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影响、风险与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期南洋问题研究No.12019(总第177期)SOUTHEASTASIANAFFAIRSGeneralSerialNo.177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影响㊁风险与应对
卢光盛ꎬ聂㊀姣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㊁周边外交研究中心ꎬ云南昆明650091)
㊀㊀㊀收稿日期:2019-01-04㊀㊀㊀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 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17ZDA042)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暨教育部战略基地重大招标课题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现状㊁问题与发展方向 (17ZDA16)ꎻ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周边外交理论创新高地项目
㊀㊀㊀作者简介:卢光盛ꎬ男ꎬ广西桂平人ꎬ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㊁周边外交研究中心教授ꎬ国际政治学博士ꎻ聂姣ꎬ女ꎬ云南玉溪人ꎬ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助理ꎮ
摘㊀要: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ꎬ对中美两国将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
响ꎬ并且这种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到两国之外ꎮ作为介于中美之间的 第三方 ꎬ东盟国家即使
希望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ꎬ这已经并将继续在贸易及其之外的更多领域表现出来ꎮ展望未来ꎬ南
海问题㊁ 印太战略 以及美湄合作等有可能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 后手拳 ꎬ这必将进一步考验中
国-东盟关系ꎮ在此背景下ꎬ尽可能地减少中美贸易战的 外溢 效应ꎬ避免中美关系对中国-东盟
关系产生连锁负面影响ꎬ甚至反过来将中国-东盟关系打造成贸易战的破局点ꎬ形成 东方不亮西
方亮 的有利格局ꎬ是当前中国外交的迫切任务ꎮ中国应通过深入对接中国-东盟发展战略ꎬ扩大
对东南亚的市场开放ꎬ加快推进RCEP顺利达成协议ꎬ加强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ꎬ抓住 战略
机遇期 ꎬ构建中国-东盟的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ꎮ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ꎻ中国-东盟关系ꎻ周边外交ꎻ东南亚
中图分类号:D82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3 ̄9856(2019)01 ̄0001 ̄10
2018年12月1日ꎬ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峰会中举行的会晤上ꎬ就历经数月的中美贸易战达成一致意见ꎬ暂缓加征关税ꎬ此举被很多人看成两国贸易战出现缓和的转折点ꎮ不管贸易战是否会继续升级ꎬ可以肯定的是ꎬ经历贸易战后的中美关系已经 回不到过去 ꎮ究其原因ꎬ特朗普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并不仅是简单的贸易问题ꎬ而是立足于地缘竞争的两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较量ꎮ[1]即使贸易战宣布停战ꎬ但是中美战略竞争已成事实ꎬ两国结构性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化解ꎮ换句话说ꎬ中美贸易战无论是否存在ꎬ中美贸易冲突都会长期存在ꎬ并趋于严峻ꎮ[2]
这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ꎬ除了给中美双方带来直接的影响外ꎬ必然也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造成 附带伤害 ꎬ而区别只在于伤害程度的深浅ꎮ因此在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时ꎬ不仅要从纵向看到贸易战延伸到经济之外的领域ꎬ更要从横向上看到除中美两个直接当事者之
1
外的其他地区ꎮ作为介于中美之间的 第三方 ꎬ东盟国家即使希望但却不可能独善其身ꎮ随着中国 一带一路 的走深走实和美国 印太战略 的逐步明晰ꎬ东南亚地区日渐成为中美角逐影响力的重要舞台ꎮ中美两国正在东南亚进行包括战略和其他方面在内的全面竞争ꎬ这种竞争是软而非硬㊁间接而不是直接的ꎬ因此这不是一场直接采取激烈行动㊁针锋相对㊁零和的竞争ꎮ[3]在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背景和以对抗思维为特征的 印太战略 的地区背景下ꎬ美国对东南亚的定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可能会在东南亚地区怎么出拳?中国-东盟关系在中美关系大变局的背景下面临着哪些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ꎬ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深层次因素ꎮ对于中国而言ꎬ未来中国-东盟的关系发展最理想的结果是 东方不亮西方亮 ꎬ即与太平洋东岸国家美国合作不顺的情况ꎬ把西岸的东亚㊁东南亚作为合作的新亮点加以突破ꎻ中间的结果是 稳住东盟 ꎻ最坏的结果是 拱手相送 ꎬ即把东盟推向美国的怀抱ꎮ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要做到 力争最好ꎬ确保中间ꎬ避免最坏 的结果ꎮ
