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案 新人教新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案新人教新人教
专题十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积累1 常见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与标号。
常见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8种。
见下表:
点号句号问号
感慨
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 ! , 、; :
标号引号括号
破折
号
省略
号
着重
号
书名
号
间隔
号
连接号
‘’()
——……·
<>
·
-
—“〞[] 《》
~
说明:(1)点号作用是点断,说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2)标号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句号
(1)表示陈述句句末的停顿。
例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也用句号。
例如:请把门关上。
2.问号
(1)一般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你要到哪里去?
(2)反问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难道对他我还关心得不够吗?
(3)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如: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鲁迅《祝福》)
(4)生年、卒年不详或对其有疑问的,用问号表示。
例如:曹邺(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
3.感慨号
(1)用在感慨句句尾。
例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句末用叹号。
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鲁迅《祝福》)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句末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呢!
4.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和谓语之间须停顿的,停顿处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宾语较长时,宾语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3)状语在句首时,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狂风裹挟着暴雨就吼叫着来到了眼前!
(4)倒装句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例如:怎么了,你?
(5)同位语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例如: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
5.顿号
(1)用在并列的词语、并列的短语之间。
例如: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大地春回,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水碧山青,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2)用在汉字数字的后面,表示次序语与正文的分隔。
例如:何谓名著?一、名著是通俗的。
二、名著是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的。
三、名著言近旨远。
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
五、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6.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这种作风,拿来律己,那么害了自己;拿来教人,那么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那么害了
革命。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第一层前后两局部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分条列举的各项之间应该用分号。
例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①办事公正,一碗水端平;②要时刻为群众着想;③有经济头脑。
7.冒号
(1)冒号用在“问、想、说、是、证明、宣布、认为、指出、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那么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述。
例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说〞的后面用冒号)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总说性话语的后面用冒号)
(2)冒号用在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照会: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
(3)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温暖: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4)冒号用在称呼语的后面。
例如:各位领导、同志们:
(5)时、分、秒的分隔符号用冒号。
例如:现在是上午10:30。
8.引号
(1)说明文章中直接引用的局部。
例如: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夏衍《包身工》)
(3)表示挖苦和否认。
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夏衍《包身工》)
例如: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鲁迅《故土》)
9.括号
(1)文中注释性的文字要用括号。
例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猿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奉献。
(2)插说情景时用括号。
这种用法在剧本、报告和谈话记录中较常见。
例如: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因此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鼓掌)
(3)句中补充说明的文字要用括号。
例如: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翦伯赞《内蒙访古》)
10.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
例如:镰刀的弧光闪过,庄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茬——这就是丰收。
(2)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如: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鲁迅《阿Q正传》)
(3)表示意思的跳跃或转折。
例如: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孙犁《荷花淀》) (4)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例如:“嘎——〞传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徐光兴《枪口》)
11.省略号
(1)表示引文省略或列举省略。
例如: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两个,三个……跑进风雨里。
(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如:“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鲁迅《孔乙己》)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例如:“我并没有阔哩。
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鲁迅《故土》)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
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12.书名号
(1)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
例如:我非常喜欢《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例如: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积累2 标点符号易混点区分
1.顿号
(1)当并列词语后有语气词时,要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顿号应改为逗号)
(2)分句之间不要使用顿号。
例如: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由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分句,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要用逗号。
因此,例句中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3)表示约数的数词间不要使用顿号,表示确数的数词间要用顿号。
例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表示约数的数词之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顿号应去掉)
例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也是二三产业的根底。
(“二三〞是确数,之间应加顿号)
(4)大并列之间不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这台“奋进歌〞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播送电视局主办、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协办。
(并列短语里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子中“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播送电视局〞是一个层次,属小并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播送
电视局主办〞和“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协办〞又是一个层次,属大并列。
因此“江西〞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分号
逗号和分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果句子间已经用了逗号,那么要用分号表示并列,否那么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
例如: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三者并列,由于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因此,第二、第四个逗号均应改为分号)
3.冒号
(1)冒号的管辖范围不清。
冒号一般管到句子末尾(以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要防止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例如: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冒号只管到“母婴传播〞,因此其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2)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用冒号。
例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那么。
(句中“确立了〞后没有大的停顿,无须用冒号)
(3)插在话语中间的“说〞“道〞类词语之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一段引语中间插入了“某某说〞,其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因此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一个句子内部冒号不能套用。
例如: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第一个冒号可改为逗号)
4.引号
(1)间接引语不要用引号。
例如: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
〞(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话,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2)引语中句末点号的位置要恰当。
例如: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引号和引文点号连用,但凡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的,引语中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之内;但凡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局部的,末尾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一般说来,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使用的。
例句中“天地有大美而无言〞“溪头荠菜花〞,都是作为作者的话的一局部,因此引文内句号均应移至引号外)
(3)直接引用、着重论述或强调、具有特殊含义(别称、简称、反语等)等要使用引号。
例1: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白发三千丈〞要加引号)
例2:这里所谓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文〞要加引号)
例3: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该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
数据说明,意大利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正日益严重,该国已成为欧洲最老的国家。
(“该国已成为欧洲最老的国家〞中的“老〞有特殊意义,意即“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应加上双引号)
5.破折号
(1)破折号不要和冒号相混淆。
例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破折号应改为冒号) 例2:我国的四大创造: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开展有伟大的奉献。
(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2)破折号不要和功能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如: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破折号和“即〞“就是〞“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如果两者同时使用,就会重复。
该句中既用了破折号,又用了“是〞,属重复,要么去掉“是〞字,要么去掉破折号)
6.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
例如:第二代无绳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个人便携式、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省略号和“等〞不能并用,可删去省略号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