 2 城市 BRT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研究分析成果, 在进行城市快速公 交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时主要应从营运线路中乘客的 方便性、 安全性、 舒适性、 准点性等指标为准则, 建立 快速公交 BRT 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结 [ 2] 构图, 见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