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评估
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ꎬ中美关系超出了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ꎬ影响到了国际关系各个方面ꎮ[4]事实上ꎬ东盟国家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阴云ꎮ具体而言ꎬ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战加速了中国国内的贸易投资向东盟转移ꎬ加深了中国-东盟的经济依赖程度
中美爆发的贸易战会影响到第三方ꎬ特别是那些与中美经济联系都较为紧密的国家ꎮ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ꎬ美国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ꎮ根据东盟秘书处的统计数据ꎬ2017年中国和美国分别占东盟对外贸易额的17.13%和9.10%ꎬ与中美的贸易额共占到东盟对外贸易额的
26.23%ꎮ①短期来看ꎬ中美贸易战可能会使东南亚掀起贸易投资潮ꎬ贸易的转移会刺激东南亚经济增长ꎬ给东盟的部分产业带来一时之利ꎮ但从长远来看ꎬ一时之利难以抵消长期的负面影响ꎬ从贸易战中得到的短期好处并不足以弥补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全球经济放缓对东盟国家的冲击ꎮ实际上ꎬ从部分东盟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ꎬ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ꎬ东盟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已经展露无遗ꎬ2018年12月印尼㊁菲律宾㊁新加坡的出口增长是一年半以来最低的ꎬ[5]这表明中美贸易战给东盟国家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正在显现ꎮ
中美贸易战使东南亚掀起贸易投资潮ꎮ贸易战中的关税大棒加快了中国出口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盟国家的速度ꎮ一方面ꎬ部分在华外企加速撤离中国ꎮ一项调查显示ꎬ目前在中国运营的430多家美国企业ꎬ约三分之一已迁出或正在考虑迁出生产线ꎬ迁移首选地区为东南亚ꎮ[6]另一方面ꎬ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投资设厂ꎮ中国企业因为关税的增加ꎬ开始去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ꎬ东盟因地缘上的邻近性成为新市场的重要选择ꎬ东盟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或将增加ꎮ以越南为例ꎬ2018年1-8月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9.2%ꎮ[7]中国贸易投资的转移在带动东盟经济发展的同时ꎬ也加深了中国-东盟的经济依赖程度ꎮ2018年1-10月中国-东盟贸易额达4ꎬ863.9亿美元ꎬ同比增长18.5%ꎬ其中ꎬ中国向东盟出口2ꎬ607.7亿美元ꎬ同比增长17.0%ꎻ进口2ꎬ256.2亿美元ꎬ同比增长20.3%ꎮ[8]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ꎬ这也意味着东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在加深ꎮ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TheASEAN+3MacroeconomicResearchOfficeꎬAMRO)磋商代表团团长查帕特(ChaipatPoonpatpibul)认为ꎬ 从长远来看ꎬ贸易战可能成为
①根据东盟统计部门(ASEANStats)相关数据整理而成ꎮ
2
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进一步一体化的催化剂ꎬ随着一些行业转移到东盟ꎬ这将为双方创造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ꎮ [9]
需要指出的是ꎬ第一ꎬ这种转移趋势并非大流ꎬ转移的往往只是产业链上的部分环节ꎬ产业链的主体还会长时间留在中国ꎮ中美贸易战加速转移的进程ꎬ但转移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活动ꎬ对于一些如制造集成芯片的公司的影响不大ꎮ更有一种说法是ꎬ部分企业并非真的要离开中国ꎬ仅仅只是借贸易战 趁火打劫 ꎬ企图在与中国政府的讨价还价中获得一些优惠待遇ꎮ第二ꎬ不排除投资者的信心动摇造成投资放缓的可能性ꎮ事实上ꎬ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对于两国ꎬ甚至全球对外投资的负面影响大于对某项具体投资政策的影响ꎮ基于对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担忧ꎬ这种不确定性降低了投资者对投资前景的期待和信心ꎬ使企业对未来投资的态度变得谨慎ꎬ这种谨慎和观望态度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投资的减少ꎮ第三ꎬ贸易投资的转移难以抵消贸易战对东盟经济造成的长远影响ꎮ新加坡星展银行估计ꎬ如果中美两国向对方所有产品征收15%-25%的关税ꎬ将可能使新加坡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从预估的2.7%大幅下降至1.2%ꎮ[10]
