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开始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A . 防止石油短缺
B . 减低成本
C .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 . 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2. (2分) (2019高二上·浦东期末) 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是()
A . 氩
B . 硅
C . 硫
D . 氯
3. (2分) (2016高一下·山西期中)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N2
B . NH3
C . H2O H+[:O:]2﹣H+
D . NaCl
4. (2分) (2018高二下·诸暨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C . 麦芽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CH3CH3与互为同系物
5. (2分)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 .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 . 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 . 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6. (2分) (2018高一下·钦州港期末) 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436kJ;Cl-Cl243kJ;H-Cl431kJ。
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 . 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0
B . H(g)+Cl(g)=HCl(g)ΔH=+431kJmol-1
C . 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等
D . H2(g)+Cl2(g)=2HCl(g)ΔH=-183kJ
7. (2分) (2017高二上·福州期中) 下列四个试管中,发生如下反应:Zn+2HCl=ZnCl2+H2↑,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试管盐酸浓度温度锌的状态
A0.5mol•L﹣120℃块状
B0.5mol•L﹣120℃粉末状
C2mol•L﹣135℃块状
D2mol•L﹣135℃粉末状
A . A
B . B
C . C
D . D
8.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下列反应一定不能自发的是()
A . 2KClO3(s)═2KCl(s)+3O2(g)△H=﹣78.03kJ•mol﹣1 △S=+1110 J•mol﹣1•K﹣1
B . CO(g)═C(s,石墨)+ O2(g)△H=+110.5kJ•mol﹣1△S=﹣89.36 J•mol﹣1•K﹣1
C . 4Fe(OH)2(s)+2H2O(l)+O2(g)═4Fe(OH)3(s)△H=﹣444.3kJ•mol﹣1△S=﹣280.1 J.mol﹣1•K ﹣1
D . 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H=+37.301kJ•mol﹣1△S=+184.05 J•mol﹣1•K﹣1
9. (2分)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 . 原子半径:W>Z>Y>X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 .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 . X的单质能与H2反应,生成一种弱酸性的物质
10. (2分) (2016高二上·绍兴期末) 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已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 .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 mol O2 ,有2 mol电子转移
11.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某元素的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条件的该元素是()
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
②该元素的三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氖原子相同
③它的原子中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的三倍少1个电子
④该氧化物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 (2分)在25℃时,将气体X、Y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Z,5min后达到平衡。
其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可表示为 X+3Y2Z
B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C . 前5min 以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Y)=0.01 mol·L-1·min-1
D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1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 第ⅥA族元素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其沸点一定最高
C .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化合物
D . 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1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都是主族元素
B . 原子核外在离核较远区域的电子易失去,其原因是这些电子的能量较高
C .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 . 对于吸收能量的反应必需加热才能发生
15. (2分) (2019高二上·武威期末)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6. (2分) (2017高一下·铜陵期中)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锌是负极,随着放电的进行其质量逐渐减轻
B . 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移向铜极,硫酸根离子移向锌极
C . 电流从锌极经导线流向铜极
D . 锌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铜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17. (2分) (2018高二上·包头期中) 已知反应CO(g)+H2O CO2+H2 H<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
B . 减小压强,c(CO2)减小
C . 升高温度,减小
D . 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
18. (2分) (2019高一下·东阳期中)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
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
甲放入稀盐酸中会产生H2。
如果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代表铜的是()
A . 丁
B . 丙
C . 乙
D . 甲
19. (2分) (2018高一上·上海期中) 一种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这种元素是()
A . 硅
B . 碳
C . 镁
D . 硫
20.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中) 已知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①2H2O(g)=O2(g)+2H2(g)△H1 K1=x
②Cl2(g)+H2(g)=2HCl(g)△H2 K2=y
③2Cl2(g)+2H2O(g)=4HCl(g)+O2(g)△H3 K3=x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H3=△H1+2△H2 x=xy2
B . H3=△H1+△H2 z=x+y
C . H3=△H1+2△H2 x=x﹣y2
D . H3=△H1+△H2 z=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2分)
21. (6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A、B、C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中E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9.D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最多.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 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2) B的氢化物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已知A、C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甲会造成温室效应,1mol甲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
(4)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DO2Cl2熔点:﹣96.5℃,沸点:117℃,则固态DO2Cl2属于________晶体.
(5) E的氢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是________.
22. (9分) (2016高二下·忻州期中) 不同元素的原子电负性不同,若用x值来表示,x值越大,其原子的电负性就越大,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的值: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第二周期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值0.98 1.57 2.04 2.55 3.44 3.98
第三周期Na Mg Al Si P S Cl
电负性值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的范围:________<x(Mg)<________,________<x(N)<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根据短周期元素x值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其中C﹣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____原子(填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的x差值,即△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放射性元素除外).
23. (5分) (2017高二上·水富期末)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H=+88.6k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H=﹣238.6kJ/mol,CH3OH(l)+ O2(g)═CO2(g)+2H2(g)△H=﹣a kJ/mol,则a________238.6(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 ,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176kJ/mol,则反应过程中,
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5)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气体.为了解决污染问题,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
2C(s)+O2(g)═2CO(g)△H=﹣221.0kJ/mol
C(s)+O2(g)═CO2(g)△H=﹣393.5kJ/mol
请写出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4. (7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Fe(s)+Cu2+(aq)=Fe2+(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铜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25. (5分) (2019高二上·青阳月考)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六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
A B C D E F
验
混合溶液
4 mol·L-1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 2.55V620
H2O/mL 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26. (4分) (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 NO的平衡浓度c(NO)=________.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_____.
(3)如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2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答案:21-5、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