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分项解析汇编(必修1)专题0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第01期)(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全国百强校高三历史解析分项版01期必修一专题0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选择题
1.(【百强校】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9月考历史试卷)“‘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
”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
A.巴黎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B.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
C.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的亮点在于融会贯通核心主干知识(十月革命),让考生们去亲身感悟历史的智慧,和学史使人明智是吻合的。
2.(【百强校】2016届江西抚州临川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
”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巴黎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B.二战中法国即将战败
C.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人民委员”“将土地划分给农民”“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表明是十月革命的措施,C正确。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3.(【百强校】2016届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4.(【百强校】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邓小平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
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
起初,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是()
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B.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C.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D.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均是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具体的内容,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是列宁的理论而非《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所以他从“入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只能是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
5.(【百强校】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6.(【百强校】2016届吉林长春十一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
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
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答案】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的亮点在于融会贯通核心主干知识,让考生们去亲身感悟历史的智慧,和学史使人明智是吻合的。
7.(【百强校】2016届浙江余姚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
这“一本书”可能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国富论》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等信息可知是指罗斯福新政中有关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条款和措施,据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是抄袭了《共产党宣言》,故选A。
BCD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8.(【百强校】2015届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卷)“‘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
”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英国发生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
C.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将土地划分给农民”“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表明是十月革命的措施,C正确。
考点:十月革命胜利后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9.(【百强校】2009届辽宁大连二十四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了文明中来了。
”此话表述的观点是
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
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
【答案】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10.(【百强校】2016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卷)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
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
”据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
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中可以看出,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A是错误的;B项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项不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思想
11.(【百强校】2016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巴黎公社在1871年4
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
”下列对巴黎公社这一措施理解错误的是()
A.表明了公社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的尊重
B.这实际上是用赎买的方式把部分工厂变为集体所有
C.表明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政权
D.说明公社在朝着人民管理制的方向发展
【答案】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名师点睛】公社的革命措施:
(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政权。
由普选产生(直接选举产生)。
(2)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
(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12.(【百强校】2016届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
“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答案】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主张
【名师点睛】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客观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③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乘胜追歼残敌;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教训: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②没有乘胜追击,消灭逃往凡尔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二、非选择题
13.(【百强校】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上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卷)(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9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答案】
(1)“错误的想法”,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分)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6分)
(2)变化:从单纯依靠工农到依靠无产阶级及大多数人民(含资产阶级)。
由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到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设社会主义。
(6分)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恩格斯及其相关活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及其相关主张
14.(【百强校】2016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功劳很大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威望极盛一时。
汉景帝时,窦太后希望封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
于是与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约定予以拒绝。
汉武帝幼年继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窦婴任相,一次奏事,座谈尽日荐举升迁官员,严重侵犯了皇帝用人权。
汉武帝内心不满,说,你举荐完了吗?我要举荐了。
丞相又请求占用少府之地扩建宅第,汉武帝愤怒说道,你为何不占武
材料二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材料三公社规定所有行政人员都可以随时撤换。
为了防止国家变质,巴黎公社还成立调查委员会以监督公社委员。
为了防止高级岗位像以前那样成为政客们攫取钱财的肥缺,公社规定最高工资为每年6000法郎,也就是一个优秀工人的收入。
公社希望通过取消特权来防止人们的腐化。
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武帝时针对丞相权力过大的事实,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削弱丞相权力?(2分)
(2)据材料三,美国“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是指什么?有人说英国在权力制约上的做法对美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请问17世纪末的英国是怎样实现对国王权力制约的?(4分)(3)据材料三,巴黎公社通过哪些手段来约束公务员的权力?尽管公社创作性的采用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绝然不同的管理手段,但依然不能避免其失败的命运,其失败的根源是什么?(4分)
【答案】(1)汉武帝:重用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分)
(2)美国和英国一样实行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2分)颁布《权利法案》。
(2分)
(3)成立调查委员会;公众监督。
(2分)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
(2分)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知识点,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约束公务员的权力的手段:成立调查委员会;公众监督。
尽管公社创作性的采用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绝然不同的管理手段,但依然不能避免其失败的命运,其失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远未成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美的代议制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
15.(【百强校】2014届辽宁大连八中高三考前交流历史试卷)(37分)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
(8分)
1848年,马克恩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封建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都有哪些活动及政策。
(8分)结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4分)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3)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
(要求:不得照抄材料)(4分)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严复发
表以上言论的背景。
(6分)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4)结合福利国家的内容,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
(7分)
【答案】
(1)认为人都有私欲;(2分)尊重人的基本欲望(或肯定人的正常需求);(2分)主张个性自由、多样;(2分)反对权威(或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2分)
(2)经济活动:开展工业革命;(2分)军事活动:殖民扩张,(或初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如英国议会改革、法国共和制确立、德意志统一等)(2分)
经济政策: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
(2分)
原因: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无产阶级政治权利有限,生活条件没有明显改善(或工人运动提出政治权利诉求)。
(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3)观点:自由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或自由是目的,民主是手段);(2分)在近代中国,国家自由最为急迫。
(2分)
背景: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2分)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破产原因进行反思,并要求维新变法。
(2分)20世纪初,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探索救国之道。
(2分)
(4)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3分)它使穷人受惠(或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2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于匮乏是从发展经济,解决社会底层人们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的角度而言的。
结合所学,采取的措施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意义是它使穷人受惠(或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