(二)贸易战改变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ꎬ冲击中国-东盟的产业链
近年来ꎬ国际贸易的本质正在发生显著变化ꎬ生产过程由跨越许多国家的生产链构成ꎬ每个国家只在特定的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ꎬ即各国嵌入了全球价值链的不同环节ꎮ[11]这种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国家的产品生产模式将各国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ꎬ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聚集效应ꎮ然而ꎬ这种紧密联系是建立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相互配合㊁环环相扣的前提下的ꎮ东南亚地区是全球价值链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ꎬ有投资报告显示ꎬ在2017年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方面ꎬ新加坡达到76%ꎬ马来西亚为64%ꎬ菲律宾为58%ꎬ泰国为52%ꎬ越南为51%ꎮ[12]显然ꎬ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ꎬ中美贸易战破坏了全球价值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ꎬ这不仅会使中美产业链发生变化ꎬ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的连锁效应ꎮ与之密切关联的中国-东盟产业链更是难以置身事外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ꎮ
中美贸易冲突会实质性地调整中美和东盟三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问题上原有的基本结构ꎮ[13]从产业链角度看ꎬ在当前产业链和价值链已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ꎬ美国发动贸易战表面上是针对中国ꎬ但实际是向世界产业链开火ꎬ产业链上的所有国家和企业的利益都会受损ꎬ其他国家或企业可能比贸易战针对的国家损失更大ꎮ[14]为避免遭受美国关税的打击ꎬ原本在中国生产或组装涉美商品的公司将被迫把生产线迁往东盟或其他地区ꎮ例如ꎬ美国电子产品在东盟国家生产有关元器件ꎬ之后在中国组装为成品ꎬ最后出口到美国ꎬ这一产业链将因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高关税而被破坏ꎬ进而中断供应链ꎬ降低生产效率ꎬ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价格ꎮ
产业链包含供应链ꎬ供应链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ꎮ从供应链的角度看ꎬ亚洲国家已建立了一整套强大的供应链ꎬ供应链的其中一个环节受影响大家都受影响ꎮ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相对优势下滑ꎬ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将一些低端的产业链往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转移ꎬ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ꎮ中国制造业最终出口市场是美国ꎬ形成 中国设计-东盟加工-美国买单 的供应链ꎮ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打乱了亚洲内部的贸易循环格局ꎮ东南亚是全球供应链的转运中心和生产中心ꎬ如果贸易战持续升温ꎬ东盟将成为受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最大的地区ꎮ比如ꎬ新加坡与地区和国际供应链有着紧密联系ꎬ如果美国或中国进口商品减少10%ꎬ将使新加坡出口下跌1到2个百分点ꎮ[15]更为严重的是ꎬ新形成的支离破碎的供给链效率低下ꎬ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基础设施㊁工业基础或劳动力的规模和技能上与中国相提并论ꎮ[16]不过ꎬ这种影响不全都是消极的ꎮ对东盟而言ꎬ供应链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可能会为东盟地区带来更多的贸易流动ꎬ引发外国投资者将区域业务转移到东盟的兴趣ꎮ对中国而言ꎬ贸易战加速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东盟低成本国家的进程ꎬ但由于目前中国正处在向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攀升并转向以消费
3
