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方歌括(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条辨方歌括(1)
栀子豉汤
栀豉为汤仲景留,上焦温病太阴求。

坐卧不安心懊恨,寸盂苔黄具可收;
阳明下后烦难寐,长沙垂法寓良谋。

若还少气加甘草,呕吐又须姜汁投。

原文:太阴温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恢,起卧不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栀子豉汤主之。

下后虚烦不服,心中懊恢,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方药:栀子、豆豉或加甘草,或加姜汁。

瓜蒂散
散方为首甜瓜蒂,巧配山栀小豆熬,
太阴胸痞二三日,痰涎壅盛此方疗。

原文: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陶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

方药:甜瓜蒂,赤小豆,栀子,虚者加参芦。

清营汤及其加昧
原方犀地砧艮麦,连翘丹黄竹叶心,
能疗烦渴目大刊,寐难舌赤暑厥阴;
更医暑痫忽痉凤还治邪烧老幼身;
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
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瓶
原文: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日常开不喜闭,。

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

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小儿暑温,卒然痉厥,名曰暑痼,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大人暑痼亦同上法。

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疚,可於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音,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

若滑者不可与也,当於湿温中求之。

方药: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化斑汤
白虎加犀元参配,味属咸性名化斑。

保肺凉血防变乱,斑发正赤退非难。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药:石膏、知母、甘草、元参、犀角、粳米。

清宫汤?加昧清宫汤
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

五心。

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
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音,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语者,清官汤主之。

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官汤。

暑温蔓延三焦,舌苔微黄? 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

邪气久留。

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官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官汤。

方药: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

注:热痰盛,加竹沥、梨f十各五匙:咯痰不i葭加栝蒌皮一钱五
分:.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j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石菖蒲一钱。

加知母、银花、竹沥即加味清官汤。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有四香,郁金梅片麝雄黄。

香开浊闭心焦热,苦泻痰壅胆肺伤。

栀子芩连降壮欠,牛黄金箔镇心阳。

珠粉石朱砂与犀角,补泻通心体用强。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

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c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语者,清官汤主之。

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邪入心色,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

继以清官汤。

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

加减银翘散主之。

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手厥阴暑温。

身热不恶寒,清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

不大便。

?’调胃承气汤。

]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乙.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

劣+丹亦主之。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

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屠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黄连白芍汤主之。

烦躁甚者,可另服牛黄丸——丸。

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丸,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侄rJ舌L。

方药:牛黄、郁金、犀角、黄连、6东砂、梅片、麝香、真珠、栀子、雄黄、金箔、黄芩。

紫雪丹
紫雪犀羚还用麝,透窍护心可退烧。

硝滑寒水磁石坠,朴硝辰砂共石膏。

提用升麻原为降,缓肝滋肾草参调。

丁木沉香开上下,秽去谵狂也自消。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亏之斑疹,汗出过多者,必厂’导谵浯。

发斑者,化斑汤主二、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语者,清官汤主之。

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清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日暑痫。

清营汤主之。

亦可少与紫雪丹。

大人暑痫亦同上法。

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

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刃;可。

阳明温病,干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

邪气久留,
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官汤主之。

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官汤。

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太阴澄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倒乱,
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

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

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方药:滑石、石膏、寒冰石、磁石、羚羊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元参、炙甘草、朴硝、硝石、辰砂、麝香。

局方至宝丹
局方至宝宋时传,琥玳犀石朱牛麝添,
安息香炖神明守,拨乱反正病遂套。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

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

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浯+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月‘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谵浯者。

清官汤主之。

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官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

脉沉紧而迟,甚则伏。

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沙,又名乾霍乱。

转筋者。

俗名转筋火,古方书不载,蜀椒救中汤主之。

九痛丸亦可服。

语乱者。

先服至宝丹再与汤药。

方药:犀角、6朱砂、琥珀、玳瑁、牛黄、麝香、安息香。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
青济消毒治头温,煎药需用鲜芦恨。

方中翘薄蚕梗草,板兰牛马芥玄银。

原文: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温、蜗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

初起一二日丙占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方药:连翘、薄荷、马勃、牛蒡子、芥穗、僵蚕、玄参、银花、
板兰根、苦梗、甘草、鲜芦根煎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