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及答案(3)
一、选择题
1.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A.A
B.B
C.C
D.D
2.图象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象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日本文化
C.古代罗马法制D.古代阿拉伯文明
3.“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4.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恺撒独裁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④斯巴达克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5.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
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
6.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
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8.“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9.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从“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雅典文明的兴盛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11.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12.2016年8月,夏季奥运会在巴西举办,其中马拉松赛跑项目的设置,与古代东、西方之间第一次大冲突中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这次冲突是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特洛伊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13.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14.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
下面属于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A.B. C.
D.
15.下图疆域图所表示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A.凯撒B.屋大维C.亚历山大D.亚里士多德17.“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
B.
C.
D.
18.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近代科学的发展D.希腊神话
19.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下列“凯撒”的经历不正确的是A.在元老院里担任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B.在地方做过总督
C.控制元老院后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D.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
20.“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21.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其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B.《神曲》
C.《天方夜谭》D.《罗密欧与朱丽叶》
2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2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D.联邦制
24.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25.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下图罗马万神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A.吸收了希腊廊柱式建筑的特点B.罗马建筑多用作庆祝凯旋场所
C.罗马建筑多用于开展竞技体育D.建筑多用石材以彰显节俭风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后关于世纪的算法是将年份的后两位数去掉,所剩的数字加1即为多少世纪,再有公元前的年份是由大数到小数的先后顺序,所以公元前509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的晚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被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所以古代希腊文明与图片主题相符,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属于文明交融的表现。
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所谓的“希腊化”时代,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故B正确;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文明的交流,不是阻碍,排除A;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开创了“希腊化”的时代,不是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C;材料中“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说明没有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排除D。
故选B。
4.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相关知识,①恺撒独裁是在公元前49年;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是在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是在公元前27年;④斯巴达克起义是在公元前73年,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D正确;ABC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D。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与罗马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是6世纪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可知希腊是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
因此英国诗人雪莱这句话,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是以宗教”是指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是从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角度分析的,指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D。
ABC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有诉讼程序、所有权、债务权、宗教法,故A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不包括契约关系,⑤错误,排除BCD项。
故选A。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它属于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迦太基进行的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与古代罗马共和国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中的信息“公民大会”可知,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雅典城邦。
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城邦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国家大政,但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希波战争期间,雅典军队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雅典人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全程,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啦!”说罢倒地气绝而亡。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
故选A。
1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相关知识。
题文史料主要对拿破仑作了充分的肯定,主要是因为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在被征服地区摧毁封建势力,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因此是革命的代表。
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B是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属于古罗马文化成就,B正确;图A是雅典帕特农神庙遗址,图C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掷铁饼者》,图D是雅典卫城遗址,ACD 属于古希腊文化成就,排除。
故选B。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地中海是这个国家的内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国家是罗马帝国。
公元前1世纪,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它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D
解析: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D项符合题意;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A项不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创者,B项不合题意;亚历山大是希腊马其顿帝国的国王。
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建筑富丽堂皇,其艺术特色最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在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这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又名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并对欧洲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帕特农神庙故,D符合题意,ABC项均不是古希腊的建筑,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罗马竞技场属于古罗马建筑,因此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正确,CD排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属于古代西方文明,不属于亚非文明,A排除。
故选B。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的是屋大维,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也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也将东方文化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选A。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C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A排除;《神曲》是意大利的但丁的作品,B排除;《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D排除。
故选择C。
2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④395—47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因此④处应填写的是西罗马帝国。
选项C符合题意;A.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B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395年;D东罗马帝国是395年—1452年。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题干图片罗马万神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吸收了希腊廊柱式建筑的特点,A正确;万神庙是宗教场所,罗马庆祝胜利的建筑是凯旋门,排除B;罗马有可容纳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排除C;罗马万神庙体现不出“建筑多用石材以彰显节俭风尚”,排除D。
故选A。
【点睛】
本题以罗马万神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罗马建筑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