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时期ꎬ因此东南亚的 得 并不意味着中国的 失 ꎮ[17]就中国-东盟经贸而言ꎬ中美贸易战所触发的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发展为东盟带来了新的机遇ꎬ也为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布局打开了新局面ꎮ
(三)中美贸易战使东盟 选边站 压力骤升ꎬ加深东盟在中美间搞平衡的局面
大国平衡往往被视为东盟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战略ꎬ而美国一直被很多东盟国家视为 离岸平衡器 ꎮ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迫使东盟开始重新审视与中美两国的关系ꎮ东盟国家已经意识到未来可能须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ꎬ其历来奉行的平衡战略的推行难度在加大ꎬ甚至面临瓦解的风险ꎮ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直言: 形势可能会发展到东盟国家必须在中美之间选择一方或另一方的地步ꎬ但希望这不会太快发生ꎮ [18]东盟在面对中美这两个大国时所做出的外交选择ꎬ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经济和安全利益ꎮ东盟一旦需要在中美间选边站ꎬ就意味着东盟的地缘政治优势转瞬变为劣势ꎬ甚至可能引火烧身ꎮ中美贸易战爆发至今ꎬ其前景仍不明朗ꎬ不确定性加大ꎬ这将会增强东盟在中美之间的摇摆性ꎮ
这种摇摆性主要表现为一段时间内ꎬ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在中美之间 选边站 ꎬ东盟在中美之间进行关系平衡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加深ꎮ比如2018年10月ꎬ中国-东盟 海上联演-2018 演习拉开帷幕ꎬ这是中国与东盟的首次联合海上演习ꎬ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ꎮ有学者认为ꎬ此次演习对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㊁协力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具有突破性的意义ꎬ其突破性在于ꎬ演习突破了东盟在中美之间的摇摆和观望ꎬ突破了东盟与中国此前的战略互疑ꎬ也突破了中国此前只与几个东南亚国家单独进行军事合作的固有模式ꎮ[19]然而ꎬ不少东盟国家却表现出了对中国欲通过与东盟的海上军事合作牵制美国在南海的影响力的警惕和担忧ꎮ基于此ꎬ东盟转身就与美国海军就2019年东盟-美国举行联合海上演习达成一致意见ꎬ展现了东盟 在接近中国的同时也不得罪美国 的警惕心理ꎮ更有分析指出ꎬ美国以往只与东盟个别成员国举行海上军演ꎬ与整个东盟演习十分罕见ꎬ东盟此举可能是为了避免过度向中国倾斜ꎬ以求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ꎬ美国则藉此制衡对东盟影响力日增的中国ꎮ[20]
(四)中美贸易战与地区热点议题挂钩ꎬ恶化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地区环境
在中美经贸问题上ꎬ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手段往往是将贸易问题与中美之间的另一些议题挂钩ꎬ迫使中国作出让步ꎮ因此ꎬ中美贸易战造成的影响ꎬ除了经济损失之外ꎬ中美关系的紧张将使两国难以继续在朝鲜半岛无核化㊁地区安全㊁防止核扩散和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上合作ꎬ这将给全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ꎬ[21]东盟自然难以幸免于难ꎮ地区热点问题成为美国的筹码ꎬ加剧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复杂性ꎮ
在中美权力转移的背景下ꎬ中美之间矛盾的升级使得很多东南亚的地区事务变成了中美之间的问题ꎮ南海问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ꎬ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离间了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关系ꎮ美国对南海的关注重点也发生变化ꎬ主要目标从控制南海争议的升级转向对中国在南海 扩建岛礁 和南海 航行自由 问题的干预ꎬ逐渐从南海问题的第三方变为直接当事方ꎮ[22]因此ꎬ新加坡学者萨贾德 阿什拉夫(SajjadAshraf)认为ꎬ南海成为了一个东盟没有控制权的中美两国的代理战场ꎮ[23]另外ꎬ美国甚至还借水资源问题㊁印太战略㊁罗兴亚人问题等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ꎮ最为麻烦的是ꎬ这些问题之间具有相互杂糅性ꎬ进一步恶化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地区环境ꎮ
二、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东盟关系未来的风险
保罗 克鲁格曼(PaulR.Krugman)曾说过ꎬ各种关于贸易战带来的经济福利损失的计算忽略了一个真正的点ꎬ那就是 混乱 ꎮ[24]就中国-东盟关系而言ꎬ中美贸易战带来的 混乱 将在政治㊁ 4
经济等领域产生综合影响ꎬ并对下一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带来诸多风险ꎮ
(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和东盟正在推进的RCEP谈判是个考验ꎬ谈判进程和效率可能遭遇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下ꎬ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将发挥重要的 稳定器 作用ꎮ[25]中美贸易战为中国与东盟完成RECP谈判提供了新的动力ꎬ[26]使RCEP成为许多东盟国家的首要议题ꎮ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ꎬRCEP谈判接近完成凸显了亚洲各国继续推动该地区贸易一体化的愿望ꎮ截至2018年底ꎬRCEP谈判已经举行了24轮ꎮ
然而ꎬRCEP的谈判进程并不顺利ꎬ各成员国之间依旧存在多重利益诉求整合难度大㊁区域合作战略重心存在差异㊁域外因素影响各国决策等问题ꎮ[27]RCEP达成协议的时间也由2016年底一再被推后ꎬ目前预计将在2019年底达成协议ꎮ虽然大部分工作已经在RCEP谈判的大多数章节中完成ꎬ但是仍有一些关键的问题没有落实ꎬ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达成共识仍然非常具有挑战性ꎮ[28]最关键的是ꎬ中美贸易战可能会对RCEP等区域贸易协议产生影响ꎮ[29]印度就出于贸易战影响顾虑ꎬ表示反对完成RCEP谈判ꎮ[30]因此ꎬRCEP面临着进程减速或是被打乱ꎬ难以按时达成协议的风险ꎮ
需要警惕的是ꎬ有分析指出ꎬRCEP谈判达成协议的时间被推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遭到部分东盟国家的抵制ꎬ而这些东盟国家抵制的原因是认为中国在谈判中设置了 债务陷阱 ꎮ这可能与美国的大肆渲染㊁诬陷有关ꎬ比如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东盟和APEC峰会上呼吁东盟国家不要陷入中国的 债务陷阱 ꎮ不可否认的是ꎬ 债务陷阱论 在东盟国家中有一定的市场ꎬ加深了东盟国家对中国投资的担忧ꎮ更为悲观的论调是ꎬ东盟国家对RCEP的态度正在由热变冷ꎮ[31]
(二)南海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战场ꎬ南海问题依旧是造成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冲突的潜在导火索
南海问题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ꎬ而美国因素又是南海问题最大的潜在危险点ꎮ特朗普上台后ꎬ美国的南海政策更加激进:一是舰船㊁飞机到南海中国实际控制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空域航行㊁飞越挑衅的频率大大提高ꎮ二是美国在南海的挑衅更具有 实质性 ꎬ比如不再提无害通过ꎬ甚至明目张胆地 有害停留 ㊁挑战中国岛礁12海里领海主权等ꎮ[32]三是联合东盟国家ꎬ聚焦南海冲突对抗中国ꎮ除通过外交㊁军事等方式直接插手南海事务ꎬ美国还以南海问题为纽带ꎬ加强与菲律宾㊁越南㊁新加坡的军事安全合作ꎬ推进同印度尼西亚㊁马来西亚的 全面伙伴关系 ꎬ旨在东南亚地区打造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㊁专门针对南海议题的 伙伴 网络ꎮ[33]比如ꎬ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曾分别于2018年1月和10月两次访问越南ꎬ都重点谈到了南海问题ꎬ凸显出美国聚焦南海ꎬ通过深化与越南的战略合作来对抗中国的意图ꎮ四是南海问题与台海问题挂钩ꎬ制造 多海联动 ꎮ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ꎬ美国对台湾的认知正在从 麻烦制造者 转为 区域贡献者 ꎬ特朗普政府在南海问题上频繁运用台湾牌ꎬ南海问题有与台湾问题联动的趋势ꎮ而台湾当局根据美方的授意和口径ꎬ提出了 两国论 的南海主张ꎬ以响应美国策动的 多海联动 ꎮ[34]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甚至认为ꎬ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举动比贸易战更危险ꎮ[35]
可以看出ꎬ美国因素将是未来南海区域安全的最大变量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政治㊁外交㊁军事多层面强力干预南海问题的行动增多㊁频次加密㊁程度加重ꎬ南海问题 军事化 趋向凸显ꎬ东海㊁台海㊁南海 三海联动 的风险上升ꎬ南海安全环境的恶化ꎬ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带来诸多变数ꎬ中国与东盟关系将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ꎮ①与此同时ꎬ东盟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
5 ①2018年10月27日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李国强教授在云南大学主办的 东南亚安全形势与中国-东盟关系 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ꎮ
着共同目标 制衡中国ꎬ为双方在南海地区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ꎮ对于东盟而言ꎬ得到美国的支
持增加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砝码ꎮ[36]因此ꎬ如果美国搅局ꎬ南海问题将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战场ꎬ南海问题仍可能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发生对冲甚至对抗的主要 引爆点 ꎮ
(三)美国将东盟拉入 印太战略 的意图明显ꎬ 印太战略 成为美国对冲 一带一路 的重要抓手
中美对抗具有全球特征ꎬ波及各个大陆ꎬ但其中最显著㊁最尖锐的竞争区域是广袤的印度-太
平洋地区ꎮ[37]特朗普把奥巴马政府时期的 重返亚太战略 扩展为 印太战略 ꎬ企图通过强化美日同盟㊁提升美印关系㊁建立美日印澳四国集团三大支柱ꎬ冲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ꎮ[38] 印太战略 框架下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实质性安全合作的增强ꎬ毫无疑问将加大印太地区地缘政治分裂与对抗
的风险ꎮ[39]有学者认为ꎬ特朗普政府的 印太战略 具有制衡中国影响力尤其是 一带一路 倡议的目的ꎬ是美国对华展开全面竞争态势的一部分ꎮ[40]美国将印太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后ꎬ东南亚将成为其整个战略布局的衔接点ꎮ
东南亚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战略枢纽ꎬ除了美国领导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外ꎬ东盟在 印
太战略 中居于核心地位ꎬ所以近年来美日印澳已经在大力争取㊁拉拢东盟国家参与 印太战略 ꎮ
但东盟国家担心 印太战略 可能引发地区局势的动荡ꎬ并可能挑战东盟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ꎬ因
此对 印太战略 的反应相对谨慎ꎮ[41]为了打消东盟的疑虑ꎬ2018年7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印太商务论坛(Indo-PacificBusinessForum)上指出: 东盟是印太地区的中心ꎬ在美国推进的 印太战略 愿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ꎮ [42]此外ꎬ在2018年8月美国与湄公河五国举行的 湄公河下游倡议 部长级会议和10月初的 日湄峰会 上ꎬ美日两国不约而同地频频向湄公河国家示好ꎬ颇有将湄公河国家拉入 印太战略 ꎬ构筑对华U型包围圈的意味ꎮ再加上多数东盟国家依旧持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比近在眼前的中国更值得信赖的观念ꎬ一旦需要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ꎬ它们更倾向于选择美国ꎬ因此中国的处境比美国和东盟更为不利ꎬ它时刻面临着美国和东盟联合遏制的危险ꎮ[43]上述种种表明ꎬ中国不仅面临着东盟 抱团抵抗 的风险ꎬ还面临着美日印等域外大国联手 制衡 和 被孤立 的风险ꎻ最糟糕的是ꎬ如果这两方面风险产生联动ꎬ中国将陷入 大国和周边 ꎬ即外交布局中的 关键和首要 腹背受敌的被动困境ꎮ
(四)湄公河流域进入一个竞争加剧的时期ꎬ未来澜湄合作推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阻力
中美近年来都加大了对湄公河地区的关注ꎬ美国着力构建美湄合作框架ꎬ中国则大力推动澜湄
合作建设ꎬ澜湄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关系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ꎮ然而ꎬ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ꎬ
美国联手日本等国ꎬ在湄公河地区动作频频ꎬ澜湄合作可能面临冲击ꎮ2018年8月美国国务卿蓬
佩奥参加了湄公河流域五国举行的 湄公河下游倡议 部长级会议ꎬ在为 湄公河下游倡议 造势的
同时也在拉近与湄公河国家的关系ꎮ[44]为了遏制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影响力ꎬ水资源衍生的环境问题成为美国挑拨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关系的借口ꎮ比如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家在水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上存在一些矛盾ꎬ美国则利用这些矛盾削弱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ꎮ美国国务院官员就曾表示ꎬ湄公河发源于中国ꎬ中国在上游修建大坝等行为对下游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ꎬ下游各国必须妥善应对ꎮ[45]此外ꎬ美国还积极鼓励日本㊁韩国㊁澳大利亚和欧盟参与湄公河下游的区域治理ꎮ[46]在美日共同制定的推进 印太战略 的合作文件中指出ꎬ日美要为 中国试图加强影响力 的印太地区各国提供包括能源及基础设施在内的多种合作项目ꎬ而湄公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国影响力占优的区域ꎬ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日美牵制中国的重点区域ꎮ[47]日本在第十届 日湄峰会 上也提出要与湄公河国家就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㊁气候变化㊁海洋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等展开合作ꎬ以强化日本在湄公河流域的影响力ꎮ
另外ꎬ目前东盟已经参与或正在参与谈判多个地区合作机制ꎬ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㊁ 6。